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音靈感錄續編▪P25

  ..續本文上一頁長張吉親切問雲:“汝子要服兵役叁年,你要找一較好工資嗎?本廠有一女工,專管燒火泡茶,因怕指甲弄斷,茶壺盤碗都洗不淨,要換一能洗淨者,請你來任此職如何?每月工資四百五十元,年終獎金一月。”即喜謝轉入,認真工作。各職工啧有煩言,建議換一年輕伶俐者,張雲:“不可。這寬金阿婆非我親戚,因夢一少女,自稱觀世音菩薩化身前來拜托:有虔誠老信女寬金,因其子要當兵,要求雇用叁年,如有人反對,不可灰心,要幫忙到底。明早七時後,她拿飯盒去鞋廠做工,會從你門前經過,要依時派人在門口守候。說畢即不見。”寬金聞言,疑雲頓釋,亦當衆說明求職經過,皆雲佛法無邊,不可思議。

  六、失衣複得 張津雲居士,旅居美國新澤西州,民國五十九年十一月乘灰狗旅行社長途旅行專車,停芝加哥午餐,將大衣挂女休息室,被黑女偷去,當報警遍尋不獲。聞該城地大人雜車多,失物從無找回希望,一時情急,忽憶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急念聖號,讵觀世音叁字甫念出口,大衣即赫然出現。偷衣黑女正坐斜對面,將大衣反折放煙灰缸旁,此地曾同警察尋找數遍,一無所見,何忽現眼前?此女曾在休息室交談,據雲立刻回家,何久留在此?非蒙菩薩垂祐,何能順利找回,而免受凍。函告臺中慈善寺振光法師,原信尚存。

  七、無求亦得 余愧負笈出遊,學書未成,學劍未遂,庸碌無能,謀生乏術,只合歸耕養親,老死窮鄉,絕無名利之念也。而力耕終年,收獲不足以歡承菽水,舌耕兩載,束修差堪以仰奉甘旨,決以此終老而自足。民國二十年冬,忽奉親命勉應湖北省特種考試,分發崇陽縣政府服務,吾父即誠以“公門中好修行,亦易造孽,應廣行陰骘以濟人,毋稍貪名利以喪德。”余懔而志之不敢忘,因自號惕園,以時自警惕奮勉也。適值剿匪,以安內而攘外,奉中央情報人員吸收,決獻身革命工作,以救國而救民。廿六年夏考入湖北省縣政人員訓練所普通行政組二期受訓甫畢,適值抗戰,即調駐黃石港工作,令兼當地區長,藉以肅清日寇撤退時密布于漢冶萍等礦廠之敵諜,並組訓各廠礦警,破壞各礦設備,免留資敵。至廿七年十月隨軍撤退,輾轉赴渝,奉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調襄軍法業務,非余所長,恐造孽罪大,堅辭未准,竟能平誣雪冤,爲國慎刑以立德,摘奸發伏,爲利抗戰以立功,疊蒙升遷勳獎,皆觀音菩薩冥感顯應之所賜也。因自幼即寄名大士座下,供奉雖誠,尚不知竭誠禮念,能求名利得名利也。勝利後即呈請退役還鄉,忽調主華北肅奸委員會及敵僞財産調查委員會審檢工作,兼主北平行營及十一戰區匪諜匪俘之偵捕審判感訓等業務,對漢奸之檢肅從寬,以仰體主席 蔣公之德意,救人甚多;對共匪之偵捕從嚴,以肅清滲透潛伏之匪諜,使平津頓安,經審判設班感訓,使思想皆轉變,樂爲我用,活人尤多。迄平津危急,又令兼北平警備總部稽查處長,勉維平市治安,以利堅守。北平陷匪時,蒙派機飛青轉滬、妻隨子棄。甫請准還鄉,忽武漢撤退,又攜眷赴穗,調軍法局秘書,隨政府遷渝,始獲皈依叁寶。撤退途中,恭攜彌陀觀音聖像,常念觀音聖號,履愈險而心愈誠,惟求安全脫險,更無絲毫名利之念也。成都撤退時,機少人多,不能攜眷同行,被友邀赴西康發動夷民遊擊,頻逢艱險,仍獲安抵西昌,奉部電召攜眷飛臺,即奉調保密局工作。旋改組爲情報局,奉派主管特警特勤單位,維護 總統及國家安全,責大任重,絕非余之庸才所能勝任,因恃觀音之威神加被,及 總統之洪福庇蔭,故敢勉任艱巨,竟能弭患無形,確保安全,完成任務,謬蒙勳獎,決非僥幸!雖有家難歸,而退役後,一家叁口,勉維生活,俾安心念佛著書,以樂余年。現已編印淨土叢書、續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四編、念佛法要、念佛叁要、苦海夢等十余萬冊,流傳中外,以廣弘揚,而報佛恩!回憶一生所任各職,或文或武,皆自知無此能耐,所印各書,或纂或述,尤自知無此才慧,隨緣偶成,當先志不及此,自無心禱求,又皆大士顯感應之所賜也。

