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圓覺經講記▪P24

  ..續本文上一頁爲末世一切衆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修多羅」叫契經,就是佛的經,如來說法之後記到經本上叫經教。你爲我們這些還沒有成佛的菩薩,打開你的秘密寶藏,說給我們聽。還要讓末法時代求大乘法的一切衆生,聽到你的經教了義的法門。佛經,有了義經、不了義經;有了義法,不了義法。請你說了義的法門,就是究竟明了、圓滿的法門。「永斷疑悔」,信而不決曰疑,事後懊惱曰悔。就是希望衆生能信心堅定,永遠斷除疑惑,懊悔所做的惡法,善行增進。

  作是語已,五體投體,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這是表示請法的儀軌、請法的恭敬,下面如來就開示。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問于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衆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谛聽!當爲汝說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問于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你叫我開甚深的秘密法門,開究竟方便法門,爲諸大菩薩開示最上的教導訓誨,最究竟圓滿的了義大乘。

  「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衆生」,你是替現在初發心菩薩請問,也是替末世學大乘的衆生請問。我把甚深的秘密法,把最圓滿的了義大乘講清楚,不是光爲這圓覺法會的十萬大衆,能令十方諸菩薩,以及末世一切衆生,都能得到利益,得什麼利益?「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有疑有悔,他的信心動搖;沒有疑悔,信心堅定了。

  「汝今谛聽!當爲汝說。」佛現在贊歎金剛藏菩薩問得好,因爲金剛藏菩薩,是替初發心的菩薩及末世的衆生請問,到了最後結詞,才呵斥他問得不得當。

  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下面佛就開示了。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舍,皆是輪回。

  先說衆生受輪回生死,是起了輪回知見,他的心是輪回的心,就是妄想分別。從世界依報說起,「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一個世界生出來,叫成劫;暫時有這世界,叫住劫;住不能久住,叫壞劫;壞的結果滅了,叫空劫。世界有始有終、有生有滅,都是衆生的妄想分別。「前後有無」,既然有始有終、有生有滅,就有前有後、有有有無。世界生起來,就是有;世界壞了,就是無。「聚散起止」,世界怎樣形成?一切微塵聚集起來;世界怎麼壞空?微塵散了,有聚有散,有起有止。最初聚集,生起;等到壞空,停止了。

  前面講世界依報,再講到衆生正報,「念念相續」,衆生的心是妄想心,念念不停,從無始劫來就打妄想,打到現在還沒有完了,白天打妄想,夜裏睡覺還是打妄想,念念相續不斷。「循環往複」,由開始到終了,終了再開始。「種種取舍」,著了心外之相,內心起了分別,順境就取,逆境就舍。「皆是輪回」,衆生念念相續的心念,是輪回之心;外面世界成、住、壞、空,是輪回的世界。先說衆生的心要不得,得把妄想分別的心停止下來,才能學佛法。

  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

  「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圓覺妙性本來不生不滅,本來不循環往複。你的心是妄想分別的心,你要想辨明圓覺的妙性,圓覺妙性跟著你的輪回心轉,你沒有出輪回。「若免輪回,無有是處。」你想免除輪回,證得圓覺,沒有這個道理。就是妄想分別,越分別越遠,圓覺妙性本來不輪回,卻跟著你輪回。

  我們小時候有一種遊戲,叫蒙蒙轉,大家閉眼睛轉圈,轉一會兒,頭轉暈了,嘴裏還在念:「天轉地轉,不叫我轉!」嘴裏念這個咒,結果咒不靈,自己把頭轉暈了,天也轉,地也轉,四周房子統統轉。天地本來不動,房屋也沒有動,但是你把頭轉暈了,才看到天也轉、地也轉、房屋也轉,就是你用妄想分別心來分別,都變成分別妄想,你怎麼能辨到圓覺呢?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複如是。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搖」是動搖,「湛水」是安靜不動的水。「動目」,就是有人眼睛有毛病,他用病眼看東西,什麼東西都動,他去看靜水,靜水也起了波浪。

  「又如定眼,由回轉火」,「定眼」不是禅定的眼,是病眼,眼根遲鈍,眼珠子不會轉動。這二句經文應該是「由此定眼,火即回轉」,由作因字講,因爲是定眼,他看火,火都回轉。譬如我們大殿供的佛燈,或是點燭火,或是點燈火,定眼看見的,和好眼看見的不一樣,他是病眼,看到燭火,在轉轉轉;看到燈火,也在轉轉轉。

