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四)▪P13

  ..續本文上一頁培福,希望婦女同胞,要互相的勉勵,努力的去做啊!”

  不和其室。

  【解釋】

  丈夫與妻子不和。

  【分析】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古人講:“夫婦和而後家道昌。”婦女若是未曾讀書明理,若有不對的地方,丈夫便應該明白的爲她開導解釋;固然不可以放任妻子,也不可以立刻就生嗔嫌。但是丈夫若是遇到了強悍的潑婦,則會受她的欺淩;而遇到了柔弱樸實的妻子,則又加以淩辱虐待;如此的欺善怕惡,豈是丈夫所應爲?更有愚蠢的丈夫,寵愛小妾而侮辱元配,迷戀妓女而欺侮妻子;甚至還毆打怒罵妻子,這種的丈夫,尤其不得善終啊!

  故事一:

  顧恺對待妻子十分的有禮,他經常早出晚歸,妻子很少見到他的面;有一次,顧恺病得很重躺在床上,他的妻子出來看他,顧恺就命令旁邊的人將他扶起來;並且戴好帽子披上外套,與妻子互相的問候,行禮完畢之後,才叫妻子回房。

  【再析】

  由此觀之,則夫婦之間,怎麼可以一刻無禮呢?若是夫婦能夠以禮相待,怎麼會導致夫婦失和呢?然而遵禮豈會有困難呢?只要做到和而有節,愛而相敬,也就可以了啊!

  故事二:

  洛城王八郎,性狠愛打妻,狎昵一妓女,家財快蕩盡。他的妻子已經是饑寒交迫了,王八郎卻反而打得愈凶;妻子不得已,只好拜托親戚鄰居來幫忙處理;王八郎就命令妻子住到別的地方,自己則與妓女同室而住。過沒多久,王八郎就身染重病,而財産又已經用光了,這時候妓女卻飄然迳自離去。王八郎沒有辦法,于是就想再投靠妻子,此時妻子則是躲避著他;而王八郎卻突然暴斃,不久妻子也跟著就死了,親戚鄰居們只好把他們兩人的屍體放在一起;到了夜裏,忽然聽到屋子裏面有打鬥吵架的聲音;打開房門一看,王八郎夫婦的屍體,卻是背對背的站在那裏。

  不敬其夫。

  【解釋】

  妻子不尊敬丈夫。

  【分析】

  古人說:“夫者婦之天。”丈夫是妻子終身所依靠的人,因此妻子怎麼可以不尊敬丈夫呢?不尊敬丈夫的妻子,不是悍婦,就是蕩婦;或是惡言抵觸丈夫,或是咒詛丈夫;卻不知道,凡是投胎作女人,多是因爲在過去生中造作惡業的緣故;若是再欺侮丈夫,來生就會墮入叁惡道啊!至于丈夫剛剛過世,屍骨未寒,便想要改嫁的婦人,視自己與丈夫所生的子女,如同路人一般;甚至連丈夫死了,都不會感到哀傷的妻子,那麼她在丈夫在生的時候,又怎麼會尊敬丈夫呢?

  故事一:

  杜企爲人十分的膽小懦弱,他的妻子張氏,向來就輕視他;他晚年的時候,經常生病,妻子都不理會他、照顧他;說也奇怪,張氏卻比杜企早死,張氏入殓以後,棺材突然的破了,張氏化爲一條蟒蛇,迳自地奔竄進入樹林裏面。

  【再析】

  唉!古人說:“夫者婦之天也。”所以輕慢丈夫,就等于是輕慢上天啊!難道上天可以輕慢嗎?請爲人家妻子的人,仔細的想想啊!

