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圆觉经讲记▪P17

  ..续本文上一页圆觉不能悟入。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为什么我请佛慈悲说正方便、正思惟?因为世尊如果不开示正当的方便,到了末法时代,众生虽然有道心,不知道如来开示正当的方便,随便瞎摸一个方便。前天我举个例子,呷苦菜,油盐都不吃,尽呷蕃薯,那不是正方便,正思惟更不知道,随便打妄想,想出来一个道理:学密宗,即生能成佛;学密宗,可以吃众生肉,怎么可以吃?他说发菩提心,吃众生肉就可以,不晓得那是草菜不生,五谷不长的地方的方便开食。我们内地蔬菜、五谷、米面不虞匮乏,你还要发菩提心吃众生肉,你的思惟是正思惟吗?就是你想吃众生肉的偷心不死,假藉蒙古、西藏方便开食。所以我前天在圆通寺传菩萨戒圆满,临别赠言,我就讲这个,因为里面有好多戒子都是学密宗的,皈依的密宗师父吃肉。他说得很高,不一定要出家,不一定要吃素,你断贪瞋痴就成佛,这话对不对呢?第一、我先问,你断了吃肉的心没有?你贪吃众生肉,你说断了贪瞋痴,骗谁?第二、我问你:我发菩萨心可以吃肉,你肯让我吃你的肉吗?所以这种说词,简直是骗自己、骗众生,我重重的呵斥,这不是正思惟,我不是随便批评人,是令诸位要正思惟。

  「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前面是佛跟普贤菩萨讲,「修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第一、离幻境,第二、离幻心,第三、离幻智,第四、离幻觉。「心生迷闷」,「迷」,是迷而不知。「闷」,是闷而不通。不能了知,不能通达,怎样下手呢?离幻境怎么离?怎样坚固执持远离幻境呢?「即于圆觉不能悟入」,要开悟,先悟入圆觉之理,才能修圆觉之行。虽然闻到如来说修如幻三昧,心中反而迷而不知,闷而不通,不能了知通达,怎样先悟入圆觉之理,再修圆觉之行。

  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愿兴慈悲,为我等辈」,「我等辈」,就是与会的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假」作「权」字讲,就是权说方便。前面因为听佛开示普贤菩萨:「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众生迷闷不知,请如来大慈大悲,本来没有方便,权巧说一个方便。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又是请法的恭敬,下面如来就开示了。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哉是赞叹之词,世尊先赞叹普眼菩萨。「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请问如来修行的因地法行,请问修圆觉,怎么悟入?「思惟住持」,修行有渐次,请问渐次,还要请问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乃至你请求我大慈大悲权巧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好好地听,我应当说给你听。

  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两句跟前面一样,不必解释了,下面是佛言: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善男子!」叫一声当机者普眼菩萨。「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前面说请求是为与会的诸菩萨,与会的诸菩萨都来到净土入三昧听法,他们出法会要去转*轮,所以并不是为他们请法。是为当时新学的菩萨,所以这里注明为当时新学的菩萨,还为末世的众生发大乘心,要求如来的清净圆觉妙心,求证如来的圆觉妙果。但是求如来的净圆觉心,「应当正念」,八正道以正念为体,你的念不正,下面七个道都不正,第一、先求正念,什么叫做正念?求清净圆觉心,这个念就是正念。「远离诸幻」,一切幻化的境界要远离,再远离幻化的心、幻化的智,连幻化的觉,都要远离,这是告诉我们方便中的方便,我们初发菩提心,要学圆觉妙行的人,下手的次第。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

  告诉我们末法时代的凡夫,要修行用功,从哪里下手?「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先依如来所开示的奢摩他行,梵语「奢摩他(ㄊㄨㄛ)」,翻成中国话叫「止」,就是修定,还要持戒,才能开智慧,即戒定慧三无漏学。应该先持戒后修定,因为持戒是时时都要持,你发心要修止,随时要持戒。「坚持禁戒」,要坚固执持禁戒。圆瑛法师《讲义》把「禁戒」二字分开,「禁」是禁止,就是止持;「戒」是戒法,包含作持。戒律有止、作二持,前面普贤菩萨章,你要注意「坚执持」三字,那就是方便,不然普贤菩萨章只有渐次,他请问开示的方便在哪里?「坚执持远离心」就是方便,我讲怎样坚执持?把《大乘起信论》修行信心五种行门引出来,这是我在普眼菩萨章依文解义研究出来的。

