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仰心。「求勝菩提心渴仰」,你發心成最勝的菩提,對于成菩提有渴仰之心。「獲勝功德過于彼」,比前面的功德超勝得多。
下面再說能得到的利益。
即常遠離惡知識 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 具此普賢最勝願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你學十大願王的行門,惡知識不會跟你接近,遠離一切惡知識,像外道傳教士,這些惡知識自然遠離,你就不會墮到叁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等你報盡的時候,很快就見到無量光佛,就是阿彌陀佛。「具此普賢最勝願」,你生到西方以後,十大願王統統具足。
此人善得勝壽命 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 如彼普賢菩薩行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你要是示現在人間必定長壽,能夠善來人中生,能夠得最勝的種種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你不久就能圓滿成就普賢菩薩的大願大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 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 一念速疾皆消滅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過去因爲自己沒有智慧,造極惡的惡業,感得五無間地獄的罪。「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誦普賢十大願王,有這麼大的功德,墮五無間地獄的罪業,一下就給消滅了。
族姓種類及容色 相好智慧鹹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 堪爲叁界所應供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鹹圓滿」,要是來人中現生的話,族姓、種類、容色,相好、智慧,統統圓滿。「諸魔外道不能摧」,一切外道摧破不了你。「堪爲叁界所應供」,叁界的衆生,你都應受他們的供養。
速詣菩提大樹王 坐已降伏諸魔衆
成等正覺轉*輪 普利一切諸含識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衆」,你坐在菩提大樹王下面,降伏諸魔衆,把魔衆降伏好了,「成等正覺轉*輪」,成了佛轉*輪。「普利一切諸含識」,「諸含識」就是一切衆生,普利一切衆生。我們平常念的回向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爲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爲伴侶。」印光大師認爲這四偈只有自利,沒有利他,主張把第四句「不退菩薩爲伴侶」,更換爲「普利一切諸含識」,這一句是利他,前叁句是自利。
下面再結勸我們受持。
若人于此普賢願 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 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誦此普賢願 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 成就衆生清淨願
「若人于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讀誦、受持《普賢行願品》,及演說《普賢行願品》。「果報唯佛能證知」,得了多少果報,多少利益,只有佛能夠知道。「決定獲勝菩提道」,你將來決定能成佛。
「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無量的大行大願說不完,你要曉得,《華嚴經》是微妙法門,我舉少分的善根說。「一念一切悉皆圓」,只要依著十大願王來做,「成就衆生清淨願」,一切衆生都能成就清淨願。
最後一個偈頌結成回向。
我此普賢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沈溺諸衆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我此普賢殊勝行」,我此普賢殊勝的行願。「無邊勝福皆回向」,無邊的勝福,我統統拿來回向一切衆生。「普願沈溺諸衆生,速往無量光佛剎。」「無量光佛剎」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叫無量光佛。普願沈溺到苦海的衆生,趕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現在做的很多法事念的回向偈,就是這個偈。譬如今天受皈依,「我此普賢殊勝行」,可以換爲「我此皈依殊勝行」;要是傳戒,換爲「我此傳戒殊勝行」,受戒亦然,以此類推,這四句就是出在《普賢行願品》,後面再接上皈依叁寶,十方叁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诃薩,摩诃般若波羅蜜。
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于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善財童子踴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如來贊言:善哉!善哉!
「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于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普賢菩薩在毗盧遮那佛面前,說十大行願。在佛面前說,是要請佛證明。「善財童子踴躍無量」,善財童子當機者,歡喜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如來贊言:善哉!善哉!」如來就證明:你說得好、說得好。
下面再總結流通。
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诃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
「爾時世尊」,就是毗盧遮那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诃薩」,就是諸大菩薩摩诃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普賢行願品》,也叫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演說如是最勝法門的時候。
文殊師利菩薩,而爲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彌勒菩薩,而爲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爲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及余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諸菩薩摩诃薩衆。
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連等,而爲上首。諸大聲聞,並諸人天,一切世主,天、龍、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
一切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普賢行願品》講到這裏圓滿。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講記》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