  八、失款璧還 民國六十四年六月廿五日上午因事外出,攜帶臺幣伍佰一十叁元,回時于吳興街下車,至二七○巷口即四四東村,取寄修小傘,付修理費十元,抵寓方覺錢包遺失,急求大士垂祐,俾能找回,而來往人多,無迹可尋,忽接本新工裏劉裏長太平電話招領,始悉劉住該巷廿五號,當由其六歲小孫劉箴言拾回,因錢包系用廢信封,上有余之姓名地址,即通知往取。若被他人拾獲,決無璧還之望,誠感應不可思議也。

  按名利本空,何苦營求,求之不得,而又求佛與菩薩加被以滿其願者,蓋名乃立身之具,利乃衣食之源,生活享受之所需,仰事俯畜之所給,濟人利物之所施,忠黨愛國之所獻,利己利人,惟利是賴。名固虛榮,而名成利附,實亦爲利,以求名利雙收耳。以上六人,皆有求必應,各如其願,以堅其信心,期皆入佛智。故雖一衣之微,美國之遙,甫念即應,使鹹知念觀音之靈感,惟在心之誠否?不在事之大小,地之遠近也。庸碌如余,雖未禱求,亦得微名微利者,皆蒙冥顯感應之所賜也。惟名利既得之後,若常存享福之念,用以損人利己而爲惡,則天厭神棄,惡愈積而報應愈慘,或遭天災以喪身,或遇橫禍以傾家,且受報于來生,沈淪于永劫,豈僅旋得旋失名利皆空已耶?若常存造福之念,用以利人利物而行善,則人敬神祐,善愈積而名利愈大,或富貴榮華以光前,或積德累仁以裕後,且身後福報無窮也。若以此功德,念佛及觀音回向淨土,命終必生極樂,福壽無量。善惡兩途,禍福攸關,高明者當知所抉擇也。

  第十九節 行善得子

  一、長齋生男 則悟大師,名印明,號智朗,浙江湖州人。父母俱長齋奉佛,垂老乏嗣,禱觀音大士而生師。天資俊秀,聰慧過人,葷不入口。秉性恬靜,見沙門佛像,辄踴躍歡喜。年十五至杭州天目山,見法苑莊嚴,僧規整肅,薰發出世之心,遂辭親出家,受具足戒,遍參諸方,惟圖見性。後闡淨土家風,至民國二年知淨業既成,世緣已畢,端坐念佛合掌而逝。

  二、繡像得子 浙江慈溪北鄉洪渭漁居士,操金融業,潛心學佛。妾楊氏,法名悟貞,家設佛堂,亦禮誦無間寒暑。生二子俱殇,後不複孕。力勸納妾陳氏,視之若妹,亦久無夢熊之兆,遂每日五時起床,禮佛誦經,兼念觀音聖號,求陳氏早生貴子,並祐夫健康。素精刺繡,購黃緞一疋,製彩幢四,高各一丈,寶蓋一,徑寬叁尺,滿繡雙龍花鳥,曆叁載而始竣。又購白緞繡彌陀及觀音聖像,皆精裝鏡框,並送本鄉史祥寺供養。民國叁十二年孟秋陳氏果得一男,所謂求子得子,于斯大驗。

