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生指南▪P5

  ..續本文上一頁少刻,方起行走。若與衆同坐,非鳴磬不得先開目。坐中咳嗽呵欠,皆須以袖掩口。

  九 居家

  凡歸依叁寶後,方可稱爲居士,即居家學佛之士也,雖不能盡行佛事,亦當戒惡,不造新殃。若教妻子,或勸丈夫,初宜常談因果,次以佛法廣大,及淨土樂境,念佛利益等示之。若稍起信,則教以持戒念佛。兒女最易教化,宜以淺近佛書交閱,並常解說,令深入八識田中。當于淨處或樓上設一佛堂,莊嚴清潔,以便早晚拜誦,令眷屬戚友及鄰人見之,亦發善信。凡雇工人,宜先說明念佛、戒殺戒酒、及不得淫詞歌唱等。而自身須常威儀皎潔端正,不失言怒罵,不琴棋博奕,不吃煙酒。遇眷屬不法,須教誡有時,亦不得時常怒罵。凡壽誕喜慶,均須節約,嫁女不得厚佥,娶媳亦勿浪費,須以素席招待親友,請人或自己演說淺近佛法及因果等事,普勸念佛。以所節錢財,布施貧乏,印送佛書。若家富貴,自當儉用,以余錢作慈善公益,宣揚佛法,莊嚴佛寺。或以財産付之善友,共建居士林、念佛堂、精舍、佛學院,及作永遠赈荒教災,恤孤養老,修橋補路等事。不必以財産授之子孫,致怠惰廢業,敗家亡身。但布施須量其受者不造惡業爲要。家中不得蓄刀槍炮釣網等一切害物傷慈之器具。凡與親友彼此送禮,當先說明,改葷腥爲布帛或其他適用之物。

  十 待客

  凡接待賓客,除問答來意,當語以善惡因果、及念佛功德等,免談政戰訟事,及世間一切無益雜話。不得自贊毀他,或兩舌起人是非,不得陪客博奕歌唱等事。常于堂中貼一告白:“吾家學佛,不談世事,不用葷酒,不敢歌唱,不傷生物,不問蔔筮相命,不奉外道邪教,恐慢賓客,特此預告。”堂中屏聯,及各處張貼,須用經中覺世語句。待客須用素菜,不得殺雞宰魚。如父母兄弟倘未深信佛法,萬不得已,買叁淨肉陪之。待工匠亦然,多與工資可也。若客有所需,或請覓事求情等,當乘機告曰:“君能念佛戒殺否?”能則與爲,不能則否。施貧乏亦然。客去時,則贈以經書念佛珠等。若長老法師大德來家,當禮拜迎接,並命子女眷屬等一一禮迎,供養所需,禮請說法;去時亦當禮拜送之。

  十一 讀書

  凡讀書宜分別邪正偏圓,雖佛經亦須辨其真僞。以念佛爲主,讀經爲助,常讀淨土五經一論,及十要等古德著述。如行有余力,再讀法華、楞嚴、華嚴、涅槃、金剛、圓覺等大乘經典。凡世俗之命相蔔筮,兵法仙道,天文地理,圖谶鬼怪,外道邪教等書,及西遊封神等各類小說,皆不得閱。若佛經早已洞徹,發心廣度衆生,欲逗衆生機緣,方可涉獵中西宗教、子史哲學等書,以明內外教義深淺,然判斷是非曲直,須以佛經爲標准。青年須知國民普通學識,或完成大學教育者,不在此例。

  十二 爲官

  凡爲官當護法護國,廣行法化,仁慈利民。早晚偷閑念佛,不得非法製限,破滅佛法戒律。凡辦案時,須訊明事實後,示以佛法因果,勸作安善良民。若罪重應處死刑者,稍有可援之處,即改處徒刑。如求共生而不可得,雖處死刑,亦不傷慈,蓋除一惡,可全百善,以警一切。但于臨刑之先,爲說因果淨土等事,勸令忏悔念佛,求生淨土。並常臨監獄,或請當地法師、居士,講演佛法,普勸念佛,化莠爲良。凡署中人員,當于每星期晚間,或周會,或各種會議,利用時機,開示佛法因緣。軍官對于士兵,亦須如此,俾明因果,免擾國民。凡出巡或出外辦案,見有可教者,即教以念佛。對于紳商人民,除示以國家社會公務,悉談佛法,並贈佛書,無不奉行。在任時,宜勸地方多辦慈善公益。薪俸除應用外,當印送佛書。卸任時,宜預撰淨土文,散布地方,以代辭行。

