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大也。此說是否正確,請慈悲宣說。
答:法身無分別相,而遍一切處。報身依法身而顯,故相好圓滿難思。法藏比丘是阿彌陀佛之因地菩薩,當然無阿彌陀果佛之大身。其余佛身大小及菩薩此土西方並現等說,皆不錯也。
問:阿彌陀佛當般涅槃時,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之身量,同時毀滅否。
答:同時隱藏,此系報身,非是應身。無毀滅理。
問: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爲法身佛也。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然悲華經……當來曠遠不可計劫,阿彌陀佛當般涅槃。……正法滅後,遇中夜分明,明相出時,觀世音菩薩于七寶菩提樹下,成等正覺。……然則無量壽佛壽命,亦有窮盡乎。又觀音成佛,國土號[衆寶普集莊嚴]是于[極樂]外西方又多一佛土耶。亦即由[極樂世界而變爲[衆寶普集莊嚴世界]耶。仁者多聞第一,請釋此疑。
答:佛具叁身。阿彌陀佛壽命無量。此無量有二義。一爲無量之無量,法身報身也,一爲有量之無量,(大數名)應化身也。他受用報身,亦應化身攝。故彌陀有涅槃義。或曰彌陀涅槃,非真涅槃。猶方丈之退居也。故觀音成佛,曾無間隔。此釋與法報身佛無礙矣。須知淨土橫具四土,即彌陀圓具叁身,勿執一端可也。至觀音成佛,即此極樂變成衆寶普集莊嚴。異名異相,而不異其實也。
問:凡證涅槃者,是否永遠不生不滅,無壽數可以範圍之乎。誠如是,何以一切智成就如來壽命又只六萬劫,清淨蓮華目如來其壽命又只四十劫乎。(見地藏經)
答:無壽數者,佛之報身。有壽量者,佛之應身。無壽數之涅槃,謂之無余涅槃。有壽量之涅槃謂之無住涅槃。
問:法身佛遍一切處,何以凡人無感觸。是否一佛有一法身佛。果爾,則法身佛將互受影響矣。究作何解。
答:凡人在迷,故無所覺。法身無相,諸佛共證法身,亦無一異。如空合空,有何影響。
問:經載佛說法時,各處佛菩薩前來赴會。此佛菩薩是否皆爲賴耶識體。但文殊彌勒千二百羅漢,則系肉體。如此神入雜湊,且有時互相談話,實難思議。又法華經多寶塔中之佛,南天鐵塔之金剛薩埵,是否爲長期入定之肉身。何以又會說話。
答:佛說法時,赴會之菩薩,與凡夫接者系化身,與菩薩接者是報身,與佛接者是法身。法華經多寶塔中之佛亦然。金剛薩埵,是入滅盡定之肉身菩薩也。
問:羅漢入定上升兜率問彌勒,是神識升天,肉身猶在人間。世尊升忉利爲母說地藏王經,爾時文佛尚未入滅,如何升天。或神識上升,或肉身飛行自在,殊多疑問。觀世尊到頻婆娑羅王幽閉之所,說法竟,足步虛空,還耆阇崛山。既雲足步虛空,是肉身亦能上升,不僅神識升天也。仙能飛升,何況于佛,然否。請開示。
答:入定升兜率,是神識升也。佛升忉利,是乘神足通升,肉身升也。故優填王慕佛而造像,及佛從忉利下,而有王及群臣迎佛之事。足征是肉身升。
(六)佛土
問:釋迦牟尼佛所主之娑波世界,其佛土界限如何。
答:釋迦佛所主之娑婆世界,有叁千大千世界,即百億世界。一世界者,包括須彌四洲而言。
問:商務印書館出版之辭源中有雲,佛說吾人所住之世界,合一千則爲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則爲中千世界,更合一千中千世界則爲大千世界,總稱叁千世界。其上尚有華嚴世界等。此說未知可信否。
答:吾人所住之世界,不可但指中華一國,當指一須彌山四大部洲爲一世界。合千須彌爲一小千,合千小千爲一中千,合千中千爲一大千。言數則雲叁千,言量則雲大千,皆以娑婆國土之一世界爲單位。是爲華嚴經中浮幢王刹之第十叁層名娑波世界也。其上更有七重,其下亦有十二重,周圍眷屬,只此一世界,尚有十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圍繞。閱華嚴經可知。
問:經雲變化土者,即應身如來變化之土也。然則釋尊降生印度,應機說法,豈印度國土爲釋尊所變化耶。請爲解釋,以開茅塞。
答:釋尊應化此土,隱自己嚴淨之佛土,而示現同于娑婆之積土。豈非釋尊所變化耶。
問:方便土,實報土,寂光土,均在何處。
答:土爲依報,隨正報而存在。小果聖人,住方便土。地上菩薩,住實報土。佛在寂光土。與我等凡夫所住之同居土,亦是非一非異。若就當人,則各各當下即是。若就他人,則凡不聖,小不知大,因不知果也。
問:須彌山,指現在之何山而言。四面海中,各有一洲,中國既雲在南贍部洲,他叁洲皆在何處。請二指實。
答:我此地球,即南贍部洲。其他叁洲,皆不在此大地上。非我人之境界。故不可指呈。須彌山在四洲中央,當在北海之外,日月且在山之半腰。吾人仰視青天,或即其山崖之突覆者欤。
問:五臺山,或謂即寂光土。然吾輩凡夫所見,並不見其爲寂光。凡夫與菩薩同住一處,而所見有異,未知何故。又菩薩所見之五臺境界,究竟如何,山邱土石與寂光之關涉,又未知若何。
