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舍利弗問經白話▪P4

  ..續本文上一頁了百千萬歲之後,才投胎作畜生。畜生生涯經過無量歲之後,又投胎成鬼,生活在山林曠野之中,或者住在河海之濱及空屋裏。這時他的邪見更是熾盛,常常去害人。見到修行人,他就去迷惑或毀謗對方,讓修行人不能修行。這種邪鬼會不現身形,而只出音聲來恐嚇修行人,只爲了求索飲食,而無所不用其極,實在可惡下賤至極。

  如果我的弟子心思正直,不失正念的話,聽到這種惡鬼的聲音,就會大聲呵斥他們。雖然如此,無恥的邪鬼仍會不停騷擾。如果我的弟子性情怯弱,容易失掉定心的話,就會讓邪鬼得便。這種弟子沒有丈夫相,被邪鬼所動,于是就會聽鬼神之言,造作惡業,將來死後,自然墮入惡道,實在可悲。”

  舍利弗又問佛說:“八部鬼神裏,在空中的叫空神,在地上的叫地神嗎?”

  佛說:“不是的,另外有地神,譬如浮華光神等。他們過去世的時候,喜歡修布施,但是嗔恨心很重,又很愛喝酒及唱歌跳舞,所以投胎作地神。他們穿著純白的衣服,非常幹淨,沒有汙垢。”

  舍利弗問佛說:“如來,您爲什麼告訴天帝釋提桓因及四大天王說,不久之後您就要滅度,要他們好好護持佛法。而您去世之後,摩诃迦葉、賓頭盧、君徒般歎及羅侯羅等四大比丘,不住泥洹,要留在人間流通佛法。”

  佛說:“像法時期,衆生的信仰心很微薄,雖然開始信佛,但卻不夠堅固,不能獲得感應。那時候的佛弟子,雖然專修很多年了,但是那點功力還比不上佛在世時,佛弟子一念之善。所以當後世佛弟子修行專心已極時,我要四大比丘隨末世修行人的努力程度,現佛像或現僧像,在空中出聲,或放光明,甚至在夢中出現,安慰修行人,堅固他們的修行。等到彌勒菩薩在人間成佛之後,四大比丘就可以泥洹了。”

  舍利弗又問佛說:“二十年前,如來度諸弟子,並沒有規定他們一定要供養什麼,隨他們有什麼就施什麼。二十年後卻都指定供養之物,爲什麼呢?”

  佛說:“有位長者的兒子,叫做分若多羅,宿世有善根,生在婆羅門家。後來出家修行,拜大目犍連爲老師,在巴連弗邑天王精舍,求受比丘具足戒。

  目連告訴他說,你先要忏悔先世的罪業七天七夜,等到一切都幹淨了之後,修行就再也沒有障礙了。這時,我會代你向諸聖僧求加被,讓你得戒。

  分若多羅說,我怎麼才能知道罪障已經滅了呢,我怎麼才能知道我是否得戒呢。希望諸佛威神加被,讓我罪滅,讓我見到得戒之相。

  佛告訴他說,你只要誠懇精進忏悔罪障,自然得見得戒之相。

  分若多羅回佛說,我一定恭恭敬敬遵守世尊的教誨。于是他就日夜勤奮不懈,忏悔業障。到了第五天的晚上,他的屋子裏掉下來手巾、手帕、拂塵、掃帚、刀、斧、錐、鏟等物。分若多羅很歡喜,想自己將來一定會證果。七天之後,他就向老師目連報告。

  目連來問我是怎麼一回事,我說,這是脫離塵勞的象征,因爲拂塵這類東西,是割舍之物。應該要分若多羅供養報答老師。由于老師的緣故,他才能得戒。

  受戒的人,要隨他的能力供養老師,但也沒有一定的限製,該供養何物。”

  舍利弗又問佛說:“世尊,有的施主蓋寺廟,讓出家衆在中修行,衣食住行醫藥等物品都准備得很齊全。將來有些出家人,雖然披袈裟好像出家人,但卻在不適當的時間,向管理飲食的出家人索取飲食來吃喝。這樣的話,索取飲食的和給飲食的,犯了什麼罪呢?而原本的施主,又會得到何等的福報呢?”

