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妙音》第四冊 警世鍾▪P10

  ..續本文上一頁太好了,現代人所謂的享受人生,就是享受這些物質妙欲。這些繁華似錦的世間色時時刻刻都在誘惑人,迷得大家難覺醒、難看破,不要說世上一般的人,就是步入佛門的弟子在這樣的欲望世界裏,要生起真實無僞的出離心也很困難。

  這個花花綠綠、幻影迷離的物質世界讓人看不清世間的苦患本質,人們普遍認同這個繁華的物質世間,即使生活不如意的人也認爲那只是自己沒錢,如果手上有錢的話,在這樣應有盡有的世界生活起來還是有滋有味的。

  爲此,我們冷靜思考一下,在世間上有兩條道路可供人們選擇,一條是沈沒在輪回的生死苦海之中,在這條路上我們已經經曆了無數次生生死死的轉換,另一條道路就是從六道輪回中脫離出來的解脫之道,除了這兩條道路之外,再也沒有第叁條道路可供人選擇。

  那麼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表面繁華的世界在哪裏?不在別的地方,就在輪回之中,這是無盡輪回迷亂顯象的一幕,我們觀察當今世人的一舉一動,有多少人真正意識到這一點?有多少人能不受其欺惑?無數人都被這種表面的繁華所迷惑,不知道這些繁華表層之下“諸受是苦”的本質,這些繁華能改變生老病死的痛苦嗎?能避免輪回流轉的現實嗎?這些外境的物質繁華和享用絲毫也改變不了人生本質的痛苦。

  表面上有些人今生感覺生活不錯,但如果受前世今生惡業的牽引,下一世可能就轉到叁惡道中去了,所以今世的快樂是泡沫型的快樂。如果沒有修持佛法,那麼無論是誰都難以從輪回中脫離,那些些許的快樂享受絲毫也改變不了深陷輪回難以拔出的苦患。雖然在這個世間我們也許獲得了短暫的快樂,但是這些快樂瞬間即逝,擺在前頭的仍然是茫茫無盡的輪回苦途。相比追逐短暫的物欲享受來說,這才是每個人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

  2、修行人更應看破今世

  有些人雖然學佛,但並沒有意識到要從這個表面繁華的世界真實出離,對學佛者來說,自然知道叁惡道痛苦不堪,要盡力避免墮入,但是這個欲妙世界舒舒服服地生活還是挺好的,有的人口中雖然不講,但內心的意向卻是如此,一提到出離心,心裏就不舒服,不願聽到這叁個字,心中會找出各種借口來搪塞,之所以找借口,實際上仍是念念牽挂這個世間的物質享受。深藏在內的貪戀塵世之心非常狡猾,總會編製出各種理由來抵擋排斥出離之念,因爲多生累劫的串習已經使內心習慣于對塵世貪戀執著,而對出離卻感到異常陌生,初聽起來非常不習慣,甚至害怕,進而生起排斥。

  有的人講現在時代不同了,像古代修行人抛棄一切、曆盡千辛萬苦的修持方法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了,不要再談出離心那套了。其實這只是自己被世間物欲所蒙蔽,舍不得放下對今生的貪執而已。

  當今時代強烈的外界誘惑,對于修行人是極爲不利的因素,出離心不是不需要,相反要更加堅固才不致被外界欲塵吸引走。我們內心修法的力量和外境的誘惑力就像拔河比賽的兩邊,哪一方的力量大就能取得勝利,一個人要觀察自己是不是修行人,只需要算一算每天在修法上用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就會清楚地知道。

  有的人心裏盡管知道學佛要有出離心,但是內心模模糊糊,沒有一個堅定不移確乎不拔的信念,仍然很容易不知不覺中被外界的景象所吸引。

  由于內心沒有真正醒悟這個物質世界的誘惑對修行的損害,沒有生起要脫離此世間的真實無僞的出離心,所以有的人盡管修學了很多法門,天天口談空性見解,但是真實的修學效果卻很難見到,因爲佛法的基礎——出離心沒有打好,內心相續的真實狀態和佛法脫離了,因此佛法的力量也就難以表現出來。

  如果一個人的內心被世間物欲所占據,內心意向自然會認同這個物質世界,強大的物欲猶如一盆膠一樣把人粘在這個欲塵世界,這就難以生起出離心。一個人天天都想著自己如何能好好享受,那怎麼生得起爲度化無邊無際的衆生而精進修習佛法的菩提心?心念天天膠執在這個物質世界上,怎麼能産生這個世界如夢幻泡影的空性正見?由此可見,如果沒有看到貪戀今生的過患,那麼修持佛法也只是口頭說說而已,難以起到真實的效果。

  世間上大多數衆生身陷輪回苦海之中而渾然不覺,不知其中危害,如同處于迷夢之中而不知覺醒,自己身爲一個修行者,在佛陀的教誨之下,已經了知了輪回的痛苦,因此需要痛下決心,從這個充滿苦患的輪回中出離。

  宗喀巴大師在《叁主要道》中說:“無有清淨出離心,求有海樂無寂法。貪執世間束縛衆,故當首先尋出離。”所謂的出離心,不能誤解爲只是想脫離今生和來世的痛苦,這個理解遠不徹底,出離心是發心從以煩惱和業所支配的一切欲樂享受乃至更高級的有漏禅定安樂中出離。這些都是錯亂的顛倒識顯現出來的法,本性沒有任何安樂。清淨的出離心是厭離業、厭離煩惱、厭離一切欲樂、一切增上生,如果沒有這種出離心,就不可能止息追求叁有大海幻化無盡的欲樂。在此我們要生起深深的定解,無論這個物質世界多麼美妙,其實質都是欺惑性的,都是將我們系縛在漫無邊際的輪回流轉之中,所以這個世界形形色色的物欲不管怎樣變換花樣,都沒有實質的意義,就在此處我們要看破放下,生起出離心,志求解脫之道。

