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冥報記白話▪P4

  ..續本文上一頁。亦十許年矣。寒食日。妹來歸家。家有驢數年。洛下俗。以寒食日。持酒食祭墓。此人乘驢而往。

  墓在伊水東。欲度伊水。驢不肯度。鞭其頭面。被傷流血。既至墓所。放驢而祭。俄失其驢。還在本處。

  是日妹獨在兄家。忽見母入來。頭面血流。形容毀瘁。號泣告女曰。我生時避汝兄。送米五升與汝。坐此得罪報受驢身。償汝兄五年矣。

  今日欲度伊水。水深畏之。汝兄以鞭捶我。頭面盡破。仍許還家。更苦打我。我走來告汝。吾今償債垂畢。可太非理相苦也。言訖走出。尋之不見。

  女記其傷狀處。既而兄還。女先觀驢頭面傷破狀。女抱以號泣。兄怪問之。女以狀告。兄亦言初不肯度。及失還得之狀同。于是兄妹。抱持恸哭。驢亦涕淚交流。不食水草。

  兄妹跪請。若是母者。願爲食草。驢即爲食草。既而複止。兄妹莫如之何。遂備粟豆。送五戒處。乃複飲食。後驢死。妹收葬焉。

  隋朝大業年中。洛陽有位姓王的,時常講一些將來會發生的事,由于很靈驗,闾裏都很尊敬他,信任他。因爲他持五戒,所以稱他爲王五戒。有一天他忽然跟人說:“今天會有人,送我一頭驢。”到了中午,果然有人牽了一頭驢來送他,並且涕泣著說經過。

  那人早年喪父,寡母把兄妹二人養大,女兒嫁出門之後,母親也過世了,至今已十幾年。今年,妹妹于寒食節之日回家。洛陽的習俗是,寒食日要持酒及食物去祭拜祖墓,于是這人就騎了家裏的驢子去掃墓。

  墓在伊水的東邊,因此要度伊水,但是驢不肯度水。于是他就用鞭子打驢的頭臉,使得驢受傷而流血。後來總算到了墓地,他就放驢去吃草,自己就掃墓祭祀。不久,驢居然不見了。過了好一會,驢才又再出現。

  當天妹妹一個人在哥哥的家裏,忽然見到亡母進門。她的頭及面都在流血,看起來十分憔瘁。她哭著告訴女兒說:“我活著的時候,不讓你哥哥知道,偷偷送了五升米給你。因爲這樣而受到了驢身的罪報,還你哥哥的債也五年了。

  “今天因爲水深,我怕度伊水。結果你哥哥拿鞭子抽我,頭和臉都被他打傷。還說回家後,要再狠狠的打我。我特別來告訴你,我欠他的債已經快還完了,豈可再如此無理的讓我吃苦。”說完母親就走了,女兒出門也遍尋不見。

  女兒記著母親受傷的地方,等到兄長回家時,她就立刻去觀看這頭驢子頭面的破傷情形,結果一模一樣。于是她就抱著這頭驢大哭,哥哥見狀甚覺怪異,忙追問原因,妹妹就講給他聽。兄長也說這頭驢起初不肯度水,後來又失蹤,又出現的情形。于是兄妹二人,抱著驢大哭,驢也流下眼淚,而且不飲不食。

  兄妹就跪下來請說:“如果真是我們母親的話,就請您吃草證明。”驢聽了之後,就馬上吃草,然後就不再進食。兄妹倆沒有辦法,只好准備了粟豆等糧食,送到王五戒那兒放生,驢才再飲食。後來驢死了之後,妹妹就把它收去埋葬了。