答:寂光土,乃佛菩薩所居。凡夫但住同居土,當然不見。凡夫與菩薩福報不同,故所見有異。菩薩所見,乃琉璃世界七寶莊嚴。山邱土石,乃寂光之影像,此其關涉之狀。
問:雞足山原系在摩竭陀國,補怛洛迦山原系在南印度,此出經中。然今雲南亦雲雞足,定海亦去普陀。理雖無礙,事必有元地。當如何解法。
答:華嚴境界,一多不二,廣铗無礙,隨緣應現。在印度在震旦,何常之有。
問:娑婆世界是否即地球。娑婆兩字,是何意義。娑婆世界,從何處來,是神製造耶,是佛製造耶。何以要分出娑婆世界,及極樂世界之別。
答:娑婆世界,是釋迦佛教化之區域。其單位爲四大洲,稱一天下,因有一日月,故一千個天下爲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爲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爲大千世界,此娑婆世界之範圍也。現在地球區域,只抵四大洲中之一洲,是南贍部洲也。娑婆之名,本是佛國文字之音,有堪能忍耐的意義,因這個世界不是美滿的世界,惟有甚忍的性者,方能居住,故題此名今人早發出世的心。世界是衆生居住之所,原屬于月生,應說是衆生所共造的。神亦衆生之一,佛在衆生界內同居,均有製造之分也。極樂世界,是娑婆世界外另一世界,有苦樂之不同,所以要分別言之。
問:阿彌陀佛未知降于何國,生于何時,未生以前,雖無淨土之名,未知實有淨土之地否。據要解雲,叁千大千世界,通爲一佛所化。此一佛爲何佛,開辟以前之人耶,抑即彌陀之化身耶。如必待彌陀發願而後始造此極樂世界,則彌陀未以前,此土果稱爲何等世界耶。
答:阿彌陀佛降生之國,即此極樂國土。極樂,梵語須摩提。又有安養安樂清泰等義。按鼓音聲王經所記,國名清泰,阿彌陀佛父名月上轉輪聖王,母名殊勝妙顔,子名月明雲雲,可知。然此國土,在阿彌陀佛未成佛前,爲聖王所居,即亦莊嚴,但不若阿彌陀佛成佛之後之莊嚴圓滿也。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于今十劫,此劫當是一大劫,而大劫年數,若就現時娑婆人道而論,經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爲一小劫,二十小劫爲一中劫,四中劫爲一大劫,則須一百叁十四億(千萬)叁百八十四萬年至要解所雲叁千大千世界,指我娑婆世界之範圍,一佛所化,即娑婆世界諸佛之任何一佛也。就現在教主言,即是釋迦牟尼佛。若以娑婆例極樂,則極樂之叁千大千世界,爲一阿彌陀佛所化耳。
問:極樂世界本在六道以外。經雲,彼佛國土,無叁惡道。竊思不但無叁惡道,即叁善道亦俱無之。所謂上善人,乃是無上之善,諸天神皆不可及,況修羅與人道耶。經何不概雲無衆生道,而獨雲無叁惡道耶。
答:一佛世界,四土具足。一爲凡聖同居土,即有六道衆生在內。二爲方便有余土,即有聲聞緣覺二聖在內。叁爲實報莊嚴土。即有菩薩在內。四爲常寂光土,則爲佛所在。但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之凡聖同居土,故具足六道。而極樂世界爲阿彌陀佛之凡聖同居土,但有人而無地獄餓鬼畜生之叁惡道也。阿修羅有天人鬼畜四種,若分屬四道,則可省去不說六道,但說五道可也。諸上善人,既稱爲人,即同人道。人相肖天,故就相言亦可同天道。若以諸佛菩薩出世聖人而論,本無一定身相,所謂意生身,隨緣化現耳。
問:從是西方,何故阿彌陀佛必在西方,東南北何以不在,是等諸方,可得在否。彼佛在西方,是偶爾莅止,隨緣暫住,或有意選擇永不舍離,或以他種因緣故,彼佛必在西方,西方定有彼佛,東南北方,何以不能有此因緣。謂從是者。當從釋迦牟尼佛所在說起。下雲西方世界,是從何處說起,相隔幾何佛土,與此西方是二是一,孰近孰遠。
答:佛土圓融,本無東西,隨衆生機,始有定方。況方本無定,依中而立,以一佛土爲中,則一切佛土隨此中土衆生機緣所見各各安立,始有十方國土。彌陀佛土之在西方,以此娑婆世界爲中,隨娑婆衆生之緣而見有定方耳。若據悲華經雲,無量劫前有轉輪王,名無诤念,時王發願,過西方世界作佛,彼國王者,今阿彌陀佛是。然則阿彌陀佛在初發心修行時,發願建佛國于西方,故今成佛已滿大願,而佛土在西方也。下文西方世界,亦是從此娑婆世界說起。西方世界無量,佛亦無量,略舉七佛耳。遠近如何經無明文,無從得知。
問:過十萬億佛土,此數位是概言其遠,抑是確不可易,如系概言,究竟有無遠數可以指言。如系確數,何以不可多少,恰爲此數。所過佛土,是爲如何佛土。
答:十萬億之數,當是確數。因佛土真實有故。佛土如是安立,亦是衆生機感所致,不多不少也。所過佛土名字,經無明文。
問:有世界名曰極樂,彼極樂世界名,是彼佛所命,或彼世界自命,抑或釋迦牟尼佛經下稱此佛所命。是否真實名稱,有無擬想假定。命彼名者,是經極樂名彼世界,抑京世界實彼極樂。彼名是彼方佛土所能獨有,抑他方佛土概可共稱。由今十劫以前,阿彌陀佛尚未成佛,彼方世界是否亦名極樂,不是彼名,原名爲何。爾時彼方以外,別有極樂世…
《古農佛學答問卷一 (四聖應化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