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圓覺經講記▪P17

  ..續本文上一頁圓覺不能悟入。

  「世尊!若彼衆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叁昧,心生迷悶」,爲什麼我請佛慈悲說正方便、正思惟?因爲世尊如果不開示正當的方便,到了末法時代,衆生雖然有道心,不知道如來開示正當的方便,隨便瞎摸一個方便。前天我舉個例子,呷苦菜,油鹽都不吃,盡呷蕃薯,那不是正方便,正思惟更不知道,隨便打妄想,想出來一個道理:學密宗,即生能成佛;學密宗,可以吃衆生肉,怎麼可以吃?他說發菩提心,吃衆生肉就可以,不曉得那是草菜不生,五谷不長的地方的方便開食。我們內地蔬菜、五谷、米面不虞匮乏,你還要發菩提心吃衆生肉,你的思惟是正思惟嗎?就是你想吃衆生肉的偷心不死,假藉蒙古、西藏方便開食。所以我前天在圓通寺傳菩薩戒圓滿,臨別贈言,我就講這個,因爲裏面有好多戒子都是學密宗的,皈依的密宗師父吃肉。他說得很高,不一定要出家,不一定要吃素,你斷貪瞋癡就成佛,這話對不對呢?第一、我先問,你斷了吃肉的心沒有?你貪吃衆生肉,你說斷了貪瞋癡,騙誰?第二、我問你:我發菩薩心可以吃肉,你肯讓我吃你的肉嗎?所以這種說詞,簡直是騙自己、騙衆生,我重重的呵斥,這不是正思惟,我不是隨便批評人,是令諸位要正思惟。

  「聞佛如來說此叁昧」,前面是佛跟普賢菩薩講,「修菩薩如幻叁昧,方便漸次,令諸衆生得離諸幻。」第一、離幻境,第二、離幻心,第叁、離幻智,第四、離幻覺。「心生迷悶」,「迷」,是迷而不知。「悶」,是悶而不通。不能了知,不能通達,怎樣下手呢?離幻境怎麼離?怎樣堅固執持遠離幻境呢?「即于圓覺不能悟入」,要開悟,先悟入圓覺之理,才能修圓覺之行。雖然聞到如來說修如幻叁昧,心中反而迷而不知,悶而不通,不能了知通達,怎樣先悟入圓覺之理,再修圓覺之行。

  願興慈悲,爲我等輩及末世衆生,假說方便。

  「願興慈悲,爲我等輩」,「我等輩」,就是與會的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假說方便。」「假」作「權」字講,就是權說方便。前面因爲聽佛開示普賢菩薩:「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衆生迷悶不知,請如來大慈大悲,本來沒有方便,權巧說一個方便。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又是請法的恭敬,下面如來就開示了。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問于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谛聽!當爲汝說。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哉是贊歎之詞,世尊先贊歎普眼菩薩。「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問于如來修行漸次」,請問如來修行的因地法行,請問修圓覺,怎麼悟入?「思惟住持」,修行有漸次,請問漸次,還要請問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乃至你請求我大慈大悲權巧說種種方便。「汝今谛聽!當爲汝說。」你好好地聽,我應當說給你聽。

  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這兩句跟前面一樣,不必解釋了,下面是佛言: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衆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

  「善男子!」叫一聲當機者普眼菩薩。「彼新學菩薩及末世衆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前面說請求是爲與會的諸菩薩,與會的諸菩薩都來到淨土入叁昧聽法,他們出法會要去轉*輪,所以並不是爲他們請法。是爲當時新學的菩薩,所以這裏注明爲當時新學的菩薩,還爲末世的衆生發大乘心,要求如來的清淨圓覺妙心,求證如來的圓覺妙果。但是求如來的淨圓覺心,「應當正念」,八正道以正念爲體,你的念不正,下面七個道都不正,第一、先求正念,什麼叫做正念?求清淨圓覺心,這個念就是正念。「遠離諸幻」,一切幻化的境界要遠離,再遠離幻化的心、幻化的智,連幻化的覺,都要遠離,這是告訴我們方便中的方便,我們初發菩提心,要學圓覺妙行的人,下手的次第。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衆,宴坐靜室,恒作是念。

  告訴我們末法時代的凡夫,要修行用功,從哪裏下手?「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先依如來所開示的奢摩他行,梵語「奢摩他(ㄊㄨㄛ)」,翻成中國話叫「止」,就是修定,還要持戒,才能開智慧,即戒定慧叁無漏學。應該先持戒後修定,因爲持戒是時時都要持,你發心要修止,隨時要持戒。「堅持禁戒」,要堅固執持禁戒。圓瑛法師《講義》把「禁戒」二字分開,「禁」是禁止,就是止持;「戒」是戒法,包含作持。戒律有止、作二持,前面普賢菩薩章,你要注意「堅執持」叁字,那就是方便,不然普賢菩薩章只有漸次,他請問開示的方便在哪裏?「堅執持遠離心」就是方便,我講怎樣堅執持?把《大乘起信論》修行信心五種行門引出來,這是我在普眼菩薩章依文解義研究出來的。

