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古农佛学答问卷二 (六凡轮转门)

  古农佛学答问卷二 (六凡轮转门)

  范古农居士主答

  一、三善道

  二、三恶道

  三、一切神识升沈变化之研究

  古农佛学答问卷二

  六凡轮转门

  (一)三善道

  问:何为天。

  答:在人间之上,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类,共二十八天。

  问:天上是否亦与地面一样分列各土。

  答:有分各土者,如四天王天有四天,即四天区也。忉利天有三十三天。若色界天有四禅天,每禅天亦各分三天及八九天等。

  问:二十八天其名若何。

  答:地居有四王天。忉利天。(此即三十三天,以有三十三个天国故,)空居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此为欲界六天。有饮食男女睡眠之欲,与人间同。色界有十八天,曰梵众,梵转,大梵,初禅所生。曰少光,无量光,光音,二禅所生。曰少净,无量净遍净,三禅所生。曰无云,福生,广果,四禅凡夫所生。此外无想天,外道所居无烦,无热,见善现,色究竟,三果圣人所居,此十八天虽离欲网,尚具色身,故曰色界。此上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天。只有心识,而无色身,故曰无色界。

  问:二十八天最高者何天,最低者何天。

  答:最高者,为非想非非想处天,离地约六十四万亿由旬。最低者,为四天王,天居须弥山半,离地高四万二千由旬。

  问:二十八天之下,共有几天。二十八天之上,共有几天。

  答:三界竖论,自四王至于非想,共有二十八天。非想以前,即出界外,无天可言,即有乃上方世界之天也。四王以下,尚有恒憍天持曼坚首天,此三天乃四王所统之鬼神,实非天也。

  问:无量诸天统三界二十八天,即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欲界六天内之一天,是否尚有三十三天。

  答:欲界六天内之第二忉利天,即是三十三天。但同在一层,中央一天。八方各四天也。

  问:各书均言天有二十八,而佛法谈天一书,欲界天多魔天。色界天多梵身光净严饰摩醯首罗五天,其故安在。

  答:魔天,为第六欲天之别出者。梵身,光净,严饰,为初二三四禅各初天别出者。魔醯,首罗,为色究竟天之别出者。盖以二十八分天者,其大概耳,非定数也。

  问:三十三天天主,闻是迦叶佛时三十三女人造塔功德转生,未知出何经典。

  答:所说见智者大师维摩诘经疏卷一。引何经典,并未明言。然大师之疏,章安所记,当出自正经无疑。又见翻译名义集四卷,释提桓因条下。

  问:玉皇大帝即天上何神。

  答:乃欲界第二忉利天王。

  问:玉皇大帝能超脱轮回否。

  答:玉皇大帝,按之佛经说天,当是欲界天中第二层天,即释提桓因。尚为六道凡夫,安得不受生死。然能念佛往生西方,亦可超脱轮回也。佛法本是人天公法,故佛号为人天师。

  问:释提桓因,既有五衰,即有色身,何以能统辖无形鬼神耶。

  答:鬼神亦有形。三界中唯无色界四天无形耳。余皆有色身,但粗细不同也。

  问:六欲天之众生,尘欲未离,何以能有天眼耳。

  答:欲天因地,均能减省尘欲,故得天眼等报。

  问:他化自在天天寿万六千岁,少出多减,何谓少出多减。

  答:过者少,不及者多也。

  问:大梵天究是何天。

  答:为色界初禅三天之第三天。

  问:神仙未知是否属于大梵天。修仙道者,是否往生此天。

  答:神仙之高等者,属于此天。但不能生此天。因此天为天主,非臣民所得与共处也。

  问:坛经云,皮肉是色身,又云因有色身可见,故称有色界。然则色界诸天,岂不是化生,亦同吾人之由父母胎生乎。请详示之。

  答:天道众生,都是化生。化生亦可有色。但较微妙耳。

  问:八识颂云,眼耳身三二地居。谓初二禅天人无鼻舌二识,但有眼耳身三识,既无其识,必无其根,然则天人究竟系何相貌。

  答:上界天人相貌原同下界,以彼福德增上,表相较之下界,最极胜妙。初禅虽有觉观,终日在定时多,非无鼻舌二根,实无香味二尘。以境不现前,根无所偶,识无用处,寂然隐于净色根中,非全无也。若遇初禅,并觉观又离,定力复胜于前,故二禅支林功德称为内净,喜乐一心,虽有鼻舌根识,无所施用,故说无也。二禅以光明为教体,眼见光明相,即知伊所说法义。或有时耳闻法音,定中常发八触。其光相法音八触,乃眼耳身三根所对之尘。以根与尘交,识乃有用。所谓二地居者,即此意也。

  问:世人之身体为肉体,天上人之身体为何体。

  答:世人作业,有善恶杂遝,故感粗色垢身。天人因地作业纯善,故感细色妙身。

  问:天道众生寿命长短若何。

  答:四天王天寿五百岁,以人间五十年为一书夜。忉利天寿一千岁。以人间百年为一书夜。再上四天,递各倍增。初禅三天,寿一劫。二禅三天,寿二劫。三禅三天,寿三劫。四禅前三天,寿四劫。无想天五百劫。无烦天千劫。再上四天,递加一千劫。四空天中第一天一万劫,第二天二万劫,第三天四万二千劫,第四天八万四千劫。

