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罪。大家要曉得,稱念佛名的利益這樣的大,還可以不趕緊至誠懇切的念佛麼?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
【解】彼佛,是說阿彌陀佛。“遣”字:是差的意思。“以”字:是因爲的意思。七七日,是七個七日,就是四十九日。
【釋】這個修行人正在合掌叉手,稱念阿彌陀佛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差化身的阿彌陀佛、化身的觀世音菩薩、化身的大勢至菩薩,到這個修行人的面前,稱贊這個修行人道:“善男子呀!因爲你稱念佛名的緣故,你所造的許多罪都消滅了,所以我來迎接你。”化佛說完了這幾句話,這個修行人就看見化佛所放的光明,周遍照滿在這個修行人的房屋裏頭。這個修行人見到了化佛放的光,心裏頭很歡喜,他在這個世界上的壽命,也就完盡了。他就坐在寶蓮華裏頭,跟在化佛的後面,生到七寶池裏頭去了。經過了四十九日,蓮華開放了。
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爲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解】“信”字:是信佛道。解:是明白了解經裏頭的義理。“具”字:是這個修行人,已經完全有了百法明門的知識了。
【釋】在蓮華開放的時候,大悲觀世音菩薩,同了大勢至菩薩,放出很大的光明來,停住在這個修行人的前邊,兩大菩薩向他說十二部經很深奧的義理。這個修行人聽到了,都能夠信,都能夠明白了解,並且就發了修成佛道的大願心。經過了十個小劫,百法明門【在前邊第十四觀裏頭,已經詳細解釋過了。】也都完全修學成了,就得到了十地位的第一位。這就叫下品上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衆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衆火,一時俱至。
【解】僧祇:是比丘、比丘尼。不淨說法,有五種:第一、是說虛妄語。第二、是只說世法上的話,不說佛法。第叁、是飲酒,吃五辛,【五辛,是五種又苦又辣又臭的菜類,像韭菜、大蒜、蔥、蒜苗、小蒜都是的。】同了犯淫,【不論正淫邪淫,都是犯淫。】或是身上不淨,穿了法衣【法衣,是出家人所穿的衣。】到佛堂裏頭去汙穢叁寶。第四、是說壞信佛同了有道德的人。第五、是因爲貪旁人給他吃,給他錢,向人隨意亂說佛法。
【釋】佛又囑咐阿難同了韋提希道,下品中生,是九品往生裏頭的第八品。或是有些衆生破壞違犯五戒八戒的,或是破壞遵犯具足戒的。【具足戒,是完全的戒法,也可以稱大戒;就是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叁百四十八戒。○塵空大法師說,依據四分律上,比丘尼叁百四十八條戒;梵網經上,說比丘尼五百戒,查各種律書,都沒有比丘尼五百戒的說法。○律書,就是講出家人應該守各種戒的書。】像這樣愚癡的人;或是偷比丘、比丘尼、大衆的東西;或是偷旁人供養比丘、比丘尼吃的穿的東西;或是不依照佛的道理,專門把不清淨的世間法,向大衆人演說;或是向旁人亂說違背佛理的妄語,害旁人墮落惡道,自己一些些不曉得羞恥,還要把所造的許多惡業,來遮飾自己。【這裏的莊嚴兩個字,只能夠當他遮飾來講了。】像這樣犯罪的人,因爲他惡業太多太大了,應該墮落到地獄裏頭去的,所以到了他壽命快要完盡的時候,地獄裏頭各處的火,【上邊所犯的各種重罪,都要墮落到無間地獄去的,所以有種種的火。】在同一個時候,一齊都要燒過來了。
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爲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解】十力:是佛同了菩薩,所有十種智慧力的用處。這個廣贊的“廣”字:是多的意思。神力,是有神通的能力。戒:是五戒、八戒、各種戒法。定:是心思安定不動。慧:是智慧。解脫知見,同了上邊的十力,下邊釋裏頭就會解釋清楚的。
【釋】這個修行人,雖然碰到了地獄裏頭的種種火,但是虧得碰到了善知識,動了他大慈大悲的心,就向這個修行人,稱贊演說阿彌陀佛十力的威嚴,十方的功德。十力:第一、是知覺處非處力。【覺處,是曉得道理的意思;就是佛能夠曉得是道理,不是道理的智慧力。】第二、是知叁世業報力。【業報,是善業惡業的報應;造善業,得樂報,造惡業,得苦報;就是佛能夠曉得一切衆生,過去現在未來叁世業報的智慧力。】第叁、是知諸禅解脫叁昧力。【就是佛能夠曉得各種禅定,同了八種解脫,叁種叁昧的智慧力。禅,是梵語,禅那的簡單說法;翻譯中國文,是靜慮兩個字。就是靜定了心思,參想佛法的理。慮,就是參想的意思。禅的道理很深的,修禅的法門很多的,大略說說也有十二種,所以叫諸禅。解脫,到下邊有詳細解釋的。叁昧有叁種:第一是空叁昧:就是觀察種種的法,都是有了因,有了緣,才生出來的。