  十叁 經商

  凡經商自由,正好念佛。宜依佛法行事,不賣假貨,不二鬥秤,不欺老少,不偷捐稅。不營屠酒戲妓及雞魚等生物業,或熟食店。不販賣男女奴仆及刀槍釣網等傷生之具。若現營此業者,須速改業,並常念佛忏悔,發大願雲:“願我見佛得道後,盡度從生以來一切所殺及所用之肉衆生,或一切與己交涉衆生,皆生淨土。”凡諸貨物,當明標價目,不二價,不折扣,客如不買,任其去,不生忿恨。貨壞廉售,須明標示,不得遮蔽。不放賬,不負債,心地自然清淨。不虛僞,不欺騙,性天亦極光明。若得財物,應作四份:一份供養父母己身,妻子眷屬,二份應作如法販轉,留余一份,作布施慈善之用。果能如此,雖經商亦不爲貪,而功德無量!

  十四 務農

  凡務農不勞心思,正好念佛。惟當細心鋤挖,免傷蟲蟻,偶有誤傷,當即念佛,助其往生。早晚佛前忏悔,發大願雲:“願我見佛得道後,先度耕種以來,一切所殺微細衆生,次度一切怨親,皆生淨土。”念久純熟,定生極樂。若逢水旱臺風,宜專念觀音聖號,求免天災,普救衆苦。凡催耕牛,不得打罵,應教雲:“發菩提心。”家有子侄,應常教誡:不得網魚撈蝦,打鳥遊獵,養蠶養貓,及放火焚燒山林,殺害物命。

  十五 司工

  凡司工無多深慮,正好專心念佛,工廠聚衆工作,更好同聲念佛,惟身手皆應勤作,心地恒應光明。蓋持名念佛,于勞動中,正好用功。如縫紉紡織等,身手已成習慣,雖不注意于事,亦不失手傷物。縱配藥裁割等須用意者,亦不妨念佛,使念念不絕,念自純熟,定生極樂世界。若轉以化人,使更相勸化,現世必獲福報,身後必中上品生。

  十六 作務

  凡作家務,正好念佛。但不得遲早失時,汙穢不潔。凡物當珍惜,如米面蔬菜等,不得狼籍或隨意棄擲。凡洗菜當叁易水。汲水須先淨手。用水須谛視有蟲無蟲,有則以密羅濾過方用。凡燒竈不得燃腐薪。作食不得帶指甲垢。棄惡水不得高手當道揚潑,當離地四五寸徐徐棄之。凡掃地不得迎風,或聚灰土置門扇後。凡洗內衣,如有蚤虱,當先拾去。夏月用水盆已,須覆令幹,仰即蟲生。熱湯不得潑地上,免傷蟲蟻。

  十七 受食

  凡受食須先合掌默念雲:“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十方叁世一切佛菩薩。”食時須端身正坐,不得伏桌上,不得大笑及言語。若有客在座,但應諾而已,食後再說明。不得太緩太速,及碗筷作聲,飲食作響。不得皺眉厭惡食,或見美味生貪心,恣口腹。不得食五辛,不得遺落飯食。若飯中有谷,去皮食之,或聚一處,出時持施禽鳥。如有蟲蟻,宜密藏棄之,勿使此座見生疑心。須自添食,不得令人接碗,作客亦然。如挑牙須以袖掩口。碗筷須排列整齊。除有急務,不得食畢先起。

