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間佛陀▪P5

  ..續本文上一頁所有佛傳的資料中, 任舉出一個問題稍加考證, 全是衆說紛纭, 矛盾百出。諸如佛陀的生滅年代, 佛陀青年時的婚姻情形, 佛陀究竟多少年歲出家, 佛陀獨子羅侯羅何時出生………等等, 全不易考證出結論。本稿限于篇幅, 也不能一一細述, 我們只能擇重點加以說明:

  傳說淨飯王的王妃摩耶夫人, 中年時才初次懷胎。妊娠期滿, 按照當時習俗, 頭胎的孩子要回娘家生産, 淨飯王派遣宮女侍從, 護送夫人歸甯。夫人一行人到了中途, 經過一處叫[ 藍毗尼園 ]的時侯, 可能是旅途勞頓驚動了胎氣, 就在園子裏的樹林中生下了孩子。<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二十, 有下述誇張的聖化記載:

  摩耶夫人往藍毗尼林攀無憂樹下, 暫時伫立便于右脅誕生菩薩( 菩薩, 是經中對佛陀未證道前的尊稱 ), 爾時大地六種震動, 放大光明與入胎無異。菩薩生時帝釋親自手承置蓮花上, 不假扶持, 足踏蓮花行七步已, 遍觀四方手指上下作如是語: 此即是我最後生身,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梵王捧傘天帝執拂, 于虛空中龍王注水, 一溫一冷灌浴菩薩。初誕生時于其母前, 自然井現, 香泉上湧,隨意受用。

  所有的佛傳, 都是在佛入滅數百年後才成書的。至此、佛陀的人格已被聖化、超人化、神化。後世的佛弟子中, 許多是出身于婆羅門種姓而出家修道的, 這樣就把婆羅門教的衆神吸收到佛教中, 以擡高佛陀的地位——後來婆羅門教的後身印度教複興, 照樣也把佛陀吸收到印度教中, 說他是印度教叁大神之一、毗濕奴九次化身救世的化身之一, 印度教的廟宇中, 也有把佛陀塑像供奉于側殿的,新德裏的貝拉廟便是一例。

  說佛陀是右脅生的, 也有其根據。梵書時代的生主神, 從祀口胸股腹等處, 生出不同的神和人。到後演變成 “梵” 是創造之神,婆羅門種性是由梵的口中生的, 刹帝利種性是脅生的, 吠舍種姓是腹生的, 首陀羅種姓是腳底板生的。所以說釋迦牟尼是脅生的, 那是一般性的說法。也可以說, 刹帝利種姓全是脅生的。

  摩耶夫人生子, 這是轟動全國的喜訊。淨飯王爲孩子命名悉達多,梵文的意思是[一

  切義成 ]——具備一切德行的意思。不過很不幸的是, 太子出生七日, 摩耶夫人便因病逝世了。這樣一來, 撫育太子的責任, 就落在夫人的妹妹波阇波提身上。波阇波提也是淨飯王的妃子, 她于悉達多太子, 是姨母, 也是繼母。資料中說、波阇波提夫人愛護太子, 有如己出。這當然無可置疑。但是, 姨母、繼母之愛, 是否就等于母親之愛呢? 所以太子自幼就性格沈默, 好沈思冥想, 這可能與他繦褓喪母有關。

  據佛經記載,太子出生後,有這麼一段插曲,說是南方大山中,有一位名望素著的阿私陀仙人,到王宮求見淨飯王,聲稱要爲太子占相,淨飯王命人抱出太子,請阿私陀仙人觀看,阿私陀觀察良久,最後歎息著說:

  [ 大王啊! 照太子的相貌看來,在人間找不出第二個,將來長大,他若在家,一定爲轉輪聖王; 他若出家,可以成就一切智慧,利益天人。但據我觀察,太子將來必定出家學道,轉大*輪,可惜我老了,恐怕將來看不到這種情形了。]