  再說兩個譬喻,「雲駛月運」,「駛」是走得很快,「運」是運動在走。譬如晚上月亮出來,本來虛空之中是晴天,忽然飛來一大片雲彩,這片雲彩走得很快,東風吹著往西方飛,這個時候你覺得奇怪,平常月亮都是由東往西走,今天晚上卻看見月亮往東走,而且走得很快,這就是雲駛月運的道理。拍電影的人,懂得這個道理,比如他要拍一個人在空中飛,他把這個人懸到空中不動,把鏡頭一開,後面用一塊布當背景拉著走,走得很快,我們看電影時,看見這個人在空中飛得很快,這就是雲駛月運的道理。

  「舟行岸移」,人上了船,船開了,你一看,岸往後移動。這個境界我親自經驗過,因爲我們那個年代出門,都是坐輪船,船要開的時候,我們就站在甲板,向岸上送行的人揮手,船開了,機器轟隆、轟隆地響,輪船很大,覺得它沒有動,看見岸上送行的人都往後退。「亦複如是」,跟動目能搖湛水,定眼能看見火轉圈一樣。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複。

  「諸旋未息」,你旋轉往複的心,沒有停止下來。「彼物先住,尚不可得」,「彼物」像前面舉的水、火、月、岸,「先住」,你想求其先行止住,尚且不可得到它的住相。

  「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複。」又何況你是輪轉生死的凡夫,你染垢之心從來沒有清淨,你想觀看佛的圓覺妙性,圓覺妙性不跟著你打轉嗎?這就是要證明,你先把分別妄想心放下來,才能研究佛的圓覺妙性,這一段就是解釋這個道理。

  是故汝等便生叁惑

  「是故汝等」,金剛藏菩薩是替大家請問,所以包括一切菩薩、一切末世衆生。「便生叁惑」,就生出叁個疑惑:一、衆生本來成佛,怎麼會生無明呢?二、無明本來有,怎麼如來說衆生本來成佛呢?叁、諸佛都成佛了,什麼時候再生一切煩惱呢?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譬如眼睛生眼翳,如幻如化,看到虛空裏生了花。

  「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金剛藏菩薩大慈大悲,替衆生請問,這裏佛就呵斥他不應當問:諸佛成了佛,何時再生一切煩惱?譬如眼睛生眼翳,看見空中生花,醫生治療,把眼睛治好,變成清淨眼,看見空中沒有花了。你不應該問:這個人眼睛治好,變成清淨眼,他什麼時候再生眼翳?佛成佛了,你爲什麼問他什麼時候再生煩惱呢?

  「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爲什麼金剛藏菩薩問得不得當呢?因爲眼睛翳跟虛空花,這二個法不是相待之法,不是有眼翳,就生空中花;有空中花,就生眼翳。眼翳治好,空中花就沒有了,再也不會生眼翳了。

  亦如空華滅于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

  你的病眼治好,空中花滅了,你不應該再問:虛空什麼時候再生空花?

  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

  因爲虛空之中根本就沒有空花,沒有空花生起,怎麼會有滅處?既然沒有滅處,你怎麼問:什麼時候再生起空花呢?這就是無明煩惱性空,他把本空的無明煩惱滅除,圓覺裏根本沒有無明煩惱。你不應該問:佛什麼時候再生無明煩惱?

  生死涅槃,同于起滅,妙覺圓照,離于華翳

  「生死涅槃,同于起滅」,生死與涅槃,同于空中花之生起,空中花之滅無。同于空花一樣,生死也空,涅槃也空,猶如昨夢。可是有個不空叫做「妙覺圓照」,妙覺圓滿普照。「離于華翳」,離于空中花,也離于眼睛的幻翳。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複如來圓覺隨順,而爲虛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在一切生滅法中,虛空算是最長久,所以衆生容易了解,虛空不是暫時有的,也不是暫時無的。「況複如來圓覺隨順,而爲虛空平等本性。」又何況給虛空作平等本性的圓覺,是圓覺的本體、圓覺的妙用,它當然更不是暫有、暫無。既然不是暫有、暫無,成佛永遠成,怎麼會再生無明煩惱呢?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爲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複如是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爲礦。」金礦是含金的礦石,金礦要經過銷镕,把礦石、礦沙煉掉,才能化成純金。金礦非經過銷镕不能成金,但是金不是你銷镕才有的。所以你不應該問:純金什麼時候又變礦石?你問得不得當,已經成了金子,永遠不會再變成礦石;衆生本來成佛,衆生的佛性本來有,不是修出來的,已經成佛,永遠不會生煩惱,再當衆生。

  「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

《圓覺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