  宋司馬文宣

  宋司馬文宣。河內人也。頗信佛法。元嘉九年丁母難弟喪。月望旦忽見其弟身形。于靈座上不異平日。回遑歎嗟諷求飲食。

  文宣乃試與言曰。汝平生時修行十善。若如經言。應得生天。若在人道。何故乃生此鬼中耶。沈吟俯仰默然無對。

  文宣即夕夢見其弟雲。生所修善蒙報生天。旦靈床之鬼。是魔魅耳。非其身也。恐兄疑怪。故詣以白兄。

  文宣明旦請僧轉首楞嚴經。令人撲系之。鬼乃逃入床下。又走戶外。形稍醜惡。舉家駭懼。詈叱遣之。鬼雲。餓乞食耳。積日乃去。

  頃之。母靈床頭有一鬼。膚體赤色。身甚長壯。文宣長息孝祖。與言往反。答對周悉。初雖恐懼。末稍安習之。鬼亦轉相附狎。居處出入殆同家人。于時京師傳相報告。往來觀者門巷疊迹。

  時南林寺有僧。與靈味寺僧含沙門。與鬼言論亦甚款曲。鬼雲。昔世嘗爲尊貴。以犯衆惡。受報未竟。果此鬼身。去寅年。有四百部鬼。大行疾疠。所應鍾災者。不忤道人耳。而犯橫極衆。多濫福善。故使我來監察之也。

  僧以食與之。鬼曰。我自有糧。不得進此食也。

  含曰。鬼多知。我生何來。何因作道人。答曰。人中來。出家因緣本誓願也。

  問諸存亡生死所趣。略皆答對。具有靈驗。

  含曰。人鬼道殊。汝既不求食。何爲久留。

  鬼曰。此間有一子女。應在收捕。而奉戒精勤。故難可得。比曰稽留用此故也。藉亂主人有愧不少。自此已後不甚見形。後往視者但聞語耳。時元嘉十年也。

  至叁月二十八日。語文宣雲。暫來寄住。而汝傾家營福。見畏如此。那得久留。

  孝祖雲。聽汝寄住。何故據人先亡靈筵耶。

  答曰。汝家亡者各有所屬。此座空設。故權寄耳。于是辭去。

  南朝時宋國的司馬文宣,是河內人,頗爲信佛。元嘉九年時,母親與弟弟相繼去世。在十五號的早上,忽然見到弟弟坐在自己的靈座上,不停的嗟歎不安,要求飲食。

  文宣試著跟他交談說:“你生前平常就修行十善,照佛經上所言,你應該可以生天,或是生在人道,爲何如今生在鬼道呢?”那個鬼沈吟半天,無言以對。

  當天晚上,文宣夢到他弟弟跟他說:“我生前修善,現在已經獲得善報生天了。上午靈床上的鬼,是魔魅,不是我。爲了怕你懷疑覺得奇怪,所以特別來告訴你。”

  第二天早上,文宣就請僧人誦首楞嚴經。然後又叫人把鬼捉起來,鬼起初逃到床底下,後來又走到門外,這時鬼的形像變得比較醜惡。文宣全家都很害怕,厲聲呵斥要鬼離開。鬼說:“我只不過是饑餓來乞食而已。”結果這個鬼,好幾天之後才走。

  不久,文宣母親靈位床頭又有一個鬼出現。這個鬼身體是赤色的,長得很高大健壯。文宣的長子孝祖,和鬼交談,這個鬼回答得很詳細。起初家人有些恐懼,後來慢慢不害怕而習慣了。鬼也漸漸和他們親近熟悉起來,和他們同居相處,猶如一家人般。當時京城大家都相傳這件事,到他們家來看鬼的人絡驿不絕。

  南林寺及靈味寺的僧人,和鬼很談得來。鬼說:“生前我也是個尊貴的人,因爲犯了很多罪惡,得了鬼身,至今尚未受報完。去年有四百部鬼,奉命來大行疾疠,讓命該絕的人得災,不去打擾修行人。但是這些鬼有些做的過了頭,也讓修福修善的人罹難,因此冥府派我來監察這件事。”

  僧人拿食物給他吃,鬼說:“我自己有糧食,不能吃你們的食物。”

  靈味寺僧含沙門問他說:“鬼大多都能知道很多事,我想請問你,我前生是從那裏來的,這輩子又爲何會出家呢?”鬼回答說:“你前輩子也是人,你出家是由于自己發願之故。”

  另外他們又問了很多人生死之事,他都回答得很對,而且很靈。

  含沙門又問說:“人道和鬼道不同,你既不求人問的飲食,爲何在人間逗留這麼久呢?”

