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皈依(十)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如理如法地皈依非常重要。
一、皈依的功德
第五、皈依上師叁寶能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利益。
皈依上師叁寶了,一切暫時和究竟的利益都能如願以償,一切違緣障礙都能消除。
究竟的利益是指:皈依佛以後,將來能獲得叁身佛的果位;皈依法以後,將來能轉*輪;皈依僧以後,將來眷屬圓滿,當自己成佛轉*輪的時候,所化衆生又多、又殊勝。轉*輪沒有所化衆生不行,有所化衆生,但如果都剛強難化也難度化。皈依僧以後,一切視爲僧寶,廣結善緣,將來他們都成爲你的眷屬,成爲你的所化衆生,而且都很成熟,很容易教化。
這都是皈依的功德,大家要深信。
二、皈依主要是具有恭敬心、信心、決心
佛講的這些道理,我們認爲太深奧了;佛說的這些道理,我們覺得太遙遠、太不可思議了,這是我們個人的問題。其實佛講的都是諸法的真相、事實、真理,佛沒有說神奇的語言,沒有做奇特的事情。若是覺得神奇,都是我們認爲的。對佛來說,凡夫的所想所行才是奇怪、深奧、難以捉摸的,所以佛非常感慨,衆生竟然這麼愚癡顛倒啊?因此,佛講法的時候前面有很多的感歎詞。以前貢塘地區有五姐妹,看到密勒日巴尊者身上沒有蔽體的衣服,沒有吃的食物,分不清是人還是動物,覺得他又可憐又可笑,就嘲笑他。但在密勒日巴尊者看來,她們才是又可笑又可憐。赤身裸體不是可笑的事,沒有正知正見才是要嘲笑的;沒有吃的不是可憐的地方,愚癡顛倒才可憐。世人看密勒日巴尊者像瘋子,密勒日巴尊者看世人像瘋子。佛講的雖然都是事實真理,但佛要求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維、領悟,不允許盲目地相信。
信心與決心是一切成就的根本,只要有信心、有決心,沒有不成功的,沒有做不到的。但是現在人都沒有信心,沒有決心。若是你能深信不疑,心態就可以放平了,不必顧慮,不必患得患失。有信心、有決心,沒有不圓滿的,沒有不成功的,沒有不能超越的。這不是迷信,但若是你不仔細了解、領悟,那就是迷信了。我們不僅要相信佛說的話,更重要的是要在道理上明白。
誰都願意遣除一切違緣障礙,誰都願意事事如意、吉祥圓滿,那爲什麼不如理如法地皈依呢?爲什麼還懈怠懶惰,不認真學佛修行呢?就是沒有深信,就是修行不夠,沒有真正明白,沒有真正領會!今天在這裏我讓你背誦皈依偈,你能背誦甚至還能講解,但你到底是不是明白,是不是真正懂得了?不一定!很多人都是鹦鹉學舌、紙上談兵!明白的只是詞句,掌握的只是皮毛,不是真正地領悟,感觸還不深。
以前在印度,佛法特別興盛的時候,那諾巴是難陀寺精通叁藏的班智達,座下有很多弟子,也有一些神通,講辯無與倫比。後來智慧空行母告訴他:“你精通的是詞句,不是真正的含義,和你宿世有緣的上師是帝洛巴,你應該去依止他、跟隨他。”班智達是精通五明的意思,那諾巴是印度難陀寺最著名的班智達,而他前去依止的上師帝洛巴是位一無所有的漁夫、乞丐。對照一下,我們現在是怎樣依止上師的?誰的名氣大就依止誰,沒有名氣,沒有威望,修行再好、再如法,也不依止。
那諾巴尋找上師的過程也很艱難,雖然有空行母的授記,找到了那個地方,但找不到那個人,因爲帝洛巴上師沒有名氣,當地人都不認識他,問來問去,最後才找到。當時上師給他示現的是釣魚、烤魚、吃魚的漁夫形象。那諾巴非常有善根、有智慧,他認出了上師。起初帝洛巴不答應收他爲徒,那諾巴就跪著不起來,帝洛巴沒有辦法,只能默認了。帝洛巴沒有給他講很多的道理,而是用實際的方法來調伏他。當時那諾巴還沒有真正開悟,對善的執著心特別強,帝洛巴就專門給他設對境,以妄治妄,以毒攻毒,每天都是罵他、打他,讓他偷東西,做壞事,通過這些磨煉他的習性,讓他放下對善的執著。那諾巴經曆了很多苦難,最後帝洛巴用鞋底打他的額頭時,他昏了過去,等他從昏迷中醒過來時,已經開悟了,和上師無二無別了。
我講這個故事的用意是想說明:詞句不是很重要,主要是領悟意義。真正明白了,深信了,如理如法地皈依,一切都能圓滿。
想得到加持,想獲得成就,就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大家都聽過狗牙的故事,那位老婦人靠的就是信心的力量而獲得了不可思議的加持。雖然她所供奉的不是佛牙而是狗牙,但她的信心是堅定的,信念是正確的,這樣佛牙的加持融入了狗牙中。也可以這樣講,若是自己具足信心,處處都是佛牙,包括狗牙也是佛牙。