  說罷歎息著告辭而去。

  太子七歲, 淨飯王爲他請婆羅門跋陀羅尼爲師。教授[ 四吠陀 ]、[ 五明 ]之學——五明, 是聲明、工巧明、醫方明, 因明, 內明。十多歲時開始學武——釋迦族義譯爲強勇之族, 刹帝利又是武士階級, 習武是理所當然之事。據說他精擅擊技射術, 一箭能射穿七張皮鼓。有一次, 太子隨父王到郊外巡視, 太子見田中農夫, 裸背赤體, 在烈日下耕作。老牛拖著犁奮力前進, 還被鞭打的皮破血流。田中犁出的小蟲蚯蚓, 爲鳥雀競相啄食。一幅活生生的生存競爭圖, 使太子看的觸目驚心, 無限哀痛。于此, 他感到人生是大苦聚, 心中時有出家之想。

  四、 太子出家——太子爲什麼出家

  依據<中阿含柔軟經>說: 佛陀在郊外看到農民在烈日下耕作的情形, 引起無限傷感。他不忍衆生自相殘殺; 不忍老死憂苦迫逼, 使他有了出家的念頭。

  淨飯王見太子日常沈默不樂, 想起了阿私陀仙人的預言,怕他心萌遁世之意, 乃想如及早爲他結婚,或可打消他出家的念頭。淨飯王乃太子完婚, 妃子是天臂城善覺王的女兒, 即是太子的表妹耶輸陀羅——太子的婚姻, 有許多異說,成婚的年齡,有謂十七歲,有謂十九歲; 婚姻的物件,有謂太子有叁位夫人,一爲耶輸陀羅,一爲喬比迦,一爲鹿王。另一說謂太子的叁位夫人一名瞿夷、一名耶惟檀、一名鹿野。這兩種說法,都載之于經典。其實這也無關緊要,一國王儲,有叁位妃子,也事屬了尋常,此處不再細述。

  據經典中說, 淨飯王爲太子完婚, 爲他在宮苑中造了冬天住的暖殿, 夏天住的涼殿,和春秋住的中殿。苑中廣造池臺, 栽種花木, 並以許多宮娥彩女隨侍。淨飯王希望以人間宮室犬馬, 聲色歌舞來羁絆太子, 以免他出家修道。關于這些, 經典中有許多誇張性的敘述。關于完婚, 則謂:“ 王即令諸臣擇采吉日, 遣車萬乘, 而往迎之 ]。關于宮中生活, 則謂: “ 太子父王爲立叁時殿, 殿有二萬彩女, 叁殿凡六萬彩女、、、、、]雲雲。這誇張的十分離譜。迦毗羅衛距天臂城一河之隔,“ 遣車萬乘 ]迎親, 怕不把道路塞滿? 以人口有限的蕞爾小邦, 何來此六萬名適齡的少女? 在<中阿含>一一七的<柔軟經>中, 稱成道後的佛陀, 在舍衛城祗園精舍, 爲弟子們說到他出家前的宮廷生活, 大意是說:

  比丘們呀! 在沒有出家以前, 我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我家的宮苑中有著池塘, 漂浮著美麗的蓮花。在房間裏, 也時常飄浮著□檀的芳香。我所穿的, 都是伽屍所産的最上等的布帛。有叁處宮殿供我住用冬天就住在冬殿,夏天就住在夏殿,春天就住在中殿。在夏天的雨季裏, 整天躲在夏殿裏, 以歌舞取樂。出門時, 自有一把白傘爲我遮太陽。別人家以米糠絆稀飯供養傭人和寄住的人, 我家供養的卻是米和肉。

  上面一段經文, 說的十分樸實可信。淨飯王是城主也好, 是國王也好, 在宮苑中蓋上不同季節居住的房子, 房中使用檀香木的家俱, 穿著迦屍産的上等布帛, 家中傭人和寄居者都吃米和肉, 這都在情理之中。一般富有人家尚且如此, 何況是一國之主呢?

