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古農佛學答問卷一 (四聖應化門)▪P8

  ..續本文上一頁既已超出六道,爲何要作天王,爲何在作天魔之細者。菩薩作天王,或爲護法起見。但作天魔而阻人修行,真是不可思議。祈賜教。

  答:菩薩作天王,乃示現爲度人起見。菩薩願力廣大,人間未能暢其本懷,故作天王也。示現作天魔者,爲逆行菩薩。所以警誡世人之毀法,與磨練修行人之道力也。

  問:阿阇世是仙人應化,非菩薩應化。觀無量壽佛經四帖疏卷二第九頁,載頻婆娑羅王患年老無子,不待仙人叁年命終來爲其子,速遣使殺之,仙人曰,卿當語王,我命未盡,王以心口遣人殺我,若與王作見者,還以心口遣人殺王等語。是報複心未息嗔癡惡毒俱熾,後殺父禁母,罪大惡極,何足以爲菩薩。若認阿阇世是菩薩應化,則現今主張廢倫廢孝者,豈不有所借口。

  答:釋迦本師應現世間,凡與有關系者,俱是曆劫法緣。阿阇世王以造五逆而發起念佛法門,稱爲逆行菩薩。若就仙人之轉生爲王子而論,只可說是仙人之業報,不可以雲應化也。因彼而發起念佛法門,無異助佛教化,故稱爲菩薩應化耳。但此菩薩稱爲逆行,況後來悔改舍邪歸正廣行佛化乎。

  問:泉州地方各巷沖壁處,每建有小亭,中安石佛像,其佛像與釋迦坐身同樣,其名稱爲泗洲文佛,未知別處亦有此種形式否。又未知泗洲文佛出自何經何史耶。

  答:此種情形,恐唯泉州有,他處無之。泗洲文佛,名實不倫。查唐中宗睿宗時,有番僧配住淮安龍興寺,诏入宮,甚得帝尊,及圓寂,送至泗洲普光王寺塔焉,後有聖僧萬回曰,此僧是觀音化身,因號泗洲大士。泉州所供者,殆即大士欤。

  問:寺山門內所供南向者,爲彌勒佛否。

  答:是彌勒菩薩化身,定應大師之像。大師在五代梁季,示生于浙江四明之奉化,皤腹常歡喜,手持布袋,故稱布袋和尚。今奉化縣嶽林寺,爲大師行道處。然彌勒是未來世佛,現在尚是菩薩,故稱爲彌勒菩薩爲宜。

  問:立于彌勒菩薩後者爲何菩薩。

  答:是韋馱菩薩,賢劫當來第千尊佛也。

  問:菩薩須降生修行方能成佛,成佛後要否降生。

  答:降生修行成佛,乃應身佛出世之常規,所謂八相成道也。至于報身化身,則不拘于此。(八相者謂一從兜率天退,二入胎,叁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轉*輪,八入涅槃。)又應身佛未出世前,爲一生補處菩薩,常居兜率天。故有降生之言。否則但雲示生,不必說降生也。

  問:一小劫中,約有幾佛出世。

  答:小劫中佛出世與否無定數。據經現在賢劫有千佛出世,皆在住劫。其出興次第,則第八小劫前無佛出。第九小劫始有四佛出,釋迦即第四佛也。第十小劫彌勒佛出。第十五小劫中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續出興。第二十小劫中樓至一佛出。余小劫均無佛。

  問:何謂七佛。

  答:由釋迦前追溯過去之佛,至前第六佛止,即迦葉佛,拘那含牟尼佛,拘留孫佛,毗舍浮佛,屍棄佛,毗婆屍佛,連釋迦佛共七佛。亦有他方七佛,如立七佛柱所刻名號,曰多寶如來,寶勝如來,妙色身如來,廣博身如來,離怖畏如來,甘露王如來,阿彌陀如來。

  問:何謂賢聖劫,期間有若幹久,賢聖劫即賢劫否。大劫小劫雲雲,起算于何時。現時屬何劫。佛典中辄雲第幾佛第幾佛,來曆如何。曆劫來最先成道者爲何佛。彌勒既已成佛,何以尚住兜率天宮。釋迦繼六佛而成道,似釋迦以前只有六佛,何以佛言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于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豈釋迦成佛別有道統相承,故言繼六佛成道耶。

