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經中講過,外在的任何惡魔或者違緣,都破壞不了佛法、佛教,障礙不了我們的共修與成就。但是內部的人,不學佛卻裝學佛人,不修行卻裝修行人,他們會破壞佛法,會毀滅佛教。
今天在這裏也是一樣,那些糊裏糊塗地到了山上,又糊裏糊塗地參加百日共修的人,不是真心想學,不是真心想成就,假裝來這裏學修的人,也許會影響我們,破壞我們,所以大家要注意。
佛在經中講過,就如有燈就有燈光,有燈光就有燈一樣,燈和燈光永遠在一起。我們這些金剛道友不是無緣無故地相聚在一起,這是宿世的緣分,今天終于成熟了,以後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成佛了也要在一起。緣起法不可思議,若是在這裏搞不好團結,搞不好關系,犯這樣的錯誤,生生世世都會有這樣的違緣和障礙,特別不好。所以不要給自己製造障礙,製造違緣!
如果沒有搞好團結,沒有處理好關系,就是犯根本戒。如果沒有及時忏悔,將來就要下地獄。我們是生生世世的一家人,將來成佛的時候也在一個壇城,若是犯了根本戒,不立即忏悔的話,就要從家裏開除,要下金剛地獄。若是立即忏悔了,也會出現不好的緣起,出現違緣障礙,所以大家要注意。
以前我在喇榮的時候,上師如意寶和其他上師不一樣,沒有那麼多的不允許,但是他老人家非常強調這條戒律!他不止一次地講過,這麼多人相聚到一起,大家都很團結、和睦,喇榮沒有別的功德,只有這個功德。喇榮到現在能有這麼大的成績,有這麼大的成就,靠的就是團結,靠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戒律。
我們這裏雖然不是喇榮,但它是喇榮的一個支分。我們是上師如意寶的追隨者、後學者,一定要向他老人家學習。其他的戒律都不重要,這條戒律是最最重要的。若是搞不團結,搬弄是非,這種人不要讓我來懲罰你、處罰你,最好自動離開!這裏不是你留的地方。你留在這裏只有害處沒有好處。這方面的負責人員或服務人員,都要重視、謹慎,若是有類似的情況,一定要跟我說,不能放過。
大家也要牢記、重視這些,不能因爲煩惱重、習氣重,把問題或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你們到寺院是爲了什麼?是爲了修行!修行就要是找自己的毛病,不是要找別人的毛病;修行是要改正自己,不是要改正別人。所以以後不能說別人的過錯,誰也沒有資格去說這些。如果你要說別人的過錯,至少你要有他心通。你說別人是不是你有他心通,是不是你知道別人心裏是怎麼想的啊?有一般的他心通,只能衡量比自己境界低的人,卻無法衡量比自己境界高的人。所以不要去衡量別人,不要去說別人的過錯。要說就說自己,要衡量就衡量自己。
有不清淨、不圓滿,都是自己的心,是自己的業障,應該多忏悔、多改變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但有的人愛管閑事,總是參與這個、參與那個,總去攪和,把一些事都攪亂了,以前是這樣,現在也是。我經常跟大家講,“不動搖自己的決心,也不擾亂他人的信心!”這是上師如意寶快要圓寂的時候,給我們留下的臨終教言。你去亂攪合,這不是擾亂他人的心嗎?所以管好自己就行了!
我們有一句法語,“應該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把別人放在最高處。”所以你首先應該觀察自己的相續,你到山上、到實修中心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爲了學佛爲了修行,是不是爲了解脫爲了成佛?如果你到山上的目的不是爲了學佛修行,不是爲了解脫成佛,那你就不是我說話的對境,你根本沒有資格到這裏來參加我們的百日共修。爲什麼?因爲你沒有這樣的希求,沒有這樣的願望。你沒有目的沒有目標,努力也是白費,沒有用。你到這裏來就是浪費生命,浪費時光。
我經常講人要實在,尤其是學佛的人,不能虛僞。所以觀察一下自己的相續,確定自己的目的。如果是爲了學佛修行,爲了解脫成佛,那就行了。如果不是,你應該重新再發心或離開此地!
如果是來學佛修行的,那什麼叫做學佛,什麼叫做修行?怎樣才能解脫,怎樣才能成佛,你都要搞明白,然後去落實。這幾天我都在強調,不要糊裏糊塗的。糊裏糊塗上山,糊裏糊塗參加百日共修,糊裏糊塗下山。人習氣重,所以我再叁強調,也許有些人還是沒有明白。你們有時候挺聰明,有時候也挺愚笨的,不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也不知道應該怎樣去珍惜。
這幾天我都在講戒律,是爲了百日共修能順利的舉辦,爲了百日共修能圓滿成功。所以不管你愛聽不愛聽,我都要把醜話說在前面,把戒律給你們講清楚,希望你們都銘記在心,好好地遵守。這是對上師的一種恭敬心,對僧衆的一種恭敬心,對實修中心的一種恭敬心。
如果你不遵守戒律,不遵守清規,你話說得再好聽,表面上做得再好,也沒有用。實際上是對上師最大的不恭敬,是對僧衆、同修道友最大的不恭敬,是對實修中心最大的不恭敬,實際上就是不恭敬叁寶。對叁寶沒有恭敬心的人,還能談得上是學佛人嗎?你想一想,會造下什麼樣的惡業!
這次舉辦百日共修是爲了大家,你們到這裏來學修,我沒有別的要求,吃穿住等都可以給你們准備、提供,但是有一個要求,就是遵守戒律,遵守實修中心的清規,遵守百日共修的清規。這是我對大家最大的希望,也是我對大家最大的期望!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密乘五條根本戒(四)慈憫已入正道者》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