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皈依(九)

  2011百日共修 皈依(九)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我們學習皈依,首先要明白爲什麼要皈依上師叁寶。皈依上師叁寶的叁個原因:一是我們要解脫成佛;二是除了上師叁寶,誰也無法教我們解脫成佛的方法;叁是佛第一次轉*輪、第二次轉*輪和第叁次轉*輪所宣講的都是解脫成佛的方法,我們依這些方法完全可以到達彼岸,獲得成就,因此我們要皈依上師叁寶。

  

   皈依不能盲目,大家要仔細地觀察,我們解脫成佛的心是不是真的。對輪回沒有絲毫的貪戀,真心地想解脫成佛,這叫出離心。出離心很重要,這是一切修法的基礎。若是沒有出離心,沒有斷掉對世間的貪戀,只是在表面上學佛修行,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學佛修行。出離心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非常難。若是腳踩著輪回與涅槃兩只船,一方面留戀著輪回,貪著世間八法,另一方面說要解脫成佛,這個心就不是一心一意的,是假的。成就靠的是一心、真心,否則不可能成就。

  

   現在很多人都說:“我要解脫,我要成佛,我要學佛修行。”若是大概地觀察、思維,也許自己覺得是真的。但若是仔細觀察、思維,也很難說實際上是不是真心的。你是不是還貪戀世間,是不是還在圍著世間八法轉?應該仔細觀察、思維。出離心是成就的根本,是最基礎的修法。若是沒有出離心,想解脫成佛是水中撈月,是不可能實現的。沒有真正的出離心,皈依也是流于形式,根本不可能真正皈依叁寶、進入佛門。所以我經常強調四外加行,基礎太重要了。若是連基本的佛理都沒有明白,連最基礎的修法都沒有修好,不會取得任何成就。

  

   我們若是真心想解脫成就,那麼只有佛、法、僧叁寶和上師有能力引導我們,所以我們要皈依上師叁寶。

  

   皈依的內容有皈依的基礎、皈依的對境、皈依的方法。有信心作爲基礎才能皈依上師叁寶。還要明白什麼是佛、法、僧,什麼叫上師,然後再皈依。因皈依、果皈依都需要下決心,如理如法地皈依,才能得到戒體,真正進入佛門。而後就要守護自己的誓言,也可以說是保護戒體,不讓它遭到破壞,不要讓它失去,這些都是前面講的內容。

  

   一、皈依的功德

  

   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皈依能播下解脫的種子,遠離不善業,增上善業;皈依叁寶,獲得戒體以後,不用懼怕一切惡魔;皈依是一切功德的源泉,一切正法的基礎;皈依上師叁寶能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利益。

  

   第一、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證法是戒定慧叁學,智慧是從定中生,禅定的基礎是戒律。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

  

   如《皈依七十頌》中雲:“雖衆皆可受戒律,然未皈依不可得。”佛在經中講,任何人都可以受戒,都能得到戒體,但若是不皈依叁寶,就不能獲得戒體。所以我們無論是受什麼戒,首先必須要皈依叁寶。

  

   別解脫戒分在家衆的戒律和出家衆的戒律。在家衆的戒律有居士五戒,還有八關齋戒。如果沒有皈依就不能受持居士五戒,得不到戒體。僅僅受持一天一夜的八關齋戒也要皈依叁寶,否則也得不到戒體。出家衆的戒律有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若想受持這些戒,首先要皈依,否則也得不到戒體。

  

   菩薩戒同樣如此。我們每天都在發菩提心、受菩薩戒,所念誦的是甚深派的發心儀軌中,“乃至菩提果,皈依諸如來,正法菩薩衆,如是亦皈依。”這是皈依,接下來是發菩提心、受菩薩戒。不皈依不能受戒,得不到戒體。

  

   密乘戒也同樣如此。受密乘戒主要是接受灌頂,無論是外密、內密,接受灌頂之前首先也要皈依,不皈依不能接受灌頂,即使接受灌頂了也得不到密乘的戒體。

  

   皈依是一切戒的根本,先皈依再受戒,有戒律才有禅定,有禅定才能生起智慧。戒是淨,身口意清淨了,心才會定下來;心定了,才能生起真正的智慧。

  

   我們現在修學大圓滿法,要有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的智慧。如果沒有皈依,怎麼能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呢?若是不發菩提心,不受菩薩戒,怎麼能消除業障、圓滿福報、獲得上師的竅訣?若是沒有消業積福,沒有上師的竅訣,怎麼能領悟最究竟圓滿的智慧呢?所以說,皈依是一切正法的基礎。皈依了,進入佛門了,戒定慧的功德都將逐漸圓滿。

  

   第二、皈依能播下解脫的種子,遠離不善業,增上善業。沒有信心就不能皈依。皈依後,如果這個信心和決心都是真的,做到斷惡行善就不難了。因爲是真心喜歡善業,喜歡這些無漏的功德,你一定會盡力去修善業、修這些無漏的功德,不可能再做一些相反的不善業或者有漏的、屬于輪回的善業。

  

