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皈依(十)▪P2

  ..續本文上一頁入虛空中,在這樣的境界中靜靜地安坐一會兒。念頭再生起來時,再次觀想皈依境。此時,所有的外器世界都是上師叁寶的清淨刹土,所有的內情衆生都是上師叁寶的幻化和遊舞,一切都清淨圓滿。起座前,再次觀察自己:這一座中的修行是否如法?有沒有生起不好的分別念?若是這一座比較成功,自己就歡喜、隨喜,同時也要對治傲慢心,對自己說:這次是因爲宿世修來的福德才有這麼一點兒小小的成就,若是真有這麼好,還要看看下一座表現如何。若是這一座沒有成功,自己應該猛厲忏悔,同時也要對治內心的悲觀和疲厭,對自己說:“沒關系,若是內心沒有惡分別念,應該早就成就了,不應該還在輪回中。現在生起這些惡分別念,也是上師叁寶的加持,讓自己發現相續中這些不好的東西,我以後可以對治它們,慢慢就好了。”最後,念誦回向偈、吉祥偈做回向。

  

   (二)下座期間修持皈依

  

   下座期間,無論行住坐臥,任何時候都要憶念上師叁寶的功德,皈依上師叁寶。人的一生有快樂的時候,也有痛苦的時候。快樂有快樂的因和快樂的果,痛苦有痛苦的因和痛苦的果,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一切都要視爲上師叁寶的加持。

  

   第一、將快樂的因視爲上師叁寶的加持。比如說生起一些信心、出離心和菩提心,就要想到這是上師叁寶的加持,才能使自己在相續中生起這樣的善念,然後再發誓讓相續中的善念能夠增長。

  

   第二、將快樂的果視爲上師叁寶的加持。我們有時候得到了一些暫時的利益,比較愉快的時候,也要想到這是上師叁寶的加持,然後把這樣的快樂、福報回向給衆生,與衆生分享,這也是憶念上師叁寶的功德。

  

   第叁、將痛苦的因視爲上師叁寶的加持。痛苦的因就是煩惱和一些惡的分別念,當産生這些分別念時,我們也要視爲上師叁寶的加持。其實你發現了這些是好事,這是一種進步。平時我們並不是沒有煩惱,沒有惡念,只是沒有發現罷了。現在修行了,開始關注自己的念頭了,這個時候容易發現這些不好的東西。很多人觀想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心這麼亂,這麼壞,于是很懊惱,很沮喪。其實這是好事,是一種進步。我們有條法語:“發現自己的錯誤就是開悟;改正自己的錯誤就是成就。發現了所有的錯誤就是徹悟;改正了所有的錯誤就是圓滿。”若沒有上師叁寶的加持,你能發現這些缺點、毛病和錯誤嗎?發現自己的錯誤就好解決了,問題是發現不了錯誤。

  

   出現問題,原因都歸咎于自己身上的人是覺者,推到別人身上的是凡夫。凡夫任何時候都認爲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我是這麼想的,但他是那麼想的;我原來是這樣的,但他是那樣的……”其實,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誤,都是自己的毛病,都是自己的問題,跟別人沒有關系。爲什麼這麼說?因爲都是自作自受,都是自己的因果。若是自己沒有錯,能遭受這樣的果報嗎?若是自己的心清淨了,看別人肯定都是清淨的,都是佛,都是菩薩。在你看來有凡夫、菩薩的區別,甚至有壞人、好人的區別,也是自己心的顯現,也是自己的問題。是佛還是魔,就看自己的心。你若想做一個覺者、智者,就要這樣。

  

   第四、將痛苦的果視爲上師叁寶的加持。那些惡果,例如著魔了,中邪了,生病了,遭遇災難了,心情不愉快了等等,這些痛苦的果也都是上師叁寶的加持,這也是消業。這都不是無因無緣的,都是有因緣的。這些因緣都存在我們的阿賴耶識當中,遲早都要成熟,都要顯現,現在顯現了就是消業。再者,遭受災難、感受痛苦的時候,應該找原因。若你是個智者、覺者,就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因爲真正的原因是自己往昔所造下的惡業,其他都不是真正的原因。若是想從根上解決,就去消業。

  

