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妙音》第叁冊 因果的奧秘▪P4

  ..續本文上一頁們前世因爲造了何種惡業,以致今生淪落到這種地步,連漿水之名都不曾聽聞,更不必說獲得飲食了!”

  世尊遙望大河,告訴大目犍連:“你去讓餓鬼們飽飲一頓。”目犍連按佛吩咐,准備讓餓鬼們飽飲一頓,但是餓鬼的咽喉細如針尖,漿水無法進入餓鬼的咽喉。佛陀便以神力打開餓鬼的咽喉,大目犍連再爲他們施水。由于餓鬼們一直被饑渴所逼惱,欲望極大,結果腹部都脹裂了。他們對佛發了清淨心,所以命終之後生于天上,乃至證得果位。

  比丘們又有疑惑,便請問世尊:“這些餓鬼往昔因爲造了何種業而轉生此處?又因何業而得以轉生天界、現見真谛?”佛說:“他們都是過去自己造業,今天自己受報。你們谛聽,那是往昔迦攝波如來的時代,佛和聲聞衆四處乞告。後來,迦攝波如來的教化事業日益廣大,乞告的人也就越來越多。某時,有五百位居士因爲有事而在一戶人家裏集會。當時,許多乞告比丘來到這戶人家乞討,這五百人就心懷嗔恚,發粗惡語說:“這些迦攝波的沙門弟子,常常乞求,行如餓鬼。”

  佛對比丘們說:“你們認爲如何?往昔五百居士,就是現在的五百餓鬼。他們過去譏說迦攝波如來的聲聞衆像餓鬼,以此業力,五百世中都是感受餓鬼的果報,直到現在仍受餓鬼身。但由于他們命終之前對我發起了清淨心,所以轉生天上。又因爲他們曾在迦攝波如來的教法中修習梵行,所以今生得見真谛而證果。因爲這個緣故,所以我常說黑白雜業及其果報。”

  這則公案中的業因果,從因上來看,只是惡罵如來的聲聞衆爲“餓鬼”,果報卻是五百世中感受餓鬼之苦。如果以五千年計算餓鬼壽命,五百世是二百五十萬年,短暫一分鍾的惡口,竟導致二百五十萬年飽受饑餓的漫長劇苦。這種內在因果的增長程度,的確以無憂樹枝的增長也無法描述。

  庚四、五百農夫與五百牛之因緣

  有一次,佛陀在路上遇見五百農夫耕種。由于長年在泥水當中勞作,農夫們穿的是粗麻衣,一個個皮膚粗糙、手腳破裂。耕地的牛犢脖子上的皮膚被磨破,膿血直往下滴墜,累得氣喘籲籲。

  農夫們遠遠看見世尊具足叁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好,光明赫奕,勝過千日。世尊行走時的威儀極爲特殊,猶如妙寶山一般,佛身爲衆多的妙相所嚴飾。這些農夫見到佛,心中都生起清淨的信心,勝過十二年的禅悅。由于他們過去生中曾經種過善根,如今才能見到佛陀。

  佛走到他們近前,爲了調伏這些農夫,便走到比丘衆中就座。農夫們見佛已坐下,便都來到佛前頂禮佛足,然後退坐一面。佛陀觀察他們的根性、隨眠、意樂,爲說四聖谛法。他們聽法之後都證得預流果,而且從座中起身,合掌祈求世尊開許他們出家受近圓戒、淨修梵行、奉事世尊。世尊對他們作了開許。後來,他們都斷惑證得阿羅漢果。

  再說那些耕牛被剪斷挽繩之後,也都來到佛前,繞佛之後站立一邊。佛爲它們說了叁句妙法: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耕牛聞法之後,命終生天,又下來見佛。佛開示四谛之後,他們都現見真谛而返回天宮。

  當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五百農夫過去造了何業,導致今生成爲農夫,又在世尊的教法之中出家斷惑,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耕牛過去造何行業而轉生爲牛,後來又以何業而遇佛、生天、現見真谛?”