  十八 睡眠

  凡睡眠不得仰臥、覆臥、及左脅臥,當以右掌枕頭,左掌搭膝,右脅而臥,名吉祥臥。常宜獨臥,不得與人同榻。設無異榻,不得共被。雖夫婦亦不應常同榻。睡時須穿睡衣,不得多用思想、或高聲笑語,當一心默念四字佛號,縱令昏昧,系念而寢,覺即續之。但不可提神過甚,只要心念心聽,即易入睡,不致久念失眠也。若失眠,須先靜坐念佛一小時,坐疲方睡。天未曉,宜早起,靜坐念佛一小時,方下榻出舍。

  十九 出外

  凡因事外出,須端身直行,一心念佛,不得無事外遊。凡入市購物,勿爭價值,不合值,不買可也。若已購就,雖貴亦不應退。已許甲物,雖複更賤,勿舍彼取此,令彼有恨。若見禽獸魚鼈等生物,須買放生,如力不能救,當爲念佛數聲,發善願雲:“願汝等盡生極樂世界,我得道後,度盡汝等。”凡至人家,除問答要事,不得繁言多笑,當專心念佛。若問佛法,須方便開導念佛戒殺等,否則勿多示,但微微引之。

  凡入寺廟,先進客堂,須雲頂禮知客師或當家師,見即禮拜,然後問答。過門不得行中央,須緣左右邊行,緣左先左足,緣右先右足。不得無故登殿塔遊行,若參觀各處,須有人陪同,不得隨意亂行,東觀西看。凡入尼寺,不得一人單入,見尼師但彼此合掌,不得與尼師屏處共坐。女入僧寺亦然,但見大比丘須禮拜。凡佛子遠行,無非求善知識抉擇生死,不得遊山玩水。須偕善友,不得與不良之輩同行,近地亦然。若聞有危險之處,不得冒險遊行。若乘計程車或人力車,須多與工資,勸其念佛。

  二十 寂居

  凡住居士林、念佛堂、或精舍等處,須內外整潔,不得雜物狼籍。早晚鍾鼓分明,不得非時亂鳴。佛堂須常抹掃,除法器香燈,不得安置雜物。佛龛佛燈,皆須帳以玻璃,免受塵傷蛾。並常抹潔,令佛像金身,常如新塑。早晚功課,六時念佛,不得間歇,佛前香燈須鮮明,不得間斷。凡佛菩薩聖誕,當聚衆念佛,及演說佛法,贈送佛書。凡佛子皆應淡泊,不得置雕彩大床,室內除一榻一桌一椅外,不得廣置多物。除警語座銘,不得多挂字畫,凡有諸莊嚴具,應供于佛堂,亦不得過于華麗。生活宜嚴肅,不得赤身赤腳,放逸自便。不得修習外道工夫或拳術。除畫佛像,不得學習圖畫。不得與文人酬答詩文。不得吃煙酒葷腥,或食種五辛。除極寒地,不得製獸皮及絲類衣服。不得辦精美玩器。不得與鄰居貧乏,生諸嫌怨口舌,若逢饑寒及哀喪等事,當隨力周濟。不得逢人募化,除助念不得應赴佛事。不得畜養雞鴨豬貓等動物,不得藏刀铳釣網等害物傷慈之具。除養病者常教念佛外,不得停留閑雜人等。不得琴棋歌唱,或談論國事,及一切世谛等事,無事須常念佛。

  二十一 入衆

  凡與大衆同住同行,不得爭坐位,或于座上遙呼笑語,凡聞呼、即念佛應之,不得雲有雲是。衆中有失儀者,當隱惡揚善。凡睡不得在人前,起不得在人後。洗面不得多用水,刷牙吐水須低頭,不得噴水濺人。涕唾當于痰盂或僻處,不得高聲涕唾于殿塔及淨地淨水中。吃茶湯時,或手中有物,不得只手作合掌式揖人。衣服須整潔,不得拖鞋有聲。不得著亵衣禮人,亦不得亵衣受禮。凡圍爐不得彈垢膩入火中,或烘烙鞋襪。凡熄燈須問他人用否?不用方關閉。如系油燈須撥熄,不得口吹。凡入浴先以湯洗面,從上至下,徐徐洗之,不得以湯水濺人。不得浴室小便,或共人語笑,受人擦背。不得恣意久洗,妨礙後人…

《人生指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成佛捷徑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