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暇滿難得(五)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不是什麼人都能修持正法的,修持正法要具備很多條件。獲得人身是所依圓滿,這是我們修持正法最基本的條件。可以說沒有得到人身,不能修持正法,也不能成就。人身分叁種:普通的人身、特別的人身和暇滿的人身。要修持正法,就要成爲暇滿的人身。具足了八種閑暇與十種圓滿的人身才能修持正法,之前是不能修持正法的。
雖然信佛、學佛、修行了,但若是沒有具足十八種暇滿,你所修的法就不是正法,就不能解脫、不能成佛。我們認爲自己信佛挺虔誠的,也很精進地學佛修行,但始終沒有得到真實的利益,始終沒有成就,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就是條件不具備,因緣不具足,自己還沒有成爲暇滿的人身。我們學修“暇滿難得”就是要對照自己,看自己有沒有具足八閑暇與十圓滿。若是沒有,就要想盡辦法讓自己具足。
八無閑暇處已經講完了,現在講十種圓滿。十種圓滿包括五種自圓滿和五種他圓滿。觀察我們自己是否具足五種自圓滿:所依圓滿、環境圓滿、根德圓滿都有了,意樂圓滿和信心圓滿這兩個還需要仔細地觀察,看看自己是否具備。如果具備,再看看希求正法的心是否強烈,所具有的信心是不是真正的信心,信心是否堅定?如果有希求正法的心,並且非常強烈,如果有信心,並且特別堅定,可以說意樂圓滿和信心圓滿都具足了。
十種圓滿中還有五種他圓滿,如雲:“如來出世與說法,佛法住世入聖教,爲利他故心悲愍。”
第一、如來出世;第二、佛已說法;第叁、佛法住世;第四、自入聖教;第五、師已攝受。
第一、如來出世:前面也講過,劫有暗劫和明劫。一個世界要經曆成、住、壞、空四個時期。成是形成,一個新世界的形成需要二十個中劫;住是駐存、存留,需要二十個中劫;壞是毀滅,需要二十個中劫;空是沒有了,世界毀滅以後到下一個世界還沒有形成的期間是空劫,也需要二十個中劫。整個過程加起來共八十個中劫,八十個中劫是一個大劫。大劫有明劫和暗劫之分。明劫是有佛出世,有佛法的光明;暗劫是沒有佛出世,沒有佛法的光明。
暗劫和明劫會交替出現。出現好多好多暗劫後,才會出現一個明劫,接下來還會有很多很多暗劫,然後再出現一個明劫。暗劫多,明劫少。若是遇到了暗劫,佛就不出世了。佛不出世就沒有佛法的光明,這樣衆生根本無法修持佛法、修持正法。因此,遇到佛出世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們真的非常幸運,遇到了明劫,尤其是遇到了密宗金剛乘。
不過,密法不會在所有的明劫裏都會出現,只會出現叁次。第一次出現密法,是在往昔最初的一個劫——普嚴劫,那是個光明劫。在那個時候,先生王佛示現成佛,在他的教法裏出現了密法,並且廣泛、大量地弘揚了密法;第二次出現就是現在,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出現了密法。釋迦牟尼佛當時在印度傳法的時候,也傳了密法。但是當時的所化衆生都不是密法法器,所以釋迦牟尼佛只是秘密地傳授、弘揚密法,沒有公開地、大量地弘揚密法。第二佛蓮花生大士出世的時候,正好是密法即將開始弘揚的時期。蓮花生大士大量地弘揚密法,弘遍了整個南瞻部洲。蓮花生大士說:“往昔初劫普嚴劫時,先生王佛的聖教中已廣弘密法,現在釋迦牟尼佛的聖教中也有密法出現,再經過千萬劫以後,到了華嚴劫時,與現在的我姿態一致的文殊師利佛出世,他將廣泛弘揚密法。因爲只有這叁劫的衆生才堪爲密法的合格法器,其他任何時候都不會出現密法,因爲衆生不能作爲密法法器。”千萬劫以後,那是多少年啊?用世間的年和月根本無法衡量。密法在過去、現在、將來共出現叁次,這是第二佛蓮花生大士親口講的。
我們現在投生的這個劫是明劫,也叫賢劫。世間很多時候都是暗劫,遇上明劫非常不容易,而我們不僅遇到了明劫,而且還遇到了密法,多幸運啊!這是生生世世修來的福報啊!
