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百千万岁之后,才投胎作畜生。畜生生涯经过无量岁之后,又投胎成鬼,生活在山林旷野之中,或者住在河海之滨及空屋里。这时他的邪见更是炽盛,常常去害人。见到修行人,他就去迷惑或毁谤对方,让修行人不能修行。这种邪鬼会不现身形,而只出音声来恐吓修行人,只为了求索饮食,而无所不用其极,实在可恶下贱至极。
如果我的弟子心思正直,不失正念的话,听到这种恶鬼的声音,就会大声呵斥他们。虽然如此,无耻的邪鬼仍会不停骚扰。如果我的弟子性情怯弱,容易失掉定心的话,就会让邪鬼得便。这种弟子没有丈夫相,被邪鬼所动,于是就会听鬼神之言,造作恶业,将来死后,自然堕入恶道,实在可悲。”
舍利弗又问佛说:“八部鬼神里,在空中的叫空神,在地上的叫地神吗?”
佛说:“不是的,另外有地神,譬如浮华光神等。他们过去世的时候,喜欢修布施,但是嗔恨心很重,又很爱喝酒及唱歌跳舞,所以投胎作地神。他们穿著纯白的衣服,非常干净,没有污垢。”
舍利弗问佛说:“如来,您为什么告诉天帝释提桓因及四大天王说,不久之后您就要灭度,要他们好好护持佛法。而您去世之后,摩诃迦叶、宾头卢、君徒般叹及罗侯罗等四大比丘,不住泥洹,要留在人间流通佛法。”
佛说:“像法时期,众生的信仰心很微薄,虽然开始信佛,但却不够坚固,不能获得感应。那时候的佛弟子,虽然专修很多年了,但是那点功力还比不上佛在世时,佛弟子一念之善。所以当后世佛弟子修行专心已极时,我要四大比丘随末世修行人的努力程度,现佛像或现僧像,在空中出声,或放光明,甚至在梦中出现,安慰修行人,坚固他们的修行。等到弥勒菩萨在人间成佛之后,四大比丘就可以泥洹了。”
舍利弗又问佛说:“二十年前,如来度诸弟子,并没有规定他们一定要供养什么,随他们有什么就施什么。二十年后却都指定供养之物,为什么呢?”
佛说:“有位长者的儿子,叫做分若多罗,宿世有善根,生在婆罗门家。后来出家修行,拜大目犍连为老师,在巴连弗邑天王精舍,求受比丘具足戒。
目连告诉他说,你先要忏悔先世的罪业七天七夜,等到一切都干净了之后,修行就再也没有障碍了。这时,我会代你向诸圣僧求加被,让你得戒。
分若多罗说,我怎么才能知道罪障已经灭了呢,我怎么才能知道我是否得戒呢。希望诸佛威神加被,让我罪灭,让我见到得戒之相。
佛告诉他说,你只要诚恳精进忏悔罪障,自然得见得戒之相。
分若多罗回佛说,我一定恭恭敬敬遵守世尊的教诲。于是他就日夜勤奋不懈,忏悔业障。到了第五天的晚上,他的屋子里掉下来手巾、手帕、拂尘、扫帚、刀、斧、锥、铲等物。分若多罗很欢喜,想自己将来一定会证果。七天之后,他就向老师目连报告。
目连来问我是怎么一回事,我说,这是脱离尘劳的象征,因为拂尘这类东西,是割舍之物。应该要分若多罗供养报答老师。由于老师的缘故,他才能得戒。
受戒的人,要随他的能力供养老师,但也没有一定的限制,该供养何物。”
舍利弗又问佛说:“世尊,有的施主盖寺庙,让出家众在中修行,衣食住行医药等物品都准备得很齐全。将来有些出家人,虽然披袈裟好像出家人,但却在不适当的时间,向管理饮食的出家人索取饮食来吃喝。这样的话,索取饮食的和给饮食的,犯了什么罪呢?而原本的施主,又会得到何等的福报呢?”
