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如佛在無量壽經裏說:“自妻厭憎”,和玉耶女經裏說:“見夫不歡”。彼此厭憎不歡,于是雙方感情轉趨破裂,甚至造成不幸的悲劇。那末,怎樣的才能夠保障夫婦終身親愛的幸福呢?那就非遵從佛菩薩的話不可了。根據佛菩薩的話,有二點要注意而加以修養:一言色相和,二忍受。
(1)言色相和
佛說:“言色相和,無相違戾”。這是夫婦間精神生活的要素。雙方的言語能夠和軟,面色常帶笑容,那感情還會違戾麼?“體諒”,在夫婦間是很重要的。倘不肯體諒,互相批評指摘,那言色就不能夠相和了。批評是破裂感情的礁石。天臺人有句諺語:“耳朵要好話聽”。批評會引起對方的惡感,以爲你在輕視他,譏笑他。于是來一個反唇相譏,或者惱羞成怒。彼此都發火了,這豈不是自討苦吃嗎?對方倘有錯誤,要糾正他時,切忌率直;要婉轉地用商量的口吻,貢獻意見。對方倘有長處,要給與真誠的欣賞和稱贊,而且要常常稱贊。華嚴經裏說:“常作潤澤語,柔軟語,聞者喜悅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不可作“蠱犷語,苦他語,令他嗔恨語,如火燒心語,能壞自身他身語”。我們出言吐詞,要時時自己省察,要說應作語而不說不應作語。
“修行”是修改行爲。我們若是決定意志“修行”,就得先從言語上修改起,能夠做到“言色相和”這一步,夫婦的同居生活,便會常在和煦春風之中了。
(2)忍受
夫婦有時因生理或心理的變動,性情就難免異狀。有時因環境不盡滿意,言語舉動略改常態,這都是常有的事。設使雙方不能遵守佛的“忍誡”,因細故兩不相讓,而起口舌爭強,意氣用事,那末感情就要發生裂痕。你使對方氣惱,你自己也決定免不了氣惱。這是損人不利己的,又何苦去做這種愚蠢的事呢?
忍受是要培養的。當對方火氣很旺的時候,我縱有充分的理由,也應該暫時讓他,不和他辯論,不得已時,或出外暫避鋒頭,等到對方的怒氣消除以後,才和顔地告訴他,剛才的退讓並不是理屈示弱,實在因爲要避免家庭失和啊。這是寓剛于柔的禦夫和禦妻術,行之不已,對方沒有不被感動的。“柔能克剛”的真理,我們是很有機會可以應用一下的。
還有,逢到對方發火罵言的時候,應當記住天親菩薩的話:“罵者有二種:一實,二虛。若(對方所)說(是真)實者,我應生慚。若(對方所)說(是)虛者,無預我事,猶如響聲,亦如風過,無損于我,是故應忍”。所以能夠做到“無相違戾”的,不獨自己減少氣惱,就是對方也能夠覺悟,容易受我感化,家庭間就可相安于無事了。
二、怎樣待妻
做丈夫的人不可把妻當作寄生蟲看待,以爲她不能獨立生活,是依靠我吃飯的。要知道治理家政,是一件繁重的工作,如果沒有妻治家,那丈夫就有內顧之憂了。假使男子要兼顧家務,那末,他在社會服務方面就難得到滿意的成效。所以治家也就是服務社會。直接爲丈夫,間接爲社會爲國家而服務哩,做丈夫的應該明白家庭服務要比社會服務痛苦更多。做妻的在家庭做事,瑣屑而又費力,日日爲著飲食衣服操心,孩子們還要啼哭叫號,攪得她神經發漲,這是何等苦辛的工作啊。做丈夫的要時時想到對方的苦處,對方的好處,時時想到自己有什麼對不起她的地方。這樣想念,自然夫妻間的一切糾紛就可以減少了。妻倘沒有信佛,必須勸她信佛。妻信了佛可以使她的貪嗔嫉妒的脾氣,化爲寬宏柔和慈淑,能夠使你的家成爲幸福的家庭。佛訓誨女弟子:“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輕慢夫婿”。“夫婿遠行,整理家中,無有二心”。“甘心苦樂,無有二心,慕修婦道,不擇衣食”。女人能夠遵從佛教,真是做丈夫的福氣啊!
有一類的丈夫,或是鄙棄妻的出身貧賤,或是嫌妻的容貌醜陋,或是憎妻的性情愚笨。于是她既不如他的意,他就同她不和,他既不以和待她,她也自然不以和待他了。他們並不曾想到:許多富貴人家出身的婦女,習慣了嬌與傲的性情,常會欺負丈夫,看丈夫不起,反不如貧賤人家的女子,肯代丈夫辛勤勞苦呢。至于容貌的醜陋,實在不該加以厭嫌,要曉得美有體態的美,和品性的美;而品性美更爲重要。往往有美貌的婦人,不能得夫婿的歡心。爲什麼呢?因爲她的體態雖美而性情並不使人可愛,而且美色日久看慣了,也不過如此。時日久了,所引起的美的觀念也越久越淡。譬如美食,天天吃,吃慣了,並不覺得這是美味了。只有情是最重要的。情是愈久愈深的。佛所稱許的女人的端正美麗是著重在“心行”的,換句話說,就是著重情愛的,而不是色愛的。婦女倘只有美好的容貌,而“心行”不端正的,那是不足取的。
如果嫌她愚笨呢,我就得請問他,究竟要怎樣聰敏的女人啊,因爲聰明是沒有止境的。只要她能守貞操,能節儉,能灑掃,沒有叉馬將,吸香煙,喜遊蕩等惡習,就是夠得上做標准的妻室了。既然雙方做了夫妻,應該要體貼她,要憐憫她。聰明與愚笨,這是各人夙業的不同,正應該耐心地教導她才是呢。
對于這一般丈夫,除了請他們接受上面的勸告外,還須請他們嚴重地呵責自己,爲什麼在當初不慎重擇偶,精細考慮呢?