  佛說:“過午而食的出家人,是破戒人,犯了竊盜罪。而過了午飯時間,還給出家人飲食吃喝的,也一樣是破戒人,犯竊盜罪。他們竊盜施主的東西,因爲施主的意思,並不是要出家人過午而食,所以等于別人沒有答應給,卻自己自動去拿,這就是竊盜罪。施主雖然供養了出家人,但卻得不到福報,因爲他供養的東西,已經被竊盜之故。不過由于有供養的心,所以種了善根。”

  舍利弗說:“持戒過午不食,而當時吃不完的,過午之後再吃。或在中午以前接受飲食,過了中午之後再吃。供養這兩類人,能不能得福報呢?”

  佛說:“持午之人,才是福田,才是出家人,才是僧伽,才是人天的良師益友。不這麼作的,都是不清淨的人,都是破戒者,通通是大盜賊,是餓鬼,是犯罪的根源。過午還索吃的,管吃的人也給,這都叫作退道人,叫作惡魔,叫作叁惡道,叫作漏洞的貯水器,是有癞病的人,因爲壞了善業的果報,爲了活命偷東西來吃故。

  連外道的出家人,都持午,都不作四種邪命(1、下口食 種植田園,和合湯藥,2、仰口食 仰觀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雳之術數,3、方口食 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4、維口食 學種種之咒術,蔔算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何況我的弟子,知道正法,修行正法,而還敢這麼做。凡是這樣的人,都不是我的弟子,是偷我佛法利益的不修行人,是竊盜佛法來獲取名聞及飲食的人。就算只竊盜一粒鹽,一滴醋那麼少,死後都會墮落燋腸地獄,吞熾熱的鐵丸。從地獄出來之後,又會生在豬狗之中,吃汙穢的東西。之後又生在醜惡的鳥類之中,啼聲可怕,人類聽了會驚怕。之後又生在餓鬼道,住在寺廟的廁所裏,吃糞穢百千萬歲。之後才生在人中,出身貧窮下賤,被人厭惡,所說的話,沒有人相信。竊盜一個人的東西,罪還輕些。而出家人竊盜的是十方施主之物,而本身出家卻非福田,破戒無法修成出世法,因此之故,受無量的罪報。”

  舍利弗又問佛說:“如來的親戚,有很多人出家。他們是自己發心出家的呢,還是靠佛的神力?”

  佛說:“我的親戚,都是王族,一向傲慢,貪圖享樂,怎麼會自願出家呢。是因爲我的父王下令,要貴族裏有兩個兒子以上的人,就要挑一個跟著我出家。其中阿那律善根深厚,非常喜歡正法,于是就帶領跋提難陀等六人,洗得幹幹淨淨,來到我那兒,要求出家。

  當時毗羅茶上座替阿難及阿難陀剃度,婆修羅上座替提婆達多及跋難陀剃度。其中只有阿難不忘禅修,且宿世修陀羅尼,因此很快就修得佛覺叁昧。好比把百萬條河川的水,通通變成雨水,奔流到大海裏,而阿難能把這些雨水撈起來,分門別類還給各河川,不出一點差錯。”

  這時大菩薩文殊師利跟佛說:“世尊,您常說舍利弗是您的聲聞弟子裏,智慧第一的。我看他的智慧,絕不是小乘的心性,能問得出來這種問題的。”

  佛說:“他早就開悟了,現在是幫我弘揚佛法。他以他的智慧,來利益衆生。”

  舍利弗又問佛說:“如來說父母的恩德很大,不可以不報答。又說老師和出家人的恩德,無法稱量。到底父母和師僧的恩誰大呢?”

  佛說:“就在家時而言,應孝事父母,因爲父母生養我們的恩德很大。而老師開發我們的知見,教我們出生死之法。就世俗而言,父母恩稍大。

  就出家時而言,是由于老師的力量,才能舍掉父母的生死之家,而進入佛門受微妙的出世法。此後的修成法身,成就智慧,獲得解脫,具足一切功德,都是因爲老師的緣故。因此就出世法而言,師僧的恩比較大。”

  舍利弗又問:“這部經應該叫什麼經名呢?”

  佛說:“可以叫做菩薩問喻經,因爲內涵很廣大的緣故。也可以叫做舍利弗問經。”

  這時候佛陀的四衆弟子及五十位新出家的比丘,對佛法産生了信心,知見正確,還有原先的各大比丘及天龍八部等衆生,聽完這部經,都大大的歡喜,禮佛而去。

  

  

《舍利弗問經白話》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