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早飯趕去上班,下班又趕來聽經,聽完再回去睡覺,又感覺很歡喜。這一下醒了,我並沒有聽幾天經啊!只是昨晚去聽經,過了一夜而已。你睡的床只有幾尺長,等于一粒微塵,聽經的講堂很大,你的小床怎麼裝得下呢?這就是「小大無礙」。你睡的床只有你一人,你夢見來聽經,有講經的法師,還有很多聽經的人,這叫「一多無礙」。你回去睡覺作夢,下了班又來聽經,一連數天,這就是重重無盡、無盡重重。
拿作夢,你可以了解華嚴境界,但是佛跟我們薄地凡夫說這些作什麼呢?就是把佛的境界告訴我們,讓我們認清目標,對著目標修行。不然,二乘人爲什麼不能成佛呢?佛的境界,他沒有聽過,走到化城,以爲是涅槃的寶所,不再走了。《華嚴經》是圓教,要把佛的境界告訴我們,我們好一直走到佛的境界。我們現在是凡夫,你不用功則已,你用功就有境界,什麼境界呢?不是凡夫的境界,是聖人的境界,也就是佛、菩薩的境界。
比如我們修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你念得不精進,作夢不會夢見阿彌陀佛。等你念得精進,你作夢會夢見阿彌陀佛;你再精進,入定了,在定中會看見阿彌陀佛。要是你看見阿彌陀佛,充滿虛空,無量數的阿彌陀佛,你會生大恐怖,以爲是魔境。聽過《華嚴經》,你看到這個境界就不會驚懼了。《華嚴經》本來就是這種境界,不但看見佛,而且是重重無盡、無盡重重的佛。
每一種行願結尾,都是接到窮未來際,行這種行願。要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禮敬乃盡。或者稱贊如來,我此稱贊乃盡。下面一轉,而虛空界不會盡,衆生界、衆生業、衆生煩惱都不會盡,我行願也不會盡。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就是知其不可爲而爲之,才是菩薩發心。發願要度盡衆生,你的發心偉大嗎?不夠偉大,因爲你知道衆生有度盡的一天。現在告訴你,衆生永遠不會盡,我的大行大願跟著衆生走,永遠不會盡,這才是真偉大,才是菩薩發心。
要發這個偉大的願作什麼呢?你發四弘誓願,第一個誓願,就是「衆生無邊誓願度」,你發這個願,你得依願起行,你得行菩薩道度衆生。你要知道,度衆生不是度佛,佛不需要我們度,佛已經成佛,要我們度什麼?我們要度的是苦惱衆生,這些可不是好打擾的。你不發願度衆生,不知道度衆生的困難;你不發願度衆生,不知道衆生不好惹。你發了大心,要度親戚朋友,跟他們說佛法太好了,你爲什麼不去聽經?他要是有善根,一聽就來了;遇到沒有善根的,給你碰個釘子。他說聽經作什麼?現在什麼時代?科學時代還在迷信!你聽了真泄氣,還會去度衆生嗎?剛發心要度衆生就碰釘子,你還會盡未來際行菩薩道嗎?所以知其不可爲而爲之,才是菩薩發心,才叫真偉大。衆生本來不好度,否則佛經上不會說,要用種種權巧方便,我這個方法度不了,再改個方法把他度了。這就是我發的心,這就是我的大願,這就是我的大行,不但度一個衆生,我不嫌煩,度無量衆生,一直盡未來際,我也不疲厭,這才是真正的菩薩發心。
贊歎如來功德,得什麼利益?能除惡口障,得無礙辯才。
我們衆生的口不會說好話,妄言、绮語、兩舌、惡口,這四種口業合起來都叫惡口。
第一、妄言,本來是的,他說成不是;本來不是的,他說成是。不必老師教,說起謊話把人騙倒,假的說成真的。
第二、绮語,是不正當的話,雖然不是妄言,但說的不是正當道理。不但不是說佛法,也不是世間法,完全是無意義的話,而且說得頭頭是道,滔滔不絕。
第叁、兩舌,是說鬥構兩頭,挑撥是非的話。譬如他見了甲,說乙說你的壞話;見了乙,說甲說你的壞話。他說得活靈活現,使雙方都信以爲真,本來兩個朋友感情很好,被他挑撥成爲冤家。他口裏好像長了兩個舌頭,專門搬弄是非。
第四、惡口,說出口傷人的話。喜歡罵人,一句話把別人祖宗八代都罵了,說話傷人家的心,會罵人的人說話不必思考,你罵他一句,他回你兩句,越罵越厲害。
造了這四種口業,死了到哪裏去呢?墮拔舌地獄、耕舌地獄。舌頭不說善話,盡說惡話,到地獄裏,要拔你的舌頭,小鬼拿個鈎子,把你的舌頭鈎出來,一刀把舌頭割掉。地獄的境界不可思議,業力不可思議,割掉一個舌頭,又生出來一個舌頭。小鬼拿鈎子,又把舌頭鈎出來,讓你痛徹心肺,死了,業風一吹,又活了。在人間是怕死,到了地獄,想死死不了。你死了,業風一吹,又活了,又割舌頭,這叫拔舌地獄。耕舌地獄,小鬼把你的舌頭,拉長拉大到幾畝田那麼大,套上牛,用鐵犁在舌頭上面耕,讓你痛死了,舌頭又全部恢複過來,叫你永遠痛下去,這都是造惡口的結果。在地獄裏受的是果報,轉生人間再受余報,變成啞巴,根本不會說話。以前你喜歡罵人,現在罵不出來。有的長個大舌頭,舌頭太厚,想罵人也罵不起來。還有的更厲害,舌頭上生瘡,《地藏經》上說,此爲百舌之報,這都是余報。余報輕的,說話比較清楚,但是他不會講經說法,很會說壞話,這叫惡口障。
