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心,你心中都作希有想,難逢難遇,「還如佛出世,不犯非律儀」,你親近的善知識,縱然有小的毛病,等于活佛出世一樣看待,行住坐臥你自己不要犯一切律儀。「戒根永清淨」,「戒根」,就是根本戒,永遠清淨不犯。
度一切衆生,究竟入圓覺,無彼我人相。當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見,證覺般涅槃。
「度一切衆生,究竟入圓覺」,要發願度一切衆生,都叫他入淨圓覺。「無彼我人相」,你去度衆生不要起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當依正智慧」,依著正智慧,遠離我人等相。「便得超邪見」,就不墮于邪見,超出于邪見。「證覺般涅槃」,「般涅槃」就是入涅槃,證得圓覺入于大涅槃。講到這裏,普覺菩薩章講完。
《圓覺經》一共有十二位菩薩當機出來請問,圓覺菩薩是第十一位菩薩。全經分叁大分,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叁、流通分,正宗分剩圓覺菩薩章,把這一章講完,正宗分就講完了,第十二位賢善首菩薩,判到流通分。
于是圓覺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圓覺菩薩還是先贊歎以前的開示,再請問。
大悲世尊!爲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衆生有大增益。
「大悲世尊!爲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前面說了再說,說了很多叫「廣說」,廣說清淨圓覺如何能悟入,如何能證入,有種種的方便法門。前面的菩薩都沒有忘記末世衆生,不過是兼帶著替末世衆生請問。普覺菩薩章,專爲末世衆生請問,所以這裏圓覺菩薩接著贊歎,「令末世衆生有大增益」,使末世的衆生,能大大的增長利益,下面再請開示。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衆生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叁種淨觀,以何爲首?惟願大悲,爲諸大衆及末世衆生,施大饒益。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我們現在圓覺法會的菩薩都已經開悟,悟到清淨圓覺。「若佛滅後,末世衆生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這裏還是專爲末世衆生請問,世尊滅度以後,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世有一萬年的法運,二千年過去了,末世的衆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而且邪說橫行,外道猖獗。到了末世衆生想學《圓覺經》,他還沒有開悟,請佛開示末世衆生怎麼修行?這裏要注意:你想證入圓覺妙性,必須先悟入圓覺妙性,這是第一步功夫,非開悟不可。前面講到叁種觀行:奢摩他、叁摩缽提、禅那,都是悟後起修,悟了淨圓覺以後的修行。那麼第一步先叫他開悟,他沒有開悟,得用什麼方法叫他開悟呢?「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怎樣叫他安住道場,修加行的功夫?「此圓覺中叁種淨觀,以何爲首?」「首」是最先,圓覺叁種淨觀,最先要修什麼方便法門?
「惟願大悲,爲諸大衆及末世衆生,施大饒益。」「爲諸大衆」這一句是附帶說的,實在是專爲「末世衆生」請問,不爲現前的大衆。前面說圓覺法會的菩薩已經開悟,只是翻譯經文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就附帶說爲大衆。希望世尊,爲各位大衆和末世衆生,行法布施,布施最大最多的利益。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這是表示請法的儀軌、請法的恭敬,下面如來就開示了。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于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衆生。汝今谛聽!當爲汝說。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世尊贊歎圓覺菩薩。「善男子!汝等乃能問于如來如是方便」,你們問如來過去是怎麼修的?請佛開示沒有開悟,有什麼方便法門,可使他開悟?修這叁種淨觀,前面有什麼方便法門?「以大饒益施諸衆生」,以最大的利益布施各位衆生。在經文上我們要特別注意:前面是菩薩贊歎如來,「施大饒益」,這裏佛反過來贊歎菩薩,你們請我開示方便法門,我一開示衆生得了大饒益,雖然是我行的法布施,實際是大菩薩你們請我說,我說了衆生得大饒益,就是你們布施的大饒益。這就是徒弟贊歎師父,師父贊歎徒弟,互相贊歎,佛門裏流行一句話:「要得佛法興,還得僧贊僧!」佛法怎樣興盛呢?要出家人贊歎出家人,你贊歎我,我贊歎你,佛法就興盛起來了。現在末法時代的現象,互相毀謗,你說我的壞話,我說你的壞話,不贊歎別人的功德,盡說別人的壞話,佛教怎麼不衰落?所以這是一個大病。「汝今谛聽,當爲汝說。」世尊答應跟他說。
