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释义 卷上▪P2

  ..续本文上一页平正柔软,气如天香,无诸恶趣(15)及女人名,亦无瓦砾、沙石、棘刺,宝树行列,花果滋繁,多有浴池,皆以金银真珠杂宝而为砌饰。曼殊室利,彼国菩萨皆于七宝莲华化生。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16),皆当愿生彼佛国土。”

  【注解】

  (1)殑伽河沙:即恒河沙的异译。河中的沙又细又多;佛多在恒河流域一带说法,所以每说到极多时,总是举恒河沙为喻。

  (2)佛土:指一佛所住的国土,或一佛所教化的领土。

  (3)应:梵语“阿罗诃”的义译。因佛功德最为圆满,应受人天供养,为人天作大福田;又应已断净烦恼,应不再受生死。

  (4)正等觉:即梵语的三藐三菩提。乃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的意思,亦即佛的觉悟。

  (5)明行圆满:旧译明行足;圆满,就是足的意思。明是智慧,行如布施、持戒等万行。佛的福德智慧,自利利他功行,一切圆满具足,无欠无缺,故名明行圆满。

  (6)善逝:逝,即去的意思,也就是入涅槃。小乘圣者,丢下无边苦恼众生,自己一人入涅槃,是逝而不善;大觉佛陀不离生死而证菩提,不舍众生而入涅槃,故名善逝。

  (7)世间解:解是解了:对世间事理,众生苦本、苦因、以及灭苦的方法,离苦的究竟处,都明达、解了。

  (8)无上丈夫:又称无上士。无上,至高无上者。佛之智德,于天上人间最胜,为人天的导师,故称无上丈夫。

  (9)调御:调御如马师,能把暴戾的马,训练成驯服的马。佛教化众生,无论众生的根性如何恶劣、乖戾,如何刚强难服,也能善巧调御,使他慢慢转向佛法,修学佛法而得成就。

  (10)天人师:佛出世间,不但教化人类,也同样教化天人,有无量诸天参预法会听法,故佛为天人的教师。

  (11)佛:即是觉者,能究竟觉悟生命的秘奥,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圣人。

  (12)七宝:指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等七种宝物。

  (13)逾缮那:印度计里程的单位,又称由旬。一由旬约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不等。

  (14)赡部金:指须弥山四大洲之南赡部洲出产之黄金。赡部洲又称南阎浮提、南赡部洲。

  (15)恶趣:众生种恶因得恶果所趣向之处,与恶道同义,即地狱、饿鬼、畜生的三恶道。

  (16)善男子、善女人:指闻佛法而信受的男女,这里指在家、出家的修行者和六道中有缘众生。无疑叫信,闻薰佛法叫“善”。

  【讲述】

  以上从如来至世尊,是佛的十大通号。这十名,全是依佛的功德而安立的。因佛的功德太大,一名不足以表诠;当时,印度的一般习惯,凡歌颂或赞美,多用十个名词,佛法循世俗习惯,也采用十种名称赞佛。这十种名称便是:1、如来,2、应,3、正等觉,4、明行圆满,5、善逝,6、世间解,7、无上丈夫,8、调御士,9、天人师,10、佛。

  经文的这一段,总标了东方净土的名称,及佛陀的圣号。

  曼殊室利,彼佛如来应正等觉,从初发心行菩萨道(1)时,发八大愿。云何为八?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无上菩提(2)时,若有众生,为诸侧逼切其身,热病诸疟蛊道魇魅(3)起尸鬼(4)等之所恼害,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侧悉皆消灭,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注解】

  (1)菩萨道:菩萨修行圆满,自他二利,自未得度,先度人者,名菩萨道。

  (2)无上菩提:即无上正等觉。佛的圆满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

  (3)蛊道魇魅:魇魅:用邪道致人死亡;蛊道:即把虫放在器皿里,让它们自相啖食,取那最后存留的做成蛊,这种毒药奇毒无比,可以使人失去知觉。

  (4)起尸鬼:对死尸念咒,使尸首活动起来。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盲、聋、喑哑(1)、白癞(2)、癫狂(3)众病所困,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诸根具足,众病消灭,乃至菩提。

  【注解】

  (1)喑哑:喉音嘶沙,语言不亮。

  (2)白癞:大麻疯病。

  (3)癫狂:神经反常。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为贪嗔痴之所缠逼,造无间罪(1)及诸恶行,诽谤正法不修众善,当堕地狱受诸苦痛。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令无间罪及诸业障悉皆消灭,无有众生堕恶趣者,常受人天殊胜安乐,乃至菩提。

  【注解】

  (1)无间罪恶:没有间断地犯罪。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少乏衣食、璎珞(1)、卧具、财货、珍宝、香花、伎乐(2),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所乏资生皆得充足,乃至菩提。