怎樣把惡口障消除呢?贊歎佛的功德,先學唱贊子。每一贊子,都是贊歎佛的功德,慢慢把贊子學會,再學自己作贊子,贊歎佛的功德。《華嚴經》上每一位菩薩見到佛,都先作一個贊子贊歎佛的功德,那都是有大智慧的菩薩,出口成章,一說話就是一個贊子。你智慧開了,自已就會作贊子贊歎佛的功德,消除惡口障。你看印光大師贊歎大勢至菩薩的贊子,作得多好!你會作贊子之後學講經,不會講慢慢學。最初先講一、兩句,再講一小段、一大段,慢慢學講經,就是贊歎佛的功德,慢慢智慧開了,得之于心叫智慧,發之于口叫辯才。智慧得在心裏,口上辯才就發出來,慢慢的講經就得到無礙辯才。贊歎佛的功德要合到經文上,你贊歎一尊佛,自已可以得到功德。你依著《華嚴經》贊歎重重無盡、無盡重重的佛的功德,你得的辯才,不是重重無盡、無盡重重嗎?
複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前面講了兩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接著講第叁大願王「廣修供養」,「廣」是多,多修些供養,叫廣修供養。「修」含著深義,修就是修行,因爲下面所講的供養全是觀行,不是用錢買供養品,那叫辦供養。這是完全修觀行,所以用修字。廣修供養是供養佛,供養多少佛呢?下面先說出來。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
前面講了兩個大願,經文大家已經了解,不必詳細再講了。就是把十方叁世一切佛剎,都碎成微塵,一一微塵裏面,都有極微塵數諸佛,每一尊佛前,有菩薩海會圍繞。這裏講「種種菩薩海會圍繞」,「種種」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二地、叁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等覺種種菩薩。地上菩薩叫法身大士,佛是佛寶,菩薩是僧寶,佛是能說法的人,菩薩是聽法的人,法就是法寶,這是所供養的叁寶。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這是修供養品的因,因就是因心,發這樣的心。第一禮敬諸佛,有「我以普賢行願力故」這一句。第二稱贊如來,雖然沒有這一句,其實含有這一句。第二稱贊如來「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一定是依著「普賢行願力」起的。我們是學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學普賢古佛的普賢行願力。「普賢行願力」,不是指普賢菩薩行願力,是一個法門,普賢法門,是由普賢古佛傳授給我。「我」是普賢菩薩自稱,由大行大願之力,「起深信解」,起甚深的解悟、開悟。「現前知見」,因爲開悟了,我就起正知正見,叫佛知佛見。
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爲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燃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
「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爲供養。」這句是總標,我對于前面那麼多的叁寶,我統統要供養。「悉」是「皆」也,「以」作「用」字講。「上」是最上,「妙」是微妙,皆用最上最微妙各種供養具,來作供養。「所謂」是指釋之詞,指著上文加以解釋,上文說「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爲供養。」用什麼供養具呢?下面就分別加以解釋。
「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這就是修供養品的觀行,觀是心裏想,觀想。行是行門,行音「恨」。修觀想的行門叫觀行,觀想這些供養品。
「華雲、鬘雲」,用花供養,把花觀想成雲,雲者,緣起之意、徧覆之意,像天空起了雲彩有其因緣,緣起就生雲彩,雲生起來徧覆虛空。現在我們修花供養,就是觀想花徧滿虛空。要那麼多花作什麼呢?因爲供養的佛多,沒有那麼多花怎麼供養呢?一定要觀想花雲徧滿虛空。印度供養花有兩種供養,一種是散花,一朵一朵花散到佛堂,很多花散到殿堂裏。一種是花鬘,把每一朵花用線串起來,過去我去印度朝聖時看過,有人買了花鬘挂在頸上。
「天音樂雲」,用音樂供養,音樂也是徧滿虛空,「天」是自然之意,你把它觀想成功,滿天空是音樂雲,是一種自然的音樂,不用去敲打、吹奏,自然有的音樂徧滿虛空,像雲一樣。「天傘蓋雲」,中國佛弟子稱爲寶蓋,我們平常用傘遮陽光、雨水,供養品也是這個意思,在佛的頭頂上撐一把傘,普通的傘不莊嚴,于是用七寶莊嚴出來,所以取名爲寶蓋,這裏稱爲傘蓋。「天衣服雲」,用衣服來供養佛,也是自然的徧滿虛空。
「天種種香」,這是總標香供養。下面是別解,是什麼香供養呢?「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塗香」是塗抹身體的,印度富貴人家…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