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薩道時所發八種微妙大願。並且這個佛從因地初發心時經常以禅定力幫助成就衆生,恭敬供養各佛的莊嚴、清淨國土,菩薩的眷屬也都圓滿成就,此種福祿、功德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
證得小乘極果的聲聞和獨覺,即使經過多劫那麼長的時間來說,藥師佛的功德也說不完。唯有下一生就能成佛的補處菩薩才能如實任解。
釋尊又告訴曼殊室利說,如有深具淨信的善男子、善女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希望增長福德,斷除諸煩惱,持誦藥師佛的名號閱讀藥師典著,恭敬、虔誠地供養藥師如來,所有的罪惡、業障和各種疾病痛苦全都消失,衆生有情所有願求無不隨意滿足,直至證得無上菩提,永不退轉。
複次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五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妙寶。佛號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應、正等覺,有無量億菩薩圍繞現在說法,皆演大乘(1)微妙深義。曼殊室利,彼佛如來從初發心行菩薩道時,發八大願。雲何爲八?
【注解】
(1)大乘:即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爲宗旨。
【講述】
釋尊又告訴曼殊室利,從我們這個世界往東方去,過五倍恒河沙那麼多的佛國土,有一個佛國世界,名叫妙寶,其佛祖號稱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應、正等覺。有無數、無量億的菩薩圍繞著佛陀,聚精會神地聽佛宣講微妙的奧義。曼殊室利,那個佛在因地初發心修菩薩道時,發八大誓願,這八大願是: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衆生爲營農業及商賈事,令心擾亂,廢修菩提殊勝善法,于生死中不能出離,各各備受無邊苦惱,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衣服飲食資生之具、金銀珍寶隨願充足,所有善根皆得增長,亦不舍離菩提之心,諸惡道苦鹹蒙解脫,乃至菩提。
【講述】
第一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時,若有衆生經營農業、商業,使心思煩亂,不修菩提殊勝法門,在生死流轉中不得解脫,身受種種無盡痛苦、煩惱折磨,若能專心憶念,持誦佛號,由佛威神之力加被,衣服、飲食、生活資料、金銀財寶,隨願滿足,所有善根都得到增長,也不舍離菩提正法,各種惡道,都得解脫,直至證得無上佛果。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于十方界所有衆生,若爲寒熱饑渴逼身受大苦惱,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先世(1)罪業悉皆消滅。舍諸苦惱,受人天樂,乃至菩提。
【注解】
(1)先世:即前生、前世。佛教有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之分。先世即過去世。
【講述】
第二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在十方界所有衆生,如因寒冷、炎熱、饑餓、飲食等身受痛苦煎熬,若能誠心誠意稱誦我名,由佛大威德加持力的緣故,前生所犯的罪惡業果都消滅,脫離各種苦惱,享受人間、天堂無限快樂,直至證得大菩提。
第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于十方界若有女人,貪淫煩惱常覆其心,相續有娠,深可厭惡,臨當産時,受大苦惱,若我名字暫經其耳或複稱念,由是力故,衆苦皆除,舍此身已,常爲男子,乃至菩提。
【講述】
第叁大願:我來世證得佛果時,在十方界若有女人常被貪淫、煩惱覆蓋、纏繞其心,相繼而有身妊,深感厭惡,臨生産時,受到極大痛苦折磨,那怕暫時聽聞佛號或持誦我的聖名,由此功德威力加被,所有痛苦都消除,並舍女身而轉成男子,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衆生,或與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屬及諸親友,行險難處,爲賊所侵,受諸苦惱,暫聞我名,或複稱念,由是力故,解脫衆難,乃至菩提。
【講述】
第四大願:我來世證得佛果時,若有衆生,或與父母、兄弟、姐妹、妻子等眷屬親友,行至危險處,被賊所侵害,受各種痛苦,煩惱,暫時聽到我的名號,並至心持誦,由此威力加被,可以解脫各種苦難,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衆生行于暗夜,作諸事業,被惡鬼神之所惱亂,極生憂苦,暫聞我名或複稱念,由是力故,從暗遇明,諸惡鬼神起慈悲意,乃至菩提。
【講述】
第五大願:我來世證得佛果時,如有衆生有情在黑夜中作各種事業,被惡鬼神擾亂,心生極大憂愁、痛苦,聽我的名號並專心稱念,由佛威德神力加被,黑暗變得光明,甚至各種惡鬼神也發起慈悲心,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衆生,行鄙惡事,不信叁寶(1),智慧鮮少,不修善法,根力覺道(2)念定總持皆不修習,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智慧漸增,叁十七品(3)悉皆修學,深信叁寶,乃至菩提。
【注解】
(1)叁寶:即佛、法、僧。佛,有無上智慧與覺悟之人。法爲佛陀所說的教法。僧爲住持正法的出家人。
(2)覺道:大覺、正覺之路。
