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早饭赶去上班,下班又赶来听经,听完再回去睡觉,又感觉很欢喜。这一下醒了,我并没有听几天经啊!只是昨晚去听经,过了一夜而已。你睡的床只有几尺长,等于一粒微尘,听经的讲堂很大,你的小床怎么装得下呢?这就是「小大无碍」。你睡的床只有你一人,你梦见来听经,有讲经的法师,还有很多听经的人,这叫「一多无碍」。你回去睡觉作梦,下了班又来听经,一连数天,这就是重重无尽、无尽重重。
拿作梦,你可以了解华严境界,但是佛跟我们薄地凡夫说这些作什么呢?就是把佛的境界告诉我们,让我们认清目标,对着目标修行。不然,二乘人为什么不能成佛呢?佛的境界,他没有听过,走到化城,以为是涅槃的宝所,不再走了。《华严经》是圆教,要把佛的境界告诉我们,我们好一直走到佛的境界。我们现在是凡夫,你不用功则已,你用功就有境界,什么境界呢?不是凡夫的境界,是圣人的境界,也就是佛、菩萨的境界。
比如我们修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你念得不精进,作梦不会梦见阿弥陀佛。等你念得精进,你作梦会梦见阿弥陀佛;你再精进,入定了,在定中会看见阿弥陀佛。要是你看见阿弥陀佛,充满虚空,无量数的阿弥陀佛,你会生大恐怖,以为是魔境。听过《华严经》,你看到这个境界就不会惊惧了。《华严经》本来就是这种境界,不但看见佛,而且是重重无尽、无尽重重的佛。
每一种行愿结尾,都是接到穷未来际,行这种行愿。要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礼敬乃尽。或者称赞如来,我此称赞乃尽。下面一转,而虚空界不会尽,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都不会尽,我行愿也不会尽。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才是菩萨发心。发愿要度尽众生,你的发心伟大吗?不够伟大,因为你知道众生有度尽的一天。现在告诉你,众生永远不会尽,我的大行大愿跟着众生走,永远不会尽,这才是真伟大,才是菩萨发心。
要发这个伟大的愿作什么呢?你发四弘誓愿,第一个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你发这个愿,你得依愿起行,你得行菩萨道度众生。你要知道,度众生不是度佛,佛不需要我们度,佛已经成佛,要我们度什么?我们要度的是苦恼众生,这些可不是好打扰的。你不发愿度众生,不知道度众生的困难;你不发愿度众生,不知道众生不好惹。你发了大心,要度亲戚朋友,跟他们说佛法太好了,你为什么不去听经?他要是有善根,一听就来了;遇到没有善根的,给你碰个钉子。他说听经作什么?现在什么时代?科学时代还在迷信!你听了真泄气,还会去度众生吗?刚发心要度众生就碰钉子,你还会尽未来际行菩萨道吗?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才是菩萨发心,才叫真伟大。众生本来不好度,否则佛经上不会说,要用种种权巧方便,我这个方法度不了,再改个方法把他度了。这就是我发的心,这就是我的大愿,这就是我的大行,不但度一个众生,我不嫌烦,度无量众生,一直尽未来际,我也不疲厌,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发心。
赞叹如来功德,得什么利益?能除恶口障,得无碍辩才。
我们众生的口不会说好话,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这四种口业合起来都叫恶口。
第一、妄言,本来是的,他说成不是;本来不是的,他说成是。不必老师教,说起谎话把人骗倒,假的说成真的。
第二、绮语,是不正当的话,虽然不是妄言,但说的不是正当道理。不但不是说佛法,也不是世间法,完全是无意义的话,而且说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
第三、两舌,是说斗构两头,挑拨是非的话。譬如他见了甲,说乙说你的坏话;见了乙,说甲说你的坏话。他说得活灵活现,使双方都信以为真,本来两个朋友感情很好,被他挑拨成为冤家。他口里好像长了两个舌头,专门搬弄是非。
第四、恶口,说出口伤人的话。喜欢骂人,一句话把别人祖宗八代都骂了,说话伤人家的心,会骂人的人说话不必思考,你骂他一句,他回你两句,越骂越厉害。
造了这四种口业,死了到哪里去呢?堕拔舌地狱、耕舌地狱。舌头不说善话,尽说恶话,到地狱里,要拔你的舌头,小鬼拿个钩子,把你的舌头钩出来,一刀把舌头割掉。地狱的境界不可思议,业力不可思议,割掉一个舌头,又生出来一个舌头。小鬼拿钩子,又把舌头钩出来,让你痛彻心肺,死了,业风一吹,又活了。在人间是怕死,到了地狱,想死死不了。你死了,业风一吹,又活了,又割舌头,这叫拔舌地狱。耕舌地狱,小鬼把你的舌头,拉长拉大到几亩田那么大,套上牛,用铁犁在舌头上面耕,让你痛死了,舌头又全部恢复过来,叫你永远痛下去,这都是造恶口的结果。在地狱里受的是果报,转生人间再受余报,变成哑巴,根本不会说话。以前你喜欢骂人,现在骂不出来。有的长个大舌头,舌头太厚,想骂人也骂不起来。还有的更厉害,舌头上生疮,《地藏经》上说,此为百舌之报,这都是余报。余报轻的,说话比较清楚,但是他不会讲经说法,很会说坏话,这叫恶口障。
