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入虚空中,在这样的境界中静静地安坐一会儿。念头再生起来时,再次观想皈依境。此时,所有的外器世界都是上师三宝的清净刹土,所有的内情众生都是上师三宝的幻化和游舞,一切都清净圆满。起座前,再次观察自己:这一座中的修行是否如法?有没有生起不好的分别念?若是这一座比较成功,自己就欢喜、随喜,同时也要对治傲慢心,对自己说:这次是因为宿世修来的福德才有这么一点儿小小的成就,若是真有这么好,还要看看下一座表现如何。若是这一座没有成功,自己应该猛厉忏悔,同时也要对治内心的悲观和疲厌,对自己说:“没关系,若是内心没有恶分别念,应该早就成就了,不应该还在轮回中。现在生起这些恶分别念,也是上师三宝的加持,让自己发现相续中这些不好的东西,我以后可以对治它们,慢慢就好了。”最后,念诵回向偈、吉祥偈做回向。
(二)下座期间修持皈依
下座期间,无论行住坐卧,任何时候都要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皈依上师三宝。人的一生有快乐的时候,也有痛苦的时候。快乐有快乐的因和快乐的果,痛苦有痛苦的因和痛苦的果,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一切都要视为上师三宝的加持。
第一、将快乐的因视为上师三宝的加持。比如说生起一些信心、出离心和菩提心,就要想到这是上师三宝的加持,才能使自己在相续中生起这样的善念,然后再发誓让相续中的善念能够增长。
第二、将快乐的果视为上师三宝的加持。我们有时候得到了一些暂时的利益,比较愉快的时候,也要想到这是上师三宝的加持,然后把这样的快乐、福报回向给众生,与众生分享,这也是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
第三、将痛苦的因视为上师三宝的加持。痛苦的因就是烦恼和一些恶的分别念,当产生这些分别念时,我们也要视为上师三宝的加持。其实你发现了这些是好事,这是一种进步。平时我们并不是没有烦恼,没有恶念,只是没有发现罢了。现在修行了,开始关注自己的念头了,这个时候容易发现这些不好的东西。很多人观想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心这么乱,这么坏,于是很懊恼,很沮丧。其实这是好事,是一种进步。我们有条法语:“发现自己的错误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就是圆满。”若没有上师三宝的加持,你能发现这些缺点、毛病和错误吗?发现自己的错误就好解决了,问题是发现不了错误。
出现问题,原因都归咎于自己身上的人是觉者,推到别人身上的是凡夫。凡夫任何时候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我是这么想的,但他是那么想的;我原来是这样的,但他是那样的……”其实,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误,都是自己的毛病,都是自己的问题,跟别人没有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都是自作自受,都是自己的因果。若是自己没有错,能遭受这样的果报吗?若是自己的心清净了,看别人肯定都是清净的,都是佛,都是菩萨。在你看来有凡夫、菩萨的区别,甚至有坏人、好人的区别,也是自己心的显现,也是自己的问题。是佛还是魔,就看自己的心。你若想做一个觉者、智者,就要这样。
第四、将痛苦的果视为上师三宝的加持。那些恶果,例如着魔了,中邪了,生病了,遭遇灾难了,心情不愉快了等等,这些痛苦的果也都是上师三宝的加持,这也是消业。这都不是无因无缘的,都是有因缘的。这些因缘都存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迟早都要成熟,都要显现,现在显现了就是消业。再者,遭受灾难、感受痛苦的时候,应该找原因。若你是个智者、觉者,就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真正的原因是自己往昔所造下的恶业,其他都不是真正的原因。若是想从根上解决,就去消业。
多病的原因是往昔所造的杀业,通过忏悔可以消除业障,业障清净了,感受病苦的果报就会结束,这是抽薪止沸。我们到医院就医,然后服用很多包括以动物的生命来制作的各种补品,这是造业,以后还要继续感受恶报,这样不可能解决问题,即使解决了也是暂时的,这是扬汤止沸。
再如贫困潦倒,做什么都失败,做什么赔什么。凡夫会找很多理由,但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前世所造的偷盗恶业。断恶行善,猛厉地忏悔,发誓今后纵遇命难再也不偷盗,再也不欺骗他人。通过这样的对治力,业障才可以消除。业障消掉了,果报自然就结束了。
夫妻不和,整天吵闹,打得你死我活的。人们也会找很多原因,如性格不和等。但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往昔所造的邪淫恶业,现在感受的是邪淫的果报。这个时候更应该断恶行善,断除邪淫,但是现在的人却错上加错,更去做邪淫,以后还要继续感受果报。应该猛厉地忏悔往昔造下的恶业,发誓发愿:从今以后纵遇命难再也不邪淫,尽心尽力地去受持戒律。因结束了,果自然就结束,夫妻自然就和睦,家庭自然就和谐了。
这些都是上师三宝的加持!让你发现错误,改正错误,这就是加持!有没有得到加持,就看你自己。没有让你发现错误,没有让你改正错误,就没有加持。
不要再愚痴颠倒了!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什么是真正的享受?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才是最大的享受。不要再去造业,不要再去刺激自己了,那不是幸福快乐!世间的钱财、地位、荣誉等是福还是祸,就看你的心态。若是你的心态没有把握好,没有调整好,统统是祸不是福,只会给你带来烦恼,带来痛苦,不会给你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大家应该去寻找真正的快乐,去寻找永恒的幸福与安乐。
我们今天皈依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究竟的利益与安乐、永恒的幸福与快乐,不是为了获得暂时的利益与安乐。你千里迢迢来到朗措玛寺,是为了世间的、暂时的利益,还是为了出世间的、究竟的利益?你做早晚功课的时候、闻法的时候、观修的时候,有没有认真?为什么总是懈怠懒惰?为什么每次都找很多理由?“我要出去,不能做课了。”一堂课就这样错过了。我真的弄不明白,你上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散步重要还是做功课重要?是做这些世间的琐事重要还是修行重要?自己真的要好好地反思一下。
我们修皈依的时候,要时刻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时刻下决心皈依上师三宝,将一切都观为上师三宝度化众生的方便,将一切都转为道用。这样将修行融入到生活工作中,最后才能成就,否则真的很难啊!
学佛修行要老实一点、认真一点,不能虚伪!一定要黑白分明,做到就是做到,没做到就是没做到。佛菩萨也没有要求你刚开始就一下子全都做到,关键是自己要时刻提醒自己:对了还是错了,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大家看看那些高僧大德是怎么修行的,他们时刻观察心,调整心态。每当生起一个恶念的时候,放一颗黑豆;每当生起一个善念的时候,放一颗白豆。刚开始全是黑豆,没有白豆;再修行、再调整,慢慢地黑豆、白豆一样多了;再修、再调整,最后全是白豆了,这个时候就成就了。我们有没有这样修?每天有没有这样仔细地观察、分辨?有没有这样仔细地去取舍?
皈依分世俗谛的皈依和胜义谛的皈依。我们真正获得了上师三宝的果位,尤其是获得了法身佛的果位,这是胜义谛的皈依。没有成就上师三宝的果位之前,是世俗谛的皈依。大家要以世俗谛的皈依来成就胜义谛的皈依。
皈依的内容我们已经学修了十天,很圆满,也很详细了。希望大家都有正知正见,都能做到真正地皈依,踏进佛门,这是一切正法的基础。我们已经进入佛门,就可以开始修持正法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十)》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