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賤一生;今天觀你面相,不但這次一定考中,而且仕途顯達,與前日所判完全大異。”再看看楊宏,說他氣色已差,但仕途還是不錯,與徐信善同樣顯達,不過,這次考試名次將會落在徐信善的後面。放榜後,果然與相士所言一樣。
楊宏于見色起心動念之時,被徐信善一語點醒,幸好能及時斷了念頭。一念之差,禍福立見!
徐信善能廣存善念,苦口相勸,喚醒癡迷,化導摯友,無形中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由此更能確定,相從心生,命由心轉。
第四章 功名篇
狄仁傑·觀照身心 全人名節 成就功業
唐朝名相狄仁傑,字懷英,山西太原人。少年時代即文采過人,俊朗出衆。有一次,往京城考試,投宿于旅店;深夜正聚精會神的在燈下讀書,卻有敲門聲,原來是旅店主人的媳婦。她年輕新寡,白天見到投宿的仁傑斯文儒雅,不由然的萌生愛意,借機親近。
仁傑見少婦訴說完畢,卻仍流連不去,就溫和的對她說:“你這樣的年輕與嬌俏的外型,在夜深人靜時,對我娓娓訴說你的心事,難免會使人怦然心動。幸好以前有位老和尚曾經提醒過我,不可貪色犯淫,我牢牢的記住,時時放在心上,才能在這種情況下,謹守禮節而不逾矩!”少婦問仁傑,是些什麼話?能使人在要緊關頭克製自己!
仁傑答曰:
“老和尚說,從我的相貌推斷,我將來定是名冠天下,富貴顯達之人,但切記“戒之在色”!既然老和尚已經提示過了,我怎麼能如此冒險,以一生的前途去換取片刻即逝的男女欲樂!可是一般人泰半難過美人關。當時我就請教老和尚:“師父,喜歡佳人之美色乃人之常情。色欲這種事,事前人人都知自愛,事後也知追悔,但是當欲心熾盛的時刻,則一切後果都會抛諸腦後,以爲偶爾無傷,下不爲例,所以每一個下次均作如是想,次次皆如是想,這樣沈淪下去。到底需用什麼方法才能澆息愛欲之火,不令延燒呢?”當時老和尚即告訴我幾種方法,但最好用在欲念未起或剛欲起時:
一者,見一切女(男)作親想──老者如母(父),長者若姐(兄),少者若妹(弟),幼者若女(子)。
二者,見一切女(男)作怨想──她(他)是故意引誘我犯淫、無節、失禮、無恥,她(他)是披著美麗嬌媚(英俊潇灑)外衣的賊虎狼、毒蛇蠍,幻化迷人,侵蝕我心,讓我昏昧失智後,被她(他)牽絆綁縛,好達到她(他)心中的目的;她愈是嬌媚,心就愈毒,會讓我長劫受苦。
叁者,見一切女(男)作不淨觀想──美女與俊男的薄皮底下,是一團糊糊的血肉、筋脈和骨頭,體內是尿屎膿血,淋漓狼藉,七孔流出的是垢汗涕唾與臭穢的大小糞便;宛若薄皮花瓶,內盛腐物,誰還喜歡?病時,臉黃膚皺,蓬發零亂。死時,面目青黑,不數日就蛆蟲遍體爬鑽,臭爛惡心。其實,人原本就是帶肉的骷髅。
說到這裏,此刻我見到你的嬌美,心裏想的是,你也不過是枯骨之外,包著層層肥瘦之肉,所以什麼念頭也沒有了。方才聽你提到,你曾打算爲夫守節,見到我才改變初衷,我認爲你只是迷戀我的容貌和斯文的外表。如果我現在滿面是黃色的膿、痰、涕、唾,眼屎結塊挂在眼角,口臭加上口沫流在嘴角,你還會有愛欲的想法嗎?”