  故事二:

  後漢人梁鴻,娶孟家的女兒爲妻,孟光嫁到梁鴻家的時候,身上穿金戴銀,裝飾的相當高貴闊氣;過了七天,梁鴻居然不跟她說一句話;孟光于是就把頭發挽起來,束在頭頂上,換穿布製的衣服,做起家事來;梁鴻這時候才歡喜的說道:“這才真正是梁鴻的妻子啊!”于是就偕同妻子隱居在霸陵山中。後來因爲避難而前往吳國,寄居在臯伯通府上旁邊的小屋中,受雇替人做舂米的工作;梁鴻每次工作完畢回到家中,妻子已經爲他准備好了飯菜,端到他的面前,並且不敢擡頭仰視,態度十分的恭敬。臯伯通看到梁鴻妻子舉案(碗)齊眉服事丈夫的情形,說道:“梁鴻在我這裏,只不過是位舂米的工人,居然能夠使妻子對他如此的恭敬,他一定不是一位普通人啊!”于是就請梁鴻夫婦搬到他家居住。

  【再析】

  妻子尊敬丈夫的方法,沒有比爲丈夫盡節、善于教導孩子,這兩件事情,還要更大的了。所謂“烈女不事二夫”,寡婦爲夫守節,連鬼神都會對她尊敬;例如明朝學士黃觀,在靖康之難的時候,爲國殉難;妻子翁氏和兩個女兒都被捉住,翁氏爲了避免自己和女兒受辱,就乘機拉著女兒投水而死,翁氏爲丈夫盡節的行爲,千秋萬世爲人景仰;所以至今在秦淮河邊的廟裏,仍然奉祀著翁氏的神位。而宋朝歐陽修的父親,在他四歲的時候就死了。母親鄭夫人爲夫守節,生活相當的窮苦,除了工作賺錢養家之外,還得親自教導歐陽修寫字念書,茹苦含辛;因而感動了歐陽修奮發向學,終于成爲宋朝賢明的宰相。鄭夫人也累次的被朝廷贈封爲越國太夫人、魏國太夫人;這兩件公案都是敬夫的典範,凡是爲人妻子的,應當要以此自勉啊!

  每好矜誇。

  【解釋】

  每每喜歡驕傲自誇。

  【分析】

  老子說:“不自以爲是的人,他的思想才能夠顯著;不自誇的人,他的功勞才會被肯定;不驕傲的人,他的事業才能夠持續的發展。”易經說:“天的道理,不論什麼;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虧損,而謙虛的就讓他得到益處。地的道理,不論什麼;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改變,不能讓他永遠滿足,而謙虛的就要使他滋潤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經過,必定會充滿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是驕傲的;就要使他受害,而謙虛的就要使他受福。如果位居尊貴而謙虛的人,他的道德就更顯得光明;如果位居卑下而謙虛的人,他的道德也是不可以超越的;所以謙虛是君子始終保持的美德啊!”大禹不驕傲不自誇,並且說:“就是愚夫愚婦,也有長處勝過我啊!”所以大禹不驕傲不自誇,終于能夠排除萬難,疏通江河,整治了洪水,而功被萬世;而周公才華蓋世,不但不驕傲不吝啬,而且還非常的謙卑恭敬勤政愛民,終于完成東征的統一大業,爲周朝奠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所以說真正的大聖大賢,都是從戰戰兢兢臨深履薄的地方,一點一滴做出來的啊!例如大禹和周公都是聖人,他們何曾以自己的道德向人矜誇呢?然而現在的人,隨意的就向別人驕傲自誇,不知道是何用意?事實上,也只是被別人見到他不過是夜郎自大而已!

  漢朝的顧雍,封侯已經叁天了,而家人卻不知道;晉朝的謝安和客人正在下棋,而淝水之戰勝利的捷報傳來,客人卻沒有發覺。宋朝的大將曹彬,攻克江南回京入見皇上的時候,合門所進的榜子,只稱是“奉敕江南勾當公事回”。宋朝的賢臣文彥博,于宋仁宗至和年間,首先建議策立英宗爲太子(英宗在位四年);等到神宗皇帝繼位的時候,文彥博只說全是韓琦的功勞;皇上因此而知道文彥博不自誇自己的功勞。以上所說的這幾位賢人,都是人品一流,對國家的功勞貢獻都非常之大,他們尚且能夠如此的謙退不驕傲,而人們爲什麼卻不知道應該要效法他們呢?