   多病的原因是往昔所造的殺業,通過忏悔可以消除業障,業障清淨了,感受病苦的果報就會結束,這是抽薪止沸。我們到醫院就醫,然後服用很多包括以動物的生命來製作的各種補品,這是造業,以後還要繼續感受惡報,這樣不可能解決問題,即使解決了也是暫時的,這是揚湯止沸。

  

   再如貧困潦倒,做什麼都失敗,做什麼賠什麼。凡夫會找很多理由,但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前世所造的偷盜惡業。斷惡行善,猛厲地忏悔,發誓今後縱遇命難再也不偷盜,再也不欺騙他人。通過這樣的對治力,業障才可以消除。業障消掉了,果報自然就結束了。

  

   夫妻不和,整天吵鬧,打得你死我活的。人們也會找很多原因,如性格不和等。但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往昔所造的邪淫惡業,現在感受的是邪淫的果報。這個時候更應該斷惡行善,斷除邪淫,但是現在的人卻錯上加錯,更去做邪淫,以後還要繼續感受果報。應該猛厲地忏悔往昔造下的惡業,發誓發願:從今以後縱遇命難再也不邪淫,盡心盡力地去受持戒律。因結束了,果自然就結束,夫妻自然就和睦,家庭自然就和諧了。

  

   這些都是上師叁寶的加持!讓你發現錯誤,改正錯誤,這就是加持!有沒有得到加持,就看你自己。沒有讓你發現錯誤,沒有讓你改正錯誤,就沒有加持。

  

   不要再愚癡顛倒了!什麼是真正的快樂?什麼是真正的享受?內心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精神的享受才是最大的享受。不要再去造業,不要再去刺激自己了,那不是幸福快樂!世間的錢財、地位、榮譽等是福還是禍,就看你的心態。若是你的心態沒有把握好,沒有調整好,統統是禍不是福,只會給你帶來煩惱,帶來痛苦,不會給你帶來真正的幸福和快樂。大家應該去尋找真正的快樂,去尋找永恒的幸福與安樂。

  

   我們今天皈依的目的,就是爲了獲得究竟的利益與安樂、永恒的幸福與快樂,不是爲了獲得暫時的利益與安樂。你千裏迢迢來到朗措瑪寺,是爲了世間的、暫時的利益,還是爲了出世間的、究竟的利益?你做早晚功課的時候、聞法的時候、觀修的時候,有沒有認真?爲什麼總是懈怠懶惰?爲什麼每次都找很多理由?“我要出去,不能做課了。”一堂課就這樣錯過了。我真的弄不明白,你上山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散步重要還是做功課重要?是做這些世間的瑣事重要還是修行重要?自己真的要好好地反思一下。

  

   我們修皈依的時候,要時刻憶念上師叁寶的功德,時刻下決心皈依上師叁寶,將一切都觀爲上師叁寶度化衆生的方便,將一切都轉爲道用。這樣將修行融入到生活工作中,最後才能成就,否則真的很難啊!

  

   學佛修行要老實一點、認真一點,不能虛僞!一定要黑白分明,做到就是做到,沒做到就是沒做到。佛菩薩也沒有要求你剛開始就一下子全都做到,關鍵是自己要時刻提醒自己:對了還是錯了,哪些做到了,哪些沒做到。大家看看那些高僧大德是怎麼修行的,他們時刻觀察心,調整心態。每當生起一個惡念的時候,放一顆黑豆;每當生起一個善念的時候,放一顆白豆。剛開始全是黑豆,沒有白豆;再修行、再調整,慢慢地黑豆、白豆一樣多了;再修、再調整,最後全是白豆了,這個時候就成就了。我們有沒有這樣修?每天有沒有這樣仔細地觀察、分辨?有沒有這樣仔細地去取舍?

  

   皈依分世俗谛的皈依和勝義谛的皈依。我們真正獲得了上師叁寶的果位,尤其是獲得了法身佛的果位,這是勝義谛的皈依。沒有成就上師叁寶的果位之前,是世俗谛的皈依。大家要以世俗谛的皈依來成就勝義谛的皈依。

  

   皈依的內容我們已經學修了十天,很圓滿,也很詳細了。希望大家都有正知正見,都能做到真正地皈依,踏進佛門,這是一切正法的基礎。我們已經進入佛門,就可以開始修持正法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皈依(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