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七十二節課

  

第七十二節課

  

思考題

  282、有些人沒學佛還挺好,學了佛倒百病叢生、萬般不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你周圍有這種人,你會怎麼安慰他?

  283、因果中雖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在現實生活中,爲什麼會有行善者受苦、造罪者得樂的顛倒現象?請詳細談談你的理解。

  284、在修行過程中,見解和行爲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請從凡夫、聖者的側面分別說明。

  285、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麼隨時隨地調伏自心的?請從早晨、白天、晚上叁個角度來闡述。

  286、什麼是四種厭世心?通過學習共同四加行,你有哪些明顯改變?今後打算如何修持?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爲度化一切衆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今天講“因果不虛”的最後一部分:

  我們每一個人,縱然今生沒有造任何罪業,或者想不起造了什麼罪業,但從無始以來,在漫長的輪回中,阿賴耶上所積累的罪業也是無邊無際,以此必然要感受不堪設想的果報。龍猛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也說:“大海水幹竭,須彌山地盡,先世因緣業,不燒亦不盡。”即使大海的水幹涸了、須彌山倒塌了,可往昔所造的業也不會被摧毀,終將成熟于自己的相續。我們哪怕做了一點一滴的善事,其果到時候也一定會成熟;就算造了微不足道的罪業,正如《百業經》所言,果報不會成熟于外境的地、水、火、風上,只會成熟在自己的蘊、界、處上。所以,大家不要認爲:“我即生中從小就喜歡做善事,從來也沒造過惡業,爲什麼還要感受痛苦?不公平!”這種說法是不懂因果的表現。

  尤其是有些人現在唯一行善,修習菩提心、空性等大乘法要,或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直指本性等密宗教言,依靠這種強大的對治力,本來自己後世將墮入惡趣的罪業,可以提前在今生成熟,並感受痛苦。如《能斷金剛經》[1]雲:“行持波羅蜜多之菩薩,受到損惱或受極大損惱,此乃未來所受之苦業,于此世成熟。[2]”

  就像有人學了般若之後,要麼生病、要麼遇到怨敵、要麼家庭不和,各種各樣的違緣特別大,痛苦甚至比一般人還強烈,這是什麼原因呢?是不是不應該修般若,或者修般若時魔王波旬來幹擾,般若的力量無法阻擋呢?絕非如此。而是因爲般若的加持非常大,能令自己重罪輕受,本要在地獄、餓鬼、旁生裏感受的劇苦,現在僅以疾病或違緣的方式即可化解了。

  過去我們學《入行論》時,也有好幾個修行人因家裏出現違緣,或身體不好等緣故,後來就退出了。他們認爲:“沒修法時我很健康,可是一修法以後,身體馬上就不行了……”這種不懂佛理的見解,如今在漢地相當多。這些人學佛後遇到一點點挫折,就立即怪罪于法,然後退失信心,卻不知自己所感受的痛苦,皆是源于昔日的果報。

  這個道理,我沒有出家之前也不太明白。當時我家鄉有個修行不錯的人,病得十分嚴重,我就問一位善知識:“不是聽說他修行很好嗎?怎麼還會受這種痛苦?”那位善知識就引用了《金剛經》的這個教證,告訴我一些大德顯現上生病也是正常現象。後來我就記住了,直到學了《前行》,才發現它出自這裏。

  其實在曆史上,這種現象也是俯仰皆拾。比如唐玄奘的上師戒賢長老,長期主持印度那爛陀寺,德高望重,名震四方。玄奘到印度時,他已年過百歲,當他聽說玄奘來自東土大唐,竟然老淚縱橫、泣不成聲。原來,這裏有一段非常神奇的因緣:

  叁年前,戒賢長老身患怪病,痛苦萬分。雖然他修行了那麼長時間,但仍無法忍受病痛的折磨,想要自殺了卻殘生。當天晚上,他就夢到了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告訴他:“你在久遠劫前,當過許多次國王,做了許多迫害百姓的惡行,本應墮落惡道長久受苦,但因你這一世弘揚大乘教法,利益了無數衆生,所以,地獄大苦報轉變成了目前的人間小病苦,你最好還是繼續忍受。再過叁年,有位大唐僧人會來此拜你爲師,求受佛法。你若將佛法傳授給他,身體就會康複。”後來,玄奘得受法要之後,他的病痛果然消除了。

  由此公案可以了知,有些大德顯現上生病,或者出現種種不順,這並沒有違背因果規律。同樣,我們普通修行人,學了甚深的空性法門或密法以後,生活中出現違緣,這也是將來世的大苦輕報于今生,就像本該被判死刑的人,現在只需要斷一只手或割一只耳朵就可以了。

  這個道理不僅在《金剛經》中有,《父子合集經》也說過:“若造衆惡行,當墮于惡趣,或外遇良緣,轉重令輕受。”有些人出家後經常生病,學佛後心情不好,乃至發瘋,這都不一定是壞事。倘若以叁寶的加持力,將自己來世數劫中所受的痛苦,在今生一並償還了,那再怎麼苦也是值得的,畢竟比起叁惡趣來,人間的痛苦實在微不足道。