  佛說:“他們都是自己造業,自己受果。你們谛聽,那是往昔賢劫人壽兩萬歲時,有迦攝波如來出世,住在波羅痆斯施鹿林中仙人墮處。這些農夫當時在佛的教法中出家,但是他們整日聊天戲論,身心懈怠懶惰而不精勤策勵,既不讀誦也不作意,空受信施。比丘們,五百比丘不是別人,正是今天你們所見的五百農夫。因爲他們過去出家而不讀誦作意、懈怠懶惰,空受信施,以此惡業,在五百世中成爲農夫,勤苦勞作以加倍償還施主。又因爲他們曾在迦攝波如來的教法中出家,覺悟梵行,所以現在在我的教法中出家斷惑,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耕牛當時也在彼佛的教法中出家,由于毀壞一些雜小學處而墮入牛中。因爲它們對我發起了清淨心,故能轉生天上。又因往昔修習梵行,今天得見真谛。所以我常說,黑業黑報,白業白報,雜業雜報,你們應當舍棄黑業、雜業,修習白業。”

  這段公案之中,五百農夫所造的業,是出家而不讀誦作意,整日閑聊、懈怠懶惰,虛受信施。如果日食一斤,叁十年所食就是一萬斤,但這不是白白享受的,須五百世中日夜耕種來償還。假設一年收兩千斤稻子,一世耕種叁十年,五百世所收稻子是叁千萬斤,業債翻了叁千倍。再看耕牛的前世,雖然只是毀壞微小學處,後來卻墮爲牛身,受盡辛苦。所以,不要認爲隨便造一點惡業無關緊要,這是一種愚癡的想法。違背因果而行,最終只會一敗塗地。

  己二、《賢愚經》所出公案分叁:一、寶天因緣 二、象護因緣 叁、金天因緣

  庚一、寶天因緣

  一時,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有位長者生了一個男孩。孩子出生之時,天降七寶雨,七寶堆滿了院屋。長者請來相士爲孩子看相,相士看後對長者說:“這孩子的相很奇特。”長者聽後心生歡喜,對相士說:“請爲我兒取個名字。”

  相士問:“孩子誕生時有什麼瑞相?”

  長者說:“孩子出生時,天降七寶雨,所下的都是寶貝。”

  相士說:“孩子既有此福,那就取名爲寶天吧。”

  寶天漸漸長大,而且精通各種世間技藝。他聽說佛的聖德世上無雙,所以心中渴望見佛,隨佛出家。于是,他辭別父母來到佛前,禮佛後對佛說:“唯願世尊開許我出家。”

  佛便開許說:“善來比丘,須發自落,法衣在身。”再爲說法後,他便證得阿羅漢果。

  阿難問佛:“世尊,不知寶天比丘過去修了何種福德,感召出生之時天降七寶之雨,而且衣食自然,不缺吃穿。”

  佛告阿難:“過去有位毗婆屍佛出現在世間,度化了不可計數的衆生。某時僧衆到村落去遊行,當地的居士們共同迎請僧衆,廣作供養。有一窮人,雖然心裏歡喜供僧,但是家中沒有財寶等供物,于是他就取來一把形狀很像珍珠的白色石頭,抛散在空中供養僧衆,並發了大誓願。

  當時供養白石的窮人,就是今天的寶天比丘。由于過去他以信心和恭敬心,供養僧衆形如珍珠的白石,所以九十一劫以來感受無量福報,財寶很多,衣食也是自然而來,從未缺乏。而且,因爲他當時具足信心和恭敬心,所以今天值遇我出世而證得阿羅漢果。”

  窮人在幾分鍾當中以白石供養僧衆,雖然是很微小的善業,但以這把分文不值的石頭,竟換來九十一劫之中的無量福報,長時受用不缺,衣食自在,而且最後出家證得聖果。依靠佛語,我們了知微少的善業也具有極爲廣大的果報,爲什麼不努力行善呢?