  器量大的人,福澤必定厚;器量淺的人,福澤必定薄;而謙虛和驕傲,則是禍福的分際,所以怎麼可以不小心呢?而且富貴才能又有什麼足以爲恃的呢?若是以此來驕人,姑且不論他會不會因此而有災禍,首先就已經喪失了自己的心而不知道羞恥了啊!

  故事:

  晉朝的石崇與王恺,兩個人在鬥富,看誰比較有錢。王恺作了紫絲步障長四十裏,石崇就作了錦步障長五十裏,爲的就是要勝過王恺。王恺曾經拿出皇上賜給他的徑尺珊瑚,向石崇誇耀;石崇就拿起鐵如意把珊瑚給打碎了,王恺因而勃然大怒,石崇就拿出了家中所珍藏的珊瑚,都是長達二叁尺高,就以一株賠給了王恺。至于其他的珍奇寶物,兩個人都在那裏爭勝,看誰的比較好。後來石崇因爲犯罪,將被砍頭的時候,就歎氣的說道:“你們殺我的目的,不就是想要得到我的家産啊!”

  【再析】

  唉!石崇臨死之前所說的話,是那麼的具有智慧啊!但如果他能夠早些知道的話,必定就不會自誇了啊!而驕傲自誇的災禍,就是如此的殘酷;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怎麼可以不謹慎小心呢?

  常行妒忌。

  【解釋】

  經常爭寵妒忌。

  【分析】

  男人女人都有妒忌之心,男人見到別人有功名就妒忌,見到別人富貴就妒忌;別人的位子逼近了自己就妒忌,才能勝過了自己就妒忌,這些都是因爲自己心胸狹窄所造成的啊!至于婦人爲了爭寵而結怨,往往會給家庭帶來了災禍,甚至會絕嗣,這種的罪過,就更加的嚴重了;以至于在世的時候,人人都對她切齒痛恨;死了之後,更是永遠的墮入地獄餓鬼畜生叁惡道中,以償還他所造的孽債;所以正心修身、爲人表率,難道都是男人的責任嗎?

  【再析】

  周朝的時候,魏國的將軍龐涓,因爲妒忌孫膑的才華,就把孫膑的雙足砍斷,後來卻被孫膑所殺;唐朝的宦官魚朝恩、程元振,妒忌郭子儀的功高官大,每次都想毀謗謀害郭子儀,而最後卻反而都被判罪;魚朝恩被殺,程元振被貶而流竄到遠方。宋朝的奸臣韓侂胄妒忌朱熹升任煥章閣待製,于是就結黨駁赤朱熹爲僞學;一時之間,君子都被排斥,和遭到壓製,後來韓侂胄被史彌遠所殺。北齊釋明琛,只要見到比他高明超過他的人,就會非常的妒忌;後來釋明琛在樹林中變爲一條蟒蛇,向山谷中爬行而去。而梁武帝得到止妒方,旁邊的人就向武帝建議說:“願陛下將止妒方廣賜群臣,這樣可以使得沒有才幹的人,不會妒忌有才能的人;懷有私心的人,不會妒忌沒有私心的人;不清高的人,不會妒忌清高的人;貪財的人,不會妒忌廉潔的人,這也是一種勸化的方法啊!”梁武帝就欣然的同意。從以上這些曆史公案看來,妒忌的毛病,豈只是婦女而已,男人也是一樣會妒忌的啊!

  故事一:

  周朝的時候,宋國蘇鮑的妻子名叫女宗,事奉婆婆非常的孝順;而蘇鮑則在衛國做官,一做就做了叁年,而且在衛國又娶了一位妻子。蘇鮑哥哥的妻子,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女宗。女宗說:“婦人事奉丈夫,是以專一爲貞,以善從爲順,而不是以專丈夫之愛爲善啊!按照禮的規定:大夫可以娶叁位妻子,士可以娶兩位妻子;我的丈夫是士,所以他有兩位妻子,不是很好嗎?而且婦人有七出(古時候男子休離妻子的七個條件),妒…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