  鬼回答說:“我要收捕這裏的一名女子,由于她戒律持得很好,所以很難捕到她,這就是我稽留這麼久的原因。在這兒打攪主人,實在很慚愧。”從此以後,他就很少再現形。以後來看鬼的人,也都只能聽見聲音而已,這是元嘉十年時候的事。

  到了叁月二十八日,鬼對文宣說:“我暫時寄住你家,而你們全家都這麼努力培福。我讓你們這麼麻煩,也不適宜久留了。”

  長子孝祖說:“你可以寄住沒關系呀,不過爲什麼要住在我們先人的亡靈牌位呢?”

  鬼回答說:“你們家的亡人,都已經投胎各有他們自己的眷屬了。這些靈座都是空的,所以我暫時方便借住而已。”于是鬼就告辭而去。

  宋王胡

  宋王胡者。長安人也。叔死數載。元嘉二十叁年忽見形。還家責胡。以修謹有阙。家事不理。罰胡五杖。傍人及鄰裏。並聞其語及杖聲。又見杖瘢迹。而不睹其形。唯胡猶得親接。

  叔謂胡曰。吾不應死。神道須吾算諸鬼錄。今大從吏兵。恐驚損墟裏。故不將進耳。胡亦大見衆鬼紛鬧若村外。

  俄然叔辭去曰。吾來年七月七日當複暫還。欲將汝行遊曆幽途。使知罪福之報也。不須費設。若意不已。止可茶來耳。

  至期果還。語胡家人雲。吾今將胡遊觀畢。當使還。不足憂也。故即頓臥床上。泥然如盡。

  叔于是將胡遍觀群山。備睹鬼怪。末至嵩高山。諸鬼遇胡。並有馔設余施。味不異世中。唯姜甚脆美。胡欲懷將還。左右人笑胡雲。止可此食。不得將還也。

  胡末見一處。屋宇華曠。帳筵精整。有二少僧居焉。胡造之。二僧爲設雜果槟榔等。

  胡遊曆久之。備見罪福苦樂之報。乃辭歸。

  叔謂胡曰。汝既已知善之可修。何宜在家。白足阿練。戒行精高。可師事也。長安道人足白。故時人謂爲白足阿練也。甚爲魏虜所敬。虜主事爲師。

  胡既奉此練。于其寺中。遂見嵩山上年少僧者遊學衆中。胡大驚與敘乖闊。問何時來。

  二僧答雲。貧道本住此寺。往日不憶與君相識。

  胡複說嵩高之遇。此僧雲。君謬耳。豈有此耶。

  至明日二僧無何而去。胡乃具告諸沙門。敘說往日嵩山所見。衆威驚怪。即追求二僧。不知所在。乃悟其神人焉。

  南朝宋國的王胡,是長安人。他死了幾年的叔父,在元嘉二十叁年的時候,忽然回家現形。責備他沒有好好修身,而且也不理家事,因此罰打他五杖。傍邊的人及鄰裏,都聽到叔父的聲音及罰杖聲,也見到杖打所現的瘢痕,但卻見不到叔父的人,只有王胡一人得見。

  叔父告訴侄兒說:“我不應該死的,不過因爲神道須要我去替他們算諸鬼的記錄,所以才把我召去。今天來了很多官兵,我怕會驚動損害鄉裏,所以沒有帶他們進來。”王胡也見到村外有一大堆鬼,鬧哄哄的。

  不久叔父告辭說:“明年七月七日,我還會暫時回來,到時候我會帶你到陰間遊曆,讓你知道善惡的罪福報應。你們不須要張羅招待我,如果覺得過意不去,只要准備茶水就可以了。”

  明年到期叔父果然回來,他告訴王胡家人說:“我現在帶王胡去遊觀陰間,看完就會送他回來,你們不用擔心。”于是王胡就頓然臥倒床上,好像死去般。

  叔父就帶王胡到各座山上去參觀,遍見所有的鬼怪。最後到了嵩高山,諸鬼就請他們吃飯,…

《冥報記白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現果隨錄白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