  答:賢聖劫即賢劫,賢劫即現代時之大劫名稱。凡一大劫分爲四個中劫,一中劫分爲二十個小劫。世界從空初成,至于成了,爲一個中劫,名曰成劫。世界既成,暫住不壞,至將壞時,又爲一個中劫,名曰住劫。從初壞至壞完又爲一個中劫。名曰壞劫。世界壞盡,則成虛空,此空所經時,又爲一個中劫,名曰空劫。二十個小劫,以住劫爲標准。而計其久遠,則又以住劫之初八萬四千歲,漸減至人壽只有十歲,再從十歲人壽增加至八萬四千歲爲止,爲一小劫,故二十小劫以人壽一增一減爲分劑,即以此計算其年代,又以人壽遞減約每百年減一歲,增時亦然,如此算來,可成算式(84000-10)*100*2=X求其結果,爲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此爲一小劫時間之約數。現在適當賢劫住劫第九小劫減劫,人壽在六七十歲之時。衆生無始,故佛亦無始。說有一佛最先成道者,非佛教也。彌勒爲釋迦佛之補處菩薩。故居兜率天內院,須至第十小劫減劫之初,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方乃成佛,現在並未成佛也。在本世界成佛,從釋迦佛溯過去至第七佛,稱爲七佛。猶人家之上溯七祖也。但七佛之第一二佛,蓋在前一大劫,劫名莊嚴劫,佛名毗婆屍佛,屍棄佛,在賢劫于今有五佛,即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佛也。

  問:彌勒菩薩至今尚未成佛,何以知之。

  答:據佛說彌勒菩薩上生經下生經,即知現在彌勒在兜率天內院,俟第十小劫(現在第九小劫人壽七十歲)人壽滿八萬四千歲時,乃下生成佛。

  問:佛有定數,如下次成佛者爲彌勒,是則欲即身成佛,恐決難辦到。然乎。

  答:來問以世尊曾記賢劫千佛,謂彌勒次釋迦成佛,疑佛有定數。須知此千佛有千佛之因,使其果第次成佛。未嘗謂千佛之外,不計衆生在此期間成佛也。但即身成佛之說,則又不可不辨。成佛之義,須論六即。六即者何,爲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是也。理即佛,凡夫也。名字即佛,初發心人,猶是凡夫也。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則地前菩薩。分證即佛,爲地上菩薩。惟究竟即佛,乃真佛耳。禅宗密宗均有即身成佛之說,淨土宗亦有即身成佛之義,謂此土念佛時,極樂蓮胎已成就者。然所成之佛,至觀行即佛而已,豈真究竟佛哉。按觀行即佛者,謂方修觀時,如禅宗大悟時,密宗叁密相應時念佛一心不亂時。心與佛性相應,則佛性功德開顯。若出觀時,依然故我也。

  問:欲查考藥師佛之來曆,有何書可查。並請言此佛消災大意。

  答:讀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自知。

  問:阿彌陀佛是否萬能。

  答: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義。當然能力充賽空間時間也。

  問:釋迦佛自言我于天人之中最尊最勝,而大慈菩薩發願偈,則謂十方叁世佛,阿彌陀第一。何也。

  答:釋迦自謂最尊者,乃于天人之中,非謂諸佛之中。以釋尊爲大千一界之教主,所以爲九法界之至尊也。大慈菩薩引物欣向,此土衆生與彌陀之緣最深,故稱彌陀爲第一。普今一心皈命,非彌陀與諸佛較優劣也。

  問:佛教得馬鳴龍樹後,猶之儒家之得孟子,其道大昌,有此事否。二師何時人,何宗幾祖,有何著述。

  答:此說近似。此二菩薩,乃大乘各宗之祖馬鳴生在佛滅六百年後,著有大乘起信論。龍樹生在佛滅後七百年間,著有十住毗婆沙論,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等。就禅宗列祖次第,則馬鳴爲十二祖,龍樹爲十四祖。

  問:二月十五日,十一月十七日,十二月初八日是佛之何紀念日。

  答:二月十五日,爲釋迦佛涅槃紀念。十一月十七日,爲彌陀佛誕日。十二月初八日,爲釋迦佛成佛紀念。

  古農佛學答問卷一終

  

  

《古農佛學答問卷一 (四聖應化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