佛说:“过午而食的出家人,是破戒人,犯了窃盗罪。而过了午饭时间,还给出家人饮食吃喝的,也一样是破戒人,犯窃盗罪。他们窃盗施主的东西,因为施主的意思,并不是要出家人过午而食,所以等于别人没有答应给,却自己自动去拿,这就是窃盗罪。施主虽然供养了出家人,但却得不到福报,因为他供养的东西,已经被窃盗之故。不过由于有供养的心,所以种了善根。”
舍利弗说:“持戒过午不食,而当时吃不完的,过午之后再吃。或在中午以前接受饮食,过了中午之后再吃。供养这两类人,能不能得福报呢?”
佛说:“持午之人,才是福田,才是出家人,才是僧伽,才是人天的良师益友。不这么作的,都是不清净的人,都是破戒者,通通是大盗贼,是饿鬼,是犯罪的根源。过午还索吃的,管吃的人也给,这都叫作退道人,叫作恶魔,叫作三恶道,叫作漏洞的贮水器,是有癞病的人,因为坏了善业的果报,为了活命偷东西来吃故。
连外道的出家人,都持午,都不作四种邪命(1、下口食 种植田园,和合汤药,2、仰口食 仰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之术数,3、方口食 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4、维口食 学种种之咒术,卜算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何况我的弟子,知道正法,修行正法,而还敢这么做。凡是这样的人,都不是我的弟子,是偷我佛法利益的不修行人,是窃盗佛法来获取名闻及饮食的人。就算只窃盗一粒盐,一滴醋那么少,死后都会堕落燋肠地狱,吞炽热的铁丸。从地狱出来之后,又会生在猪狗之中,吃污秽的东西。之后又生在丑恶的鸟类之中,啼声可怕,人类听了会惊怕。之后又生在饿鬼道,住在寺庙的厕所里,吃粪秽百千万岁。之后才生在人中,出身贫穷下贱,被人厌恶,所说的话,没有人相信。窃盗一个人的东西,罪还轻些。而出家人窃盗的是十方施主之物,而本身出家却非福田,破戒无法修成出世法,因此之故,受无量的罪报。”
舍利弗又问佛说:“如来的亲戚,有很多人出家。他们是自己发心出家的呢,还是靠佛的神力?”
佛说:“我的亲戚,都是王族,一向傲慢,贪图享乐,怎么会自愿出家呢。是因为我的父王下令,要贵族里有两个儿子以上的人,就要挑一个跟著我出家。其中阿那律善根深厚,非常喜欢正法,于是就带领跋提难陀等六人,洗得干干净净,来到我那儿,要求出家。
当时毗罗茶上座替阿难及阿难陀剃度,婆修罗上座替提婆达多及跋难陀剃度。其中只有阿难不忘禅修,且宿世修陀罗尼,因此很快就修得佛觉三昧。好比把百万条河川的水,通通变成雨水,奔流到大海里,而阿难能把这些雨水捞起来,分门别类还给各河川,不出一点差错。”
这时大菩萨文殊师利跟佛说:“世尊,您常说舍利弗是您的声闻弟子里,智慧第一的。我看他的智慧,绝不是小乘的心性,能问得出来这种问题的。”
佛说:“他早就开悟了,现在是帮我弘扬佛法。他以他的智慧,来利益众生。”
舍利弗又问佛说:“如来说父母的恩德很大,不可以不报答。又说老师和出家人的恩德,无法称量。到底父母和师僧的恩谁大呢?”
佛说:“就在家时而言,应孝事父母,因为父母生养我们的恩德很大。而老师开发我们的知见,教我们出生死之法。就世俗而言,父母恩稍大。
就出家时而言,是由于老师的力量,才能舍掉父母的生死之家,而进入佛门受微妙的出世法。此后的修成法身,成就智慧,获得解脱,具足一切功德,都是因为老师的缘故。因此就出世法而言,师僧的恩比较大。”
舍利弗又问:“这部经应该叫什么经名呢?”
佛说:“可以叫做菩萨问喻经,因为内涵很广大的缘故。也可以叫做舍利弗问经。”
这时候佛陀的四众弟子及五十位新出家的比丘,对佛法产生了信心,知见正确,还有原先的各大比丘及天龙八部等众生,听完这部经,都大大的欢喜,礼佛而去。
《舍利弗问经白话》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