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節課
思考題
319、通過了解米拉日巴尊者依止上師所經曆的苦行,你有哪些感觸?
320、馬爾巴上師爲什麼處處刁難米拉日巴?你在依止上師時,倘若遇到類似的情況,你能做到多少?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爲度化一切衆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現在正在講米拉日巴尊者依止馬爾巴羅紮的故事。這是往昔曾發生過的真人真事,不但曆史上有年代的記載,而且如果你親自去南岩地方,就會發現尊者當年所修的建築物至今仍存。所以,這並不是一個神話傳說,而是確確實實發生過的,米拉日巴尊者通過自己的精進和毅力,依靠上師的加持,最終獲得了無欺成就。同樣,我們在依止上師、希求佛法的過程中,也應像他一樣不顧惜身體和性命,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也不生厭離心。誠如《大寶積經》所雲:“爲求法故,不惜身命,修諸善根,心無厭足。”
在座除了極個別人以外,大多數對這個故事的情節,應該都能一目了然。就算我不講,你們花幾分鍾時間,自己也能看一遍。然而,字面上你看得懂,固然很重要,但內心有所觸動,在實際行動中對照自己,這一點更爲關鍵。只有這樣,當你産生煩惱時,才能立即將它壓服並鏟除,即使不能立竿見影、當下成就,但你的善根也會逐漸得以增長。否則,對佛法從來不聞思、不串習,自相續就會與正法越來越遠。
所以,不管是城市裏的修行人,還是住在寂靜地方的修行人,都需要用佛法甘露不斷滋潤自己的心田。如果沒有這樣,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根深蒂固,再加上今生受環境、教育、親友的影響,行爲就會變得漸漸不如法,最終與正法背道而馳,這樣一來,你得個人身也就白白浪費了。
尤其是善知識,對我們來講非常難以值遇,倘若你有機會卻沒有去依止,沒有接受他的教誨,一旦離開了這種因緣,內心中肯定會後悔莫及。《六波羅蜜多經》也說:“善知識者,難遭難遇,若不信受,後悔何追?”所以,大家如今直接或間接依止善知識時,務必要珍惜這種緣分,一定要以此求得解脫之法。
有時候我回憶自己的人生,感到非常欣慰。爲什麼呢?因爲在短暫的幾十年中,曾有過依止善知識的美好經曆。那個時候,生活上雖然比現在貧苦,精神上卻非常富足,對自己的今生來世也最有意義。
當然,在依止上師的過程中,千萬不能把上師看成是一般的老師,認爲只要有點恭敬心、尊重心,不違背世間道德就可以,除此之外,沒有必要像米拉日巴、那若巴那樣虔誠。其實,大乘佛法與世間完全不同,在這個問題上,大家應該反反複複去觀察。
關于米拉日巴的傳記,我以前見過一個厚厚的版本。當時我在讀中學,生了一場大病,只好離開學校去治療。醫生是我的一個親戚,他是出家人,在半個多月的治療期間,我讓他每天晚上給我讀這個傳記。那時候,我對它的印象非常深,覺得每一段經曆都特別特別感人,但現在有些情節已經忘了,有些只是有點印象而已。
下面繼續講這個故事:
昨天講到米拉日巴前往南岩卓窩隆,尋找上師馬爾巴尊者。在他到來的前一天晚上,上師和師母出現了許多殊勝夢境。什麼樣的夢境呢?
馬爾巴尊者夢到了上師那若巴,上師給他一個琉璃的金剛杵,杵尖上沾有一點灰塵,同時又給他一個盛滿甘露的金瓶,吩咐他用金瓶裏的甘露,洗淨琉璃金剛杵上的灰塵,然後把金剛杵插在勝幢的頂上。馬爾巴遵照上師的教言做完後,金剛杵忽然大放光明,普照叁千大千世界,上令諸佛菩薩歡喜,下令六道衆生獲益。
上師早上醒了以後,心裏非常高興。此時他的空行母跑過來說,自己做了一個夢,夢到邬金刹土來了兩個年輕美女,手裏捧著一個琉璃的寶塔,上面稍有一點塵垢。她們說:“這是上師那若巴的旨意,要你把這個塔開光後放在山頂。”于是你就洗淨了寶塔,又開了光,把寶塔放在山頂上。寶塔忽然放出如日月般的無量光明,光明中又化現出無數的寶塔來。
師母問上師:“我昨天做了這樣一個好夢,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馬爾巴明知道她的夢與自己的夢完全相合,心裏非常高興,但表面上卻一本正經地說:“夢都是幻想無實的,沒什麼可執著的,我也不知道你的夢有什麼意思。”(從故事的整個情節看,馬爾巴顯現上脾氣特別不好,不管是對空行母、對弟子,還是對周圍的人,經常都合不攏。)
接著,上師又說:“今天我要到地裏去種田,你給我准備一下!”師母說:“像您這樣一位大上師,去做這種事,別人會說閑話的。還是不要去吧。”上師不聽,又吩咐說:“給我拿一罐美酒來,我還要招待今天來的客人!”然後帶著酒,拿了耕地的工具,裝扮成耕地的農夫,到龍達路邊迎接米拉日巴。
