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後總結一下本章中生命輪回的模型。
現世爲人。由于因果業報的原因,而在六道內輪回。大致規律是:
有大的福報,心清淨,希望成天人,轉世爲天人;其中色界二禅及以上諸天和無色界天一般需修相應的禅定才能達到;
有較大的福報,但嗔心重,嫉妒心重,好鬥,轉世爲阿修羅;
有一定的福報,中等的情欲心,希望成人,轉世爲人;
小罪業,加愚癡,或情欲較重,轉世爲畜生;
中罪業,貪心重,或情欲很重,轉世爲鬼;
重罪業,或情欲過重,嗔恨心過重,轉世入地獄;
各道衆生生命結束,均依業報繼續在各道中流轉。
修行佛道,可超出六道輪回,成爲阿羅漢、菩薩、佛;修外道自己覺悟,亦可能成辟支佛。這四聖道皆處在永恒的快樂和自由當中,唯獨可能因自身的願望而再入塵世。
修佛入西方極樂淨土,其效果類似修成阿羅漢。
第四章 外星文明的狀況
關于外星人的存在與否,基本上整個知識界都已經有了共識:那就是有的。因爲類似太陽的恒星光我們銀河系就有上千億顆,而類似我們銀河系的星系也已發現了超過10億個,這種情況下,認爲僅僅太陽系行星的地球有高級生命,是完全不成立的。關鍵只在于我們能否找到外星人並與他們交互。美國爲此特意投入钜資成立了“尋找地外理性生命研究所”(SETI)專門尋找外星生命,只是目前還未有所希望的發現。
事實上,在科學家們發現地外文明之前,我們現在就可以通過佛經了解地外文明。全知的人類大覺者釋迦牟尼不但早已肯定了地外文明的存在,還詳細描述了幾類地外生命的生活狀況。
第叁章中我指出了佛陀在《起世經》中所說的小千世界即是銀河系,因爲構成這小千世界的千日千月佛陀是放在一起說的,並說這小千世界狀如“周羅”,即不但是圓盤狀,還帶螺旋,正是銀河的形狀;而這千日千月均是指有生命的恒星系,細分之下,有“千閻浮提、千瞿陀尼、千弗婆提、千郁單越”,和“八萬小洲”,和現代科學家們估算的銀河系中一萬到一百萬個有高級生命的恒星系相當接近。而這小千世界有很多個,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大千世界,也即指宇宙間有大量類似銀河的星系。
愛“雞蛋裏挑骨頭”的人可能會說不對啊,銀河系是帶螺旋的圓盤狀,可還有其他形狀的星系呢,如橢圓型,不規則型,那你要知道這些是釋迦牟尼佛在2500多年前對完全沒有宇宙星際知識的人說的,單單一個銀河系就已遠超當時世人的概念了,再去描述各種形狀的星系顯然太沒必要。對于佛陀來說度人才是最首要的,佛陀只是在弟子們探討世界的起源和狀況時,給他們真實的講述講述物質世界的狀況而已。
盡管如此,單單從流傳下來的佛經中我們就已經可以了解到很多外星人的具體狀況。
上面的四大洲和八萬小洲中,八萬小洲可能是還沒進化出高級生命的,所以佛陀沒細講,佛陀講得較多的是“閻浮提、瞿陀尼、弗婆提和郁單越”這四大洲,亦即四種類型的星球。下面我們看看經中描述的詳細狀況:
一、地形和臉形
閻浮提地形北寬南窄,人的臉也是上寬下窄;瞿陀尼的地形形如半月,人面也形如半月;弗婆提的大陸圓如滿月,人面也圓圓的;郁單越的大陸方方正正,人面也方方正正。我們地球世界當然就屬于閻浮提這一類啦。
如果有一天人們發現一個臉蛋是圓圓的外星球人不要驚訝,倒是可以立刻問他們你們的大陸是不是也圓圓的呀?如果他們驚訝的反問你們怎麼知道的,我們可以自豪的告訴他們是我們的佛陀通過深度的精神修煉看到後跟我們講的。不過圓圓的臉感覺也不太符合地球人的審美標准,要進行一場浪漫的異星之戀最好大概還是找和我們一樣閻浮提洲型的。
二、身高和衣服尺寸
閻浮提人身長叁肘半,衣長七肘,衣服闊叁肘半。瞿陀尼人和弗婆提人身量和衣服與閻浮提人相等。郁單越人,身長七肘,衣長十四肘,上身和下身分別七肘。
看來我《銀河時代》中幻想一個和人類長得一模一樣的外星球不是太不可能。
叁、自然壽命和有無疾病夭亡
閻浮提人自然壽命一百年,但有夭折的;瞿陀尼人自然壽命200年,也有夭折的;弗婆提人自然壽命300年,也有夭折的;郁單越人自然壽命1000年,每個人都能享盡天年,沒有夭折的。
這是指佛講經時的情況。
四、經濟生活中市場上交易的財物
閻浮提人市場上交易的財物有錢寶、谷帛、動物、和人;瞿陀尼人市場上交易的財物有牛羊、財寶;弗婆提人市場上交易的財物有財帛、五谷、財寶;郁單越人沒有市場交易。
這也是當時的情況。現在隨著我們的文明進步我們這個閻浮提人基本上已經消滅了人的交易;瞿陀尼人好像畜牧業比較發達,弗婆提人則偏重農業,郁單越人則顯然科技和社會都很發達,好像就是真正的共産主義了,沒有私人物品的概念。
五、性愛婚姻