  你要堅持禁戒,我們很多學顯教的都吃素,去學密宗,吃了幾十年長素去開葷,這不是罪過嗎?爲什麼要去開?就是偷心不死,吃肉的心沒有死。現在很多出家人吃雞蛋,說現在養的雞沒有雄雞交合,是生不出雞的蛋。戒律的大律上講,可以喝牛奶,因爲牛奶可以治病。並不是大律讓你濫喝牛奶,何況吃雞蛋呢?你爲什麼要去吃雞蛋呢?還是偷心不死。受了菩薩戒,對于五辛,有的馬馬虎虎,喜歡吃韭菜、蔥,就是不能堅持禁戒,要堅固執持,你不能隨便把持戒的心動搖,動搖一濫百濫,統統濫下去。諸位同學在這裏住了叁年,沒吃雞蛋,不也過得很好嗎?現在營養夠了,以前醫藥不發達有借口,現在你吃多種維他命藥丸,不是比吃雞蛋好,爲什麼要去吃雞蛋呢?吃雞蛋就是偷心不死,不曉得吃雞蛋的心一開就濫了,慢慢你就會偷偷的吃肉。你要營養吃雞蛋,哪有吃雞腿來得營養呢?吃雞腿,哪有喝雞湯來得營養呢?你濫開,何必出家呢?到社會上什麼都可以吃,有誰說你不對?出了家就要堅持禁戒,諸位當了法師要記得,該開的開,不能濫開,不能想到哪裏,就說到哪裏,不能隨便批評人。你要堅持禁戒,要修止。你不堅持禁戒,止修不來,天天在打妄想,怎麼修得來?

  「安處徒衆,宴坐靜室。」「宴座」,是安坐、靜坐。「靜室」,就是現在禅宗修行的禅堂。「安處徒衆」,行菩薩道,要修大家修,你修「奢摩他」,修止,你得「安處徒衆」。在中國是開禅堂,這裏不是參禅是修止,所以叫靜室。有人喜歡一個人去住山、住洞、住茅蓬,我認爲不好,因爲我們是末法時代的凡夫,你沒有親近善知識,沒有徒衆一起修行,你一個人去住茅蓬,最初精進,定的功課很多,用功不了一段時間,你先是打妄想,妄想剛歇落下來,你就打瞌睡。你要修止,一天最少靜坐叁枝香、叁小時,一次坐一小時,不盤腿瞌睡不來,一盤腿就瞌睡,一枝香坐完,瞌睡也醒了。你一天靜坐叁枝香,實際坐在那裏睡了叁小時,每天如此,變成習慣,永遠不能用功。瞌睡越睡越多,叫做睡魔,你說我瞌睡睡完就好了,不會好的,所以你要隨時警策自己,要帶領徒衆,依衆靠衆。你是住持大和尚,開一個道場,誰願意靜坐跟我來。你定了規矩,一天坐幾枝香,你叫別人坐,你不坐行嗎?大陸上知名的叢林,上殿、過齋堂,大和尚都得親自到,才能維持規矩。上殿大和尚不去,殿上不好;過齋堂大和尚不去,齋堂過不好。所以你既然想修行辦道,得定規矩,叫你的徒衆遵守,你得領著徒衆遵守,要依著大衆、靠著大衆。雖然你是管徒衆的,但是徒衆無形之中管教你,有這個好處。你定的規矩,一天坐幾枝香,按中國禅堂的規矩,有行香的看著,誰打瞌睡就走過去打一下香板。規矩是你大和尚訂的,你自己敢打瞌睡嗎?你打瞌睡,人家看到禅堂的大和尚在打呼,那還象話嗎?不是徒衆管了你嗎?你辦學堂、辦禅堂,發菩提心,要安處徒衆,才叫菩薩。安處徒衆,是利益大衆,實際是利益自己,大乘要以利他爲自利。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于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于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常常這樣叫「恒」,不是念了一下,不念了。下面先作二空觀,我也空、法也空,小乘怎麼叫做小?他用功只作我空觀,不了解法空,如來沒有跟他說法空的道理,他不知道。大乘菩薩聽到了,一下手就修二空觀,我空、法空一起修,實際還是先空我,後空法。

  怎樣把我空掉?前面說幻身、幻心都要遠離,幻身怎樣離?空我,外面的身體、裏面的心,合起來是我。先空身,後空心,衆生執著我,就是身見利害,見就是知見,執著身體就是我,先把身體觀空。前面說:「妄認四大爲自身相」,我的身體是四大種和合而成,它不但給一切衆生的身體作種子,也給一切世界山河大地作種子,內四大、外四大,統統是四大種合成的,所以叫做大,「大」是普遍之意,「種」是能生之意,能生身體出來。

  前面是總說,下面你得打坐,靜坐下來觀想,這叫做正念、正思惟。「所謂發、毛」,身體上除了頭發以外,還有很多的細毛。「爪」,手指甲、腳指甲。「齒」,牙齒。「皮、肉、筋、骨」,有皮膚,有肉,裏面的筋,現在叫血管,還有骨頭。「髓、腦、垢色」,骨頭裏面有一種油質叫骨髓,還有頭部裏面有腦。垢色,就是身體上的塵垢之色。「皆歸于地」,歸是歸納,這些堅硬的東西,都屬于地大。「唾、涕」,唾是口水,涕是鼻水。「膿、血」,身體裏面有濃、有血。「津液、涎沫」,口裏舌頭下面生出來的水叫津液。涎沫,是…

《圓覺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