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皈依(十)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如理如法地皈依非常重要。
一、皈依的功德
第五、皈依上师三宝能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
皈依上师三宝了,一切暂时和究竟的利益都能如愿以偿,一切违缘障碍都能消除。
究竟的利益是指:皈依佛以后,将来能获得三身佛的果位;皈依法以后,将来能转*轮;皈依僧以后,将来眷属圆满,当自己成佛转*轮的时候,所化众生又多、又殊胜。转*轮没有所化众生不行,有所化众生,但如果都刚强难化也难度化。皈依僧以后,一切视为僧宝,广结善缘,将来他们都成为你的眷属,成为你的所化众生,而且都很成熟,很容易教化。
这都是皈依的功德,大家要深信。
二、皈依主要是具有恭敬心、信心、决心
佛讲的这些道理,我们认为太深奥了;佛说的这些道理,我们觉得太遥远、太不可思议了,这是我们个人的问题。其实佛讲的都是诸法的真相、事实、真理,佛没有说神奇的语言,没有做奇特的事情。若是觉得神奇,都是我们认为的。对佛来说,凡夫的所想所行才是奇怪、深奥、难以捉摸的,所以佛非常感慨,众生竟然这么愚痴颠倒啊?因此,佛讲法的时候前面有很多的感叹词。以前贡塘地区有五姐妹,看到密勒日巴尊者身上没有蔽体的衣服,没有吃的食物,分不清是人还是动物,觉得他又可怜又可笑,就嘲笑他。但在密勒日巴尊者看来,她们才是又可笑又可怜。赤身裸体不是可笑的事,没有正知正见才是要嘲笑的;没有吃的不是可怜的地方,愚痴颠倒才可怜。世人看密勒日巴尊者像疯子,密勒日巴尊者看世人像疯子。佛讲的虽然都是事实真理,但佛要求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维、领悟,不允许盲目地相信。
信心与决心是一切成就的根本,只要有信心、有决心,没有不成功的,没有做不到的。但是现在人都没有信心,没有决心。若是你能深信不疑,心态就可以放平了,不必顾虑,不必患得患失。有信心、有决心,没有不圆满的,没有不成功的,没有不能超越的。这不是迷信,但若是你不仔细了解、领悟,那就是迷信了。我们不仅要相信佛说的话,更重要的是要在道理上明白。
谁都愿意遣除一切违缘障碍,谁都愿意事事如意、吉祥圆满,那为什么不如理如法地皈依呢?为什么还懈怠懒惰,不认真学佛修行呢?就是没有深信,就是修行不够,没有真正明白,没有真正领会!今天在这里我让你背诵皈依偈,你能背诵甚至还能讲解,但你到底是不是明白,是不是真正懂得了?不一定!很多人都是鹦鹉学舌、纸上谈兵!明白的只是词句,掌握的只是皮毛,不是真正地领悟,感触还不深。
以前在印度,佛法特别兴盛的时候,那诺巴是难陀寺精通三藏的班智达,座下有很多弟子,也有一些神通,讲辩无与伦比。后来智慧空行母告诉他:“你精通的是词句,不是真正的含义,和你宿世有缘的上师是帝洛巴,你应该去依止他、跟随他。”班智达是精通五明的意思,那诺巴是印度难陀寺最著名的班智达,而他前去依止的上师帝洛巴是位一无所有的渔夫、乞丐。对照一下,我们现在是怎样依止上师的?谁的名气大就依止谁,没有名气,没有威望,修行再好、再如法,也不依止。
那诺巴寻找上师的过程也很艰难,虽然有空行母的授记,找到了那个地方,但找不到那个人,因为帝洛巴上师没有名气,当地人都不认识他,问来问去,最后才找到。当时上师给他示现的是钓鱼、烤鱼、吃鱼的渔夫形象。那诺巴非常有善根、有智慧,他认出了上师。起初帝洛巴不答应收他为徒,那诺巴就跪着不起来,帝洛巴没有办法,只能默认了。帝洛巴没有给他讲很多的道理,而是用实际的方法来调伏他。当时那诺巴还没有真正开悟,对善的执着心特别强,帝洛巴就专门给他设对境,以妄治妄,以毒攻毒,每天都是骂他、打他,让他偷东西,做坏事,通过这些磨炼他的习性,让他放下对善的执着。那诺巴经历了很多苦难,最后帝洛巴用鞋底打他的额头时,他昏了过去,等他从昏迷中醒过来时,已经开悟了,和上师无二无别了。
我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想说明:词句不是很重要,主要是领悟意义。真正明白了,深信了,如理如法地皈依,一切都能圆满。
想得到加持,想获得成就,就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大家都听过狗牙的故事,那位老妇人靠的就是信心的力量而获得了不可思议的加持。虽然她所供奉的不是佛牙而是狗牙,但她的信心是坚定的,信念是正确的,这样佛牙的加持融入了狗牙中。也可以这样讲,若是自己具足信心,处处都是佛牙,包括狗牙也是佛牙。
