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墮胎影片風波——兼論宗教在生命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P3

  ..續本文上一頁宗教界與教育界,在輔大野聲樓叁樓舉辦了一場“關懷生命與墮胎議題”記者會。新聞資料中預先抛出了叁個問題與兩項看法:

   問題之一:“引産”的墮胎方式,就不殘忍嗎?由于婦女團體認爲影片中所使用的是少數的中晚期墮胎,且是最殘忍的墮胎方式,而指稱在臺灣多半的墮胎(屬于早期)是使用所謂的“引産”,本次記者會上,主辦單位乃播放一段影片,讓記者瞭解,“引産”的墮胎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影片中,先麻醉子宮頸,讓子宮打開,再將一條帶有刀子尖端的塑膠空管伸入子宮,管子的另一頭連接一個比家庭吸塵器強二十九倍的幫浦。巨大的壓力,瞬間將胎兒身體爆裂開來。當胎兒的身體碎片被吸到子宮的外面,還不時使塑膠管抽搐地發出喀喀聲響。

   問題之二:許多正統宗教會推動不好的影片嗎?本部影片主要是由臺灣許多佛教、道教以及一貫道的法師、宗教領袖所推廣。迄今爲止,已經流通近二十萬片。試問,這些正派的宗教領袖,會推廣不好的影片嗎?

   問題之叁:高中老師會不了解什麼是適合學生的教材嗎?本部影片是經過教師正式的研習會討論認爲,適合高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觀看,是非常良好的生命教育教材。在該教師的研習會上,也提供與會的教師,如何使用本部影片的詳細說明書。試問,這些教師,不了解什麼樣的教材適合高中學生嗎?

   看法之一:高中生以及大學生,觀看影片之後,普遍體驗到墮胎的真實過程;也因爲體驗到胎兒也是墮胎的一個主體,而産生對生命更尊敬的態度。並且了解到墮胎爲自己的身體或心靈可能造成一些嚴重的後遺症,而對自己的性生活有了更負責的態度。

   看法之二:抗議政府單位完全未經過研究思考,只因爲婦女團體的一場記者會,就在一天之內,即禁止本部影片于高中職學校播放,這是有欠公平的。

   本場記者會由輔仁大學神學院艾立勤院長發起,輔大生命倫理研究中心陳清龍先生籌備,警察廣播電臺節目主持人蕭堯先生擔任主持人,筆者擔任引言人,與會者有基督教救世會解慧珍督導、天主教臺灣婦女維護生命協會蕭慧瑛主委、比丘尼協進會聰慧法師、佛教弘誓學院院長性廣法師、臺北市佛教青年會施源卿理事長、士林社區大學張明致校長、華藏耕心蓮苑基金會陳佳源董事長與中華護僧協會黃美英副秘書長等人。當日各電子媒體與平面媒體參與記者會頗爲踴躍,各家電視新聞臺都于當日報導此事,各報則于當日與翌日有極大篇幅的報導。以下分別略述各人發言內容:

  筆者于記者會引言時指出:

  一、任何一種主張推到極致都會出現盲點。墮胎議題非常複雜,身爲佛弟子,在“護生”前提下,並非百分之百反對任何情境下的墮胎。試想,若母與子只能擇一保留性命,此時當事人選擇墮胎,這是何等令人悲痛的事,我們怎忍用道德眼光譴責當事人呢?

  二、身爲女性主義者,可以理解這些女性團體反對男性霸權意識,提倡女性身體自主權的苦心。

  叁、但是,“引産”、“優生保健”或“中止懷孕”之類美化言詞依然有其文字陷阱,讓人因不知此中殘酷之面象,而未作周延之考慮,即選擇墮胎一途。

  四、大人是否有權利決定限製孩子知道墮胎真相,亦尚有待研商。因孩子亦有可能因不知真象,而輕松選擇墮胎一途,爾後若知曉真象,也許會對吾人隱瞞墮胎真象之舉深爲痛恨。大人不宜只提供大人認爲重要的東西,而應該全方位的提供給他們資訊,讓孩子去判讀選擇。

  五、影片的目的就是要告訴世人墮胎的真相,學生看過影片後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或心生警惕,但這不算恫嚇。目的是爲了避免錯誤,未來當事人遇到相同問題的時候,可以重新思考,在墮胎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案可供選擇。胎兒不是一包可以隨意抛舍的垃圾,懷孕的過程可以看作是新生命暫時居住在母親身體裏,每個生命都有自主權,所以在尊重“女性身體自主權”之外,亦要多多考量“胎兒生命權”。(張勵德(1),93.4.20,Ettoday;李怡志,93.4.20,中時晚)

   針對影片並未呈現真象的質疑,輔大神學院院長艾力勤表示,“殘”片中使用墮胎方式,使用于百分之九十五的中、晚期墮胎,並沒有誤導學生。而婦女團體指出早期墮胎爲“引産”,但引産同樣殘忍。現場播放的一小段被引産後的胎兒照片,不論是第六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一周或第十四周,在血泊中胎兒,也大多支離破碎、肚破腸流、身首異處。

   在臺北市高中職推廣殘片的臺北市佛教青年會理事長施協源表示,從兩年前衛生署醫學倫理委員會委員張立明醫師發表的數據指出,臺灣墮胎人口比率爲美國的六倍、日本的四倍。輔大生命倫理中心的調查報告也指出,臺灣每年墮胎人數高達叁十到五十萬人,比南京大屠殺遭殺害的叁十萬人還多。因此這部影片讓青少年可以更理性面對性跟墮胎問題,降低墮胎率、減少性泛濫問題,男孩子也會學習尊重女性。

