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出來了。儒家講克己複禮,克服什麼?就是內心惡的東西,要把它裝起來,只是裝起來還不行,西方有個神話,講有個潘多拉盒子,魔鬼裝在裏面,一打開這個世界就亂了。盒子怎麼可能裝住魔鬼?這只是個比方,要把我們內心肮髒的不好的裝起來,不要讓它出來搗亂危害我們自己危害他人。我後來一想這個還不高明,爲什麼?因爲裝起來也靠不住呀,萬一盒子破損了,魔鬼還是要跑出來的呀。佛教還要高明一點,不是關起來,唯識宗講轉識成智,轉染成靜,要把它轉化掉才能徹底解決問題,不徹底的話它還是要跑出來搗亂的哦,隔兩天來騷擾你一下,讓你一天到晚隨著它轉。所以佛教講“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就是要把人性中惡的習性先管製起來,最後要把它淨化掉。修行的第一步是管,是最艱難的,所以我總是講,修行的路就是一個人在那裏打仗,一個人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個人內心中善惡不停地較量,你越要管製它越要反彈,所以佛教告訴你先要用相對穩定的東西管它,然後就要把它淨化掉。所以後面那句話叫“自淨其意”。它還補了一句喲,不能只看前面兩句喲。
2、修善斷惡、轉染成淨 —— 達成人性完善的途徑
佛教講的,人性中有善有惡有無記,後面兩個都是要改的。實際上我們很多時候是在無記中度過的,消磨了很多時間,但要修行就要轉變無記的狀態,把它轉化成善的狀態。過去有個禅師對徒弟講,靜坐不動不算什麼,要在動中不動,才是真功夫。在靜中有十分功夫,在動中才有一分功夫。你說那個人脾氣好,爲什麼?因爲沒人惹他!真有人對著你罵對著你臉上吐口水,吐了又幹幹了又吐,你都不生氣,那是真功夫,我都做不到。在動中有十分功夫,睡覺時只有一分功夫。睡覺時有十分功夫,做夢時只有一分。做夢時有十分功夫,死時只有一分功夫。做夢和死是兩回事,修行爲什麼如此艱難?就是你內心裝的惡的染汙的東西太多了,它隨時都要幹擾你一下,讓你身心不得安甯。大家要意識到,人性是多元的,多元的人性造成現實生活中人的多樣性,造成現實中修行的艱難性。爲什麼?就是前面講的,惡的勢力大于善的勢力,處在無記中的時間又占了大半部分。現在有些人講,人性一定要解放。我一聽,壞了,要把魔鬼放出來了。他沒認識到人性的複雜性,他認爲人性全部都是可以解放的,從佛法的角度講是不可以的。
所以現在第一時間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人性的問題,現在啊有很多人都提倡個性的解放,他們認爲人性這個東西全都可以開發,全都可以解放。我一聽,“完了,要把魔鬼放出來了”。你看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就是“心魔”出來得太多,把我們都幹擾亂掉了。現在還要“解放”它,“張揚”它,那還得了!尤其我們學習佛法的人,更應該明白從佛法的立場來講,人性的絕對自由是不可以的。不是所有的人性都可以解放的。爲什麼呢?因爲它具有複雜性和多元性。人的內心世界裏起落的複雜性造就了人性的多元性,而多元的人性就造成我們生活當中的多樣性。就造成我們生活當中修行的艱難。爲什麼?因爲在我們普通人的心裏惡的勢力總是大與善的勢力,無計的勢力占去了一大半的時間,而一天到晚用來修行的善的東西卻太少了。你怎麼把它扭轉過來?扭轉不過來呀!這是第一要跟大家分享的。
二、自由與權利
(一)放縱 —— 對自由與權利的曲解和濫用
第二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關于人的自由和權利。今天我們這個時代不是在追求自由嘛。也就是追求自己的權利嘛。爲什麼?順著頭一個來的。人嘛,“因爲是人,所以要自由”。不需要約束。不過按照佛法的立場上講,不可以!自由一定是相對的。你看我們今天的這個自由,哪裏叫自由啊?今天人們定義的自由,是“我想幹嘛就幹嘛”,你看今天的人是不是很“氣派”。最近的手機上流行一條短信,我也收到過。是怎麼說的呢?它又分叁種,第一種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當然,這個好像還不會讓你覺得不可思議,那就升級吧,第二條:“走別人的路,讓別人打的去吧”。,你們收到過嗎?這兩條分別是06年和07年的,不過現在又翻版了,你看看08版的:“走別人的路,讓他無路可走”!!!哎喲!我的天哪,這還得了!呃,各位,別看這只是短信哈,它反映了當代人的思想狀態。我爲什麼對這叁句話記憶深刻呢?因爲我看今天這個世界上的人呀,好像都可以跟這叁句話對號入座。如果說這個世間已經演變成“走別人的路,讓別人沒路可走”的時候,諸位,你看我們還有辦法活下去嗎?我看沒法活了。爲什麼呢?因爲既然你“走別人的路,讓別人沒路可走”,別人也同樣“讓你沒路可走”,那你說到頭來這個世界的結果會怎麼樣?當然是“大家都沒路可走”了嘛。而今天的人們爲什麼會有這種思想狀態?因爲我們今天的思想狀態,老是受西方的影響,強調自己的個性,這樣一來,心性就象脫缰的野馬,沒人管得了了。我剛才說了,今天的人,概括起來說就一句話——想幹嘛就幹嘛。“你敢管我?人權哦!”,“管我就侵犯人權了”!
