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華經》迹本二門大意略述▪P4

  ..續本文上一頁不專讀誦經典,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悉皆禮拜贊歎,口作是言,我不敢輕于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四衆之中,不達叁無差別之旨,嗔罵常不輕爲無智比丘,我等不用如此虛妄授記。常不輕對四衆禮拜如故,常作“汝當作佛”之語。四衆之增上慢者,以杖木瓦石打擲之,猶避走遠住,高聲唱言,:“我不敢輕于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以是人號之爲常不輕。是比丘臨終,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偈,悉能受持,即得六根清淨位。由是增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爲人說法華經。增上慢四衆,見其得大神通,辯才無礙,聞其所說,皆信伏隨從。是菩薩比丘,複化千萬億衆,令住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命終之後,得值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于其法中,常說是法華經。以是因緣,複值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于諸佛法中,常受持、讀誦,爲諸四衆,宣說此法華經故,常得六根清淨,說法無畏。是常不輕菩薩于後複值千萬億佛,亦于諸佛法中說法華經,功德成就,當得作佛。得大勢!爾時常不輕菩薩即我身是,我于宿世若不受持、讀誦此經,爲他人說者,則不能疾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得大勢,彼時四衆,罵辱常不輕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千劫受阿鼻獄報,罪畢,複遇常不輕教化,以昔曾受常不輕教化,種諸善根故。得大勢!爾時四衆者,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現于阿耨菩提不退轉者是。當知是法華經,有大饒益,信毀果報如上所說,是故如來滅後,常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此法華經,世世值佛,疾成佛道。

  丁四、如來神力品

  (爲付囑流通此經,現十種大力)

  神者,不可測度。力者,力用。此品如來爲發起群心,流通此法華經,故現十種不可思議神力。

  爾時千世界微塵數菩薩從地湧出者,皆于佛前合掌白佛:願于佛滅後于世尊分身所在國土,滅度之處,當廣說是經,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而供養之。爾時世尊于舊住娑婆世界菩薩、四衆及八部一切衆前,現大神力:

  一、出舌相。出廣長舌,上至梵天。

  二、毛孔放光。放無量色光,遍照十方世界。

  叁、謦欬。

  四、彈指。是二音聲,遍十方諸佛世界。

  五、地動。地皆六種震動①。

  六、普見大會。地動之處,其中衆生,皆見娑婆世界,衆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及見釋迦牟尼佛共多寶如來在寶塔中坐師子座,無量菩薩、四衆恭敬圍繞。

  七、空中唱聲。即時諸天,于虛空中高唱:過此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有國名娑婆,佛名釋迦牟尼,爲諸菩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汝等當深心隨喜,亦當禮拜供養此佛。

  八、遙向歸命。彼諸大衆,聞虛空中聲,鹹合掌向娑婆世界言:南無釋迦牟尼佛。

  九、遙申供養。彼諸大衆,以種種供具,珍寶妙物,共遙散娑婆世界。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變成寶帳,遍複此間諸佛之上。

  十、十方通達如一佛土。于時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

  釋尊現如是神力已,告上行等菩薩大衆,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若我以是神力,于百千萬億劫,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深法、秘藏,皆于此經宣示、顯說。是故汝等,于如來滅後,應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若經卷所在之處,皆應起塔供養。當知是處,即是道場,諸佛于此成道、轉*輪、般涅槃。諄諄勸持,彌顯婆心摯切,囑勸持流通。

  注(1)六種震動:一動(搖動)二起(自下升高)叁湧(土地凹凸)四震(隱隱有聲)五吼(砰磕發響)六擊(大搖動)

  丁五、囑累品

  (囑是佛所付囑,累是煩爾宣傳)

  稱囑累品者,囑是佛金口付囑,累是煩勞諸大菩薩,汝等于後未來世弘宣此經,故名囑累品。

  爾時世尊,從法座而起,右手叁摩無量菩薩頂,而作是言:我于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令一切衆生普得聞知,並諄諄告誡:未來之世,若有人根深智利,當爲他直說此法華經,令其速得佛慧。若有衆生,根器下劣,當秘此法,(不說此經)于馀法中,方便善巧而引導之。經雲:“若有衆生,不信受者,當于如來馀深法中示教利喜。”馀法(指權漸之法)亦稱深者,是法皆爲一佛乘故也。

  時諸菩薩聞佛作是說已,皆大歡喜,踴躍無量,叁業虔誠,俱發聲言:“如世尊敕,當俱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如是叁複其說,上來如來叁摩諸菩薩之頂,諄諄付囑。今菩薩叁反領受教敕,稱願不有慮。(謂如來勿以將來衆生爲慮也。)將來之世,當如佛敕,如法教化,如說修行。爾時釋迦牟尼佛令十方諸來分身佛各還本土,多寶佛塔還可留下如故。此何故也?因前多寶如來爲證妙經而來,分身諸佛爲開寶塔而集,今開塔事畢,付囑已竟,故遣分身佛各還本土。多寶佛塔尚須留下者,以後流通之說未周,尚須多寶佛塔作圓證也。說是語時,十方無量分身諸佛,多寶佛及上行等無邊阿僧祇菩薩大衆、舍利弗等聲聞四衆,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何以皆大歡喜?行一乘道,自行得法,故菩薩歡喜。非本所望,得記作佛,故聲聞歡喜。但有聞法者,均獲廣記,故八部歡喜。