   曾經使用過這部片子教學的華藏耕心蓮苑基金會陳佳源董事長表示,殘片雖然殘暴,但事實更殘暴。而且同一堂課程中,還會播放“生之喜悅”題材的影片,沖淡墮胎的負面情緒。

   從事未婚懷孕少女輔導工作的基督教救世會解慧珍督導表示,墮胎是臺灣早已存在的事實,這樣的影片,可以讓學生正視生命的價值。她認爲宗教團體與婦女團體一樣,都重視婦女權益,所以要強調墮胎會對女性造成身心靈的永久傷害。

   解慧珍表示,“殘蝕的理性”有教師導覽手冊,而且只是教育過程中的工具、不是目的。播放影片的目的,並不是要嚇人,只是希望學生能尊重自己,也不要把胎兒當成一塊人體組織,“自己看不到就算了!”(李怡志,楊欣怡,93.4.20,中時晚)

   天主教臺灣婦女維護生命協會蕭慧瑛就認爲,應該要在校園裏鼓吹守貞教育,大家不該討論用何種方式來殺胎兒,而是藉由真相呈現,讓學生了解負責任的性,必須建立在成熟健康的兩性關系上。而在影片播放過程中,老師的引導也很重要。蕭慧瑛表示,她輔導的學生看了影片後,百分之七十八至九十八簽下了“婚前守貞”契約,因爲了解墮胎的嚴重性,他們願意拒絕婚前性行爲,對自己的行爲負責。(胡恩蕙,93.4.21,民生)

   比丘尼協進會聰慧法師則說,部分廟宇中出現爲嬰靈祭拜超渡之說,就是因爲母親墮胎時未經深思熟慮,事後看到被取出的胎兒,恐懼困擾且備感後悔,所做的彌補動作。

  總之,該次記者會發言內容,還是圍繞著叁項重點:

  一、該影片內容真實無誤。

  二、“引産”亦同樣殘忍。

  叁、觀看該片能達到“尊重生命”的效果。

  四、觀看該片能達到“自我警惕正確性行爲”的效果。

   這場記者會當然引起了婦女團體的反擊,她們說,宗教團體模糊焦點,繼續恐嚇高中生。綜述她們的意見:

  一、宗教團體應該討論的是如何正確的給高中生性教育,而不是與婦女團體爭執該紀錄片在校園裏播放的正當性。但事實上,如前所述資料顯示,她們原來確實有質疑該影片播放的正當性。

  二、堅稱該影片“恐怖而不切實際”,傳遞錯誤的訊息給高中生,絕對不應該繼續在校園裏流傳——但她們可能不知,記者會上已播放了“引産”的片段影片(其殘忍與“夾出”相比,還是不遑多讓)。

  叁、宗教團體應該與婦女團體公開討論,究竟他們支不支持女性的身體自主權?可不可以人工流産?幾周之內的胎兒是可以被接受墮胎的?母體與胎兒究竟誰的身體自主權優先?校園裏該不該販賣保險套等,經由這些討論,才能促進高中生的性教育。(李怡志、楊欣怡,93.4.20,中時晚)

  四、在二○○四年的今天,中學生性教育仍然必須仰賴這麼過時、偏頗且譴責意味濃厚的影片,顯示臺灣還是沒有開發出適切的多元教材,這種狀況值得教育單位與社會反省與重視。

  五、即使只談墮胎,相關的種種技術,如事後避孕丸、RU486、抽吸、括搔、引産等等方式,都必須被完整的呈現,並詳加介紹使用方式。因爲即使墮胎合法的社會,這些都必須經由教育宣導,才能協助女性在傷害性最小的方式中進行。

  六、婦女團體強調,提升女性身體自主權和人生選擇權,才是性教育最根本的目的!男性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與責任也應該被一並報導。墮胎背後複雜的社會成因,也值得進一步探討。(張勵德(2),93.4.20,Ettoday)

  與前面重覆的觀點茲不重贅,她們提出的一些建設性看法是值得肯定的:

  一、兩造應廣泛討論性教育相關議題。

  二、各種墮胎技術應予公平呈現。

  叁、男性角色與責任及墮胎社會成因亦應公平探討。

  六、叁篇女性投書的觀點與回應

   由于筆者在自由時報發表〈問題在其是否實相〉,表示該影片倘爲實相,則無禁止播放之理由,四月二十四日與二十六日,連續兩篇回應文章,刊于自由廣場,前者是黃淑英女士的〈問題在““實相”是否爲“全相””〉,後者是李佳燕醫師的〈問題在“僞”實相〉。

  臺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的文章指出:

  一、“全相”更爲重要:是不是“實相”很重要,但它是不是一件事情的“全相”更應該是重點。例如,該影片中這種手術是不是爲了挽救母親生命不得已的作法?有些人只看到人工流産血淋淋的“實相”,因此,反對人工流産;但其他的“實相”亦不應被忽略:沒有人工流産選擇的女人過著沒有尊嚴、喪失機會、折翅的人生;不被期待而生下的孩子過著被歧視、沒有安全感、勉強的人生。沒有一個女人喜歡人工流産,但是生命的抉擇很重大,很複雜,也很困難,它超越被簡化的…

《墮胎影片風波——兼論宗教在生命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