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妙音》第五冊 -淨心法要▪P25

  ..續本文上一頁各自具有的痛苦,以及自己內心感受最深等的痛苦之相,凡是任何一種見聞的對境等,次第與多少沒有固定的要求,這樣對于叁有中存在的所有大大小小的痛苦之相,竭盡自己的力量思維。

   思惟的內容,即任何所見、所聞、所了解的痛苦。對此可分兩類,即六道各自具有的痛苦,和生活中見聞到的痛苦。六道諸苦,應當按經論中所說痛苦的現象,憶持觀想。特別是人道和旁生的痛苦可以見聞到,應當多做觀察。

   具體思惟:地獄寒熱苦,餓鬼饑餓苦,旁生互相吞啖、役使苦,修羅嫉妒、戰爭苦,天人散亂、墮落苦,人類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苦,以及《親友書》所說的無定過患等六苦。

   生活中的痛苦,包括自己內心感受最深的痛苦、各種經驗過的痛苦,以及在周遭環境中見聞的衆生痛苦,都要觀察思惟。

   觀察的次第和多少沒有固定的要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合適的次第,依次觀修。也可以在某段時間專門思惟某個主題,或者對某件事思惟。總之,對叁有中大大小小的痛苦之相,應當盡力思惟。

   若能集中心力,專門深入廣泛、多角度持續觀察叁有諸苦,則可以使認識深化,最終生起殊勝的定解。

   如是數量衆多、難以忍受的種種痛苦之相,在沒有獲得聖道之前,一直層出不窮地産生。這都是從這個有漏近取蘊的相續中所産生的,乃至尚未洞察到其純具過患的自性之間,應當觀察而引生定解。在定解自然産生而以其力量使心安住它的狀態期間,如是思維而安住。

   此處宣說了兩個觀修要點:一、未産生定解之前,應當由觀察引生定解;二、産生定解之後,在以定解力讓心安住于定解的期間,一直要思惟而安住。

   在這一觀法中要對何者生起定解呢?即對五取蘊純爲苦聚生起定解。觀察時應將痛苦一一歸到五取蘊上,綜合起來,就能認識五取蘊是叁有諸苦的源泉,如此即知它是火坑、是羅刹洲、是苦海,應發心盡快舍棄。

   以下舉例說明:譬如,複活地獄的衆生手持武器,相互砍殺,結果昏死倒地。不久聽到空中傳來的複活聲時,又起身相互殘殺,這樣億萬年中不斷遭受砍殺之苦。這苦究竟源自何處呢?不是在其它地方,唯一源自五取蘊。

   他們前世以嗔恨在蘊中種下了業種子,這是取後有地獄五蘊的因。等到種子功能成熟時,就顯現出複活地獄極其痛苦的色受想行識,在億萬年中刹那不斷地感受諸如身肢截斷、鮮血直流、迷悶昏厥的痛苦,顯現燃燒的烈焰、熾熱的地板、恐怖的刑具等。而且,這些有情在瘋狂砍殺時,生起猛烈的嗔心,又在五蘊容器裏種下無數感召未來苦苦的種子,只要這其中有一個成熟,就足以引發又一次千萬年的漫長痛苦。

   再看黑繩地獄,有情的身體被獄卒用黑繩畫成各種形狀、圖紋,然後被鋸子一段段鋸開,變成支離零散的肉塊,分割之後又合並成完整的身體,再次遭受分割,如此在億萬年計的時間裏,無數次地分割合並,刹那刹那感受慘烈無比的痛苦。這完全是由五取蘊中熏入的苦苦種子在果位五取蘊上成熟時,接連不斷地引發的。

   再思惟無間地獄之苦:大火從幾百由旬之外鋪天蓋地而來,把有情燒得不見形體,只能從哀嚎之聲了知一團團火焰竟是一個個有情,這樣的苦難須持續一個中劫之久,期間沒有一刹那的停歇。

   其實外界並沒有無間地獄,一切都是從五取蘊中湧現出來的。當衆生取受無間地獄五取蘊時,就會刹那不斷地顯現這樣的漫天大火,顯現色蘊完全燒成火焰,一切支分都感受猛烈焚燒之苦,如此整整焚燒一個中劫,這就是地獄五蘊顯現出來的大苦相。

   按這樣逐漸思惟地獄之苦,我們會認識到世間最大的苦源,不在其它地方,唯是自身這個看似微小的五取蘊。它所製造的痛苦之多、之深、之廣、之漫長,可謂無與倫比。在世間,再不會有較五取蘊更巨大的苦苦器,它製造痛苦的能力千萬倍超過原子彈,超過地震、海嘯、瘟疫等。如果想觀看痛苦的慘劇,五取蘊應是展示痛苦的最大場所。它既是能容納無量苦苦種子的容器,又是能變現無量苦難的反應堆。作爲凡夫的我們,原先認爲它是安樂自性,千方百計愛執它、美化它、保護它,現在想想這是何等深重的顛倒愚癡!我們爲何貪執一個萬苦之源,而不猛然覺醒呢?