修行有遠道、近道和捷徑道。通過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也能解脫,也能成佛,但那都是遠道,需要修持好多劫才能圓滿成就。不是好多年,而是好多劫,在數劫中積累資糧、消除業障,最後才能成佛;外密叁乘的事部、行部、瑜伽部,以及內密的瑪哈瑜伽(大瑜伽)、阿努瑜伽(隨類瑜伽),屬于近道。近道也要經曆五世、七世等才能成就;無上瑜伽(大圓滿法)是捷徑道,是即身成佛的方法。我們真的非常幸運,遇到了佛法,遇到了密法,並且又遇到了大圓滿法。
遠道是顯宗的修法,近道和捷徑道是密宗的修法。我們不說顯宗,只說密宗,僅密宗就有好多傳承,但只有甯瑪派的傳承裏有即身成佛的方法——無上瑜伽(大圓滿法)。其他教派、傳承都沒有即身成佛的方法。若是我們能意識到、能珍惜,真的太有福報了!遇到佛法特別不容易,遇到密法特別不容易,遇到大圓滿法就更不容易了。如來出世,這個圓滿我們已經有了。
第二、佛已說法:雖然佛出世了,但是如果佛不說法,不轉*輪,我們也無法能夠修持正法。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當時在印度示現成佛後,七七四十九天沒有轉*輪,沒有講經說法。關于佛成道有兩種說法:小乘佛法認爲,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菩提樹下的金剛座示現成佛,這是初次成佛,是真正成佛,之前是凡夫。大乘佛法不承認這種說法,大乘佛法認爲,釋迦牟尼佛初次成佛不是在印度而是在密嚴刹土,好多劫前早就已經成佛了,在印度是示現成佛,是爲了轉*輪,度化娑婆世界裏的衆生,並不是初次成佛。
佛已經獲得了如甘露般的正法,證悟了如甘露般的本性與佛性,知道了這個正法妙藥是讓衆生開悟、圓滿的一種方法。在印度金剛座菩提樹下現前圓滿正等覺的果位後親口說道:“深寂離戲光明無爲法,吾已獲得甘露之妙法,縱于誰說他亦不了知,故當默然安住于林間。”意思是說,我可以把自己獲得的甘露般的妙法告訴他人,但他人是不會相信、不會明白的,我還是繼續入定吧!然後在七七四十九日內沒有講法。真的是這樣,我現在也有這樣的感受,每天都給大家苦口婆心地講,但大家就是不明白,也不深信。佛四十九天不傳法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就是要通過讓衆生請轉*輪這種儀式再去傳法,這樣衆生才會珍惜,才會重視。後來梵天王、帝釋天王等天人供養了右旋海螺、千幅*輪等不可思議的寶物請轉*輪,佛才開始傳法。
在以前,不祈請、不求法是不允許傳法的。若是得法太容易,人們就會不珍惜、不重視。尤其是現在到了末法時期,哪還有人來祈請傳法啊?相反,還要祈求某些人來聞法:“要開法會了,要傳法了,你能不能來參加呀?”“哎呀,單位事多,家裏事也多,來不了啊!”“那怎麼辦呢?來聽兩天也行,實在忙,來聽一個小時也行啊!”“不行,我有事。”現在得法太容易了,就不珍惜、不重視了。沒有辦法,還要反過來祈求衆生來聞法,這是末法時期的一種征相,真是顛倒。後來佛連續轉了叁次*輪,也可以說連續轉了四次*輪。佛已說法這個條件,我們也具備了。
第叁、佛法住世:雖然佛出世了,也說法了,但是佛法住世是有期限的。若是過了這個期限就沒有佛法、沒有教法、沒有正法了。
比如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有果法時期一千五百年,修法時期一千五百年,教法時期一千五百年,像法時期五百年,共五千年。佛講:到了像法時期,表面上看有佛法,但實際上沒有。現在有的大德高僧說,已經到了像法時期,有的說快到了,有的說還沒到。雖然近幾年出家人當中也有很多成就者,但肯定是快到像法時期了。到了像法時期就只有佛法的形式、形象,實際上已經沒有佛法了。聞法的時候,只有聞法的形式和形象,實際沒有真正聞法。修法的時候也只有形式,實際上沒有真正的修行。過了像法時期,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就隱沒了、沒有了。下一尊佛是彌勒佛,在彌勒佛的教法還沒出現之前,這中間是聖教空世(前一佛陀的聖教已經結束,後一佛陀的聖教尚未出現,之間稱爲聖教空世)。在此期間除了具有因緣的福德刹土中有獨覺佛出世以外,根本就不存在講聞修行,沒有佛法、佛教的光明。
雖然現在佛法、佛教還沒有隱沒,但是快到像法時期了。我們要珍惜機緣,抓緊時間學佛修行,解脫成佛。若是自己不觀察,不好好地學修,雖然佛陀的教法還沒有到像法時期,但是你個人的教法已經到像法時期了。因爲你是在相上、表面上、形式上學佛修法,實際上沒有學修佛法。爲什麼說快到像法時期了呢?因爲真正有修行、有成就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都是裝模作樣,都是在表面上、形式上下功夫,所以好多大德高僧就說快到像法時期了。表面上有佛法、有修行,實際上沒有,這樣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大家要注意。
第四、自入聖教:這個就難了。自入聖教有低層次和高層次之分。低層次的就是入門,高層次的就是入道。入門就是要進入佛門,就是皈依佛法僧叁寶,有皈依的戒體。如果沒有皈依佛法僧叁寶,沒有得到皈依的戒體,你還是在佛門外,你不是佛教徒,也根本不是學佛的。皈依有好多種分類,今天講的是最低層次的、顯密共同的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以佛爲導師;皈依法,以法爲道路;皈依僧,以僧爲道友。從內心深處下這叁種決心,才能得到皈依戒的戒體。若是沒有下決心,沒有立下誓言,就得不到…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暇滿難得(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