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的第二卷
(八)以意爲食,聞香心淨
“雖然有這麼好的食物,其實並沒有真的吃,只是看到食物的色、聞到食物的香,以意念來飲食。”——《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看到食物的美色,聞到食物的香氣,自然飽足舒適,不貪著美味,身心輕爽便利。”——《大阿彌陀經》
(九)飯食已訖,身心舒泰
“吃了以後,容光煥發,力氣增長,沒有大小便,身心舒泰柔軟,不貪著美味。”——《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諸位菩薩和羅漢的心念都非常清淨,而不會慕戀飲食。飲食只用來促進身心的功力,食畢自然完全消化。”——《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的第二卷
明 楚石
遙指家鄉落日邊,一條歸路直如弦。
空中韻奏般般樂,水上花開朵朵蓮。
雜樹枝莖成百寶,群居服食勝諸天。
吾師有願當垂接,不枉翹勤五十年。
明 楚石
我佛真身不可量,大人陪從有輝光。
食時並是天肴膳,行處無非聖道場。
庭下碧流微吐韻,殿前瑤草細吹香。
十方一等莊嚴刹,終說西方出異方。
明 楚石
一朵蓮含一聖胎,一生功就一花開。
稱身璎珞隨心現,盈器酥酡逐念來。
金殿有光吞日月,玉樓無地著塵埃。
法王爲我談真谛,直得虛空笑滿腮。
明 楚石
金銀宮阙彩雲端,念佛人居眼界寬。
寶樹交加非一色,靈禽倡和有千般。
酥酡自注琉璃碗,甘露長凝翡翠盤。
不似雪山多藥味,衆生無福變成酸。
明 楚石
人生百歲七旬稀,往事回觀盡覺非。
每哭同流何處去,閑抛淨土不思歸。
香雲瑪瑙階前結,靈鳥珊瑚樹裏飛。
從證法身無病惱,況餐禅悅永忘饑。
叁、衣
(一)莊嚴妙衣,隨念而至
“極樂世界的衆生,想要穿著,則美妙莊嚴的衣服隨念而至。”——《無量壽經》的上卷。
——不必上街購買。
(二)自然在身,不假裁製
“衣服自然穿在身上,而不必裁縫。”——《無量壽經》的上卷。
——不需鈕扣。
——省去做衣和量製服裝的麻煩。
(叁)不退原色,不沾塵垢
“不必染色,不必洗濯。”——《無量壽經》的上卷。
——沒有漂白粉和螢光劑的汙染!又不必耽心衣服會退色。
——不必耽心洗衣機會故障,洗衣粉會傷害玉手和導致貧血。
(四)種類特多,飾物莊嚴
“極樂世界有無量(種類特多)高尚美妙衣服、寶冠、環钏、耳珰、璎珞、華鬘、帶鎖及各種莊嚴的珍寶(飾物),百千種顔色美妙的衣服和飾物,自然穿戴在身上。”——《大阿彌陀經》。
——多采多姿。
——不必費力穿戴和扣鈕扣。
(五)相貌尊貴,好配衣裳
“所有往生極樂世界的衆生,都具有像佛陀那樣莊嚴、美妙而且圓滿的色身。出生到極樂佛國以後,就失去本來在叁惡道的形體,而成就像佛陀那樣尊貴和莊嚴的相貌。”——《大阿彌陀經》。
——身材好,容易配衣服。
——不同于這娑婆世界以衣裳來掩蓋和遮蔽身形的缺陷和醜陋。
明 楚石
妙明覺體即如來,暫借蓮花養聖胎。
瑞相且分叁十二 流光何止百千垓。
莊嚴寶具相隨到,細軟天衣不假裁。
上品上生生死絕,塵塵刹刹紫金臺。
清 省庵
境勝由來道易修,多生習氣一朝休。
盤中甘露珠圓轉,樹上摩尼水倒流。
碧玉蓮臺承足穩,真金華瓣襯身柔。
叁車已息馳求念,露地安然坐白牛。
清 省庵
琉璃地上絕塵埃,宴坐經行亦快哉。
錦繡織成行樹葉,丹青畫出衆樓臺。
漫空華雨諸天下,遍界香雲大士來。
何處忽生新佛子,芙蓉又見一枝開。
四、住—二百一十億個清淨佛土的精華——《無量壽經》上卷
(一)土地
1、琉璃爲地,七寶爲界(無量妙寶,相間爲地)
“極樂世界,以黃金爲地。” ——《阿彌陀經》。
“極樂世界通常是琉璃地上,間以黃金,然而,也可說是衆寶所成,不一定限于某一種寶。”——《彌陀疏鈔》第叁卷。
“由于極樂世界寬闊廣大,不只一個角落。經典常只提到了黃金或琉璃這一兩種寶,其實它應是衆寶所成,而且還無窮無盡呢!”——《彌陀疏鈔》第叁卷。
“那佛土以自然化生而且體性溫柔的七寶,相間爲地。但有些區域卻純以一種寶爲地……。” ——《大阿彌陀經》。
“其他真金,七寶蓮花,自然湧出。”——《阿彌陀如來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看見琉璃地,內外輝映透澈,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有八棱,乃百寶所成。每一珠寶放出千道光明,每一光明具有八萬四千種色彩,映在琉璃地上,宛如千億日。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界以七寶,分外整齊明了。”——《觀無量壽佛經》。
“琉璃爲地,城牆、門窗、堂閣、柱梁、鬥拱、周匝羅網,都是七寶所成,如同極樂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國土清淨莊嚴,沒有世間的五濁(見濁、劫濁、命濁、衆生濁、煩惱濁),沒有貪愛的欲望,沒有心意的垢染,以白銀、琉璃爲地,宮殿樓閣都是七寶,猶如西方無量壽國。”——《灌頂經》。
2、寬闊平坦,無有幽險