  你要坚持禁戒,我们很多学显教的都吃素,去学密宗,吃了几十年长素去开荤,这不是罪过吗?为什么要去开?就是偷心不死,吃肉的心没有死。现在很多出家人吃鸡蛋,说现在养的鸡没有雄鸡交合,是生不出鸡的蛋。戒律的大律上讲,可以喝牛奶,因为牛奶可以治病。并不是大律让你滥喝牛奶,何况吃鸡蛋呢?你为什么要去吃鸡蛋呢?还是偷心不死。受了菩萨戒,对于五辛,有的马马虎虎,喜欢吃韭菜、葱,就是不能坚持禁戒,要坚固执持,你不能随便把持戒的心动摇,动摇一滥百滥,统统滥下去。诸位同学在这里住了三年,没吃鸡蛋,不也过得很好吗?现在营养够了,以前医药不发达有借口,现在你吃多种维他命药丸,不是比吃鸡蛋好,为什么要去吃鸡蛋呢?吃鸡蛋就是偷心不死,不晓得吃鸡蛋的心一开就滥了,慢慢你就会偷偷的吃肉。你要营养吃鸡蛋,哪有吃鸡腿来得营养呢?吃鸡腿,哪有喝鸡汤来得营养呢?你滥开,何必出家呢?到社会上什么都可以吃,有谁说你不对?出了家就要坚持禁戒,诸位当了法师要记得,该开的开,不能滥开,不能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不能随便批评人。你要坚持禁戒,要修止。你不坚持禁戒,止修不来,天天在打妄想,怎么修得来?

  「安处徒众,宴坐静室。」「宴座」,是安坐、静坐。「静室」,就是现在禅宗修行的禅堂。「安处徒众」,行菩萨道,要修大家修,你修「奢摩他」,修止,你得「安处徒众」。在中国是开禅堂,这里不是参禅是修止,所以叫静室。有人喜欢一个人去住山、住洞、住茅蓬,我认为不好,因为我们是末法时代的凡夫,你没有亲近善知识,没有徒众一起修行,你一个人去住茅蓬,最初精进,定的功课很多,用功不了一段时间,你先是打妄想,妄想刚歇落下来,你就打瞌睡。你要修止,一天最少静坐三枝香、三小时,一次坐一小时,不盘腿瞌睡不来,一盘腿就瞌睡,一枝香坐完,瞌睡也醒了。你一天静坐三枝香,实际坐在那里睡了三小时,每天如此,变成习惯,永远不能用功。瞌睡越睡越多,叫做睡魔,你说我瞌睡睡完就好了,不会好的,所以你要随时警策自己,要带领徒众,依众靠众。你是住持大和尚,开一个道场,谁愿意静坐跟我来。你定了规矩,一天坐几枝香,你叫别人坐,你不坐行吗?大陆上知名的丛林,上殿、过斋堂,大和尚都得亲自到,才能维持规矩。上殿大和尚不去,殿上不好;过斋堂大和尚不去,斋堂过不好。所以你既然想修行办道,得定规矩,叫你的徒众遵守,你得领着徒众遵守,要依着大众、靠着大众。虽然你是管徒众的,但是徒众无形之中管教你,有这个好处。你定的规矩,一天坐几枝香,按中国禅堂的规矩,有行香的看着,谁打瞌睡就走过去打一下香板。规矩是你大和尚订的,你自己敢打瞌睡吗?你打瞌睡,人家看到禅堂的大和尚在打呼,那还象话吗?不是徒众管了你吗?你办学堂、办禅堂,发菩提心,要安处徒众,才叫菩萨。安处徒众,是利益大众,实际是利益自己,大乘要以利他为自利。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常常这样叫「恒」,不是念了一下,不念了。下面先作二空观,我也空、法也空,小乘怎么叫做小?他用功只作我空观,不了解法空,如来没有跟他说法空的道理,他不知道。大乘菩萨听到了,一下手就修二空观,我空、法空一起修,实际还是先空我,后空法。

  怎样把我空掉?前面说幻身、幻心都要远离,幻身怎样离?空我,外面的身体、里面的心,合起来是我。先空身,后空心,众生执着我,就是身见利害,见就是知见,执着身体就是我,先把身体观空。前面说:「妄认四大为自身相」,我的身体是四大种和合而成,它不但给一切众生的身体作种子,也给一切世界山河大地作种子,内四大、外四大,统统是四大种合成的,所以叫做大,「大」是普遍之意,「种」是能生之意,能生身体出来。

  前面是总说,下面你得打坐,静坐下来观想,这叫做正念、正思惟。「所谓发、毛」,身体上除了头发以外,还有很多的细毛。「爪」,手指甲、脚指甲。「齿」,牙齿。「皮、肉、筋、骨」,有皮肤,有肉,里面的筋,现在叫血管,还有骨头。「髓、脑、垢色」,骨头里面有一种油质叫骨髓,还有头部里面有脑。垢色,就是身体上的尘垢之色。「皆归于地」,归是归纳,这些坚硬的东西,都属于地大。「唾、涕」,唾是口水,涕是鼻水。「脓、血」,身体里面有浓、有血。「津液、涎沫」,口里舌头下面生出来的水叫津液。涎沫,是…

《圆觉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