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衆生之死王):
「能爲衆生摧死王,此是不死妙甘露」
你所發起的菩提心,它有這麼大的利益。
而且(寅二、降伏貧困):「能爲衆生降困窮,此是無盡大寶藏。」也就是能爲衆生去除掉所有窮困。
而且(寅叁、病患):「能爲衆生療諸疾,此是殊勝阿伽陀。」這是一帖殊勝的妙藥,可以爲衆生去除所有的疾病。
(寅四、總降伏生死苦):「衆生跋涉叁有途,此是止息濃蔭樹。」衆生漂流在叁有當中,它是衆生的憩息之處。
(寅五、特降伏惡趣苦):「拔衆生出惡趣苦,此是越渡總津梁。」如同可以爲衆生拔度所有惡趣苦之津梁一般。
菩提心有這麼大的利益,任何一個補特伽羅只要發起菩提心,剎那間就可以摧滅閻魔死主,而且可以在剎那之間去除所有窮困,剎那間積聚廣大無邊的福德資糧,剎那間可以遮除掉叁惡趣的種種痛苦。
一旦發起菩提心,一方面可以廣大無邊的利益一切衆生,另一方面可以在剎那間摧毀死主、窮困,而且可以積聚無盡的福德,還可以去除叁惡趣的種種苦。
上一次仁波切回去色拉寺,還有兩個師姐跟著去,法王(尊者)傳法完的最後一天,本來有一個長壽灌頂法會,尊者就說不用長壽灌頂,改爲傳菩薩戒。那這就跟這邊的意思就相符合了。你如果發起了菩提心,受菩薩戒,你的心是非常廣大的、非常寬闊的,你的心就不會那麼的狹隘了,也不會有我愛執。你如果沒有我愛執的心的話,那你的氣血一切都會非常的順暢,身體也就會非常建康,而且,你也很輕易就能積聚廣大無邊的福德。因爲你積聚廣大無邊的福德,身體氣血運行非常的順暢,所以一定會長壽無病的。所以,尊者才說真正的長壽法就是菩提心。這邊說「能爲衆生療諸疾,此是殊勝阿伽陀」,這是最好的長壽妙藥。
菩提心除了上述的利益之外,還可以爲我們去除一切痛苦的因,也就是煩惱障和所知障。所以下面說(醜二…寅一、除煩惱障):
「煩惱熱逼衆生心,此是除熱清涼月。」
這是去除煩惱障。
(寅二、除所知障):
「衆生無知昏霧塞 此是破暗皎日輪。」
也就是可以去除所知障。
總之,能夠成辦究竟安樂的就是這個微妙法,而微妙法的核心醍醐就是菩提心,所以,才說(醜叁…寅一、能成辦一切利益廣論207+7):
「攪正法乳成酥酪 此是醍醐無上味」
就是指這個菩提心。
同時指這個菩提心,也可以爲輪回當中的輪回者,成辦他所希求的一切安樂(寅二、能成辦一切安樂):
「爲有情侶馳驅生死道,欲求受用資具安樂因,
此是隨身資斧勝安樂,能令滿足有情勝友心。」
這就是剛才說的,能夠爲輪回當中的一切輪回者成辦所有一切安樂的意思。
再來講到(癸二、令他生喜):
「我今現對一切依怙前,唱言願爲一切衆生侶,
乃至成佛中間不少離,天及非天聞者皆歡喜。」
也就是我們自己在十方諸佛菩薩前許下諾言:「我願從現在開始恒時的給予衆生一切利益、一切安樂,給的時間是乃至我還沒有證悟成佛之前,我都願意爲衆生來成辦一切的增上生、解脫,就是爲了衆生的一切利益來承事一切衆生。」
後面一句是「天及非天聞者皆歡喜」,因爲我們在受菩提心戒的時候,在我們的前後左右可能會有一些天神或非天,它們會一起來聽聞,在這個時候,我們就對那些來協助我們修法的天或者非天等一起聽聞者,跟他們說:「我現在已經爲一切衆生發起菩提心,我願意爲一切衆生來做一切事,那你們這些來協助我修法的這些天或非天衆,請你們也心生歡喜。」
《入菩薩行論 第七講(第3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