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众生之死王):
「能为众生摧死王,此是不死妙甘露」
你所发起的菩提心,它有这么大的利益。
而且(寅二、降伏贫困):「能为众生降困穷,此是无尽大宝藏。」也就是能为众生去除掉所有穷困。
而且(寅三、病患):「能为众生疗诸疾,此是殊胜阿伽陀。」这是一帖殊胜的妙药,可以为众生去除所有的疾病。
(寅四、总降伏生死苦):「众生跋涉三有途,此是止息浓荫树。」众生漂流在三有当中,它是众生的憩息之处。
(寅五、特降伏恶趣苦):「拔众生出恶趣苦,此是越渡总津梁。」如同可以为众生拔度所有恶趣苦之津梁一般。
菩提心有这么大的利益,任何一个补特伽罗只要发起菩提心,剎那间就可以摧灭阎魔死主,而且可以在剎那之间去除所有穷困,剎那间积聚广大无边的福德资粮,剎那间可以遮除掉三恶趣的种种痛苦。
一旦发起菩提心,一方面可以广大无边的利益一切众生,另一方面可以在剎那间摧毁死主、穷困,而且可以积聚无尽的福德,还可以去除三恶趣的种种苦。
上一次仁波切回去色拉寺,还有两个师姐跟着去,法王(尊者)传法完的最后一天,本来有一个长寿灌顶法会,尊者就说不用长寿灌顶,改为传菩萨戒。那这就跟这边的意思就相符合了。你如果发起了菩提心,受菩萨戒,你的心是非常广大的、非常宽阔的,你的心就不会那么的狭隘了,也不会有我爱执。你如果没有我爱执的心的话,那你的气血一切都会非常的顺畅,身体也就会非常建康,而且,你也很轻易就能积聚广大无边的福德。因为你积聚广大无边的福德,身体气血运行非常的顺畅,所以一定会长寿无病的。所以,尊者才说真正的长寿法就是菩提心。这边说「能为众生疗诸疾,此是殊胜阿伽陀」,这是最好的长寿妙药。
菩提心除了上述的利益之外,还可以为我们去除一切痛苦的因,也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所以下面说(丑二…寅一、除烦恼障):
「烦恼热逼众生心,此是除热清凉月。」
这是去除烦恼障。
(寅二、除所知障):
「众生无知昏雾塞 此是破暗皎日轮。」
也就是可以去除所知障。
总之,能够成办究竟安乐的就是这个微妙法,而微妙法的核心醍醐就是菩提心,所以,才说(丑三…寅一、能成办一切利益广论207+7):
「搅正法乳成酥酪 此是醍醐无上味」
就是指这个菩提心。
同时指这个菩提心,也可以为轮回当中的轮回者,成办他所希求的一切安乐(寅二、能成办一切安乐):
「为有情侣驰驱生死道,欲求受用资具安乐因,
此是随身资斧胜安乐,能令满足有情胜友心。」
这就是刚才说的,能够为轮回当中的一切轮回者成办所有一切安乐的意思。
再来讲到(癸二、令他生喜):
「我今现对一切依怙前,唱言愿为一切众生侣,
乃至成佛中间不少离,天及非天闻者皆欢喜。」
也就是我们自己在十方诸佛菩萨前许下诺言:「我愿从现在开始恒时的给予众生一切利益、一切安乐,给的时间是乃至我还没有证悟成佛之前,我都愿意为众生来成办一切的增上生、解脱,就是为了众生的一切利益来承事一切众生。」
后面一句是「天及非天闻者皆欢喜」,因为我们在受菩提心戒的时候,在我们的前后左右可能会有一些天神或非天,它们会一起来听闻,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对那些来协助我们修法的天或者非天等一起听闻者,跟他们说:「我现在已经为一切众生发起菩提心,我愿意为一切众生来做一切事,那你们这些来协助我修法的这些天或非天众,请你们也心生欢喜。」
《入菩萨行论 第七讲(第3品)》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