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下面佛開始答複圓覺菩薩的問題。
善男子!一切衆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衆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衆,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
「善男子!一切衆生,若佛住世」,佛講開示,要是佛住世的時候,現前大衆都跟佛同時住世。「若佛滅後」,釋迦牟尼佛,叁十歲成道,八十歲入涅槃,一共說法四十九年。滅度以後,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若法末時」,佛滅度二千年以後,佛法到了末尾。正法時代,與佛住世無二無別;像法時代,與佛住世差一點,叫相似正法。到二千年以後,佛法不興,慢慢衰落,這是法末時,也就是末世衆生的時候。
「有諸衆生具大乘性」,佛教一萬二千年法運,你要了解清楚,不是世間批八字算命的定命論,定命論是一定的,八字給你算好,你的命運應該富貴,你決定會富貴,因爲你是富貴命;你的命運應該貧賤,你決定吃苦,因爲你是貧賤命。佛教不是定命論,講因緣生法,到了末法時代,雖然佛法不興,還有佛法在,我們都具有大乘性,看你對于圓覺妙行是否起信仰,要勉勵自己。
「信佛秘密大圓覺心」,佛教無所謂秘密,不像外道:「法不傳六耳,不能見叁光。」外道鬼鬼祟祟,只有他一個人傳,你一個人聽;白天有日光不能傳,晚上有月光不能傳,在房間裏有燈光不能傳,把燈關起來才傳,這都是外道變鬼把戲、做鬼事,不能見光明。佛教的秘密,就是九法界的衆生皆不了知,唯佛了知。信佛的秘密大圓覺心,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是我們不知,所以現在聽了《圓覺經》,相信自己有圓覺妙性,要發心修行。「欲修行者」,願意發願修行,他是末世衆生,具足大乘善根,他發心要修圓覺妙行。
「若在伽藍」,伽藍是梵語,「伽」是僧伽,「藍」是園,大衆僧住的道場叫做僧伽園。僧伽中國話翻成衆,《金剛經》「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翻譯爲衆。《阿彌陀經》「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翻譯爲僧,「伽藍」就是僧伽園、衆園,就是在出家人住的寺院裏。「安處徒衆」,寺院裏不只你一個人,有徒衆,就是大衆僧。你是比丘,與大衆比丘共修;你是比丘尼,與大衆比丘尼共修。
「有緣事故」,你住在寺院裏,雖然出家,還是凡夫,衣食住、叁寶的事都免不了。譬如供佛,你得造佛殿、造佛像,還得買香、買花。供養法寶,得蓋藏經樓,印藏經,印其他的經。供養僧寶,你得買米、買菜、買油、買鹽,這些事都要辦,不能專門修行用功。
「隨分思察」,我們現在末法時代的衆生,不但去佛漸遠,去善知識也遠,出家住在寺院裏,盡被事務打岔,成了一個變相的在家人。大家要注意:一天到晚柴米鹽油醬醋茶,就忙這些事,沒有空用功,何必出家呢!所以你不能把道心忙掉,要隨分思察,就是你空下來的時候,要思察思察圓覺妙性。佛說話不死板,不說你出家當圓覺菩薩,非得專門用功不行,用功修行要了生死、成佛道,跟吃飯有什麼關系?不要管。這還像佛說的話嗎?佛說的話圓融無礙,有緣事,你去辦,不過你不要被事務所轉,你要隨力隨分用功,不要把道心忙掉了。我們都是末法時代的衆生,出家都有一點道心,古人形容爲露水道心,像樹葉上一滴露水,還沒有念珠大,太陽一出來就蒸發了。我們出家都有一點露水道心,但是經不得事務打岔,都給打掉,天天忙事務去了。當住持、當當家、當清衆,忙著趕經忏,把那點露水道心忙幹掉,所以要隨分思察,忙裏偷閑,還是要用功,思察圓覺妙性,不要對不起自己出家的善根。
「如我已說」,怎樣思察?照我前面跟十位大菩薩已經講過的來思察。
若複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
「若複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沒有其他事因緣打閑岔,正好用功,你就建立一個道場。道場,是精進用功的辦道場所,現在常常舉行的打七,就是建立道場。剛才說有事被事務打岔,把道心忙掉了。你到社會上天天忙生活,生活擔子很重,把你壓得喘不過氣來,你怎麼用功修行?出家沒有家庭之累,生活很簡單,不是得修行用功嗎?有人說,我們現在要起大殿,有事不能隨分思察。大殿起好了,休息休息吧!這樣你一輩子不就完了嗎?有事忙事,沒有事休息,根本沒有用功,你出家是有善根,能聞見圓頓大教,更證明自己具有大乘根性,沒有其他事因緣,你應該建立道場。
佛跟我們講開示,我也帶著跟諸位講開示,「建立道場」,叫加行,加功用行,就是要加點功夫,要精進修行。「當立期限」,有了辦道場所,你應當定立一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長期定一百二十天,打一百二十天的長七。「中期百日」,中期一百天,「下期八十日」,下期八十天,自己定期限出來。「安置淨居」,安排清淨處,既然打七,住的房子、修行的佛堂,都得安置好。宿舍、飯廳,叫齋堂,參禅的地方叫禅堂,拜佛叫佛堂,都屬于淨居,你都得安置好。下面告訴我們怎麼安置?
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若佛…
《圓覺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