少婦順著仁傑的話,默默的想了一會兒,就面露慚愧的向仁傑跪謝:“承蒙你的教誨,謝謝您的勸誡,使我保全了名節,也知道今後該如何息滅自己的癡心和妄念,我已體悟到人的行爲,完全系在這一念之間;活到今日我才知道,控製自己這方寸之心,是要學習的。我一定會爲我丈夫守節終生。”
這位少婦果然堅守婦德,後來受到朝廷的表揚。
狄仁傑的成功並非全靠命定之運,他畢生勤讀、修德,守身練心。科甲及第後,仕途曾任大理丞、河南巡撫、豫州刺史,曆經唐高宗、中宗、睿宗叁朝。于任上毀淫祠、斷滯獄(注一)、誅诖誤(注二)、恩威並重,萬民仰賴。武後當政時,以鸾臺侍郎同平章事(注叁)。常調護皇家母子,武後欲立武叁思爲太子時,仁傑以姑侄母子之喻,婉言勸止,卒令武後感悟,恢複了唐朝李氏宗室。其所推薦之良才,後來皆爲中興名臣。卒谥文惠,追贈文昌右相,睿宗時又追封爲梁國公。
仁傑之子狄光嗣,曆任淄、許、貝叁州刺史,事親至孝。族孫狄兼谟,剛正有祖風,曾奏劾吳士矩,官至禦史中丞。
狄仁傑的想法是有智慧的,不以區區片刻之歡,削減一生光明之途,能以觀想控製自己的心念去處,而培養出剛正清明的舉止,自己既能戒之在色,又能勸誡別人息欲之法,正如老和尚所言:“不貪色犯淫,將來名冠天下。”
注一:斷滯獄:解決難解之訴案。
注二:诖誤:原本無罪,被欺蒙牽累而受罰。官吏失官曰诖誤。
注叁:同平章事:爲宰相之職。
欺淫孀婦 潦倒絕嗣
江西省南昌縣有一對雙胞胎兄弟,他們的相貌、動作、說話聲音,完全相同,父母常常弄錯,而以衣服顔色區分二人。自繦褓以來至叁十歲這段時間,二人同時入學、同時婚娶、又同時生子;他們的學問、書法、領悟能力及榮辱得失,幾乎完全相同。但是到了叁十一歲以後,卻有了重大變化。
叁十一歲時,兄弟二人到省城參加考試,在居所隔鄰有位年輕的富孀,姿容豔麗,她見兄弟二人俊朗斯文,有意擇一而托附終身,因此經常借故過來搭讪;哥哥內心有所警惕,當面拒絕,請她以後不要再來。哥哥並且告誡弟弟:“男女不應單獨相處于一室之內,以免旁人誤解,損壞各人名節;孀婦再來時,最好拒絕她逗留,不要被她迷惑顛倒,而有苟且行爲。”弟弟表面允諾,卻抵不過孀婦的誘惑,背地裏與孀婦暗渡陳倉,並且許下諾言:“若省城考試得中,必來迎娶。”放榜後,哥哥考上,而弟弟名落孫山;婦人也弄不清楚他們兄弟二人誰是誰,以爲高中的,就是與自己有約的人。
弟弟非常納悶:明明兄弟二人實力一樣,何以自己居然落榜?卻不知自我反省,已犯了“亂孀寡,天律不容;折福折壽折功名。”之惡,弟弟仍然執迷不悟,竟還騙孀婦:“省考已中,待進京參加進士考試,得中後再來迎娶,更爲風光體面。”于是婦人傾囊給與弟弟下聘的資金,一心盼望佳訊。
哥哥在京試中果然進士及第。婦人非常高興,私治行裝,等著風風光光的結婚;但是,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杳無音訊;婦人在漫長的等待中,由幽怨、抑郁而氣憤成疾,終致不治;臨終時,托人帶信給哥哥,責怪他薄情寡義、不守承諾、騙人騙財;哥哥見信覺得奇怪,詢問弟弟緣故?弟弟不得不承認自己犯下的過失,也痛悟古聖先賢所警世的“科甲重陰功”“犯淫損功名”,是真實不虛。如今,孀婦爲己而亡,絲恩發怨,無有不報,以後該怎麼辦?