這方面閻浮提、瞿陀尼、弗婆提叁者類似,都有男女婚嫁之法。郁單越人則已經沒有“我的住所”這種概念了,當然也就沒有男女婚嫁的概念了。男人若是對女人心生愛意即觀視于她,女人知道對方之情後如果願意就來相伴,兩人一起到棵樹下。如果這個女人與此人是母姨姐妹之類的近親,則樹枝保持原樣不下垂,並且樹葉萎黃枯落,不出覆蓋,不出花果,也不爲他們出床和被蓋臥具;如果不是母姨姐妹之類的近親,樹枝就低垂伸出覆蓋,樹葉茂密,花果鮮榮,並且爲兩人生出百千種床和被蓋臥具,兩人便在樹下隨意的享受歡娛。
我們現代人可以很容易的猜想這郁單越人的樹是一種高度人工智慧的設備,並且能夠分析男女的基因或類似屬性以判斷是否是不適合婚配的近親。佛陀還講了郁單越很多種樹,可能除了自然的樹以外很多都是電器設備。
六、食物
瞿陀尼人、弗婆提人與閻浮提人類似,都是吃飯食菜蔬魚肉等。郁單越人不耕種,但自然而有成熟的粳米供他們食用。相信是高度機械化了的農業生産。
佛陀在起世經中詳細講了郁單越人的情況:
“諸比丘。郁單越人。發绀青色。長齊八指。人皆一類。一形一色。無別形色可知其異。諸比丘。郁單越人。悉有衣服。無有裸形及半露者。親疏平等無所適莫。齒皆齊密。不缺不疏。美妙淨潔。色白如珂。鮮明可愛。諸比丘。郁單越人。若有饑渴須飲食時。便自收取。不耕不種。自然粳米。清淨鮮白。無有糠糟。取已盛置敦持果中。複取火珠。置敦持下。衆生福力。火珠應時。忽然出焰。飲食熟已。焰還自滅。彼人得飯欲食之時。施設器物。就座而坐。爾時若有四方人來。欲共同食。即爲諸人具設飯食。飯終不盡。乃至食人。坐食未竟。所設之飯器常盈滿。彼人食此無有糠糟。自然粳米成熟飯時。清淨香美。衆味備具。不須羹臛。其飯形色。猶若諸天蘇陀之味。又如華叢潔白鮮明。彼人食已。身分充盈無減無缺。湛然不改無老無變。是食乃至資益彼人。色力安辯無不具足。”
這是指吃飯。裏面講的自動出火裝置,不知是煤氣還是電火。顯然是生産力高度發達了,想吃就吃。
“諸比丘。郁單越人若于女人生染著時。隨心所愛。回目觀視。彼女知情即來隨逐。其人將行至于樹下。所將之女。若是此人母姨姐妹親戚類者。樹枝如本不爲下垂。其葉應時萎黃枯落。不相覆苫。不出華果。亦不爲出床敷臥具。若非母姨姐妹等者。樹即低枝垂條覆蔭。柯葉郁茂。華果鮮榮。亦爲彼人出百千種床敷臥具。便共相將入于樹下。隨意所爲歡娛受樂。”
這是上面提到的性愛生活。
“諸比丘。郁單越人住于母胎。唯經七日。至第八日即便産生。其母産訖。隨所生子若男若女。皆將置于四衢道中。舍之而去。于彼道上東西南北行人往來。見此男女心生憐念。爲養育故。各以手指內其口中。于彼指端。自然流出上妙甘乳。飲彼男女。令得全活。如是飲乳。經于七日。彼諸男女還自成就一色類身。與彼舊人形量無異。男還逐男。女還逐女。各依伴侶相隨而去。”
這是生下孩子的養育。孩子在母胎中只經七日。似乎沒有誰生誰養的概念,生下來的孩子就扔在街上,街上南來北往的人看到後都可喂養小孩,七天之後小孩就長大了。
郁單越人壽命一千歲不增不減,顯然是沒有疾病的。“郁單越人命行終盡舍壽之時。無有一人憂戀悲哭。唯共輿置四衢道中。舍之而去。諸比丘。郁單越人中有如是法。若有衆生。壽命盡時。即有一鳥。名憂承伽摩(隋言高逝)。從大山中疾飛而至。銜死人發。將其屍骸。擲置余方洲渚之上。何以故。郁單越人業行清淨。樂淨潔故。樂意喜故。不令風吹臭穢之氣來至其所。諸比丘。郁單越人大小便利將下之時。爲彼人故地即開裂。便利畢已地合如故。何以故。郁單越人樂淨潔故。樂意喜故。”
這是郁單越人的死亡和喪葬方式。郁單越人沒有惡行,衆生修十善並且發願要往生郁單越世界死後即可能往生那邊,並且郁單越人死後亦將往生善處,所以他們把死亡看得很淡,在死亡的時候沒人悲哀哭泣。
大小便時地即開裂,便畢合上,顯然也是一種自動化的形式。
郁單越的環境很漂亮:“諸比丘。郁單越洲有無量山。彼諸山中。有種種樹。其樹郁茂。出種種香。其香普熏。遍彼洲處。生種種草。皆绀青色。右旋宛轉。如孔雀毛。香氣猶如婆師迦華。觸之柔軟。如迦旃連提迦衣。長齊四指。下足則偃。舉足還複。別有種種雜色果樹。樹有種種莖葉華果。出種種香。其香普熏。種種諸鳥。各各自鳴。其聲和雅。其音微妙。彼諸山中。有種種河。百道流散。平順向下。漸漸安行。不緩不急。無有波浪。其岸不深。平淺易涉。其水清澄。衆華覆上。闊半由旬。水流遍滿。諸河兩岸。有種種林。隨水而生。枝葉映覆。種種香華。種種雜果。青草彌布。衆鳥和鳴。又彼河岸。有諸妙船。雜色莊嚴。殊妙可愛。並是金銀琉璃頗梨赤珠車磲瑪瑙等。七寶所成。”
…
《佛教起信與入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