“極樂國土,清淨嚴飾,寬廣平正,沒有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等山。”——《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極樂國土沒有各種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妙高山等一切諸山。”——《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極樂國土沒有大海、小海、溪渠、井谷(等幽暗之所)。但由于佛陀的神力加持,如果衆生想看高山、大海和山谷等也隨時可以見到。”——《無量壽經》。
“地平如掌,生柔軟草,如安樂國。……平如澄水,柔軟樂觸,猶如缯纩,如安樂國,無諸五濁。”——《央掘摩羅經》。
3、自然七寶,柔軟光耀
“極樂國土,以自然的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瑪瑙合成爲地,恢廓曠蕩,不可限極。這些寶都相參雜、轉相間入。光明煜爍、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越十方一切世界,它是衆寶的精英,宛如他化自在天的寶物。”
“極樂國土自然化生的七寶,體性溫柔,相間爲地,或純是只以一寶爲地,光色晃耀,超越十方。”——《大本阿彌陀經》。
4、無量雜寶,衆香所成
“我作佛時,自地以上至于虛空,所有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大阿彌陀經》法藏比丘的誓願。
——不同于這裏的土地,常被農藥、殺蟲劑、洗衣粉、化學肥料、工廠廢水、塑膠袋、垃圾等所汙染。
5、國土清淨,照見十方
“ 如果我能成佛,國土清淨,而且都可以照見十方所有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的諸佛世界,宛如明鏡,照見自己的相貌,那麼清晰。否則,我不成佛。”——《無量壽經》。
6、十萬億土,彈指即至
“從此往西方,經過了十萬億怫土,有一個世界,名叫極樂世界。”——《阿彌陀經》。
“舍此生已,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在所出生的地方,常知宿命,直至成佛。”——《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和《觀世音如來秘密藏神咒經》。
清 普能
淨邦國土妙無窮,七寶妝成極樂宮。
處處迦陵前鼓舞,雙雙孔雀後林中。
蓮開上品難爲比,花吐幽香更不同。
一等莊嚴諸佛刹,無如淨土巧玲珑。
明 楚石
琉璃地列紫金幢,翡翠樓開白玉窗。
文字可誇才不稱,肉身未到意先降。
能言孔雀知多少,善語頻伽定幾雙。
清夢正貪歸路直,夜闌無奈鼓逢逢。
清 省庵
人傳天竺是西方,天竺支那在足傍。
莫向泥塗分淨穢,休從火宅辨炎涼。
叁千世界非吾土,萬億乾坤是故鄉。
去去莫愁途路遠,不勞彈指見空王。
明 楚石
稱性莊嚴非外得,天然果報自無窮。
一塵遍入諸塵裏,萬法全收一法中。
華映玉池人倒影,身遊佛國地俱空。
色心依正原無礙,但得情忘境自融。
(二)欄杆
1、好美欄杆,七寶所成
“極樂國土,有七重欄(橫的欄杆)楯(直的欄杆)。”——《阿彌陀經》。
2、精致典雅,質地柔軟
極樂世界有許多莊嚴美麗的欄杆,橫的欄杆叫做“欄”,豎的欄杆叫做“楯”。 這些欄杆都是質地柔軟、精致的金銀、琉璃、玻璃及各種珍寶做成的,甚至有些(樓觀)欄杆上面還飾以璎珞,這些璎珞都會發出美妙悅耳的音樂。(參見《大本阿彌陀經》)
反過來觀看我們這個世界,住家附近大多圍著水泥磚瓦砌成的高牆,既不通風,又不美觀,夏天時十分悶熱。有的人以木頭、竹子和鐵做欄杆,也是會生鏽和蛀蟲。何況這些欄杆都需要花費許多人力和財力來建造,哪裏可以跟極樂世界各種珍寶所自然形成的欄杆同日而語!
明 楚石
天人莫不證神通,一一黃金色相同。
散衆妙華爲佛事,盡塵沙界起香風。
身光觸體成柔軟,樂具流音說苦空。
卻倚雕欄望寶樹,無邊佛國在其中。
(叁)羅網
1、金縷珍珠,兼挂寶玲
“無量的寶網,都是用純金縷著珍珠,以及百千種各式各樣的寶物,來裝飾莊嚴的氣氛。周圍又垂挂寶鈴,顔色華美、光澤燦爛,覆蓋在樹林上。”——《瑞相經》。
“在極樂世界,到處可以看見金、銀、真珠等美妙的寶物所做成的羅網,上面懸挂著寶鈴 ”——《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
2、自然羅網,質輕柔軟
“極樂世界的羅網,質地宛如兜羅綿那麼柔軟.而不像我們這世間的寶物,必須經過精雕細琢和矯揉造作以後,才能用來裝飾。”——《大阿彌陀經》。
3、真珠網間,現諸宮殿
“極樂世界的樹上,有許多美妙的真珠網彌覆在它上面。每一棵樹都有七重羅網。每一個羅網間,有五百億座奇妙而且華麗的宮殿,宛如大梵天的天宮,有諸天童子,自然化生在其中。”——《觀無量壽佛經》。
清 省庵
一入西方境自融,雙眸頓覺翳銷熔。
無邊刹…
《淨土風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