怎样把恶口障消除呢?赞叹佛的功德,先学唱赞子。每一赞子,都是赞叹佛的功德,慢慢把赞子学会,再学自己作赞子,赞叹佛的功德。《华严经》上每一位菩萨见到佛,都先作一个赞子赞叹佛的功德,那都是有大智慧的菩萨,出口成章,一说话就是一个赞子。你智慧开了,自已就会作赞子赞叹佛的功德,消除恶口障。你看印光大师赞叹大势至菩萨的赞子,作得多好!你会作赞子之后学讲经,不会讲慢慢学。最初先讲一、两句,再讲一小段、一大段,慢慢学讲经,就是赞叹佛的功德,慢慢智慧开了,得之于心叫智慧,发之于口叫辩才。智慧得在心里,口上辩才就发出来,慢慢的讲经就得到无碍辩才。赞叹佛的功德要合到经文上,你赞叹一尊佛,自已可以得到功德。你依着《华严经》赞叹重重无尽、无尽重重的佛的功德,你得的辩才,不是重重无尽、无尽重重吗?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前面讲了两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接着讲第三大愿王「广修供养」,「广」是多,多修些供养,叫广修供养。「修」含着深义,修就是修行,因为下面所讲的供养全是观行,不是用钱买供养品,那叫办供养。这是完全修观行,所以用修字。广修供养是供养佛,供养多少佛呢?下面先说出来。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前面讲了两个大愿,经文大家已经了解,不必详细再讲了。就是把十方三世一切佛剎,都碎成微尘,一一微尘里面,都有极微尘数诸佛,每一尊佛前,有菩萨海会围绕。这里讲「种种菩萨海会围绕」,「种种」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等觉种种菩萨。地上菩萨叫法身大士,佛是佛宝,菩萨是僧宝,佛是能说法的人,菩萨是听法的人,法就是法宝,这是所供养的三宝。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
这是修供养品的因,因就是因心,发这样的心。第一礼敬诸佛,有「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这一句。第二称赞如来,虽然没有这一句,其实含有这一句。第二称赞如来「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一定是依着「普贤行愿力」起的。我们是学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学普贤古佛的普贤行愿力。「普贤行愿力」,不是指普贤菩萨行愿力,是一个法门,普贤法门,是由普贤古佛传授给我。「我」是普贤菩萨自称,由大行大愿之力,「起深信解」,起甚深的解悟、开悟。「现前知见」,因为开悟了,我就起正知正见,叫佛知佛见。
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这句是总标,我对于前面那么多的三宝,我统统要供养。「悉」是「皆」也,「以」作「用」字讲。「上」是最上,「妙」是微妙,皆用最上最微妙各种供养具,来作供养。「所谓」是指释之词,指着上文加以解释,上文说「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用什么供养具呢?下面就分别加以解释。
「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这就是修供养品的观行,观是心里想,观想。行是行门,行音「恨」。修观想的行门叫观行,观想这些供养品。
「华云、鬘云」,用花供养,把花观想成云,云者,缘起之意、徧覆之意,像天空起了云彩有其因缘,缘起就生云彩,云生起来徧覆虚空。现在我们修花供养,就是观想花徧满虚空。要那么多花作什么呢?因为供养的佛多,没有那么多花怎么供养呢?一定要观想花云徧满虚空。印度供养花有两种供养,一种是散花,一朵一朵花散到佛堂,很多花散到殿堂里。一种是花鬘,把每一朵花用线串起来,过去我去印度朝圣时看过,有人买了花鬘挂在颈上。
「天音乐云」,用音乐供养,音乐也是徧满虚空,「天」是自然之意,你把它观想成功,满天空是音乐云,是一种自然的音乐,不用去敲打、吹奏,自然有的音乐徧满虚空,像云一样。「天伞盖云」,中国佛弟子称为宝盖,我们平常用伞遮阳光、雨水,供养品也是这个意思,在佛的头顶上撑一把伞,普通的伞不庄严,于是用七宝庄严出来,所以取名为宝盖,这里称为伞盖。「天衣服云」,用衣服来供养佛,也是自然的徧满虚空。
「天种种香」,这是总标香供养。下面是别解,是什么香供养呢?「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涂香」是涂抹身体的,印度富贵人家…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