  【注解】

  (1)璎珞:用线贯穿起来的各色珠宝。

  (2)伎乐:如琵琶、箫、笛、琴等乐音及歌唱之佛赞等。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或被枷锁系缚其身,以及鞭挞受诸苦恼,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苦难都得解脱,乃至菩提。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于险难处为诸恶兽熊罴、师子、虎豹、豺狼、螈蛇、蝮蝎之所侵恼,欲断其命发声大叫受大苦时,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恐怖皆得解脱,诸恶兽等悉起慈心,常得安乐,乃至菩提。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斗诤言讼(1)因生忧恼,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斗讼解散,慈心相向,乃至菩提。

  【注解】

  (1)斗诤言讼:斗是殴击,属身业;讼是争辩曲直,吵到执法官方以求判决,属嗔恶的口业。这些嗔恶可以升级到互相谋害,恶业更大。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入于江海,遭大恶风,吹其船舫,无有洲渚而作归依,极生忧怖,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皆得随心至安隐处受诸快乐,乃至菩提。曼殊室利,是谓彼佛、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八种微妙大愿。又彼世尊从初发心常以定力(1)成就众生供养诸佛,严净佛土,菩萨眷属悉皆圆满,此之福德不可思议。一切声闻及诸独觉(2),纵经多劫(3)说不能尽,唯除如来补处菩萨。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若王、大臣、长者、居士,心希福德,断诸烦恼,称彼佛名,读斯经典,于彼如来至心尊重,恭敬供养,所有一切罪恶业障及诸侧,悉皆消灭,诸有愿求无不随意,得不退转,乃至菩提。

  【注解】

  (1)定力:禅定的力量,能破除一切乱想,为五力之一。定,即心住一境,而不散乱。

  (2)声闻及诸独觉:听佛的音声教化而修行悟道叫声闻;不待佛的教化,看见现象界无常变化,即能悟道而会自己发心修行,开悟证果,叫独觉。声闻与独觉,都能明自性,出生死,从此岸而登彼岸。

  (3)劫:梵文劫波的简称,指时间很长的意思。世界由成到毁,叫做一劫。劫有小、中、大三种,一小劫为一千六百八十万年。

  【讲述】

  经文正宗分。

  佛告诉曼殊室利说:从我们娑婆世界向东方去,经过四倍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土,有一个佛国世界,名叫光胜。这个光胜世界佛祖的佛号: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世尊。有无量无数亿的不退转菩萨之所围绕。此佛安然住于大宝胜妙庄严师子座上,正在讲佛法。曼殊室利,那里的佛国土清净,庄严,纵横广阔百千逾缮那,用赡部金铺地,平整柔软,气味芬馥,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等恶趣,没有尘世污秽和男女爱欲,也没有瓦砾、沙石、荆棘,街道上生长著繁茂的花果、宝树,都用金银、珍珠杂宝而砌饰的浴池。佛告曼殊室利,那个佛国的菩萨,都是七宝莲花所化生,所以清净的善男子和善女人都应发愿,生于那个佛国。

  佛告曼殊室利:那个佛、如来、应、正等觉从前修菩萨道时,在因地发八大愿。这八大愿是:

  第一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时,若有众生身受各种疾病折磨,痛苦不堪时,为热病、外道法术、魇魅起尸鬼所害时,如能诚心诚意持我佛号,由此而得佛加持的缘故,所有的侧全部消灭,直到证得无上菩提。

  第二大愿:我来世成佛时,若有众生被盲、聋、喑哑或白癞、癫狂等病所困扰,如能一心一意持我圣号,受佛威德力之加被,诸根都会具足,众病消灭,直到证得无上菩提。

  第三大愿:我成佛时,如众生因贪嗔痴三毒所害,造了深重、没有间断的罪恶,诽谤正法,不修众善,应堕地狱受众多苦难,若能一心称念佛号,于是佛之加被威力,能使无间罪恶及各种业障全部消灭,没有众生再堕恶趣三涂,而会得到人天殊胜的安乐,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四大愿:我来世成佛时,若众生缺乏衣服、饮食、卧具、财物、各种珠宝、伎乐,如能诚心称念佛号,由此功德力,使所缺少的生活资料都得到满足,直至证得大菩提。

  第五大愿:我来世成佛时,如果有人犯了国法,身被枷锁系缚,或受鞭挞及种种苦难,若能诚心称我名号,由于得加被力之缘故,所有苦难都得解脱,直至证得大菩提。

  第六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如有众生在险难处受各种凶猛恶兽、熊、罴、狮子、虎、豹、豺狼、螈蛇、蝮蝎所侵害,生命将断,受恐吓大叫,受大苦难,若能忆念持诵我的圣号,以此殊胜功德力,所有恐怖全部得解脱,所有恶兽都会发起慈悲心,众生常生安乐,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七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若有众生争斗,发生言讼,而生忧愁烦恼,如能诚心称念我名号。由此得加持之威力,斗争、言讼得以和解,产生相互慈悲之心,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八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如有众生航行在江海中,遇到狂风恶浪,舟船处于危险之中,又找不到岛屿和海岸停靠,心生极大忧愁恐怖,若能专心忆念持诵我的名号,由我广大威神力之加被,舟船都能随众生心愿,行至安全、稳妥地方,并享受各种快乐,直至证成佛果。

  佛告曼殊室利,这就是那个佛、如来、应、正等觉在行菩…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释义 卷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