  與一般人來比較, 太子的身份是既富且貴, 一呼百諾。若是一個普通青年, 過著這種安富尊榮的生活, 且身居王儲之位, 他大可安于現狀, 等待著繼承做國王了。無奈這位悉達多太子, 他具有超人的宿慧, 悲天憫人的性格。在當時四姓階級製度下, 婆羅門高高在上, 假藉神命, 謀取私利; 刹帝利的王室貴族, 執掌軍國大權, 是統治階級, 生活奢靡; 上二種姓究竟只是少數, 而廣大的奴隸賤民階級——腳底板生的首陀羅族, 一生作人奴隸, 一代一代生下來的孩子, 先天的就注定了他們作奴隸的命運, 這能算一個公平的社會嗎? 他不滿于當時的宗教及政治, 他把衆生的痛苦當作自己的痛苦, 爲了探索解脫自我與衆生痛苦的大道, 他決意擺脫一切去出家——他以他個人的意志力,克服了宿命的安排。

  在許多佛傳的經典中, 記載有[ 四門遊觀 ]的故事。大意是說太子在宮苑中日久, 想出外遊觀, 淨飯王十分鋪張的命臣下陪同太子出遊, 首次經過東門, 淨居天王化作老人:[ 頭白背伛, 柱杖贏步 ]。太子問從者曰:“ 此爲何人 ]? 答曰:“ 此爲老人 ]。太子又問[ 何者爲老 ]?“ 唯此人老, 他人皆然 ]? 後來見到病者、死者, 都是照這一模式問答。最後出北門遇到淨居天所化的比丘, 太子說:“ 善哉善哉, 天人之中, 于此爲勝, 我當決定爲學是道]。太子返宮即行出家。其實這只是經典文學表現的一種手法。太子出家時,年已二十九歲, 豈能對老病死人都分不清楚?

  認真探討, 太子出家, 可能亦與他身爲王儲的身份有關。那時印度諸國林立, 征伐兼並, 習以爲常。迦毗羅衛蕞爾小邦, 無四兵之戰備——四兵, 是步兵、騎兵、車兵、象兵——有強鄰之觊觎。如果不能使迦毗羅衛國富兵強, 屹立于強國之林; 那麼出家修道, 成爲國際知名的學者, 亦可間接維護國家的安全。觀諸太子成道後, 以舍衛城爲其弘法據點,與波斯匿王維持良好的友誼, 事實上就是保護了他的國家。

  五、 菩提樹下,證悟真理

  佛陀出家時代的所謂[ 出家 ], 是離開家庭, 住于森林, 或參訪師友, 切磋學問; 或寂默冥想, 參究真理。並不是後來的[ 舍親割愛, 剃度出家 ]。

  太子出家之前, 他的兒子羅侯羅已經出生。羅侯羅Rahula, 在梵語中是日蝕或月蝕——日月上有覆障的意思。太子以爲兒子是出家的障礙, 所以命名羅侯羅。

  太子離開迦毗羅衛, 初到一苦行林中訪一跋伽仙人, 跋伽所領導的沙門集團, 是修苦行的。太子居留數日, 與跋伽反覆討論, 認爲苦行不是究竟解脫之道。乃辭別跋伽仙人, 南下摩揭陀國, 去訪師學道。

  太子出家的時侯, 恒河中遊的國際形勢已有了極大的變化。這時恒河南北岸兩大強國對峙, 恒河南岸的是摩揭陀國, 北岸是拘薩羅國。此外還有跋蹉國、阿槃提國也是較強大的獨立國, 以及許多城邦式的小國, 多數是附庸國。拘薩羅的國都舍衛城、摩揭陀的國都王舍城,是南北兩大政治文化中心。舍衛城在伽毗羅衛之西, 距離不到一百公裏。而摩揭陀國在恒河之南, 距離四百余公裏。太子何以舍近求遠, 不到舍衛城, 而南下王舍…

《人間佛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