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救苦救難.絕症不懼的關鍵▪P11

  ..續本文上一頁釋迦牟尼佛于此世界,曾多次宣說淨土妙法,並令會中大衆,親眼得見極樂世界。淨土叁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無量壽佛經)中,有兩部就都有這樣的記載。《無量壽佛經》中,阿難願見極樂,在正向西方頂禮念佛之時,頓見西方極樂世界現前,阿彌陀佛如黃金山高出海面,威德巍巍,相好光明,並見彼國諸大菩薩等衆,娑婆極樂兩土相見如在對面。當時在會大比丘一萬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男居士七千人,女居士五百人,共兩萬人,一時俱見極樂世界。釋尊在說《觀無量壽經》時,韋提希夫人與五百侍女,也都同時得見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兩經中有如此殊勝的示現,都是爲了堅固衆生的信心。人們既生實信,自然生出求生淨土之願。

  曆代往土記實:

  (一)唐朝有一張善和者,殺牛爲業,臨命終時,見群牛數十頭,追逐而來,角刺足踢,作人語索命,痛苦難當,惟求速死,地獄相現面前,幸忽得一僧人來到,叫他誦念“南燕阿彌陀佛”,他即信願橙念,未滿十聲,他欣喜高聲笑喊:“群牛已走,佛來迎我”。合掌隨佛往生西方,真如俗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

  (二)宋黃打鐵,潭川人,打鐵爲生。見遊方僧至,請入奉茶,告以窮苦,求示修行之法,僧即授以“持名法門,可不花錢,不妨工作,能一生持念不辍,臨終,佛必接引往生其國,無有衆苦,但受諸樂。”黃甚喜,依教奉行,每打鐵時,念佛不絕聲。妻曰:“打鐵本辛苦,再加念佛,豈不更苦?”黃雲:“是法極好,往日爐邊覺火熱,念佛則不熱,打鐵覺臂酸,念佛則不酸。”數年後,忽沐浴更衣,謂其妻曰:“我今天要回家去。”妻曰:“此非汝家,家在何處?”曰:“我家在西方。”妻笑曰:“汝去好丁。”仍打鐵念佛如故。旋說喝曰:“釘釘擋擋,久練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即執槌立亡,面不改容。異香芬郁,天樂鳴空,衆所共聞。(佛祖統紀)

  (叁)清朝吳生,杭州人,順治初年,大兵圍城,父母失散,被掠送張將官標下服役。自歎本是儒家子弟;遂于佛前立誓,持齋念佛,日誦金剛經,回向生西。至順治十四年十月廿二日忽告本官,欲生西方極樂國。本官不信,诃責爲妖言。次日又到提督前乞假,提督怒,令本官捆打,吳生卻無怨言。又同各兵營辭別說十一月一日歸西。是日五更,沐浴焚香禮佛畢仍至本官船上叩辭。本官大怒,遣兵跟蹤。見他西向叁拜,端坐說:“身在營中,心出家。身披铠甲是架裟。刀刀親見彌陀佛,箭箭射著白蓮花。”說完時自己吐火焚其身。全營官兵遙拜。本官全家遂持齋戒。(蓮藏)

  (四)清朝陳妪,常熟人,居于城南以紡爲業,笃信佛法。念佛不絕,如是卅年。一日忽呼其子曰:“見到空中寶蓋旗甚多,我要去了”。取湯沐浴畢,拍手大笑,即合掌端坐逝世,久不傾倒,室內香氣襲人。尚書(官銜)翁叔元年青時,親見其事,錄記爲證。

  (五)念佛增福壽:清朝高士桢,錢塘人,年五十一,病入冥中,遊地獄,有冥官雲:你今回去,要一心念佛,一心行善,定能出苦。一日蘇醒,病良好,發心念佛,行諸菩法,回向西方,並轉教人。如是二十五年,至年七十五,臨終叁日前,自知時至,曰:今離苦惱矣,奉勸世人,及早修持,無話後悔,泊然而逝,時乾隆卅五年十二月。(種蓮集)