  四、嗔心毒火

  

  一、嗔心的危害

  人類相互屠殺,國與國之間頻頻爆發戰爭,爲了贏得戰爭的勝利,人類製造了一代比一代威力強大的武器,這個世界的武器庫日漸龐大起來,戰艦、飛機、導彈、生化武器、核武器不斷更新升級,人類的和平與安甯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導致千百年來人類不斷相互厮殺的元凶是誰呢?就是內心難以止熄的嗔心毒火。如果不對這股毒火加以控製,將會焚毀我們世代的家園、和平安甯的生活和最寶貴的生命。人類在地球上辛勤地勞作,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然而一旦內心被這股毒火所控製,又會毫無理智地將它摧毀無余。嗔恨是如此令人瘋狂!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數以億萬計的人就是被嗔心驅使而日夜厮殺在戰場之上。

  日常生活中,脾氣暴躁的人,也難有好人緣,人們避之惟恐不及,即使他對別人施予饒益,別人也不領情,走到哪裏都容易破壞他人的情緒。《入行論》中說:“若心執灼嗔,意即不寂靜,喜樂亦難生,煩躁不成眠。”一旦被嗔心控製,就會喪失理智,傷害他人甚至自己的惡念如同滾滾烏雲一般,內心象燒焦的炭木灼痛難忍,心中的怒火等待渲泄,可是一旦渲泄出來,就會做出不可理喻的舉動,等情緒緩和下來檢點自己的行爲,又會後悔莫及。嗔怒狀態下的人,往往只會把事情搞得更糟。

  1998年5月12日,美國中學生基普津科沖進高中學校的餐廳,舉起半自動步槍向衆人開槍,一位學校摔跤隊員趁他停下來裝子彈時將其製服。警察到他的住所搜查時,發現了他的日記。在日記中,他寫道:“仇恨驅使著我……我滿腔怒火……所有人都跟我過不去……一旦我的希望沒有了,人們也就該死了。”

  湖南省衡山縣人陽進泉,因家庭破裂而遷怒于人,他帶上*在公共汽車上引爆,致使54人遭受不同程度的燒傷,其中危重病人9人。

  日常生活中,像這一類的惡性事件,都是人被嗔心控製喪失理智不顧後果而做出來的,往往因爲一件小事或者遇到小的挫折,激起內心的憤怒,就會釀成難言的苦果。

  這就如同一道閘門,控製住嗔心分別念,不讓它肆意渲泄,事態就會漸漸平息下來,反之如果打開閘門,任其發展,那就很難預料會出現何等可怕的結局。

  譬如以嗔心毒火的發作,導致在距今不遠的那個時代,泱泱大國中的數億人變得個個瘋狂,兒女鬥爭父母,學生鬥爭老師,除了人與人鬥之外,這股嗔心毒火還發展成人與天鬥、人與地鬥,于是乎,數千年來一直保存完好的森林植被被大量破壞,往日蔥郁的森林變成了童山禿嶺。在嗔心的掃蕩之下,就連麻雀、蚊子、蒼蠅、蟑螂這樣可憐的小生命也不容存留。

  在這股洶湧的鬥爭狂潮推動之下,人與人之間以往些微的矛盾與隔閡,上升爲嗔恨,相互之間不擇手段地進行打擊報複,甚至骨肉同胞之間也彼此啃齧、仇殺,一時間戾氣沖天:街道、住宅、工廠、學校變成戰場,昔日的同事同學成了兩軍對壘的仇敵,從最初的相互詈罵揭發升級爲武鬥槍戰;爲了一己私利,不惜編造彌天謊言;相互攻讦成了家常便飯,大字報鋪天蓋地,妄語、惡口、绮語、兩舌蜂擁而起,日夜不斷;昨日的患難之交,今日成了你死我活的仇敵,今天你讓我架飛機挨批鬥,明日我定讓你剃陰陽頭檢討;聲東擊西、暗中使絆、陽奉陰違、見縫插針、口蜜腹劍、笑裏藏刀,如是等等,人間陰謀詭計使盡,令人躲不勝躲防不勝防。

  以往衆所尊崇的,此時被大肆踐踏破壞,焚燒古籍,砸毀聖像,侵占寺廟,致使千裏佛國喑啞無音,萬千僧衆流離失所。由于業感,旱澇、饑馑、地震、災荒頻頻發生,一時間天災人禍不斷,使得小到一個個家庭妻離子散,大到整個國中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如此浩劫重業,雖然是以衆生的共業所感,然而其中造惡的當事者們,又怎能僥幸逃脫惡業的果報?他們或者現世得報,或者來世得報,因果不爽,報應分明,而所受之報也必定是極其慘烈漫長的。

  這個發生在僅距今叁十多年前的千古浩劫、惡世樣板,不應當在我們心中淡忘,應時刻懸于心間,警鍾長鳴。如果不以史爲鑒,痛定思痛,仍不知檢察防範自身的惡念惡行,一如既往地不顧因果放縱而爲,這樣下去曆史的悲劇還會再次重演。

  在那黑白不分、是非不辨的年代裏,人們不僅鬥爭當世的活人,而且連古代的聖賢也一並批判,數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宗教信仰被完全摧毀,古聖先賢的教言學說被橫加踐踏汙蔑,致使文化斷代,全民的素質急劇下降。在這一切統統摧毀之後,便出現了信仰真空,人們除了金錢和權力什麼也不再相信了。人們已經不知因果報應是何物,以爲只要別人不知,便可以爲所欲爲,甚至即使路人皆知,但只要能買通上下,照樣可以爲非作…

《《正法妙音》第四冊 警世鍾》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