孀婦病故的第二年,兄弟二人的孩子在戲水時,弟弟的孩子意外溺斃,而哥哥的孩子卻安然無恙;弟弟因喪子之痛,加上內心的憂惱、惶恐,沒多久雙目失明;在短短的時日裏,由于身心俱傷,不久,弟弟就去世了。而哥哥卻仕途發達,子孫榮顯。
雙胞兄弟二人,前叁十年之榮辱、得失、進退相同;叁十歲以後,理應同享高官厚祿、多子多福壽。弟弟卻因誨淫邀寵,彼來我就而反轉。以百年名節、畢生前程、子孫福祿,斷送于半時迷惑。有子複絕,獨留妻子于世,面對蕭牆枯燈,其情可哀!
謝遷·拒淫示淫過 一門俱顯貴
謝遷,明朝余姚人。少年時應聘于毗陵郡(今江蘇省武進縣)富戶任家教;富家女兒見謝遷少年博學,舉止優雅,而有愛慕之意。有一次趁父母外出時,到謝遷住處,細訴自己仰慕之情。謝遷面對著這麼一位豆蔻年華的少女來訪,而且主動向自己表達心意,他不但沒有沾沾自喜,反而嚴肅的勸導少女:“女子未嫁,應當潔身自愛、舉止莊重;你單獨來找我,一來:落人你父母家教不嚴之口實;二來:若遇輕狂男子,使你喪貞失節,更將終生蒙垢、受人輕視,父母及夫家都無顔面。好男子內心尊重、敬愛的是端莊賢淑的女子,而不是輕佻、率性而爲的人。請你快回去,今後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富家女聽了,猛然醒悟,幸虧謝遷是正人君子,自己才未受輕薄;但想到自己的輕率讓人誤解,頓時羞愧得無地自容,掩面而去。
謝遷第二天就向富家辭職歸返。
明憲宗成化年間,謝遷應試,得中狀元,授修撰職。明孝宗時,以少詹事入內閣,參預機務,隨即加任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輔政時天下皆稱之爲賢相。武宗嗣位,加少傅,後以年老而辭歸。卒谥文正,著有《歸田稿》。
謝遷之子,謝丕,官至侍郎。
謝遷與少女單獨相處時不起邪心,保全少女名節又能正言規勸,此其一;當富家女自動表示好感時,謝遷卻能有守有爲,不攀緣富貴,此其二;因爲他這樣光明磊落的人格,加上努力不懈,所以不僅自己能有平坦而顯達的前途和好名聲,連子孫都蒙善護而能榮耀順遂。
花秀圃·作淫書淫畫 折盡功名
福建省福州市有一書生花秀圃,聰明好學,相貌堂堂,鄉裏親友見他幼年時就有才學,書畫俱佳,都預估他將來必成大器,他自己也自命不凡;可惜,他聰明卻沒有用在正途:寫詩喜歡豔詞,爲文偏愛描述男女閨房樂事,喜歡畫春宮淫蕩、赤身露體之圖,在同侪之間傳閱;他認爲這些只不過是娛樂而已,卻不知道常常引動人的淫念。
道光甲辰年,春天二月的時候,花秀圃的姨表妹前來花家探親。表妹素仰表哥的文采,在浏覽花秀圃的書畫之際,亦不免生起暇思绮想,兩人遂有不軌行爲,可是家長們尚未察覺。過些時日,表妹覺得身體狀況異常,恐已有了身孕,又怕事情被長輩知道,將無地自容,竟然自缢而亡。
大約一個月後,花秀圃得病,忽冷忽熱,頭痛、拉肚子,延醫服藥,昏睡了兩天,在昏睡時忽而喚表妹,忽而又叫“別打了!”又嚎哭:“燙死我了!”醒來時告訴家人:“表妹是因我而死的,我夢見城隍老爺罵我:“作賤有用之筆墨,害死無知之婦女,實在可恥!應該削除祿籍、功名俱廢!…
《戒淫修福保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