在上师三宝面前,千万不能耍心眼,耍聪明,否则最终耍的是自己,一切损害都是自己的。既然有了这个缘分,有了这个福报,大家就应该珍惜,应该一心一意地对待。故事里的老妇人若是没有信心,没有恭敬心,表面上再精进,表面上做得再多,也没有意义。
以前在工布地区,有一个叫觉沃奔的人。有一天他到拉萨朝拜觉沃佛(存放于拉萨大昭寺内的释迦佛十二岁等身像),看到供桌上有很多神馐(糌粑做的供佛用的食子)和酥油灯。他之前可能没见过,现场又没有其他人。他想,灯里燃着火,火肯定是为了化酥油的,神馐一定是沾着酥油吃的。然后他就沾着酥油把神馐吃了。吃饱以后,他看着觉沃佛的尊颜说道:“神馐(供佛的食品)被狗叼走了您也是笑眯眯的,酥油灯被风吹动您还是笑眯眯的,您真是一位好上师。”然后他把鞋脱下来放在觉沃佛像的怀里,跟觉沃佛像说:“您帮我看一下,我绕您一圈就回来。”然后就走了。香灯师回来后,看到神馐没了,觉沃佛像怀里还有一双破鞋,觉得对佛特别不恭敬,就想把鞋子扔掉。这时觉沃佛像开口说话了:“不要扔,这是工布奔托我保管的。”工布奔转完一圈回来后,对觉沃佛像说:“您真是一位好上师,明年春节您一定要到我家做客。”觉沃佛答应了。
工布奔回家后跟妻子说:“觉沃仁波切答应来我们家做客,但是什么时间来不知道,你要多看着点。”第二年的一天,妻子到河边打水,看到水里显现了觉沃佛。她回去跟工布奔说:“水里面有东西,是不是你请的客人呀?”
工布奔心想,是不是客人掉到水里了。急忙到那个地方一看,觉沃佛真的在水里,于是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水里去捞,真把觉沃佛捞上来了。然后带着觉沃佛去自己家。途中,觉沃佛说:“我不能去俗人家。”然后就融进了一块大石头里。后来石头上自然显出了觉沃佛像,所以被人们称为“觉沃石”,显现觉沃身像的河则被叫做“觉沃河”。据说至今它们仍然与拉萨觉沃佛像具有同等的加持力,而且络绎不绝的信众们也经常对它们顶礼供养。虽然在表面上工布奔的行为都是不如法、不恭敬的,但是在他内心里没有一点的不恭敬,没有一点的怀疑,是一心一意的。所以觉沃佛不仅开口说话了,而且第二年还出现在工布奔家附近的河水里,这都是工布奔的信心的显现。有信心、有恭敬心,佛菩萨无处不在。
还有一个小泥塔成就了三个人的故事。一个人看到了路边有一个小泥塔,心想这个小泥塔是泥巴做的,容易被雨水淋坏,就想找东西遮挡,没有找到别的,只找到一只破鞋子,他就把破鞋子盖在了小泥塔上。这时又来了一个人,看到小泥塔上面有只破鞋子,觉得太不恭敬、太脏了,就把鞋子扔掉了。造小泥塔的人和这两个人都暂时得到了人天福报,最终获得了成就。拿鞋子盖小泥塔,到底是对还是错,主要看心。他怕泥塔被雨水淋坏了而用鞋子盖上,发心是好的,内心是恭敬的,所以没有罪过。主要是这颗心,功夫要下到心地上。有信心、恭敬心、决心,这是至关重要的。
三、修持皈依
大家无论上座还是下座时,都要实实在在地修持,最后才能成就。
(一)上座修持皈依
入座时,要具备入座的前行、正行和后行。
入座的前行阶段:身心状态、打坐的环境等都要提前准备好、安排好。首先观察自己的心是恶念、无记的状态还是善念。若是恶念,立即要断掉;若是无记状态,立即要调整;保持善念。做皈依、发心,身口意三门都调整好。身调和,最好做毗卢七支坐。身直则脉直,脉直则心直。息调和,最好做九节佛风。左右鼻孔各呼吸三次,两鼻孔同时呼吸三次,内心观想呼出贪嗔痴三毒浊气,吸进智慧的气。然后做简单的上师瑜伽,祈祷一切诸佛的总体、坛城的主尊——上师,将自己的心和上师的心融为一体。然后,静静地坐一会儿,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现在。这是入座的前行。
入座的正行阶段:要具体观修当前的内容,观修和静修轮番进行,观修时以观修为主,入座期间不能间断。比如具体修持皈依时,先明明了了地观想皈依境,在皈依境前发自内心地做因皈依、果皈依,发誓发愿,立下誓言。对所观修的内容要反复地观想,必须要仔细、具体。观修累了,可以静静地坐一会儿休息,再接着观,这样观修和静修轮番进行。
入座的后行阶段:心里再次祈祷、下决心,然后观想皈依境中的上师三宝、善神护法发光照耀整个法界,令众生消除了业障、增长了智慧,最后都获得了三身佛的果位。众生都立即化成光融入皈依境中的本尊和护法体内,这些本尊和护法都融入上师体内,最后上师化成光融…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