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生指南▪P2

  ..續本文上一頁此信願行,爲往生極樂之叁大要訣,缺一不可。淨宗九祖靈峰蕅益大師雲:“欲速脫輪回之苦,其如持名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欲決定生極樂世界,又莫如以信爲前導,願爲後鞭,信得決,願得切,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願不猛,雖一心不亂,亦不得生。”又雲:“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生品高下,乃視持名之深淺。”古今坐化立亡,上品上生者,皆信深願切,而持名念佛功力之深者也。念佛方法,簡而易行,玆舉叁例,隨各閑忙,擇一行持。

  一 晨朝十念

  每日清晨服飾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念“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爲一念,共念十氣,名爲十念。隨氣長短,不限佛數,惟長惟久,氣極爲度。佛聲不高不低,不緩不急,調停得中。如此十氣,連屬不斷,意在令心不散,專精爲功。名爲十念者,顯是藉氣束心也。念畢,發願回向雲:

  願同念佛人 共生極樂國 見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作此願已,禮拜或叁揖而退,但要盡此一生,不得一日暫廢,惟將不廢,自要其心,必生極樂。此須隨氣長短,不可勉強多念,強則傷氣,只可十念,不可二十叁十,多亦傷氣。如漸欲多念,可加每晚及日中十念,再不可多,多亦傷氣受病。最好改爲早晚簡課,多多益善,以其念法不同也。

  二 早晚簡課

  每日早晚,洗手嗽口,向西恭敬叁揖,或焚香頂禮叁拜,合掌恭念: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一聲。南無音拿摩。意譯爲歸命、歸依、敬禮、救我、度我等義。

  南無阿彌陀佛。跪念、立念、坐念皆可,至少念百聲、千聲、萬聲,以各人功夫忙閑而定,只宜由少增多,不宜由多退少。念完一拜。

  南無觀世音菩薩。再合掌恭念各叁聲一拜。觀音、勢至,爲彌陀左輔右弼,統稱西方叁聖,念完了佛,理應稱念禮拜。

  南無大勢至菩薩。叁聲一拜。

  南無清淨大海衆菩薩。叁聲一拜。極樂世界有很多菩薩,將來都是道友,也應稱念禮拜。

  再長跪合掌,贊佛忏罪,回向發願雲:

  十方叁世佛 阿彌陀第一 九品度衆生 威德無窮極

  我今大皈依 忏悔叁業罪 凡有諸福善 至心用回向

  願同念佛人 感應隨時現 臨終西方境 分明在目前

  見聞皆精進 共生極樂國 見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念畢叁拜或叁揖而退。此回向發願偈,有大威力,能滅一切罪,長一切福,如教人念此偈,得大福報。此晨朝十念,及早晚簡課,專爲極忙或不識字人所立之簡易課儀,及初學由簡易入,能擇一行持,日日至誠如此,決定往生。如家中供有佛像,須對佛焚香禮拜,如法念誦。

  叁 早晚功課

  一、供養禮拜 既已信願念佛,應各盡可能,掃靜室一間爲佛堂,供西方叁聖像,每日早晚,在佛前供香、花、燈、果、水等,如力不足,供水一杯,上香叁枝,燈花聽便。上香時應默念或朗念香贊:

  願此香華雲 遍滿十方界 供養一切佛 世間難信法

  及諸上善人 普熏諸衆生 皆發菩提心 同生極樂國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以下各合掌恭念一聲一拜。每拜恭念:爲求往生成佛度生歸命禮。

  南無娑婆世界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同上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導師阿彌陀佛。同上

  二、念誦 坐念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合掌恭念叁聲。接念:

  佛說阿彌陀經。一遍 念畢接念: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即往生咒叁遍。念畢起立,合掌恭念贊佛偈一遍。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衆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衆生 九品鹹令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一聲。

  南無阿彌陀佛。坐念或繞念數百聲,或數千聲。繞念須由東而南,自西而北順繞。念畢再合掌念叁聲,拜一拜。

  南無觀世音菩薩。合掌念叁聲。拜一拜。

  南無大勢至菩薩。同上

  南無清淨大海衆菩薩。同上

  叁、回向 合掌跪念慈雲忏主發願回向文一遍:

  我弟子某某,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爲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衆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衆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禅定。佛及聖衆,手執金臺,來迎接我,于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衆生,滿菩提願。十方叁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诃薩,摩诃般若波羅蜜。起立

  四、叁歸依 對佛合掌恭念:

  自歸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一拜

  自歸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一拜

  自歸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一拜

  和南聖衆。叁拜課畢

  此非定規,可自由增減。念佛初少定數,早晚各念五百聲,或一千聲,隨後漸增至叁千聲,或五千聲,一萬聲。但須持之以恒,不可或作或辍,忽多忽少。記數須用數珠,或用香、或用鍾表記時亦可。限定之數,每回確要念足,因吾人道心,易進易退,須藉記數之法,堅其志願也。聲須不高不低,不緩不急,以字字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爲要!或默念、口不出聲,而心聞其音,字字清晰爲佳。最忌視爲具文,心求速了,但具形式,難得實效。回向尤須懇切至誠,依文發心,句句從心中發出,方符發願本旨。日日如此,終生不變,具此堅貞不渝之志願,則臨終爲此堅固之願力所牽,必定往生淨土。若時間許可,願意增加,請改用拙輯念佛叁要第六之叁、通行早晚課,或念佛法要卷四之通行早晚功課儀式,回向改用附錄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此爲正式圓滿之早晚功課也。