   以上大略舉了幾個例子,須這樣具體對叁惡趣、人道等的各種苦苦進行思惟,一一歸到五取蘊上,深刻認識五取蘊是可怖的苦苦器。

   再看上界天人的狀況,欲界天人長年享受五欲,似乎極其快樂,可是享樂的每一刹那時,都在埋藏未來壞苦的種子,這是一場極其漫長的吸毒,無數個刹那都在貪執五欲中度過,一再蓄集貪執的力量。

   在智者看來,這是讓人心生悲憫的情景,因爲越享受,越增上貪執,將來失去時也越痛苦。等到天界生涯如夢醒般即將結束時,天人們一方面對墮落萬分恐懼,一方面又懷念過去,無比感傷。佛菩薩說,天人臨死前的最後七天,如七百年那樣漫長難熬,他們恐懼墮落之苦,相當于地獄之苦。這一切壞滅之苦從何而來呢?就是從五取蘊而來,所有感傷、失壞、墮落諸苦的源泉,即是五取蘊。這些樂受壞滅時的痛苦遲早要到來,以天人的貪執,衰變來時,種種哀愁、恐懼,就從五取蘊這個苦源中頓時湧現。所以,五取蘊本是最巨大的壞苦之器。

   像這樣,要對人天各種暫時的快樂,具體思惟其壞苦性,一一歸結到取蘊上,認定它是存滿壞苦種子並出生無量壞苦的容器。

   《增一阿含經》中,佛問比丘:你們流轉生死苦惱悲傷流下的眼淚更多,還是恒河水多?

   比丘答:我們觀佛所說,曆經生死流下的淚水超過恒河之水。

   佛說:善哉!善哉!與你所說相同,你們在生死中,淚水多于恒河水。爲什麼呢?生死長夜中,父母、姊妹、妻子、五親和各種所愛之人,對他們追慕悲戀,不可計數,其中流下的淚水也無法計算。所以,比丘應厭離生死。

   佛又同樣說到生死之中所流的鮮血比恒河水還多。

   這樣統計下來,我們在生死中被砍截的身肢頭顱堆起來高過須彌山,我們喝過的烊銅水彙集起來超過四大海,我們走過的利刀道伸展開來看不到邊際,我們有過的憂悲苦惱,若有形相,連虛空界也無法容受。這一切都是從五取蘊産生的。

   結合此生的痛苦來思惟,自他身心上所受的各種競爭之苦、失敗之苦、離別感傷之苦,欲求不得之苦、衰老疾病之苦、被怨敵損害之苦、美滿失去之苦,這些痛苦點點滴滴都是從今生取蘊身出生的。

   想想未來的前途如何?若沒有發起出離心、沒有通達空性,也沒有求生極樂世界的真切信願,五取蘊不會自動了結,依緣起律,仍會繼續遷流下去,在顯現一期蘊身的同時,又積聚無數取受後有蘊之因,這樣生生死死,無止境地漂泊。各種六道的痛苦都須無數次地感受。

   看看五取蘊中蘊藏的無量叁惡趣等苦種,未來還將不斷種下新的種子,我們會驚歎輪回是何等複雜,是多麼漫無邊際。若再不對五取蘊生起厭離,仍舊愚癡貪執,則將永沈苦海。

   綜合以上內容,要認識五取蘊是地獄苦器、餓鬼苦器、旁生苦器、修羅苦器、人苦器、天苦器。進一步細分:是等活地獄苦器、黑繩地獄苦器乃至無間地獄苦器,是八寒地獄苦器、十六近邊地獄苦器、每一地獄中一一支分苦器;是餓鬼外障苦器、內障苦器、特障苦器,細至每一支分、每一刹那餓鬼苦器;是人中生苦器、老苦器、病苦器、死苦器、愛別離苦器、怨憎會苦器、求不得苦器,細至每一支分、每一刹那苦器;是天人五衰苦器、死墮苦器、欲樂、定樂壞苦之器,細至每一支分、每一刹那天人苦器。

   因此,五取蘊是苦苦器,是壞苦器,是行苦器。叁有諸苦,歸根結底,就是五取蘊苦。如果對于五取蘊的自性沒有發起真實厭離,那麼真實求解脫之心必定無從發起,而且,對有情流轉生死也無法引生大悲。因此,對于趣入大小乘而言,深入觀察五取蘊的苦性而發起厭離,極爲切要。

   以上通過第叁觀,應當了知:五取蘊是裝滿無量痛苦的大倉庫、是刹那刹那顯現痛苦的河流。

   丙四、無我觀分二:一、真實觀修 二、觀修之量

   丁一、真實觀修分二:一、蘊上無我 二、依蘊假立我

   戊一、蘊上無我

   在這一觀想的相續快要消失之時,則通過前面叁種觀察所引的定解再來認識:僅僅是對所作五蘊無常、多體、痛苦的自性,妄計爲補特伽羅、人我、自我而已,對此,所謂的補特伽羅、人我、自我的自性,任何成立的也沒有,如同明眼者眼前的盤繩上無有花蛇一般。

   比喻:盤繩上沒有花蛇。

   在無明的狀態下,會把盤繩誤認爲花蛇,實際繩上無蛇,因爲二者的法相完全不同。

   意義:通過前叁種觀察,可以認定所作五蘊是無常、多體、痛苦的自性,而人我是一體、恒常、自在的,因爲二者法相不同,所以五取蘊上本無微塵許的人我成立。

   一、以多體觀認識沒有一體之我:

   由多體觀可知,蘊爲色受想行識的積聚,其中色等又有多種分類,如果蘊是我,則我應成多體,與我的一體法相相違。

   具體而言,色有叁十六種不淨物,如果色是我,應成我是叁十六種多體法,則與一體之我相違。或觀:表皮不是我,毛發不是我,肌肉不是我,血液不是我,心等內髒不是我,大小便不是我,依此推求,每一種不淨物都不是我,多種和合也不是我。

   進而更細分至極微塵,如果色是我,應成有多少極微塵,就有那麼多的我。從五界觀察,地界堅硬、水界濕潤、火界暖熱、風界動轉、空界無礙,體性各不相同,如果五界是我,應成我是五種異體之法,或者堅硬非我,濕潤非我,乃至無礙非我,每一界非我,五界聚合也不是我。

   心法方…

《《正法妙音》第五冊 -淨心法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