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B>):
「若人于我作讥毁,或复于我作损恼,乃至施以骂辱言,愿悉转成菩提因。」
你将自己的身躯、受用及善根全部布施给一切众生,愿在任何一个时刻当中,就要愿一切有情只要缘念到我,都能获得利益,不论有情对我是如何来做讥毁、损恼或辱骂等等,愿他们所受的这一切,都能够转成为他们成办菩提的因。
前面说到,将我们自己的身体及善根布施给众生,任众生去使用,并没有提到「我愿意成为众生的什么什么」没有这样子的意思在,下面讲的就有这样的意思在了。
如果众生需要一个倚靠之处,我愿意成为他的倚靠之处;如果众生需要有人来做他的向导,我愿意成为他的向导;如果众生需要一艘船或一座桥梁, 我也愿意成为他所要渡的船或者说成为他所要过的桥梁。甚至有情如果需要一个比较大的洲渚,我也愿意成为他所要住的的洲渚;如果在没有灯具、没有灯明的国家或地方,我愿意成为那个地方的灯具,让他们能够照明。像这次南亚海啸,许多难民都没有房舍可以住,我们也发愿成为他们能够居住的房舍。或是有情需要一些佣人来为他做事,我也愿意成为他的佣人来做事,这是从我们自己这一方面发愿来做的。或者说我愿意成为一个摩尼宝,能够带来种种珠宝的,或者说宝瓶;或者说成为持明成就的阿伽药,就是能够去除种种疾病的良药;或者说能满足一切所愿的如意树。我们都可以发愿自己成为众生所需要用的这些物质、这些东西。
所以这些偈颂说(子三…丑一、愿己悉为他人一切急需之具):
「诸无依怙我为依,诸入道者我为导,诸欲渡者为舟楫,或为巨舸或桥梁,
求洲渚者为洲渚,求灯炬者为灯炬,求舍宅者为舍宅,有情欲役使我者,
愿为仆使供驱走,如意牟尼妙宝瓶,持明成就阿伽药,随欲出生如意树,
众生所欲悉能成。」
这就是自己发愿:「只要众生需要什么东西,我就愿意成为他所需要的那样东西。」
我们如果将先前所发的愿再扩大的话,就会愿自己成为像大地一般,像虚空一般。如果成为像大地一般,众生可以在大地上播种、盖房子等等。像虚空一般,众生就可以在这个虚空当中做种种活动,如果没有虚空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活动嘛!所以这边说(丑二、愿时分及作用广大):
「愿如地等四大种,亦如虚空常无尽,有情种类多无量,悉能为彼俱有因。」
从这些菩萨所发的愿,我们知道生为一个菩萨实在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他们的愿是这么的大,甚至大到连我们的心都难以想象的程度。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做到那样的程度,可是,我们也要发起一股毅力、一股勇气去发起像他们这样的愿,因为我们的心是随着串习而走的、随着习性而走的,我们只要加以串习,也能像真正的菩萨那样。
再来就看时间(丑三、愿时分及境界无间):
「如是尽于虚空际,一切种类有情界,乃至未证涅槃间,愿我为其俱有因。」
我们知道虚空是常法,就是恒住的常法,它是无边际的,而且无时际的(无时间边际的),也没有大小的边际。所以说虚空它是常的,是无边际的,一切有情也是一样,是恒住在虚空里面的,有情的数量又是无量无边的,(有)各种种类的有情,所以才说只要有虚空在就会有有情在,那有有情在也就会有虚空在,同样的意思。所以我们在发愿的时候「乃至未证菩提间,愿我为其俱有因」,你把自己的心量扩展到愿自己能够尽虚空际饶益这些有情界。
刚才说虚空何处在,何处就会有有情,那到底谁能够去救度等同虚空般的这些有情呢?就我们现在而言,根本没有这种能力,唯有佛才有这样的能力,唯有证得佛果之后才有这个能力。我们知道,有情何处有,佛的遍智就会观照到何处,就表示佛的身就会抵达何处。既然有情是无量无边的,而且时间是无边际的,这么多无量无边的有情,我们要发起很强烈的勇气,才能真正去做利益有情的这些修持。这样的思惟之后,我们就要生起很大的心力去受持菩提心。
也就是说,只有佛才有这个能力,那我们既然要成为像佛一样,就要学习佛在有学位时是如何修学这些菩萨学处而成就的,我们也要效法他那样,学习种种学处来获得成就。这就是前面及下面几句的意思(壬二、正行):
