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救苦救难.绝症不惧的关键▪P10

  ..续本文上一页生机的。

  贪生怕死,必将难逃一死,倒不如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实,把身后问题交待清楚,甚而不惧死亡,拨空把死亡问题探讨清楚;究竟有生必有死,人人都一样。既然死亡之旅是人人必经之路,能为自己做好万全准备,诚不失为智者之举呢!

  念佛另一最终目的—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最终目的实如阿弥陀经所言:“假使有善男子、善女人听到阿弥陀佛,能至诚恳切地执持名号,若一天、若两天、若三天、若四天、若五天、若六天、若七天、能一心不乱,等到寿命终了时,阿弥陀佛就会同其他圣众现身在他(她)面前,使该人临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观无量寿经又云:“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亦即念佛成就者,自主生死,超越了生死,烦恼的束缚,已无来去,其示现疾病,死亡无非告诫人们世事无常,人生短暂,若再不修道,必将后悔莫及了。若未能即身成就,则必修“净土法门”以免六道轮回,苦难无穷。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化生,蒙阿弥陀佛授记,确知自己成佛的时间,国土、名号……。自己超越了生死,神通自在,必定成佛;还在六道轮回中的六亲眷属,便能随缘度化,何愁不能保佑,救度他们!因此,凡值遇此法者,皆应彻底放下自己已无能为力的牵挂和执著,一心一意念佛求生西方,方为明智选择。

  经云:“净土法门”,凡人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圣号,西方七宝莲池中,即开有莲花一朵,标记此人姓名;精进“念佛”莲花日日高大庄严,至人寿命届满,要转生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即将“念佛人”的莲花化成宝座接引其人往生“西方极乐国中”。

  极乐世界释疑

  (1)为什么那地方叫极乐世界?

  因为那里的众生只有快乐而没有众苦,所以叫做极乐。又因极乐国的周围有七道雕栏,空中有七层罗网,地上有七重排列整齐的树木;四面八方都是珍宝围绕,所以叫做极乐。

  (2)为什么那尊佛叫阿弥陀佛?

  因为他的光明无量,照遍十方毫无阻碍,并且他的寿命和极乐国众生的寿命都是恒久无尽的,所以才叫阿弥陀佛。

  (3)念阿弥陀佛有什么好处—

  经云:净心持念南无阿弥陀佛者,诸天大力神众常随守护,诸佛菩萨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护此人;若前生孽障,随时消灭,增福增寿,今后所作所为,一切吉利,气力充盛,身无一切痛苦厄难,直至世寿享满时,舍报安祥,如入“禅定”,得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接引往生西方极乐国中。亦即平时念佛的人,日夜当得佛、菩萨、天神、护法所保护著,身遇灾难(如痛苦恶疾、天灾、人祸、战争等)能转祸为福、转危为安,生时福寿康宁,一旦寿限已至、死(谨肉体坏掉,神识、佛性不灭)时,则蒙阿弥陀佛及菩萨圣众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4)在极乐世界的生活是怎样呢?

  佛陀说:在极乐国里,空中时常发出天乐,地上都是黄金铺饰的。有一种极芬芳美丽的花称为曼陀罗花,不论昼夜没有间断地从天上落下,满地缤纷。那里的众生每天早晨起来,用他们的衣祴盛装各种天华,送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到吃饭的时间再回来。饭后随意散行步道。极乐国里还有各种阿弥陀佛愿力变化而成的各种不同颜色的奇异禽鸟;包括白鹤、孔雀、鹦鹉、舍利,歌声轻妙的杜鹃鸟以及一身两首的共命鸟。这些禽鸟,日夜不停地从其歌声,演畅著种种微妙的道理,使那个世界的众生听了,都会自然地发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另外在那里还有一种清妙的声音,这声音是微风过处,吹动许多宝树和许多珍宝罗网所发出来的微妙音声,好像是千百种音乐同时并作,使人听了也会自然地发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莲台九品凭人座,近佛光明无量期,心想飞游随念至,逍遥快乐日日新,口饮食时随念有,天然百味钵中来,具足“六通”知宿命,永离恶道乐无边,天上人间总不如,是名极乐国中居”即是。

  (5)极乐世界与天堂有何不同?

  天堂在佛教的观念是六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轮回的产物。佛法虽说天界好,但不劝人生天,因为天国虽然长寿,但因为生活太享乐,乐多苦少会忘记继续修行,一旦福报享完了,还是要堕落,继续轮回的,由于并没有完全解决生死的问题,所以佛陀劝人不要生天。佛说:一切唯心造。临终一念善可转生“天堂”,一念恶则堕“地狱”,一念淫即堕“畜牲”,一念贪则为“饿鬼”,一念嗔即变为“修罗”,若临终一念为念佛的心,则蒙阿弥陀佛接引至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所化现,由于我们所虚的世界,寿命太短,环境恶劣,天灾人祸最多,又容易怠堕。往生净土,就如同进到好学校,有好的教师,校风又好,可引起学生自然想读书的风气,所以念佛求生净土,并不是因为净土衣食丰足,无忧无虑,光去享福的,而是到那里去跟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继续学习,直到成佛都不会退转,且不会再入六道去轮回。生天堂是去享福,福尽还堕;往生净土是继续深造不再轮回,所以是不同的。

  (6)往生极乐世界要具备什么条件?