  丁六、藥王菩薩本事品

  

(勖宏法之師,應當竭其神力,盡其形命,以宏大法)

  此品述藥王菩薩往昔弘揚妙經燃身、燒臂之本事,以勖未來弘經法師當以藥王菩薩爲榜樣,苦行精進,爲法忘軀。

  爾時釋尊應宿王華菩薩之請,講述藥王菩薩爲法精進之苦行。宿王華!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日月淨明德如來。爾時彼佛,爲一切衆生喜見菩薩、聲聞大衆說法華經。是一切衆生喜見菩薩,樂習苦行。于日月淨明德佛法中。苦行精進。滿萬二千歲後,得現一切色身叁昧。得此叁昧已,于日月淨明德佛所,以天寶衣纏身,灌諸香油,用神通力願,自焚其身,光明遍照八十億恒沙世界,諸佛同贊:“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其身焚燒,經千二百歲乃盡。命終之後,複生淨德王家,禀白父王已,複以神通力,乘七寶臺。往到日月淨明德佛所,說偈贊佛。贊佛已,爾時日月淨明德佛告一切衆生喜見菩薩,我涅槃時至,當于今夜,入般涅槃,敕一切衆生喜見菩薩:我以佛法,囑累于汝,我滅度後,所有舍利,亦付囑汝。是佛于夜後分,入般涅槃。一切衆生喜見菩薩以海此岸旃檀爲薪,焚化佛身,火滅之後,收取舍利,作八萬四千塔,以供奉舍利。即于八萬四千塔前燃臂供養佛塔,經七萬二千歲,令無量大衆,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叁昧。爾時菩薩天人阿修羅等大衆,見其無臂,悲感懊惱。時一切衆生喜見菩薩于大衆中立誓雲:我舍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還複如故,兩臂自然還複。是時叁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天雨寶華。佛告宿王華,一切衆生喜見菩薩,非是別人,今藥王菩薩是也。其舍身布施之事迹,有無量百千萬億之數。

  佛告宿王華:若有發心欲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能燃手指及足一指,供養佛塔,勝于國城妻子及叁千大千國土珍寶供養。若以七寶滿叁千大千世界供養于佛、菩薩、辟支佛、羅漢,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華經乃至一四句偈功德。如諸水之中,海爲第一,此法華經于如來所說諸經中,最爲深大;又如諸山之中,須彌山爲第一,此法華經亦複如是,于諸經中最爲其上;又如衆星之中,月天子爲第一,此法華經亦複如是,諸經中最爲照明;又如日能除暗,此法華經亦複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暗;又如諸王中,轉輪聖王第一,此法華經亦複如是,諸經中最尊;又如大梵天王爲一切衆生之父,此經亦複如是,一切聖賢、學、無學人、及發菩薩心者之父;又一切凡夫人中,辟支佛爲第一,此經亦複如是,諸經中最爲第一;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爲第一,此經亦複如是,于諸經中,最爲第一;如佛爲諸法之王,此經亦複如是,是諸經中王。

  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衆生,此經能令一切衆生離諸苦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衆生,如清涼池,能滿一切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貧得寶,如炬除暗。總之,此法華經能令一切衆生離一切苦痛,能解一切衆生生死之縛。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不得其邊。宿王華!若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亦得無量無邊功德。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于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所,生蓮華中,不爲叁毒所惱,得無生法忍。若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隨喜贊善者,是人口中常出青蓮華香,身毛孔中出牛頭旃檀之香。宿王華!汝以神力,守護此經。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八萬四千菩薩得解一切衆生語言陀羅尼。

  丁七、妙音菩薩品

  (以妙行成實相之德,屬妙行流通)

  此品敘妙音菩薩以妙音聲,隨類現身,說種種法之事迹。

  爾時釋尊放肉髻光明,及放眉間白毫相光,遍照東方八百萬億那由他恒沙佛土,過是數已,有世界名淨光莊嚴。其國有佛,號淨華宿王智如來,爲無量無邊菩薩大衆圍繞說法。釋尊白毫光明遍照其國。爾時一切淨光莊嚴國中,有一妙音菩薩,植衆德本,曾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得妙幢相叁昧,(摧邪表正而不住相)法華叁昧,(得入一乘,證諸實相)淨德叁昧,(性德真淨,物不能染)宿王戲叁昧,(實智證理,權智照機,得大自在)無緣叁昧,(無緣而緣,平等大慧)智印叁昧,(一心叁智,印一切法)解一切語言叁昧,(善能宣說一切語言)集一切功德叁昧,(萬德具備,無不具足)清淨叁昧,(六根無染,互用自在)神通遊戲叁昧,(變化自在,遊諸世間)慧炬叁昧,(平等大慧,如炬破暗)莊嚴王叁昧,(性具萬德,緣了莊嚴,融通自在)淨光明叁昧,(性淨照明,離諸垢染…

《《法華經》迹本二門大意略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