  问:天王衣皆长身过半,此过半之衣,既无身而穿,何必要此无用之过半衣。又衣既过半身之长,如何行动。想天人常悬空间,以过半之衣而蔽之下体乎。是不能无疑。请示。

  答:天衣用幅,布披身,印度人衣服依之。长身过半,举其长度,于用无碍也。

  问:修到非想非非想天,神通已大,宁不知有天劫,何以不能即由此天预先修成正觉,以超脱夫还堕轮回之数,犹会今其五衰相现,束手无策乎。

  答:非非想天。即认自天受用以为极妙,宁知佛法而修行耶。至五衰相现,乃欲色界天人之苦。非非想天是无色界天,既无色身,安有相现。

  问:生于天者(菩萨等亦然)既具五通,则世尊给孤围中说法,可于天上见之闻之,何必定要到孤独围去耶。

  答:有天眼天耳通者,亦有神足通,来去自在,又何必不来亲近世尊耶。

  问:寺院山门侧供四大伟像是何人物。

  答:是四王天之四个天王。东方曰持国天王,为乾闼婆主。南方曰增长天王,为鸠槃茶主。西方曰广目天王,为龙主。北方曰多闻天王,为夜叉罗刹主。此四天王誓以神力保护佛法,故居门首。俗称四金刚,以其为金刚神之类也。(有神手执金刚杵者,系金刚神。)

  问:各地佛院山门,多塑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四大天王之像,以其护法之功甚大焉。惟四天王手执法宝各异,未卜执何法宝而系何位天王。希为逐位示明。

  答:手执琵琶,是持国天王。执宝剑者,是增长天王。执蛇者,是广目天王。执伞者,是多闻天王。

  问:吾辈人道究有若干类,佛如何说。

  答:佛说人道,以所居之地,别为四类。地分四大洲,在东者曰胜身,在南者曰赡部,在西者曰牛货。在北者曰胜处。身量寿命。长短有殊。若论果报,南洲为下下。若得值佛,南洲为上上。佛生印度,是在南洲之中。我国中华,是在南洲东部。按赡部又译阎浮提,义谓胜金。

  问:转轮圣王分管四洲,我所居之南瞻部洲,现在何转王主管,请分别训示。

  答:经称轮王治世,乃指世界初成之劫初而言,现在并无何人为此轮王者。轮王者圣王,能以十善治于下。试问今地球上人何国能行此仁政者。

  问:北俱卢洲之人,福泽较胜于三洲,思食得食,思衣得衣,然何以独无闻佛法之福。答:北洲人因地,福德偏多,善根偏少。故福报自在,而不闻佛法。

  问:前世人非今世人,今世人非后世人,何能食果受报。

  答:躯体虽异,心识无殊。故有不昧前因者,如结草衔环之类。

  问:心识乃躯体之作用,躯体既易,而云心识不改何耶。

  答:子但知心识为躯体之作用,而不知躯体乃心识之表相。惟心识有执受之力,故躯体得以坏于前,而更成于后。若心识随躯体而亡,则生物早已绝灭于世矣,安有今日尔我之躯体乎。

  问:人死后即投生,自由投生欤,抑有冥官指使欤。佛经中谅亦有之。敢问。

  答:人死投生,实是业力牵引所致,不自觉知。若自由,而实不自由也。冥官等亦是业力所感,然彼不过据业判定,非能指使。佛经中亦有言及者。

  问:昔阿祈达王临终,为驱蝇以拂面,一念嗔心,遂堕为毒蛇。一妇人渡河失手,其子堕水,因捞子故,与之俱没,以慈心故,得生天上。之二人者,自由投生乎,抑有冥王派送乎。

  答:投生之理,识神为业力所牵,爱欲所缚,而受后有。既非自由。亦岂有派送者乎。

  问:佛经所谓定业,天定乎,抑冥王定乎。

  答:非天定,非冥王定,是自己心王定。所谓有如是因,定招如是果。

  问:人死之后,其轮回六道,是否有天地之神主之,抑系纯出已识投生。

  答:此系已业所招,天地神明,但随定业支配耳。

  问:前见佛教刊物,载有人死复醒,易一灵魂,言动竟换一人。又有灵游阴界误投畜胎,产生畜类,经掷死畜身后,灵魂复还本身而醒。此等屡见不鲜。按佛理第八识,生则先来,死则后去,今何以第八识竟不离去,可投胎可夺身。若照上种事实,似乎换一第七识而已。请为解惑。

  答:八识去来,本极甚速,不经中阴,如秤低昂。其不经入胎住胎,而但于胎儿出胎之际取而代之,此乃生理之变态胎儿与彼必有宿缘,故能相让耳。第八识为前七识之本,安有本不动而枝叶他适之理。所云换第七识一句,非通论也。

  问:佛学起信编,有云投胎与借尸一样。为何借尸之人能知前生一切事。投胎之人,不能知前生一切事。

  答:投胎者,经过入胎之迷,与受在胎出胎之苦,所以昏迷不能知也。

  问:佛说轮回,自属可信。然有婴儿生后即殇者,若谓系讨债,则数小时亦讨不成债。若谓在此时间婴儿尚无神识,则无此理。此中因缘何在。乞示。

  答:儿在母胎,母不自在,或增病苦。其出胎时,母之性命在呼吸间,惶怖惨痛,同于地狱,尚谓讨不成债耶。债有钱债,则母因产儿亦不免化钱。债有命债,则母受剧苦,亦足以伤其身矣。思之。

  问:人死既非断灭,何以以…

《古农佛学答问卷二 (六凡轮转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