(3)叁十七品:又名叁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共叁十七品,爲修道的重要資糧,故名叁十七道品。
【講述】
第六大願:我來世證得佛果時,如有衆生作鄙劣惡事,不信佛、法、僧叁寶,缺少智慧,不修習佛法,根本的戒、定、慧、真言都不修習,若能誠心誠意稱誦我名,由佛功德威神之加被的緣故,智慧逐漸增長,叁十七道品都得修行學習,堅定信奉叁寶,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衆生,意樂鄙劣,于二乘道(1)修行而住,棄背無上勝妙菩提,若能至心稱我名者,舍二乘見,于無上覺得不退轉,乃至菩提。
【注解】
(1)二乘道:指聲聞乘與緣覺乘。凡屬修四谛法門而悟道的人,總稱爲聲聞乘;凡屬修十二因緣而悟道的人,總稱爲緣覺乘。此二乘均爲小乘。
【講述】
第七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衆生樂于修住于鄙劣不究竟的二乘道中,背棄無上勝妙究竟的菩提正道,如能專心稱念我名號,就能舍棄二乘之見,皈依無上正等正覺之菩提,精進不退轉,直至證成佛果。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衆生見劫將盡,火欲起時,生大憂怖、苦惱悲泣,由彼前身惡業力故,受斯衆苦,無所歸依,若能至心稱我名者,所有憂苦悉皆消滅,受清涼樂,從此命終于我佛土,蓮華化生(1),常修善法乃至菩提。
【注解】
(1)蓮華化生:佛教以蓮花代表清淨,因蓮花出汙泥而不染,念佛往生彌陀淨土的人,皆在蓮花之中化生。
【講述】
第八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如有衆生劫難將盡,烈火將燃起時,心生憂慮、恐懼、痛苦、煩惱,而悲傷哭泣,這是由于其前身所做惡業的緣故,受衆多的痛苦,沒有歸依之處。若能專心稱誦我名,所有痛苦、憂愁都能消滅,得到清靜、涼爽的安樂,死亡之後,會生我佛國土上,由蓮華化生,經常修習大乘佛法,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曼殊室利,是爲彼佛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八種微妙大願。又彼如來所居佛土廣博嚴淨,地平如掌。天妙香樹而爲行列。天花遍覆、天樂常鳴。天妙鈴铎隨處懸布。天寶莊嚴師子之座。天寶砌飾諸妙浴池。其地柔軟,無諸瓦礫,亦無女人及諸煩惱,皆是不退諸菩薩衆蓮華化生。若起念時飲食衣服及諸資具隨意現前,是故名爲妙寶世界。
【講述】
佛告訴曼殊室利,這就是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應、正等覺在因地修習無上菩薩道時所發的八種微妙誓願。那個佛所居住的佛國國土廣闊博大、莊嚴、清淨,地面平整如手掌,美妙的樹木芬芳成行地排列,滿布萬紫千紅的鮮花,美妙的音樂飄灑、演奏,悅耳的鈴到處懸挂著,佛安坐在各種寶石裝飾莊嚴的獅子座上,各種珠寶砌飾的美妙的浴池,地面柔軟,沒有各種瓦礫。此佛土沒有女人,沒有貪嗔癡各種煩惱,都是不退轉衆多菩薩蓮花化生。只要思念一下,飲食、衣服及生活各種資具會隨自己的意願來到面前,所以名叫妙寶世界。
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男子、女人、國王、王子、大臣、輔相、中宮、彩女,晝夜六時(1),殷重至心恭敬供養彼佛世尊及稱名號,並造形像,香花、音樂、燒香、末香、塗香而爲奉獻,清淨嚴潔,于七日中持八戒齋(2),于諸衆生起慈悲意,願生彼土,彼佛世尊及諸菩薩護念是人,一切罪業悉皆消滅,無上菩提得不退轉,于貪恚癡(3)漸得微薄,無諸病苦增益壽命,隨有希求悉皆如意,鬥诤怨家鹹生歡喜,舍此身已往彼刹土,蓮華化生,當生之時念定總持,悉皆明了。曼殊室利。如是當知,彼佛名號無量功德,若得聞者所願皆成。
【注解】
(1)六時:印度古代晝叁時與夜叁時合稱六時。晝叁時是晨朝、日中、日沒,夜叁時是初夜、中夜、後夜。
(2)八戒齋:一、不殺生,二、不偷盜,叁、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塗脂粉、香水,不穿華麗的衣服,不觀玩歌舞伎樂,七、不睡臥高大床褥,八、不非時食。前七爲戒,後一爲齋,故又名齋戒。
(3)貪恚癡:又名叁毒。貪是貪欲,恚是嗔恚,癡爲愚癡。
【講述】
釋尊告訴曼殊室利,若有清淨、信奉佛法的男子、女人、國王、大臣、輔相、中宮的彩女,晝夜六時虔誠一心一意地恭敬供養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持誦聖號,並造佛像,香花、音樂、燒香、末香、塗香尊重奉獻,清淨莊嚴、整潔,在七天中持八戒齋,對諸衆生生慈悲心,希望生于妙寶佛土,那麼,佛世尊及衆菩薩會保護憶念修行人,一切罪業都能消滅,證得無上菩提,永不退轉。其貪嗔癡逐漸減少,沒有諸疾病痛苦,壽命增長,雖有稀罕之所求,也都能如願,爭鬥怨家仇人都生歡喜心,舍棄此身往生那個佛土,托蓮花化生;當投生的時候,戒、定、慧、真言都知曉。
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的聖號,有無量功德威神力,若聽聞者,所有願望都能滿足。
複次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六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圓滿香積,佛號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應、正等覺。有無量億萬菩薩圍繞,現在說法。曼殊室利,彼佛如來…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釋義 卷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