  叁、許願即孕 唐湘清居士,曾任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軍法官,退役後住臺北市延平南路廿六號,以中醫濟世。初學佛時,喜研佛學,民國卅六年秋應蘇州婦科名醫王慎軒老居士之邀,往蘇州興辦佛教慈善教育文化等事業,任慈風義務中學教務主任,及佛光義務診療所醫務,兼辦佛學圖書館。次春妻患婦科病,醫藥無效,經王診治,認爲孕育無望,母以獨子久婚不育而焦急。聞蘇州百善橋觀音廟觀音菩薩靈感卓著,香火興盛,遂于叁月間恭往燒香祈禱,並許願雲:“倘在叁個月內妻能受孕,當于得子後送一鏡框,並作一文發表于佛教刊物,宣揚觀音靈感。”果于六月初受孕,卅八年叁月初安産一男。即寫“尋聲救苦”四字,配鏡框送廟懸挂,並撰觀音靈感一文,交人生月刊公布,以報佛恩。

  四、捐資得孫 蕭梅居士,住臺灣省嘉義市北社尾,皈依臺中市慈明寺聖印法師。兒媳結婚多年,久不生育,常到各廟祈求,終無感應,向師妹林慈超請教,林雲:“聞慈明寺觀音菩薩最靈,有一按摩師年輕眼瞎,常去禮拜,漸複光明。請往祈求,定有感應。”遂邀往禮拜觀音菩薩,並捐資助造寶蓋,請聖師代爲懇求,師即贈以觀音菩薩項煉雲:“將此給媳佩挂,明年定會生子。”翌年果生一孫,甫四歲,又生一孫,深感慈恩不可思議。

  五、放生得男 民國卅八年一月北平陷匪,余匆促撤離,妻隨子棄,輾轉來臺,托人往接,已先返裏。四十六年遷居士林,內子鄭侶梅以長途勞瘁,近始康複,六月十九日求子于觀音菩薩座前,願以每月買菜節余之款,隨時在士林菜場買鳅鳝蛤蜊等生物,隨放河中,念佛及觀音爲其回向西方,令皆永離惡道,命終往生極樂,先後數以萬計。旋得一男,生于四十七年十一月五日,即陰曆九月廿四日辰時,因在家早産,不知食乳,以大悲水延命五日,始送住臺大醫院,以小膠管通鼻至胃,定時定量灌以牛乳,半月後始知吸食,竟能養活成人。因名佛祐,字志仁,俾知蒙佛垂祐而生,必志于仁,以報佛恩!

  按子嗣有無,人皆知主之者天,而不知操之者我也。世有妻妾滿室,兒女全無,孑然一婦,子女盈前。更有多方滋補而無效,而未沾藥餌者先得,百計嘗試而無功,而暫共衾裯者偏遇,此天也,非人也。語雲:“寡欲必多男,貪淫每無後。”佛說:“淫人婦女者得絕嗣報。”則世之斬焉無後者,非今生所造之因,即前世所招之果,天理循環,報應不爽。然作惡既應絕嗣,行善自可得子,法華經普門品:“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此人也,非天也。以上求子求孫者,皆以發心行善,禱即生男。願天下之無子者,知所效法,而得求子之道也。

  第二十節 懲惡現報

  一、淫殺悉誅 廣州城北越秀山,有觀音閣,高逾五丈,爲明廣州指揮使花英所建,供觀音大士石像,高逾一丈,形神肖妙,且多靈異。明亡之際,清軍耿尚兩王入粵,屠戳甚衆。耿繼茂部將楊虎臣,嗜殺貪淫,屠城後複縱兵大掠民間,锱铢盡取。凡民女妍麗者,悉被擄淫辱,不從者殺。楊據越秀山,擄獲美女,皆囚閣上,列室而居,恣其淫暴,凡數十人,無一幸免。逃生不得,多絕食求死竟無恙,乘夜自缢而繩皆絕,自殺而剪被奪,惶顧無人,…

《觀音靈感錄續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