  當代往土記實:

  (一)民國五十四年四月叁、四日香港工商日報附照片刊登:顔竈蘭八十四歲住香港旺角新填地街二叁四號地下。廿四歲夫亡,撫養遺腹子,長齋念佛五十年。臨終前叁日對子媳說叁日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並遍辭親友。令其子媳預備新衣新椅。因其健康無病,子媳不予置信。叁日後早晨叁時許,老人起床自行沐浴坐椅念佛至五時許安然無疾逝世。更至叁日始行入臉,身體柔軟如生,此事轟動香港。(香港工商日報)

  (二)範銀妹臺灣人,家貧性烈,不信佛。後因患瘤,瘤破汙血潰流,日夜痛苦。民國十六年正月間說佛法因果報應,乃生大怖畏。至二月八日,決意皈依叁寶。拜茂峰法師,取法名了香。專修淨業,晝夜念佛不絕。未及兩月,自知時至。臨終叁日前自言神遊西方。至四月初六午夜,見佛放大光明,勝過白天,室內無燭自明,家人一齊見到。範氏自言佛及菩薩親垂接引,合掌微笑而逝。衆聞異香直到天明末散。時年六十。(近代往生傳)

  (叁)賴福興廿二歲住臺中市大雅路賴厝十二鄰,系賴俊之子。大學畢業染肺病,以偶然機緣,得知念佛法門,民國五十五年農曆十二月初旬,忽請父母至床前說:“今天中午將往西方極樂世界,請勿傷心。大哥往日本十幾年雖無音信,將于近期回信。兒本來討債,往世曾與父母結深仇,今生爲兒子,染病叁年,至今債務尚未討盡,原俟房屋變賣,使雙親窮苦。因以年來一心念佛,消滅多生罪業,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然後兩手合十念佛約廿分鍾,安祥而逝。賴家房客見此莊嚴相狀,無不同聲稱贊佛法無邊不可思議。臨終所說其長兄之事,果然應驗。(菩提樹雜志一七叁期)

  (四)證持,俗姓王,江蘇常熟人。出身農民家庭,守貞不字。年二十余,投蘇州郊區白衣庵,依慧智老者比丘尼座下剃度,法名證持。白衣庵地處黃豆芽屯之北。原爲白衣古寺,向由大僧住持。清末,毀于戰火,荒廢已達六十年之久。慧智比丘尼募化重建,更名白衣庵,師于民國十七年,往南京寶華山受大戒,得戒師爲德老和尚。叁十六歲起,閉華嚴關叁年。日常功課,始終不懈,暇則念佛。慧智比丘尼圓寂後,師繼任住持。師于戒律素稱謹嚴,告誡弟子,進入佛堂,不准多言雜語,不准衣袍不整。一般書信欽師道行,常在庵中布施結緣,師維護叁寶,不遺余力,鹿內五間大殿,經師修整一新。一九四九年叁月廿九日,無疾坐化,終年五十有一。將往生前,略患感冒。關照徒孫惠德說,“再有叁天,我就要往生了。”徒孫說:“望師多活幾年,好教導我們。”師說:“人總是要去的,何必留我?我先去,望你們後來,你們好好爲我念佛,不要給我打差。在我往生以後,不要靠近我床,不要動我身體,只要念佛,引磬要在我往生過一小時再敲,敲時聲音要輕。”言訖,即就床上趺坐念佛。自雲阿彌陀佛來了,語畢瞑目安祥而逝。時跪在地上念佛相送者百數十人。百日後送靈岩荼毗,撿得五色堅固子甚多。或紅如赤珠,或綠如翡翠,青黃白紫各色俱備。

  (五)楊美玫女士是浙江省吳興縣人。

  她隨父母住在上海,聰明好學,長大以後,嫁給許先生。

  民國廿六年春天,她生了病,醫治不好,入秋後,病情轉重,高熱不退,而且喉嚨也非常痛。杭州大願法師寫信勸她默持觀音菩薩的聖號。

  冬月二十日,大願法師到上海去探望她的疾病。師父問她:“你現在心情如何?”