  所以,這種因果關系,大家一定要明白。倘若別人學了佛、修了空性後,以前做什麼都一帆風順,現在卻是違緣重重、一波叁折,那麼我們要用這種教言去安慰他,讓他在菩提道中不要退失信心。

  

  與之相反,今生中無惡不作的人,也可能因前世所造的微小善業,暫時會感受一些善果。例如,從前尼洪國家,最初七日天降糧食雨,接著降了七天的衣服雨,之後又在七天中降下珍寶雨,最後降下土雨,使所有的人葬身土下,死後轉生到惡趣。

  此公案在漢地《雜寶藏經》中也有廣述[3]:從前有個國王(優陀羨王),他有個特別寵愛的妃子,叫有相夫人。一天,有相夫人給國王跳舞,國王從她的舞姿中發現了死相,知道她七日後必將死亡。

  有相夫人得知後,請求出家,並答應死後若升天,會再來相見。國王因爲對她特別執著,不答應她那麼快就出家,只同意她第六日出家。到了第六日,有相夫人出家後守八關齋戒,第七日早晨因飲用過多的石蜜漿,腹中絞結,即便命終。她死後得生天上,想起往日的誓言,于是去見國王。

  國王見她只是出家一日,死後就能升天,于是對出家生起了極大信心,自己也舍棄王位,傳給兒子王軍,前往寂靜處出家修行,並很快證得阿羅漢果。

  國王的兒子王軍繼位後,聽信讒言,不恤國事。國王愍念兒子愚癡,爲了全國百姓,打算去教化兒子修善。

  王軍王聽說父王將至,非常高興。但他手下的奸臣說:“老王回來,你要將王位還他,你就當不了國王了,所以應把老王殺掉。”王軍王遂生惡心,派殺手去殺父王。

  殺手見到老王,將來意告訴了他,並說自己以前受他恩惠,不想殺他,但如果不殺,自己無法複命,回去只有死路一條。老王愍念他,就讓他動手。但殺手怎麼殺,也無法傷害他的身體。

  老王告訴他:“你回去替我跟王軍王傳個話,說他殺父、害阿羅漢,犯下兩個無間罪。若能好好忏悔。罪業也許可以減輕。”殺手答應後,再殺老王,才把他的頭砍下來,並帶了回去。

  王軍王見父親的頭,在路上耽誤那麼久,但仍顔色不變,知道父親已經得道。于是非常後悔,痛哭得昏倒在地,很久才蘇醒過來。此時,殺手把老王的遺言告訴國王,國王聽後更加悔恨。

  奸臣害怕國王怪罪自己,于是欺騙國王:“世界上哪有什麼阿羅漢,您不要信那些謊話,徒增煩惱。”

  國王說:“我父親的頭,死後多日,顔色不變,怎麼不是得道?況且我父在位時,曾有兩位大臣出家,並證得了阿羅漢果。他們的種種神變,我等親眼所見。他們涅槃後的舍利子,也造成了靈塔,至今還完好無損。你怎麼說這些不存在?”

  奸臣答言:“世間用幻咒術、藥力,也能出現神變。那兩個大臣,並不是什麼阿羅漢,過兩天我證明給您看。”

  他回去後,在阿羅漢的靈塔上挖了兩個洞,裏面各放一只貓,在洞裏飼養。並命人訓練這兩只貓,叫兩位大臣的名字,它們就出來吃肉;讓它們回去,它們就回到洞裏。如是訓練一段時間後,貓便養成了習慣。

  于是,奸臣讓國王來到靈塔那裏,說讓他看看兩位大臣到底是不是阿羅漢。然後,他大聲地喊兩位大臣的名字,結果兩只貓從洞裏出來,讓它們回去,它們就回到洞裏。

  國王見了,從此不相信罪福,也不相信有聖道,行爲更加無惡不作。

  有一次,國王出去遊玩,見嘎達亞那尊者在靜處坐禅入定,他認爲阿羅漢根本不存在,于是便生惡心,拿土撒在尊者頭上,並吩咐左右隨從也用土埋尊者,以至于把尊者全部埋在土裏。

  當時有一大臣,信奉叁寶。見此情景,等他們走了,趕緊爲尊者除去土。見尊者神儀鮮澤,沒有被土汙染絲毫,非常歡喜,以頭面頂禮尊者雙足。

  尊者告訴他:“七日後,天會降下土雨,國王及人民,盡皆覆滅。

  大臣聞後,心懷憂惱,把此事告訴了國王。並且自己私下挖一個地道,通向城外。

  七日之後,天上突然降下香花、珍寶、衣服,城內的人無不歡喜。奸臣告訴國王:“有此瑞相,皆由國王福德所感。那些沒有智慧的人,還說要降土雨,簡直是胡說八道。”很多人聽說該國有善妙的瑞相,也紛紛雲集到這個國家。

  此時,突然城的四門,降下鐵門,全部關閉,讓人無法逃出。天上也降下土雨,國王及人民全被埋沒,此國變成一座土山。只有那個信奉叁寶的大臣,從地道中逃了出去。(就像當年林彪在北戴河的地下暗…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七十二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