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急著在成立第一年內就進行這些事。
九、受命主持通識講座
但萬萬料想不到,事緣竟然誤打誤撞地推著筆者往前沖刺。原來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夏誠華教授于四月間來電告知:新竹市八所大學校院將于九十叁學年度上學期舉辦教育部“地方通識巡回講座”,本校須找一位教授,擔任該講座主持人,林博文教務長乃向他推薦筆者。
筆者由于曾經于九十二年下半年,應中央大學朱建民教授之約,于北、中、南、東四所大學,主講過哲學科目的“通識巡回講座”,印象中各校的講座主持人,只要負責接待莅校教授,並于期中、期末主持學生成績評量等事即可,至于講題之設定、主講人之邀請,都是由中央大學的教學工作坊統籌處理的。因此告訴夏主任,若主講的人選與主題的設定,不屬于主持人的工作,那麼筆者願意效勞,否則依筆者的忙碌程度,實不敢接受此一任務。
由于這是新竹各大學第一回承辦此一計劃,由清大所主導的教學工作坊並無經驗,所以當夏主任詢及是否由工作坊統籌課程時,答案竟然是肯定的。因此筆者也就很放心地接下了工作,並奉命擬了一套課程企劃,以供工作坊卓參。
孰料到了五月下旬,清大方面突然來函,催請各校主持人提供課程企劃(含課程名稱、主講人選與各周講題等),這一來,筆者不禁慌了起來,趕忙向夏主任求救雲:自己還在籌設應用倫理研究中心,委實無法分心擔負此一任務。
夏主任此時再向清大問明原委,方知由于大家都在摸索上路,沒搞清楚狀況,所以將“地方性”與“全國性”之通識巡回講座等同處理,事實上,只有“全國性”的巡回講座,才是統籌處理主講人選與課程內容的,至于“地方性”講座,則需由各校自行規劃,工作坊並不代爲處理。不得已,夏主任只好回過頭來安慰筆者雲:“我看頭殼已經洗下去了,我們還是一起來想辦法吧!”
十、誤打誤撞,始料未及
冷靜下來之後,轉念一想:既然“頭殼已洗”,不做則已,要做就要盡可能盡善盡美。于是打定主意,將推動該一講座,當作新設立的“應用倫理中心”年度工作之一,並正式將課程定名爲“生命科技與生命倫理”,設計了一系列爲期十六周的講題(如【附錄二】),再分別邀請各該領域的權威學者,爲學生講授人類生命從誕生、延續至死亡,所可會遇的種種新興科技,例如:生殖科技、基因工程、器官移植、安樂死、人體臨床實驗等等,以及該諸生命科技對環境與動物所産生的影響,最後再由倫理學教授講授倫理研判的系統理論,以引導學生,學習著用這些理論來檢視此諸生命科技。
講座企劃案擬訂之後,筆者竟又發現,這些規劃中的邀請人選與講題內容都非常精彩,可以類集成一本很好的教科書。而且記得夏主任說過,打算把本講座錄影起來,作爲日後網路教學的資源,那麼,這樣一本教科書,在網路教學時的重要性,是不言可喻的。于是筆者又同步草擬了該講座教學內容的出版企劃,當作應用倫理研究中心的另一項年度工作。在該出版企劃案中,筆者還規劃了該書的“新書發表會”,作爲衍伸出來的年度工作之一。筆者甚至開始盤算:開一個小型的“佛教哲學暨應用倫理”研討會,請幾位學者與傑出研究生發表幾篇論文,將新書發表會當作是該研討會的其中一個進行項目。
十一、師友護念,貴人相助
于是筆者找了研究生堅意法師擔任行政助理,然後拿著講座課程與新書出版的兩份企劃案,至通識中心與夏主任商談。夏主任非常認可這兩項企劃,表示願意全力配合,並且告知:由于不忍讓筆者一人承擔此事,因此已找了新竹地檢署法醫楊敏升老師,請他同樣依筆者所擬訂的課程綱要,介紹幾位教授。楊老師乃熱心提供了叁位教授的名單。這也讓筆者減輕了邀請學者的負擔。
另一方面,夏主任發現到教育部所規劃的演講費是一小時1200元,認爲一趟演講只有2400元,而請的又是各專業領域中頂尖的專家學者,似乎不太妥當,于是爲該一講座提出簽呈,申請學校補助本講座之教師鍾點費與車馬費。夏主任的誠摯,令筆者深爲感動,他成了筆者成立應用倫理研究中心的一位貴人。他的鼓勵與支持,以及他依于豐富的行政經驗,所提出來的若幹建議,都讓筆者受益匪淺。
筆者乃于學期結束之後,召開弘誓文教基金會董事會與應倫中心工作會議。深深感恩基金會護法與師友的護念,他們二話不說,立刻通過了前述叁件工程的工作計劃與預算案(那也算是不小數目的一筆經費),而義務主持弘誓網站的站長吳憲中老師,竟還不辭辛勞,進一步將籌設研究中心網路資料庫的工作,也承擔了下來。研究生團隊成員開始了工作步伐:行政助理堅意法師耐心而溫和地承攬了所有行政工作,讓筆者沒有後顧之憂,清度法師開始著手翻譯英文“佛教倫理學”網站資料與佳作,一向主編弘誓電子報而甚得口碑的關懷生命協會秘書長傳法法師,也開始搜尋良好的應用倫理或佛教倫理相關網站,並且一一草擬該諸網站的簡介,准備交由吳站長連結到中心網路資料庫中。
筆者常常自嘲,爲了不願“只爲了喝一杯牛奶而在不知覺間開了一個牧場”,所以總是很小心,不想被諸事套牢。不料筆者此刻卻在誤打誤撞之下,從原來擬訂的“一杯牛奶”,拓展成了一個小型“牧場”——應用倫理研究中心開鑼之始,就同時承攬下了主持講座、出版教科書與召開學術會議的叁件工程。這真是始料之所未及!
——九十叁年八月一日淩晨完稿于尊悔樓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成立緣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