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暇滿難得(四)▪P2

  ..續本文上一頁自己遠離了八種無閑暇處,具足了八種閑暇。然後我們再觀察、對照自己,有沒有具足十種圓滿。

  

   十種圓滿分爲五種自圓滿和五種他圓滿。五種自圓滿,主要是觀待自己方面應該具足的圓滿:第一、所依圓滿;第二、環境圓滿;第叁、根德圓滿;第四、意樂圓滿;第五、信心圓滿。

  

   第一、所依圓滿:指得到了人身,這是學佛修行最基本的條件。若是連人身都沒有得到,就沒有學佛修行的機會了。其他道裏的衆生根本不能修持正法,所以不能成就。

  

   昨天講的八無閑暇處的長壽天,屬于天界,但只是天界小小的一部分。天界還有很多組成部分,如:初禅天、二禅天、叁禅天、四禅天,這些都屬于色界的,還有無色界的。色界、無色界的天人都不能修持正法,都不能解脫成佛。有些人可能會問:“那些梵天王、帝釋天王、天人請佛轉*輪、聞法,不都成就了嗎?”是的。佛經裏經常有這樣的公案,但是他們都不是普通的天王,而是佛幻化的。佛爲什麼要幻化成天王、天人來請轉*輪、求法、聞法呢?是爲了表法,爲了度化所化衆生。人們一看:噢,天王都來了,天界的衆生都來了,他們居然會那麼重視。如此一來,人們就會覺得佛法很稀有、很難得,就會珍惜。當然也有真正的天王(不是佛幻化的)或天人來請佛轉*輪、請法和聞法,但是僅有極少數在因地時跟佛結過特殊緣分的天王或者天人能學修、能成就,一般的天人都是不修法的。有些天人也學過,但是真正要精進的時候,他們就沒有動力了。現在有些人也存在這種情況,他們也求法、聞法,開始時修行也很精進,但是不能堅持到底。

  

   請轉*輪了,求過法,聞過法,學過法,就能堅持到底、就能學修,就能成就嗎?好多人都不能,尤其是有名氣、有權力、有地位、有財産的人,他們都放不下這些福報。其實人間的福報再大也比不了天界,就像鳥的巢穴不能與我們的大殿相比一樣,人的福報和天人的福報根本不能相比。對很多人來說,自己所擁有的福報反而會成爲修行的障礙。所以天人更散亂、更放逸,根本無法精進。雖然他們也來請法、聞法、修行,但那是暫時的。天人不是正法的法器,因爲他們不是別解脫戒的戒器,不能受持別解脫戒。

  

   只有人才是別解脫戒的戒器,並且只有南瞻部洲、西牛貨洲和東勝身洲叁個洲的男衆和女衆才是別解脫戒的戒器。還有北俱盧洲,那裏的人不能成爲別解脫戒的戒器,因爲他們也特別富有,條件也特別好,雖然比不了天人,但是和天人差不多,也非常有福報,所以生不起出離心,不能真正精進,他們沒有真正修持正法的機緣和條件,不能解脫,不能成佛。想解脫成佛就一定要得到人身,一定要有所依圓滿,否則就不能修持正法,不能解脫成佛。

  

   第二、環境圓滿:就是指有佛法、有正法,而且具有學佛修行的機緣和條件。環境圓滿我們暫時有了,但若是我們不珍惜,不好好觀照自己,隨時都有失去的可能。雖然,雪域藏區和漢地都是佛法中土,但不是處處都有修持正法的機緣和條件。

  

   我認爲,我們這裏真正具足了環境圓滿。我們這裏有佛法、有正法,有清淨的傳承,有系統完整的儀軌,有按次第學修的方法。這麼殊勝的道場到哪裏去找啊!我們現在修的“淨土與大圓滿法”裏,淨土法是臨終往生的方法,大圓滿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都是今生解脫的方法,是最捷徑、最方便而且非常系統、全面的方法。這麼殊勝的解脫成佛的方法到哪裏去找啊!