凡是有了因,有了緣,生出來的一切法,都是虛假的,沒有實在體質的,所以叫空。第二是無相叁昧:色聲香味觸男女生異滅十種,都是虛妄的相,要想證到涅槃,一定要離開這十種虛妄相的;離開了這十種虛妄相,就是一切相都沒有了,所以叫無相叁昧。第叁是無願叁昧:也可以叫無作叁昧。作,是造作,就是有心做出來的意思。苦同了無常,沒有一個人不願意舍棄的,也沒有一個人願意去造作的,所以叫無願叁昧。○生異滅,就是生住異滅四種相,除去了住相,就只有生異滅叁種相了。我們世界上,不論什麼法,一定是先有生,等到已經生了還沒有滅,在那暫時停頓的短時間,叫住;但是住又不會常住的,忽然又要改變的,在這改變的時候,叫異。究竟還是要沒有的,還是要歸到滅的一條路上去的,叫滅。涅槃,是梵語;翻譯中國文,就是沒有生、也沒有滅、了脫生死的意思。】第四、是知他衆生諸根上下相力。【就是衆生有上等利根的,也有下等鈍根的,佛都能夠曉得他們的相的智慧力。】第五、是知他衆生一切欲力。【就是一切衆生,種種的貪欲,佛都能夠曉得的智慧力。】第六、是知世間種種無數性力。【就是世界上所有無數衆生的性各各不同,佛都能夠曉得的智慧力。】第七、是知一切道至處相力。【像修了五戒十善,能夠生在人道、天道,修了八正道等無漏法,能夠證涅槃。佛曉得修什麼道,成什麼相的智慧力。○八正道:第一正見。第二正思惟。第叁正語。第四正業。第五正命。第六正精進。第七正念。第八正定。這八種正道,講起來很煩的,所以只把名目提出來不詳細解釋了。若是要曉得詳細,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一節底下,解釋得很清楚的,可以查看的。無漏,是修得很完密的,不會漏掉的意思。】第八、是知天眼無礙力。【佛用天眼來看衆生生的時候,同了死的時候的相,是端正的、或是醜惡的,死了生到善道去的、或是墮落到惡道去的,都能夠完全看見的智慧力。】第九、是知宿命共相共因緣力。【佛能夠曉得衆生經過百千萬劫,一直到現在一世一世,是什麼姓名、境界、苦樂、壽命長短的智慧力。】第十、是知永斷習氣力。【習氣,是凡夫有的一種慣常的壞習慣,佛已經得到了無漏智慧解脫,凡夫所有的一切妄想迷惑的習氣,也已經永遠斷絕的智慧力。】還要詳詳細細稱贊阿彌陀佛的光明神通的力用,【力用,就是力量的作用。】也稱贊戒、定、慧叁種法。
戒定慧,是修佛法最要緊最重大的叁種法。戒:是身業、口業、意業一切不犯。【身業,就是五戒裏頭的殺盜淫叁業。口業,就是妄言绮語兩舌惡口。意業,就是轉惡的邪的念頭。】定,是一心一意專門修學佛法,沒有一些些別種不合佛法的妄念;或是看到了,聽到了,違背佛法的邪說,搖動自己的心。慧:就是智慧,常常用智慧來觀照自己的心性,只有修種種的善業,不造一些些的惡業。解脫的“解”字,【“解”字,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夜字音。】是離開束縛的意思。“脫”字,是自由自在的意思。解脫有八種:第一、內有色相,觀外色解脫。【是心裏頭有了色同了想,兩種貪欲的壞念頭,就要趕快滅除他,要滅除這種貪欲心,應該要看身外邊的種種不潔淨,那就覺得沒有什麼可以貪了,也沒了什麼可以愛了;貪欲心就自然不會起來了,就解脫了。】第二、內無色相,觀外色解脫。【就是心裏頭雖然不起色,同了想的那種貪欲,但是要使得不起的心更加堅固,還是要看身外邊的種種不潔淨,才可以使得這貪欲的心,永遠不起來,所以叫解脫。】第叁、是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就是不看汙穢的色,只看清淨的色,叫淨解脫;在用定功的時候,連了淨的相,都要完全除滅,只見到光明清淨的色;雖然見到了這種清淨的色,還是不起貪欲的心,那就這個身體證得了性解脫了,所以叫身作證。這種解脫,完全圓滿能夠常住在定上,所以叫具足住。○性解脫,是說把這個心完全離開各種定功的障礙,能夠入滅盡定,這個本來有的真性,就解脫了。具足,就是完全圓滿的意思。○滅盡定,下邊就會解釋清楚的。】第四、空無邊處解脫。第五、色無邊處解脫。第六、無所有處解脫。第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這四種都是無色定的解脫名稱。【天總共有二十八層,分做欲界、色界、無色界叁界,最高的無色界,有四層天,就是空無邊處天、色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天,因爲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四種解脫,就是無色界各天上的天人修的,所以就把天的名稱,做了解脫的名稱,總名就叫無色解脫。】在無色定天上的人,就修這四種無色定解脫,各各在所修的定上,觀照苦空無常無我四種法,覺得這種有生死的世界,實在可…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白話解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