  须具备信、愿、行三资粮,而以持名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至一心不乱为主要。

  一、信:信是非常重要。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亦即信乃是道之本元,一切功德之母。“信”什么呢?就是深信释迦牟尼佛宣说净土的存在,深信人生短,娑婆世界非究竟安居之处,应当发愿往生净土,深信阿弥陀佛于念佛行者命终绝对接引无疑。由于“极乐世界”是超出科学领域而存在的,目前科学仍无法求得证明,所以研读佛陀开示的经典、真理外,多阅览往生净土之实例是必须的。由佛陀开示的真理及实例而来推断,相信佛陀所言不虚,方为智信。

  二、愿:经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也就是众生听到经中所说极乐世界的殊胜,就应当发起求生极乐净土的大愿。能发此愿,乃能与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愿相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十八愿,愿文是“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人若不发求生的愿,便不能往生了。因为佛恒顺众生,是决不强迫众生的。人若发愿求生净土,佛的全部愿力,就会显现在这发愿人的身上。所以我们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此十念不是念口簧,有口无心的十念,而是一心不乱的十念。)

  三、行:最为重要,有信心与发愿之后,就必须实行修习,不仅于平时须孝养父母,尊师重道,救护生灵,广作善事,自利利他,更要坚一生念佛持咒,以一心不乱为目标,平常于行住坐卧专念弥陀圣号,念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念到身心两忘,佛念皆空,生死无惧必生净土无疑。(念佛方法请参阅前面所述。)

  (7)大恶之人念佛是否可以往生净土?

  求生净土必须具足“一心不乱”为条件,方得往生,否则即使大善根之人,于命终之际,担心这、担心那,挂碍生死无法一心不乱,照样往生不成的。同样的大恶之人虽犯科作奸,坏事作绝,唯其于命终之际生大恐怖,且蒙善知识为他开导,当下心开意解,生忏悔心;又得知净土法门,坚信阿弥陀佛愿力不虚,因此以恳切悲愿,毕此一生,求生净土,结果求得一心不乱,必蒙佛慈悲接引,往生净土无疑。

  唯切莫抱持著先拼命广造恶业,然后命终前再拼命念佛求生,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且“明知故犯”更是罪加一等呢!恶业缠身,临终索债,要保持“一心不乱”难矣!何况又是“明知故犯”,那有机会往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是对大恶之人,最佳鼓励之语。

  (8)临终欲往生净土不能成功的原因?

  “一心不乱”的相反词即是“挂碍太多”,其实在这人生必走的一条路—死亡。只要经历过丧事的人们都会知道;自己的一切挂虑都是没有用的,因为(儿孙自有儿孙福,人人皆有他自己的想法,不是自己残弱之躯所能左右的),且一切的哀伤,或是不想离开这世间,离开至亲好友,可爱子女,温馨家庭或荣华富贵等等,都是没有用的,因为死亡这件事既已来临,是没人能避免的,且当一口气不来的时候,停放尸体的棺木,想在自己所珍爱的“家”多停留一天也是不可能的,棺木届时就会像货物一样被载走,从此阴阳两隔,各奔前程。既然已知这一切的一切都注定不能挽留,自己又何需做无意义的挣扎!

  唯由本书的叙述可知,我们这个肉体生命只是短暂的、不长久的,在这继续轮回六道受无量苦,或至极乐世界安享福乐,继续修行深造的关键时刻;自己必须明白,死亡这件事,任何亲朋好友都无法代受的,一切唯有靠自己持续念佛的功德力,藉著阿弥陀佛的悲愿方有可能真正离苦得乐,往生极乐世界的。千万勿掉以轻心啊!

  永觉法师言:“…我今普劝念佛之人,到此气息将断未断最后一念之际,切莫怕死,只怕不得往生。不管此身如何苦痛,百般决心放下,坚凝正念,一心一意想佛念佛,每句佛号,都要带有我愿往生…如此凝神著力拼命去,身心忽然粉碎,识转境变,彼时不但不知有此病身,尽大地都变成无量光明宝藏,始知弥陀极乐由我一念心识转现也。”且华严经云:“是人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一切亲属悉皆远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乃至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惟有阿弥陀佛之大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若人临命终时,凡能信愿仅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刹那间,直得往生西方净土,自得“大安乐的境界”。”

  放下一切念头,挂虑,专心念佛若能“一心不乱”即使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亦得往生的。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见证—

  经典中的见证:

  …

《救苦救难.绝症不惧的关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