「如其往昔诸如来,从于生起菩提心,菩提萨埵诸学处,如其次第善安住。」
这应该是很好了解的。前面这四句偈的意思是:如同过去,就是往昔,诸如来、诸善士是如何来发起菩提心,如何学来习菩萨学处的,我也同样的要效法他们,要如何来发起菩提心以及如何安住在菩萨的学处里面来修持。这是我们先生起要效法他们的心,下面说:如同这样子,我要效法诸佛菩萨,是为了一切有情的缘故,所以现在我也要为了一切有情的缘故,我愿发起菩提心。然后:
「如是为利有情故,愿我亦发菩提心,如其所学诸学处,亦如次第能修学。」
我愿像他们一样发起菩提心,「愿我亦发菩提心」就是受愿心的戒。「如其所学诸学处,亦如次第能修学」就是受行心的戒。我们发愿能够像诸佛菩萨一样,为利益众生而发起菩提心,也愿能够效法他们去学习这些学处。愿我们也能够这样子来修持、来学习这些学处,这就是受行心的戒,所以在这四个偈颂里面,就同时受了愿心和行心。
我们发起愿心和行心,这样的心量是非常广大无边的,而且也是极为善良的心。已经立下誓言要为一切有情来做这一切的行持,已经生起这种善的思惟,这种很强烈的勇气,就应该要自我鼓励一下,要对自己的心这样讲话:「你已经受了两个菩提心戒了,你已经是非常好了,我已经跟你成为好朋友了。从现在开始,你这一生不会虚度了,而且会过得非常有意义、有价值。你已经成为佛子了,就好像国王会把政权交给王子一样,这边的国王是比喻佛,王子则是比喻发心的菩萨,你现在已经足以接掌法政了,所以,你应该要好好的来修学,因为你已经成为佛子、如来子了。」所以在这边就是自我在讲话。请看文(壬三…丑一、赞扬此心修喜):
「具足如是慧心者,已发无上菩提心,为令起行并增长,如是妙心当赞扬。
今我此生不虚度,今我善来人中生,今我生于如来家,成为如来亲长子。」
接着我们还要对自己的心讲话:「你既然已经成为如来子、佛子了,就应该要效法以前的如来,祂们怎么做的,如何修学佛子行的,就应该要照着去做。」所以下面说(丑二、既得此心修不放逸):
「无论如何我自今,当勤荷负此家业,勿令所行有玷污,于此无垢尊贵种。」
也就是自己要告诉自己,应该要照着如来家族怎么来遵行,你就照那样子遵循来做。
请看文(丑三、得此难得之心故修欢喜 广论P.234-8):
「如人偶于粪埽中,无心拾得希世珍,如是依于谁之力,菩提妙心我能生。」
从无始轮回以来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未曾发起过像这样子的菩提心,现在能够发起这样的菩提心,我们应该心中感到极为高兴、极为欢喜。就好像一个盲人一样,在一堆垃圾堆里面找到很大一颗的钻石,他一定高兴到不敢相信有这样的事发生。我们生生世世在轮回当中,都一直在贪、瞋,或者说痛苦的果报当中,或者说在我爱执、妄念当中打滚,可以说我们是贪、瞋、痛苦、我爱执、妄念所出生者。现在竟然能够发起如是珍贵的菩提心,真的是难以相信的,因为我们往往自己的我爱执已经很强烈,再加上别人的我爱执,别人的我爱执好像会成为我们增长自己我爱执的一个很大的助力,我们往往都会这个样子,所以要生起丝毫去为他想、饶益他人的心,简直是不可能的事。现在偶而发起利益他人的菩提心,简直就像盲人在垃圾堆里面捡到大钻石一样,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要感到无比高兴。
我们既然已经发起了这么殊胜,简直不可能发起来的菩提心,就应该要来赞叹一下菩提心的功德。这边讲到所发起的菩提心,可以使我们得到究竟所要证得的义利,可以使我们迈入解脱道,能够在剎那之间摧毁死主(就是阎魔王)。一个发起菩提心的菩萨,这心力、增上意乐是非常的强,所以一旦发起菩提心的这个菩萨,祂可以在剎那之间为一切众生摧毁死主,菩提心就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功德。所以我们看(子二…寅一、降伏…
《入菩萨行论 第七讲(第3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