  庚二、象護因緣

  一時,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摩伽陀國中有一位長者,生了一個男孩,相貌具足,非常討人喜愛。當他出生之日,庫倉中自然出生了一頭金象,父母很歡喜,請來相師爲孩子取名。相師們見到孩子的福德,就問他的父母:“孩子出生時有何瑞相?”父母說:“有一頭金象伴隨孩子出生。”因爲這個瑞相,便爲孩子取名爲象護。

  象護漸漸長大,稀奇的是,象也漸漸長大。象護能走路時,象也會走路,而且出入都是形影不離。如果象護不想使用大象,大象就安靜地住在家中,而且大象的大小便全是金子。

  象護常常與五百長者子一起遊戲,孩子們相互談論家裏稀奇的事。有的說:“我家的房屋、床榻、桌椅全是七寶做成的。”有的說:“我家的房屋、園林也是衆寶合成的。”有些說:“我家的庫倉充滿了妙寶。”有許多諸如此類的說法。

  這時象護就說:“我誕生之時,家中自然出生了一頭金象,等我長大能走路時,象也如此,它和我從無違逆。我常常騎著它四處遊觀,快慢很隨我意,而且它的大小便都是金子。”

  當時的王子阿阇世也在這群小孩當中,聽到象護所說,他心生邪念:假如我作國王,這頭金象一定要屬于我。他當上國王時,果然叫象護帶著金象一起入宮。

  當時,象護的父親對他說:“阿阇世王是個凶暴無道的暴君,他貪心很大而且悭吝,你想想,對父親他都那樣地虐待,何況對其他人呢?他今天叫你,恐怕是要奪走你的金象。”

  象護說:“不必擔心,我的金象無人能奪走。”

  父子倆騎著金象,一起去見阿阇世王。到了王宮門口,門人進去通報,阿阇世王命令他們乘象進宮。象護父子乘著金象進入宮內,下象跪拜之後,又向國王問訊請安。國王很高興,叫他們就座之後,命人端上飲食,就這樣粗略地說了幾句。不久,象護父子即將告辭離去時,阿阇世王說:“象護,你走吧,象就留在這裏。”象護也沒有傷心,他很高興地留下金象,徒步走出王宮。

  沒過多久,金象忽然隱身地中,又從地下踴出門外,象護仍然騎著金象回家去了。但是沒過多久,他又想:阿阇世王是個無道暴君,他的刑罰根本不講道理,我可能會因爲這頭象而被他殘害。現在佛在世間饒益衆生,我不如出家去修梵行。于是,他向父母請求出家,父母同意之後,他就騎象來到祇洹精舍,頂禮世尊之後,表白心願。佛開許他說:“善來比丘,須發自落,法衣在身,成爲沙門。”佛爲他開示四谛法,他當即證得阿羅漢果。

  每次,他和比丘們在林間樹下思惟修道時,金象也是與他形影不離,于是成爲一大新聞。舍衛國人聽說象護有一頭金象,都好奇地前來觀看,結果弄得吵鬧不堪,妨礙比丘們行道。比丘們便將此事反映給佛陀。佛告訴象護:“這頭金象使得人心愦鬧,你趕緊將它驅走吧。”

  象護說:“我早就想讓它走,但它始終不肯走。”

  佛告訴他:“你可以說:“我生死已盡,不需要你了”,這樣連說叁次,它就會自然消失。”

  象護如是而說,金象便隱入地中。

  當時,比丘們覺得此事稀奇,就請問世尊:“象護比丘過去修過何種福德,在何種福田中種植善根,所以獲得這樣巨大的果報?”

  佛說:“衆生在叁寶福田中種植微少善根,就能獲得無量無邊的果報。那是在過去迦葉佛的…

《《正法妙音》第叁冊 因果的奧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