   佛在經中講:何者皈依佛,不墮入惡趣,離開人世後,轉生天界中。你真正皈依了叁寶以後,再也不會墮落惡趣,最起碼也能獲得人天的安樂。皈依叁寶、進入佛門了,即使沒有再進一步學修其他的法,這個人死了以後也會轉生天界,這只是一般的果報。若是有特殊的因緣,還可以獲得暇滿的人身,經過繼續學修,就可以解脫輪回,獲得成就。從世間的角度看,天人比人福報大;從佛法的角度看,人的法福超越天人。天人雖然福報大,條件好,但是他們沒有學佛修行的機緣,或者學佛修行的機緣沒有這麼殊勝。僅僅如理如法地皈依,就有這麼大的功德:再也不會墮落惡趣,最起碼也能獲得善趣的安樂。

  

   很多人聽說“皈依了之後再也不會墮落惡趣,能獲得善趣的安樂,能獲得很多福報”,就生起了貪心,急忙皈依,領本皈依證回去,然後就等著功德與福報降臨,但是等了好久都沒有什麼反應,就開始懷疑了:“不是說皈依了之後能祛除違緣,能獲得很多福報麼?我怎麼越來越不好了呢?”不是如理如法地皈依,當然得不到功德和利益了。皈依是一種心態,不是一種行爲。在表面上、行爲上皈依了,也有皈依證了,但是沒有真正生起信心,沒有真正立下誓言,所以還是沒有皈依,沒有獲得皈依的戒體。沒有獲得皈依的戒體,怎麼可能獲得功德和利益呢?

  

   第叁、皈依叁寶,獲得戒體以後,不用懼怕一切惡魔。其實,最好的護身符就是相續中的戒體。相續中有這樣清淨的戒體,外在的任何鬼神和惡魔都侵害不了你。

  

   大家都喜歡戴這個護身符,那個護身符,買這個保險,那個保險,其實這些都不保險。最好的護身符是戒體,最好的保險是皈依叁寶。你若是對叁寶生起了信心,真正地皈依了叁寶,這才是保險,是生生世世的保險!世間的保險都是暫時的、不可靠的、不究竟的,皈依叁寶才是最可靠、最究竟的保險。

  

   現在的人都怕有鬼,都怕有魔,有一點點反應就開始擔心、顧慮:“是不是鬼魔來了?”然後自言自語:“放過我吧!等我將來成佛了,可以度化你。”說得好聽,都是假的,就是希望他們快點離開,並不是真心想度化他們。

  

   魔是自心的顯現,也是自己的業力的顯現。外面沒有魔,只要你的心不動,即使有魔也傷害不了你。若是你不顧慮,心裏不害怕,它還能對你怎麼樣啊?既不能拿刀來捅你,也不可能拿槍來打你,只是在那邊嚇唬你。如果你不害怕,它就沒辦法了。心不清淨的時候才有這些顯現,有業障的時候才有這些顯現。但即使有了這些顯現,也不用害怕,皈依叁寶的人不用害怕一切惡魔,鬼神侵害不了皈依叁寶的人。

  

   皈依叁寶的人,時刻都有善神護法的護持。事實上,善神護法護持的是人相續中的戒體。相續中有戒體,善神護法跟這個人形影不離。魔也侵害不了皈依叁寶的人,因爲皈依叁寶的人是立下誓言並守護誓言的人。這樣的人,不用說鬼魔,連天尊等護法都害怕,都不敢不來保護他。如《日藏經》中雲:“有情誰人皈依佛,俱胝魔衆不能害,縱破戒律心散亂,彼亦定能趨涅槃。”所以,大家不要輕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了誓言,縱遇命難也不能舍棄誓言。

  

   爲了自己的誓言可以舍棄生命的人是聖者,爲了生命而舍棄誓言的人是凡夫,這是聖者和凡夫的差別。真正的聖者不可能輕易發誓,一定會經過深思熟慮以後才會立下誓言,而一旦立下誓言了就不會違背誓言,就如同刻在石頭上的字一樣,即使曆盡風雨吹打也不會褪失。

  

   善神護法也是我們的善念和善根的一種顯現。你有善根,有善念,自然就有善神護法的護持;若是沒有善心,沒有善念,善神護法是不會來護持你的。你的身心就像一所房子,若裏面擺放著很多的善念、功德,再迎請這些善神護法,他們才會來,如果房子裏裝的都是亂七八糟的穢物,他們能來麼?

  

   再打一個比喻,若是你想邀請一個人來做客,那個人特別愛幹淨,特別講衛生,而你的房間裏堆滿了亂七八糟的垃圾等不淨的東西,他是不會來的。若是房間打掃得幹幹淨淨,裝飾得漂漂亮亮,你再邀請他,他一定會來的。

  

   善神護法喜歡善業,喜歡具有善根的人,喜歡能做好事的人。你要是有善念,有善根,存好心,做好事,善神護法自然就來了。皈依叁寶的人都是喜歡善根、喜歡無漏功德的人,都是具有善根、具有無漏功德的人,善神護法自然就來保護你了。

  

   第四、皈依是一切功德的源泉,一切正法的基礎。皈依叁寶以後,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都能逐漸圓滿。佛在《涅槃經》中講:“皈依叁寶者,福慧勝資糧,世間佛法增,將獲得佛果。”皈依叁寶的人已經對上師叁寶生起了定解,他一定會精進修學,積累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最終…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皈依(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