在上師叁寶面前,千萬不能耍心眼,耍聰明,否則最終耍的是自己,一切損害都是自己的。既然有了這個緣分,有了這個福報,大家就應該珍惜,應該一心一意地對待。故事裏的老婦人若是沒有信心,沒有恭敬心,表面上再精進,表面上做得再多,也沒有意義。
以前在工布地區,有一個叫覺沃奔的人。有一天他到拉薩朝拜覺沃佛(存放于拉薩大昭寺內的釋迦佛十二歲等身像),看到供桌上有很多神馐(糌粑做的供佛用的食子)和酥油燈。他之前可能沒見過,現場又沒有其他人。他想,燈裏燃著火,火肯定是爲了化酥油的,神馐一定是沾著酥油吃的。然後他就沾著酥油把神馐吃了。吃飽以後,他看著覺沃佛的尊顔說道:“神馐(供佛的食品)被狗叼走了您也是笑眯眯的,酥油燈被風吹動您還是笑眯眯的,您真是一位好上師。”然後他把鞋脫下來放在覺沃佛像的懷裏,跟覺沃佛像說:“您幫我看一下,我繞您一圈就回來。”然後就走了。香燈師回來後,看到神馐沒了,覺沃佛像懷裏還有一雙破鞋,覺得對佛特別不恭敬,就想把鞋子扔掉。這時覺沃佛像開口說話了:“不要扔,這是工布奔托我保管的。”工布奔轉完一圈回來後,對覺沃佛像說:“您真是一位好上師,明年春節您一定要到我家做客。”覺沃佛答應了。
工布奔回家後跟妻子說:“覺沃仁波切答應來我們家做客,但是什麼時間來不知道,你要多看著點。”第二年的一天,妻子到河邊打水,看到水裏顯現了覺沃佛。她回去跟工布奔說:“水裏面有東西,是不是你請的客人呀?”
工布奔心想,是不是客人掉到水裏了。急忙到那個地方一看,覺沃佛真的在水裏,于是他奮不顧身地跳進水裏去撈,真把覺沃佛撈上來了。然後帶著覺沃佛去自己家。途中,覺沃佛說:“我不能去俗人家。”然後就融進了一塊大石頭裏。後來石頭上自然顯出了覺沃佛像,所以被人們稱爲“覺沃石”,顯現覺沃身像的河則被叫做“覺沃河”。據說至今它們仍然與拉薩覺沃佛像具有同等的加持力,而且絡繹不絕的信衆們也經常對它們頂禮供養。雖然在表面上工布奔的行爲都是不如法、不恭敬的,但是在他內心裏沒有一點的不恭敬,沒有一點的懷疑,是一心一意的。所以覺沃佛不僅開口說話了,而且第二年還出現在工布奔家附近的河水裏,這都是工布奔的信心的顯現。有信心、有恭敬心,佛菩薩無處不在。
還有一個小泥塔成就了叁個人的故事。一個人看到了路邊有一個小泥塔,心想這個小泥塔是泥巴做的,容易被雨水淋壞,就想找東西遮擋,沒有找到別的,只找到一只破鞋子,他就把破鞋子蓋在了小泥塔上。這時又來了一個人,看到小泥塔上面有只破鞋子,覺得太不恭敬、太髒了,就把鞋子扔掉了。造小泥塔的人和這兩個人都暫時得到了人天福報,最終獲得了成就。拿鞋子蓋小泥塔,到底是對還是錯,主要看心。他怕泥塔被雨水淋壞了而用鞋子蓋上,發心是好的,內心是恭敬的,所以沒有罪過。主要是這顆心,功夫要下到心地上。有信心、恭敬心、決心,這是至關重要的。
叁、修持皈依
大家無論上座還是下座時,都要實實在在地修持,最後才能成就。
(一)上座修持皈依
入座時,要具備入座的前行、正行和後行。
入座的前行階段:身心狀態、打坐的環境等都要提前准備好、安排好。首先觀察自己的心是惡念、無記的狀態還是善念。若是惡念,立即要斷掉;若是無記狀態,立即要調整;保持善念。做皈依、發心,身口意叁門都調整好。身調和,最好做毗盧七支坐。身直則脈直,脈直則心直。息調和,最好做九節佛風。左右鼻孔各呼吸叁次,兩鼻孔同時呼吸叁次,內心觀想呼出貪嗔癡叁毒濁氣,吸進智慧的氣。然後做簡單的上師瑜伽,祈禱一切諸佛的總體、壇城的主尊——上師,將自己的心和上師的心融爲一體。然後,靜靜地坐一會兒,不追隨過去,不迎接未來,不執著現在。這是入座的前行。
入座的正行階段:要具體觀修當前的內容,觀修和靜修輪番進行,觀修時以觀修爲主,入座期間不能間斷。比如具體修持皈依時,先明明了了地觀想皈依境,在皈依境前發自內心地做因皈依、果皈依,發誓發願,立下誓言。對所觀修的內容要反複地觀想,必須要仔細、具體。觀修累了,可以靜靜地坐一會兒休息,再接著觀,這樣觀修和靜修輪番進行。
入座的後行階段:心裏再次祈禱、下決心,然後觀想皈依境中的上師叁寶、善神護法發光照耀整個法界,令衆生消除了業障、增長了智慧,最後都獲得了叁身佛的果位。衆生都立即化成光融入皈依境中的本尊和護法體內,這些本尊和護法都融入上師體內,最後上師化成光融…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皈依(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