我佛在善生經裏,定下待妻的五條規律。佛說:“夫之敬妻亦有五事。雲何爲五?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亵。叁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
這五條待妻規律的涵義,我把它演述在下面:
(1)相待以禮
女人最歡喜丈夫對她溫存體貼,如當她休息或疾病的時候,你得細心地去照應她,使她感覺到家庭生活的甜蜜。粗暴慢忽的丈夫是被每一個女人所厭惡的。
女人也最愛丈夫對她表示感謝。當她替你做一些小事,如縫補衣襪之類,你不可認爲是她的本分,應該要說聲:“謝謝你”。在表面上,她雖然覺得你的話是多余的,但是他的內心,卻有無限的快慰哩。
歡喜丈夫稱贊她的美麗,也是每一個女人都是如此的。做丈夫的要把妻優美的地方,如眼、耳、鼻、齒和姿態等,碰到機會,就加以稱贊。女人受到丈夫的贊美,就會格外感到快樂。
女人歡喜她的丈夫當著別人面前誇獎她。這種稱揚使她心裏不僅愉快,而且非常感激。她最討厭當著別人的面前,批評她的短處;或是指摘她的錯處,使她面子上難堪。丈夫需要糾正她的時候,可千萬不要被父母兒女或鄰居和其他的人聽見。
妻有意見,不管是對的,或是不對的,應當虛心聽受,然後和她詳細討論。尊重對方的意見,一定可以引起對方愉悅的感情;而且凡事多一個人討論,就多一些參考的資料,而得到圓滿的結論,俗語所謂:“叁個皮鞋匠,可抵一個諸葛亮”。
(2)威嚴不亵
所謂威嚴不亵,並不是叫你扳起一副呆板的面孔,擺起丈夫的架子。威是莊重而不浮躁,嚴是尊嚴而能自愛,不亵是不可輕慢。待妻的舉止應該莊重雍穆,不可學輕簿子的輕慢底舉動。對于性生活要有節製,要自愛而不□喪可寶貴的健康。縱欲是最可畏,應該“嚴”與防範的。佛說:“節己莫淫她,自妻生知足,是故妻愛己,不爲他人侵”。這是威嚴不亵的解釋。
(3)衣食隨時
女人常歡喜丈夫贈與她心愛的東西。所謂心愛的東西倒並不一定要價值昂貴的,只要你是爲她而買的,她心裏就感到無限的愉快了。如衣料食品之類,當她心裏想要而還沒有開口的時候,你就買來送她,她自然喜出望外,感到你實在是世上唯一的愛人了。
(4)莊嚴以時
這莊嚴以時就要給她的服裝,裝飾得整潔而適合時代。因爲愛美的心理,誰都是有的。但是做丈夫的也不可使她打扮得過分華麗,競奇炫異,那非獨流于奢侈,而且也失了莊嚴的真意義。服飾是整一身的容儀,保自己的品位,在選擇和製作的時候,應該要顧到這兩點的。
(5)委付家內
婦女爲家庭服務,也可說就是爲社會服務。丈夫在外面爲社會國家服務,妻能夠把家務處理得井井有條,使丈夫無內顧之憂,專心致志地爲社會、爲國家服務,增高其服務的效率;那末,妻雖不是直接爲社會國家服務,實在間接的爲社會、爲國家盡了她們最大的責任;對于社會國家可說是和丈夫分工合作。
做丈夫的對于家中大小事件,只須主持大體,而不必爲微細的瑣事一樁樁親自去督察管理。男人家對家政明察秋毫般地去幹預,作求全的責備,是常會使妻無地自容而感到沒趣的。所以即使妻處理事務有失當之處,也要“言色相和”,要“忍受”,使她有自新之路。
對于妻個人的費用須有相當的供給,窮奢極侈固屬不可,而鄙吝苛刻卻也不可。
對于家常日用的支出,應該給與妻以合理的信任,自由支配的權力。只要能誇獎她,勉勵她,說她有處理經濟的手腕,會料理家計,那就比查她的日用賬更來得有效。她一定會替你簡省多余的錢,而決不致濫費的了。
叁、怎樣待夫
夫婦之道是建築在情愛上的。這情愛又著重在確保恒久的持續。婦人對于情愛的支持,有很大的潛勢力。所以要使家庭中充滿濃郁的情愛,婦人實在是占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妻的責任不一定在于出外做事。倘或丈夫收入不豐,固然希望妻能有工作,可以補助家用的不足。但是要以不礙家務做前提,倘若只顧有形的進款,而忽略了整個家庭沒人料理的損失,那是得不償失的。
(1)不怨不驕
優裕的境遇中,夫婦是容易相處的。但當境遇貧困的時候,因經濟的逼迫,雙方就容易互相怨尤。尤其是做妻的,最易怨苦。于是不可免的誤會口角,就隨時有發生的可能。夫婦固然要同甘,但也不要忘記應共苦的。要記住古代高僧說的:“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生活愈是困苦,愈是要共同努力,困苦可以興家,從困苦中奮鬥出來的夫婦,愛情是永久的,前途是光明的。困苦的夫婦們,請記著這兩句詩啊!
有些婦人性情剛愎,自驕自傲,或倚著娘家財高勢大,或自恃面貌美麗,遇著家庭裏事情稍有不如意,就要大聲小叫,要咒要…
《建設佛化家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