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既已超出六道,为何要作天王,为何在作天魔之细者。菩萨作天王,或为护法起见。但作天魔而阻人修行,真是不可思议。祈赐教。
答:菩萨作天王,乃示现为度人起见。菩萨愿力广大,人间未能畅其本怀,故作天王也。示现作天魔者,为逆行菩萨。所以警诫世人之毁法,与磨练修行人之道力也。
问:阿阇世是仙人应化,非菩萨应化。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卷二第九页,载频婆娑罗王患年老无子,不待仙人三年命终来为其子,速遣使杀之,仙人曰,卿当语王,我命未尽,王以心口遣人杀我,若与王作见者,还以心口遣人杀王等语。是报复心未息嗔痴恶毒俱炽,后杀父禁母,罪大恶极,何足以为菩萨。若认阿阇世是菩萨应化,则现今主张废伦废孝者,岂不有所借口。
答:释迦本师应现世间,凡与有关系者,俱是历劫法缘。阿阇世王以造五逆而发起念佛法门,称为逆行菩萨。若就仙人之转生为王子而论,只可说是仙人之业报,不可以云应化也。因彼而发起念佛法门,无异助佛教化,故称为菩萨应化耳。但此菩萨称为逆行,况后来悔改舍邪归正广行佛化乎。
问:泉州地方各巷冲壁处,每建有小亭,中安石佛像,其佛像与释迦坐身同样,其名称为泗洲文佛,未知别处亦有此种形式否。又未知泗洲文佛出自何经何史耶。
答:此种情形,恐唯泉州有,他处无之。泗洲文佛,名实不伦。查唐中宗睿宗时,有番僧配住淮安龙兴寺,诏入宫,甚得帝尊,及圆寂,送至泗洲普光王寺塔焉,后有圣僧万回曰,此僧是观音化身,因号泗洲大士。泉州所供者,殆即大士欤。
问:寺山门内所供南向者,为弥勒佛否。
答:是弥勒菩萨化身,定应大师之像。大师在五代梁季,示生于浙江四明之奉化,皤腹常欢喜,手持布袋,故称布袋和尚。今奉化县岳林寺,为大师行道处。然弥勒是未来世佛,现在尚是菩萨,故称为弥勒菩萨为宜。
问:立于弥勒菩萨后者为何菩萨。
答:是韦驮菩萨,贤劫当来第千尊佛也。
问:菩萨须降生修行方能成佛,成佛后要否降生。
答:降生修行成佛,乃应身佛出世之常规,所谓八相成道也。至于报身化身,则不拘于此。(八相者谓一从兜率天退,二入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轮,八入涅槃。)又应身佛未出世前,为一生补处菩萨,常居兜率天。故有降生之言。否则但云示生,不必说降生也。
问:一小劫中,约有几佛出世。
答:小劫中佛出世与否无定数。据经现在贤劫有千佛出世,皆在住劫。其出兴次第,则第八小劫前无佛出。第九小劫始有四佛出,释迦即第四佛也。第十小劫弥勒佛出。第十五小劫中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续出兴。第二十小劫中楼至一佛出。余小劫均无佛。
问:何谓七佛。
答:由释迦前追溯过去之佛,至前第六佛止,即迦叶佛,拘那含牟尼佛,拘留孙佛,毗舍浮佛,尸弃佛,毗婆尸佛,连释迦佛共七佛。亦有他方七佛,如立七佛柱所刻名号,曰多宝如来,宝胜如来,妙色身如来,广博身如来,离怖畏如来,甘露王如来,阿弥陀如来。
问:何谓贤圣劫,期间有若干久,贤圣劫即贤劫否。大劫小劫云云,起算于何时。现时属何劫。佛典中辄云第几佛第几佛,来历如何。历劫来最先成道者为何佛。弥勒既已成佛,何以尚住兜率天宫。释迦继六佛而成道,似释迦以前只有六佛,何以佛言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岂释迦成佛别有道统相承,故言继六佛成道耶。