米拉日巴一路打聽至尊馬爾巴大譯師,但當地的人都說不認識。後來遇到一群放牧的人,他又去打聽,一個老人說不知道,但他旁邊有個漂亮可愛的小孩,看起來很聰明伶俐,他說:“你是在找我的父親吧。我父親把所有家産都換成黃金,從印度帶回來很多長頁子的書函。他一向是不種地的人,但今天不知道什麼緣故,在那邊田裏種起地來了。”
米拉日巴非常高興,然後繼續趕路。來到一個叫法廣坡的地方,得知馬爾巴上師就住在這裏,覺得緣起非常好。沒過多久,他看到路口有個身材魁梧、雙目炯炯的農夫。他雖不認識這就是馬爾巴尊者,但剛剛見面,就産生了不可言表的喜悅之情,滅盡了今世所有敏銳的分別念,稍怔片刻,處于一種了然明然的狀態中。
他跟這個農夫打聽馬爾巴上師,並講述了前來拜見的原因,說:“我是來自後藏的大罪人,聽說馬爾巴羅紮名氣很大,我想來跟他學法。”
那個農夫說:“我可以把你介紹給馬爾巴,你來幫我耕這塊地。”說完,拿起旁邊的一罐酒,嘗了幾口,好像很好喝的樣子,然後把酒罐放下就走了。
米拉日巴等他走之後,把留下的酒一飲而盡[1],接著就開始耕地。不一會兒,剛才那個很漂亮可愛的小孩跑來說:“喂!上師叫你去呢。”他說:“我要先把田耕完了再去。剛才那個人幫我傳話給上師,我也一定要替他把田耕完。”然後一口氣把田全部耕完了。以後這塊田就叫做“順緣田”。(我看過那裏的一張照片,是夏天拍的。現在好像沒什麼田地了,只有一塊看起來很舒服的地。)
耕完了田,小孩就帶他去見上師。結果看到剛才那個農夫,坐在鋪有叁層厚墊的高座上,座上刻有金牛星和大鵬鳥的花紋。他好像剛剛洗完臉似的,但眉毛上還有點灰塵,肚子胖胖地凸了出來。米拉日巴打量了他一下,然後就東張西望地尋找馬爾巴上師。
上師笑著說:“看什麼呀!我就是馬爾巴,你磕頭吧。”
米拉日巴趕緊恭敬頂禮,說道:“上師啊,我是來自拉多地方的一個大罪人,願將身口意叁門供養您,請求您恩賜衣、食與正法,願我即生成佛。”
上師說:“你罪孽深重,關我什麼事,又不是我讓你造罪的。不過,你究竟造了什麼罪?”
于是,米拉日巴詳詳細細敘述了造罪經過。
上師說:“哦,原來如此。不管怎樣,你供養身口意很好,(現在很多人喜歡供養身口意。以前法王也講過:“很多人第一次見我,就說要供養身口意,但過兩天連招呼都不打就走了。明明他身體都是我的了,結果卻把它帶走了。”)但是衣、食和正法這叁者,不能全部給你。要麼給你衣食,你去別處求法;要麼傳授你正法,你到別處尋找衣食,二者只能任選其一。如果選擇我賜予正法,即生是否能成佛,主要還是看你自己的精進與毅力。”
米拉日巴說:“我來依止上師的目的就是求法,上師不能提供衣食的話,那我可以去別處尋找。”說完,他就拿著一本經書到佛堂裏去。
上師看見了,說:“把你的書拿到外面去,我的護法神聞了你邪書的氣,說不定會打噴嚏!”米拉日巴詫異地想:“上師大概已知道我的書裏有咒術和誅法了吧。”
然後上師騰了一間房子給他住,他在裏面住了四五天,做了一個放東西的皮口袋。師母又給了很多好吃的東西,待他非常好。
(這個故事的情節很精彩,以前我看書的時候,覺得馬爾巴尊者特別威猛,凡事都很難相處一樣;而師母處處顯得特別慈悲,可惜她沒有權力,只有一顆善良的心,所以每次都在哭,什麼事情都用眼淚來表示。不知道他們演得怎麼樣?那天我隨便看了一眼,後來就沒時間看了。演電影必須要演出每個人的個性,每個人的個性都不相同,這是最根本的一點。)
米拉日巴住了幾天,就到南岩一帶化緣去了,結果收獲還不錯,得到了二十一藏鬥[2]青稞。他用其中十四藏鬥,換了一個像四角銅鍋般的燈器;又用一藏鬥買了些肉酒,准備供養上師;剩余的都裝在自己做的皮口袋裏,帶這些回到上師面前供養。
米拉日巴把青稞背進上師房裏,此時身體已疲憊不堪,于是“砰”的一聲,把幾乎占滿整個房間的東西卸在地上,房子都震動了。
上師站起來罵道:“你這個小子好大的力氣,想把房子弄倒,壓死我們這些人呀!趕快把青稞給我拿出去!”一邊說一邊用腳踢他。米拉日巴只好把青稞背到外面,心裏暗想:“這位上師真不好惹,以後得謹慎伺候才是。”但心裏並沒有生起一點不滿或邪見。
然後,他只供養了那口空空的大銅燈。馬爾巴手裏拿著銅燈,閉著眼默思了一會兒,不禁流下淚來。他顯得非常歡喜,很感動地說:“緣起太好了!這是供養至尊那若巴上師的。”他結印作了供養之後,用棍子把銅燈敲了敲,銅燈發出铿铿的聲音來。然後,又把銅燈拿到佛…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八十二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