  

   現在就差我這個講解的人了。雖然我沒有成就,但我說的每句話都是依佛的教言,依曆代傳承上師的竅訣而講的,沒有自作主張,沒有摻雜自己的分別念,我的發心也是清淨的。我舉辦“百日共修法會”,每天給大家講解,沒有別的目的,就是一個願望:希望大家通過百日共修能明白佛理,有一定的正知正見,能掌握學佛修行的方法,都找到解脫成佛的路。

  

   大家一定要珍惜這樣的機緣,不要有一點點的違緣、障礙就想跑,忍耐一下!怎麼一點點都忍受不了呢?我在窗戶裏都看到了,不就下點雨嗎,算什麼啊?你們也不是紙糊的,不能沾水,海螺都吹響了,還躲在屋裏不敢出來。有的人怎麼都不行,天涼了不行,天熱了也不行。

  

   你們到這裏學修,一定要學會安忍與堅強,要忍受一切艱難困苦、嚴寒酷暑。前面講聞法方式的時候講過,下點雨怕什麼,太陽曬了又怎麼了,曬就曬,黑就黑,一個皮囊有什麼可執著的?都是不淨物,哪有什麼好的?觀察一下你們自己的身體:皮剝下來能用嗎?連牛皮都不如。牛皮可以拿來做鞋,做其他的物品,而你們的皮什麼也做不了;再往皮裏面看,血肉就更用不上了;再往血肉裏面看,就是骨頭了,人的骨頭什麼也做不了;最裏面就是內髒了,一個比一個髒。這樣一觀察,有什麼可留戀的?有什麼可執著的?但是你們現在卻可以拿這樣一個沒有用、不淨的身體來承辦自他的解脫利益,那才是這個身體真正的價值。你們要學會安忍,不要有一點點違緣、障礙就動心,就想回家了,這樣隨時都有可能失去解脫的機會。

  

   第叁、根德圓滿: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不圓滿就是六根有殘缺。如果我們想受持別解脫戒,想得到戒體,六根就不能有殘缺。如果眼根有殘缺,就看不到、不能閱讀佛經、佛書;如果耳根有殘缺,就不能聞法;如果鼻、舌、身有殘缺,那就沒有莊嚴了,學佛修行也會受影響。但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意根,若是精神有問題,無法溝通,意根就殘缺了,最障礙學佛修行的就是意根不圓滿。因此六根要圓滿,尤其是意根要圓滿。

  

   第四、意樂圓滿:就是指有希求正法之心,業際不顛倒。意樂指的是希求正法之心,對佛、法、僧叁寶有歡喜之心。意樂不圓滿就是沒有希求正法之心,對佛法沒有歡喜心。業際顛倒就是只喜歡造惡業,而且特別擅長造惡業。比如有這樣的人,出生于屠夫、獵人、妓女等下劣的種姓裏,從小就步入業際顛倒的行列中。事實上,凡是叁門違背正法的所作所爲都屬于業際顛倒。雖說我們起初沒有生在此類種姓當中,但將來也很容易變爲業際顛倒之人,因此,必須盡心盡力使自相續不違背正法。

  

   所以,我們一定要仔細地觀察自己,是不是具足意樂圓滿,有沒有歡喜之心,有沒有希求正法之心。如果都有了,再看看希求正法之心是否強烈,最後再看看自己業際有沒有顛倒。

  

   第五、信心圓滿:信心是一切成就的根本,是一切加持的來源。信心有多大,加持就有多大;信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沒有信心就不會有正法,沒有信心就不會有成就。佛講信心分四種:清淨信心、欲樂信心、勝解信心和不退轉信心。

  