答:贤圣劫即贤劫,贤劫即现代时之大劫名称。凡一大劫分为四个中劫,一中劫分为二十个小劫。世界从空初成,至于成了,为一个中劫,名曰成劫。世界既成,暂住不坏,至将坏时,又为一个中劫,名曰住劫。从初坏至坏完又为一个中劫。名曰坏劫。世界坏尽,则成虚空,此空所经时,又为一个中劫,名曰空劫。二十个小劫,以住劫为标准。而计其久远,则又以住劫之初八万四千岁,渐减至人寿只有十岁,再从十岁人寿增加至八万四千岁为止,为一小劫,故二十小劫以人寿一增一减为分剂,即以此计算其年代,又以人寿递减约每百年减一岁,增时亦然,如此算来,可成算式(84000-10)*100*2=X求其结果,为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此为一小劫时间之约数。现在适当贤劫住劫第九小劫减劫,人寿在六七十岁之时。众生无始,故佛亦无始。说有一佛最先成道者,非佛教也。弥勒为释迦佛之补处菩萨。故居兜率天内院,须至第十小劫减劫之初,人寿八万四千岁时,方乃成佛,现在并未成佛也。在本世界成佛,从释迦佛溯过去至第七佛,称为七佛。犹人家之上溯七祖也。但七佛之第一二佛,盖在前一大劫,劫名庄严劫,佛名毗婆尸佛,尸弃佛,在贤劫于今有五佛,即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佛也。
问:弥勒菩萨至今尚未成佛,何以知之。
答:据佛说弥勒菩萨上生经下生经,即知现在弥勒在兜率天内院,俟第十小劫(现在第九小劫人寿七十岁)人寿满八万四千岁时,乃下生成佛。
问:佛有定数,如下次成佛者为弥勒,是则欲即身成佛,恐决难办到。然乎。
答:来问以世尊曾记贤劫千佛,谓弥勒次释迦成佛,疑佛有定数。须知此千佛有千佛之因,使其果第次成佛。未尝谓千佛之外,不计众生在此期间成佛也。但即身成佛之说,则又不可不辨。成佛之义,须论六即。六即者何,为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是也。理即佛,凡夫也。名字即佛,初发心人,犹是凡夫也。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则地前菩萨。分证即佛,为地上菩萨。惟究竟即佛,乃真佛耳。禅宗密宗均有即身成佛之说,净土宗亦有即身成佛之义,谓此土念佛时,极乐莲胎已成就者。然所成之佛,至观行即佛而已,岂真究竟佛哉。按观行即佛者,谓方修观时,如禅宗大悟时,密宗三密相应时念佛一心不乱时。心与佛性相应,则佛性功德开显。若出观时,依然故我也。
问:欲查考药师佛之来历,有何书可查。并请言此佛消灾大意。
答:读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自知。
问:阿弥陀佛是否万能。
答: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义。当然能力充赛空间时间也。
问:释迦佛自言我于天人之中最尊最胜,而大慈菩萨发愿偈,则谓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何也。
答:释迦自谓最尊者,乃于天人之中,非谓诸佛之中。以释尊为大千一界之教主,所以为九法界之至尊也。大慈菩萨引物欣向,此土众生与弥陀之缘最深,故称弥陀为第一。普今一心皈命,非弥陀与诸佛较优劣也。
问:佛教得马鸣龙树后,犹之儒家之得孟子,其道大昌,有此事否。二师何时人,何宗几祖,有何著述。
答:此说近似。此二菩萨,乃大乘各宗之祖马鸣生在佛灭六百年后,著有大乘起信论。龙树生在佛灭后七百年间,著有十住毗婆沙论,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就禅宗列祖次第,则马鸣为十二祖,龙树为十四祖。
问:二月十五日,十一月十七日,十二月初八日是佛之何纪念日。
答:二月十五日,为释迦佛涅槃纪念。十一月十七日,为弥陀佛诞日。十二月初八日,为释迦佛成佛纪念。
古农佛学答问卷一终
《古农佛学答问卷一 (四圣应化门)》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