其實中國的詞典裏有“人權”這個詞,但是,不是西方的那個概念。諸位還要明白,西方人盡管講自由,盡管講開放,它到了教堂裏面,也還要“阿門,上帝保佑”的,就是說它還有最後一根“上帝”的繩子拉著它。可是我們今天講自由,講個性張揚,自由到最後,張揚到最後,連那根繩子都沒得了,這樣,做什麼事都肆無忌憚。人哪!最怕就是沒有恐懼感。如果一個人到什麼時候都沒有恐懼感的時候,那麼這個人那,恐怕比金庸小說裏的東方不敗還要可怕,我看真要跟邪教的教主差不多了。關鍵令人痛心的是,今天我們的社會好像有點這個影子了。所以我第一跟大家講關于人性的認識,緊跟著就跟大家講自由和權利,爲什麼呢?怕這種“絕對自由病”傳染啊!
(二)自由、自律與人性的辯證關系
我認爲我們所有的自由和權利必須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之上,有些東西是我們可以彰顯的,但那是指善的習性,而惡的習性嘛,是一定要把它去除掉的。要是把惡的那一面“開發”得太多,那你說我們這個世界還承受得了嗎?承受不了嘛!所以我們今天所謂自由,那是放縱自己,不是真正在談自由。而真正的自由,一定會尊重人性的規律的。什麼是人性的規律呢?儒家有句話,“克己複禮,閑邪存誠”。什麼意思呢?大意說的是我們“人”應該克製自己的欲望,開發自己至善的本性,摒棄邪惡的習性,永遠保持真誠,謙遜的美德。這,就符合人性的規律。然而你看我們今天的這些人,已經擴張得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約束他,這就成問題了。這就是個性太張揚了,西方有什麼都跟著學。有個奇怪的現象,我們中國人的特征,是黃皮膚,黑頭發的。但是你看滿大街的人,明明是黃皮膚,他卻要搞黃頭發,這叁十年我們不說別的,就看這個頭發就能看出點變化來。八十年代初,你看什麼發型最時髦?波浪滾滾啊!九十年代什麼發型時髦呢?把頭發纏成“辣椒”聳起來。二十一世紀呢?黃黑顛倒!他們說這樣就能張揚個性,你說我鼻子小了,我就去墊一塊,你說我眼睛小了,我就去拉一塊。在座諸位有搞美容的吧?我這麼一講肯定討厭我了。
這種個性的張揚有點離譜,我們不是說不能張揚,而是一定要有所選擇,而且一定要有度!要合乎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要合乎我們這個人性的規律。比如你看我們今天有些人幹壞事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爲什麼?因爲“我喜歡”,因爲“我張揚”啊,這就是心性從小失去了約束造成的。我跟大家講個故事:我以前上中學的時候,有一個夏天很熱。快去學習報到了,頭一天晚上,我父親就叫我做准備工作,交代了應該准備哪些東西去學校,去到學校後這個應該怎麼做,那個又應該怎麼做。但我太困了,又熱,于是沒穿汗衫(好比夏天的睡衣)就睡覺了,可我尊敬的爹發現自己還沒有交代完,他又跑來了,看見我居然沒穿汗衫就睡覺了,“這還得了”!于是在我臉上“嘭嘭”——練了一套伏虎拳。那個時候不理解啊,心裏直惱:我怎會生在這個家庭裏啊!我告訴你們啊,八十年代我們穿的那個學生服,我在家裏的時候,第一顆紐扣從不敢敞開,只要有客人在家裏,連短袖都不能穿的。你們接受得了嗎?因爲我接受得了,所以我當和尚了。後來我父親不理解我出家。我說“你以前管我的方法就是把我朝走和尚的這條路上管的”。後來我想通了,這就是傳統的家庭教育。今天看起來好像有點不近人情,但是,正是這種“不近人情”的教育,才培養了我們的羞恥心呐。我告訴你們,人呐,要有羞恥之心呐!你看今天的人,你在大街上去瞧瞧,好多大概連羞恥兩個字咋個寫都不知道,“反正我自由就行了”。爲什麼會這樣?原因就在這兒,對傳統的無視,對人性沒有充分的認識。他們認爲,人的所有的東西,都是值得尊重的,都是可以敞開的,都是可以張揚的。但我告訴你們,事實上,不可以!因爲追求自由應在認識人性的基礎之上,對人性善良的一面,可以而且應該認真有效的開發,但是,對人性裏惡的一面,魔鬼的一面,洪水猛獸的一面,則統統都應打個包,送到文殊院來我替你保管。如果人人都能這樣,那麼,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看到的都將是善良的一面,至少不會看到龌龊的那一面,不會看到讓你揪心的惡心的社會現象,那麼這個世界才真正清靜了,這樣的張揚與束縛才符合人性的基本規律。
今天在座的很多人可能會想:都要張揚自己的個性,怎麼這個和尚卻老是唱反調呢?我告訴諸位,我從小到大就五音不全,明明是G調我卻老是要唱成D調,所以連老師都說唱反調是我的專利。
言歸正傳,我們所說的自由,我個人認爲,是要有限度的自由,這是因爲人性的多元化,即善惡、無計、所決定的。
叁、人性的多元與人的內心世界
第叁要跟大家…
《人.家庭.社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