  她回答:“很好!只是父母年紀太大,放不下心,每次遇到病重時,我不勝悲傷,我母親也悲泣!”

  大願法師顧慮她因情感的牽絆無法解脫,于是努力勸導她說:“一般人都說良醫能治愈疾病,藥石不靈的情況,一定是有業障存在。然而,我的心既然能夠造業,也能轉業。如果能專心念佛,盡此報身,托生蓮胎,永脫輪回的痛苦,現在正是念佛的大好時機。何況阿彌陀佛有大願力,凡是至心念佛的人,臨命終時,佛一定會來接引他。這是千真萬確,不必懷疑的。”

  她聽了這段話,肅然起敬,覺得頗有道理,往生淨土的意願也越來越懇切。縱使父母的情、丈夫和兒女的愛,也不能搖動她的心志。民國二十七年正月十五日,她病危,急忙請師父環繞著床榻助念,她也隨著助念的聲音念佛。

  經過了一個多小時,氣氛逐漸緩和,她笑著說:“剛才我看見七寶蓮池和琉璃地,快樂得難以描述,恨不得現在就去見阿彌陀佛,請他接我往生淨土,離苦得樂!”

  從此以後,她毅然擺脫一切,憶念西方,心不離佛。她自己說:“持這一句佛號,好像堅固地握住寶珠,不肯稍微放手!”

  每次遇到親戚和朋友來探望她,她總是把所見的境界告訴他們,而且喜悅的表情流露在言談之間。她父母看見這個樣子,轉悲爲喜,可是心裏仍然半信半疑。因此就私下問她:“你說往生西方,是真的嗎?”

  她回答:“真的啊!”

  她父母又問:“你能夠做得了主嗎?”

  她回答:“能!”

  她父母知道她平時不打妄語,于是對她所說的話也就深信不疑了。凡是她所勸慰和吩咐的後事,她父母都答應了。

  當她痰哽住喉嚨而氣喘時,一定請法師們助念,不斷地開示,以堅定她往生的心願。她發誓:願往生極樂淨土後,回入娑婆世界,度父母眷屬及一切病苦的衆生。她又拿出七百兩銀子,請父母爲她布施修福德。

  到了二十四日中午,她在大衆助念聲中,不斷地念佛,過了一會兒,她忽然展顔笑了一聲,笑聲停止時,她也逝世了。經過了一天,她的臉色栩栩如生,頭頂的溫度經久不散。(佛學半月刊第一八0期)

  (六)民國二十九年十一月初四,淨土宗第十叁代祖師—印光大師,活了八十歲,安祥逝世于上海佛教居士林。他自己知道時候到了,盥洗漱口一番之後,就跏趺端坐說:“念佛見佛決定生西”。又說:“蒙阿彌陀佛接引,我去矣!”

  一代高僧就在數千弟子面前,在如此莊嚴感人的氣氛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印光大師死後燒出的舍利,光彩耀目,總計數百顆;又有大小舍利花、血舍利等兵一千余粒。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頭骨裂開五瓣,狀如蓮花;而且牙齒卅二顆,經烈火焚燒之後,完整不壞,看到的人沒有不驚歎贊美的。

  超越科學領域的舍利子、舍利花

  有關舍利子的問題

  莫佩娴

  我們信仰佛教的人,個個都知道舍利子是有道行的佛教徒去世以後,從身體上燒出來的,它是一種七彩或五彩的堅固子,不但會放光、而且來去無蹤,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由于它的存在,使得很多人信仰了佛教,解脫了生老病死的痛苦,可是有些非佛教徒卻毀謗它,說它是人體上的膽結石,並…

《救苦救難.絕症不懼的關鍵》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