  四 兼念觀音

  最好課畢,加念大悲咒一至七遍,觀音聖號百至千聲,接念:“普爲四恩叁有,法界衆生,誠發大願:願消同分惡,免除諸災劫,我等及衆生,安居修淨業。願消叁障諸煩惱,願增福慧與壽考,普願災病悉消除,往生圓成菩薩道。”蓋以時亂勢危,求免一切災禍病苦,同增福慧壽康,安居念佛,往生成佛。如有所求,隨意祈禱,只要心誠,有求必應。

  若遇刀兵水火,臺風地震,牢獄枷鎖,強盜土匪,毒蛇猛獸,怨鬼惡病,種種災禍;或臨陣作戰,核子空襲,或乘車船飛機,情勢危急,種種險難;宜專念觀音,以觀音悲願甚切,與此方衆生宿緣深故,乃代佛垂慈,救苦救難,感應甚速,一稱聖號,即蒙尋聲救護,化險爲夷,轉危爲安。縱定業難轉,喪身失命,亦可仗菩薩力,往生西方,而出苦海也。

  若女人臨産,須至誠懇切,出聲朗念觀音,決不會有苦痛難産,及産後血崩,兒子驚風等患。縱難産之極,人已將死,教本産婦及在旁照應者,皆同出聲念觀音,家人雖在別房,亦可爲念,決不須一刻工夫,即安然而生,且令母子種大善根。但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應亦小。又此時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閉氣受病也。靈感甚多,請閱拙輯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今譯淺解,及觀音靈惑錄續編,自會深信兼念或專念,必蒙顯感顯應,或顯感冥應,對于人生之幸福,皆獲如願以償也。

  五 簡便念誦

  今之信佛者多,而早晚做功課者少,或以未能茹素,或因家無靜室,或服務工廠學校,機關部隊,或因家務紛繁,孩多吵鬧,事煩心勞,念佛誦經,均感不便。既爲環境所限,或不慣素食,宜暫買現肉,戒切家中殺生,于念佛做功課時,先嗽口洗手可也。如無靜室,當從鬧中取靜,可就吃飯或辦事桌上,攤淨布或淨紙,展經其上,佛像配小鏡框,供經本前,無須焚香點燭,或敲魚擊磬,但恭對佛叁揖,面佛端坐,誠敬念誦,課畢起身,再對佛叁揖,即以淨布或淨紙,將經像數珠包起,或用一盒裝盛,放在淨處。簡便易行,雖在旅行中,亦可照式行之。若能背熟經文,尤爲簡便。此法如仍不能做到,可在室內或室外淨處,面西恭念。端身坐立,恭對佛像或西方,身業淨也。口無雜言,斷諸嬉笑,口業淨也。意不散亂,屏息萬緣,意業淨也。事煩心勞者,可藉以休養身心,恢複疲勞也。但無論風雨寒暑,不可停止,如早晚有特別事故,臨時發生,應于事畢或次日補念,萬不可借故間斷。兩回功課叁餐飯,此日常生活所必不可缺者,立定此志,日久功深,習慣成自然,其樂無窮也。吾人自朝至暮,凡所經營者,無非爲人忙碌,一息不來,皆用不著,惟平生早晚兩回功課,才是真實爲自身謀幸福,豈可不忙裏偷閑,爲自身永久之利益計乎?

  六 專勤常念

  念佛之法,不出專勤二字,專則不別爲一事,勤則不虛棄一時。一飲一食,必先供養,早晚禮拜,出入問訊,必誠必敬。如身無事累,當從朝至暮,從暮至朝,舉目動口,無不是佛,一串數珠不離手,一聲佛號不離口,念得分明,記得清楚,除早晚功課外,單念四字,勿雜六字,以四字易成片也。高聲念,低聲念,緊念緩念,朗念默念,合掌念,跪膝念,面佛念,朝西念,打板念,敲魚念,掐珠念,攝心念,圍繞念,禮拜念,獨自念,同衆念,在家念,出外也念,迎賓念,送客也念,穿衣念,吃飯也念,閑也念,忙也念,行也念,住也念、坐也念,臥也念,連夢中也念,越病越念,越苦越念,務使念不離佛,佛不離心,感應道交,現前見佛。既見樂邦之佛,即見十方諸佛,既見十方諸佛,即見自性天真之佛,既見自性天真之佛,即得大用現前,然後推其悲願,廣化一切衆生,普勸念佛,以報佛恩!及臨命終,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衆,親垂接引,上品往生極榮世界,離苦得樂,超凡入聖,永出輪回矣。

  若以念佛爲苦,不知懈怠尤苦,念佛雖勤勞暫時,安樂永劫,懈怠則偷閑一世,受苦多生。縱公冗私忙,無暇常念,早晚功課,或晨朝十念,決不可缺。無論士農工商,黨政軍警,男女老少,貧富閑忙,皆可念佛,與一切謀生事業,及管理家務,不相妨礙,非惟無礙,且…

《人生指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成佛捷徑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