   清淨信心就是清淨的歡喜心,特別地歡喜。現在很多人都有清淨信心,一聽到佛法僧叁寶就歡喜,一聽咒語就歡喜,一看到上師善知識就歡喜,喜歡無漏的功德,喜歡具有無漏功德的佛菩薩和上師善知識。爲什麼說這種信心是清淨的呢?它本身是一種喜歡,這種喜歡是清淨的,因爲對境是清淨的,喜歡無漏的功德,喜歡具有無漏功德的佛菩薩和上師善知識。現在很多人把貪心和信心混在一起了。貪心和信心是不一樣的,貪心是輪回的根,是一切業障的來源;信心是成就的根本,是一切加持的來源。雖然兩者都是喜歡,都是歡喜心,但是喜歡和喜歡不一樣,歡喜心和歡喜心不一樣,這個以後還要仔細講。

  

   欲樂信心。剛才只是喜歡,現在是更進一步了,自己也想得到這些無漏的功德、廣大的智慧、無僞的慈悲心、清淨的戒律、無礙的方便。自己也想成爲具有無漏功德的佛菩薩和上師善知識,心裏有這種欲望,有這種需求,這就是欲樂信心。

  

   勝解信心就是對自己有信心。“我通過學修,也可以具有這些無漏的功德;我也可以成爲菩薩,成爲佛,因爲衆生都有佛性,都能學佛,都能成佛。”真明白了這些道理,對自己有信心了,這就是勝解信心。勝解就是明白了:一切衆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都可以學,可以修;福報是修來的,功德是學來的,一切衆生都有這個本能,這就是佛性。學功德,可以越學越圓滿,最後一定會達到最圓滿;修福報,可以越修越圓滿,最後一定會達到最圓滿。這個時候就成佛了。用簡單的話說就是這樣。明白了,相信了,這就是勝解信心。不明白地信不是勝解信心。明白地信才是勝解信心,明白了心裏就沒有疑惑了。

  

   不退轉信心就是在任何時候都不動搖、不退轉。這種信心是修行的動力,就像發動機一樣。我們有時候感覺自己學修得特別好,也懂了一些道理,但是卻沒有進步,總是在原地踏步。原因是沒有動力,或者是發動機有問題了。機器沒有啓動,就會在原地打轉。

  

   有些人一聽說信心是一切成就的根本,一切加持的來源,要有信心,就認爲是迷信;有些人認爲不管是否明白這些道理,都必須要相信,只要相信就行,然後就在那裏閉著眼睛祈禱。這都沒有用。剛才講的那四種信心才是真正成就的根本,迷信不是成就的根本。

  

   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裏講到,信心是五種自圓滿的根本,信心圓滿是最根本的圓滿。要是不具備這種圓滿,就不是暇滿的人身,即使具足其他的圓滿,也沒有太大的意義。龍樹菩薩說:“爲人根足生中土,業際無倒信佛法。”

  

   我們要仔細觀察自己是否具備五種自圓滿。所依圓滿可以說我們都有了,環境圓滿暫時也有了,根德圓滿也有了,意樂圓滿和信心圓滿卻還不一定具備。大部分人還行,極少數人可能還沒有意樂圓滿。聞法、修法的時候,我經常會看到兩叁個人遲到,大家都進大殿了,都進禅房上座了,他們還在外面,不知道忙些什麼。這就是不具足意樂圓滿。若是具足意樂圓滿,肯定是迫不及待、嗷嗷待哺地盼著:“什麼時候吹海螺呢?怎麼還不打引罄呢?”信心圓滿也一樣,有些人表面看起來好像有信心,仔細觀察不一定有信心。

  

   信心圓滿很重要,但是我們不能迷信,要明信!剛才講的四種信心,今天不給大家仔細講,講皈依的時候仔細講。大家要好好地思維、對照自己,如果自己不具備意樂圓滿和信心圓滿,就一定要想辦法,多看佛法、正法的功德,多看解脫的利益。這兩個圓滿不是很容易具足的!

  

   大家務必要好好地觀察、對照自己,剛才講的這五種圓滿是否都具備了。如果沒有具備,就難了,就危險了,意味著我們修持正法的機緣不成熟,解脫的希望不大,即使再精進,也不會有成就。想要修持正法,就必須先具備修持正法的條件。這就是我們首先學修“暇滿難得”這個課程的目的和原因。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暇滿難得(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