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八十七節課▪P2

  ..續本文上一頁止在藏地一直很興盛。金剛橛中也有巴摩派的修法,《藏密佛教史》中還提到了此派的一些傳承。

  試想,吉祥比丘尼當年若不是病魔纏身,也不一定有後來成就的機會。包括我們學院的個別道友,也是因爲以前得了特別嚴重的病,後來一心出家,把病魔放下,全心全意地皈依叁寶,結果依靠諸佛菩薩加持,自己的癌症等惡疾不藥而愈,所有的違緣蕩然無存。據我所知,這樣的事例在學院有好幾個。

  通過諸如此類的事例可以看出,怨敵和魔障作爲我們值遇正法之因,可以說是恩德深厚。如果沒有他們,很多人都會沈溺在世間八法的苦海中,不會有解脫的因緣。

  ◎ 無垢光尊者對此的看法

  這方面的道理,全知法王無垢光尊者曾在《竅訣寶藏論》中也揭示過。如雲:

  遭受危害令己遇正法,得解脫道害者恩德大。

  正因爲遭受別人的危害,我們才有幸遇到正法,得到解脫。所以,害我們的人恩德非常大。

  《大莊嚴論經》中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在印度的摩突羅國,有位相當聰慧、但不信佛法的婆羅門。一天,與他結怨的幾位婆羅門爲了算計他,明知他不喜歡親近僧衆,卻特意悄悄來到僧團,假借他之名,邀請比丘到他家中應供。想到第二天他將因無法供養比丘飲食而惡名遠揚,這些人不禁暗自竊喜。

  次日早晨,比丘們威儀莊嚴地來到他家。他見後非常驚訝,但馬上冷靜下來,心想這可能是與自己有嫌隙的人,故意讓他措手不及,落得不敬僧寶的壞名聲。于是,他禮儀具足地恭請比丘進入家中,並派人盡速准備美味佳肴,供養僧寶。

  比丘用齋畢,慈悲地告訴他:“僧衆在接受居士的供養後,會爲其開示法要。雖然你非信佛之人,但還是可借此因緣仔細聆聽。”于是,婆羅門端身正坐,聽受比丘開示輪回痛苦及四谛之理。由于過去善根成熟,他對叁寶生起極大的信心,當下證得須陀洹果。

  可見,有時候陷害自己的人,恩德非常大,他使我們有因緣遇到正法,獲得解脫。

  厭離痛苦令己遇正法,獲得永樂痛苦恩德大。

  有人因爲家人死了等痛苦,從而遇到正法,得到永久的安樂。所以,這種痛苦的恩德很大。

  就像塔波仁波切,他在家時跟妻子感情很好,後來妻子因瘟疫突然去世,他特別特別傷心。最後跑到米拉日巴那裏,證悟了特別高的境界。

  還有蓮花色比丘尼,也是因爲一生中遭受了特別多的痛苦,以此引發她趨入佛門而獲得解脫。

  個別道友可能也是如此,因爲在家裏遇到各種痛苦,即生才有緣學習正法。所以,我們理應感謝那些痛苦的來源。

  非人作害令己遇正法,獲得無畏鬼魔恩德大。

  因爲非人對你進行作害,結果令你遇到正法,最終獲得無死無畏的果位。所以,鬼魔的恩德也非常大。

  米拉日巴在拉息雪山修行時,就有許多非人鬼神幻現各種形象,多次向尊者攻擊。尊者對他們說:“一切妖魔的幻變和魔障,都是我心的莊嚴。對我來說,魔障越厲害,越能增益我的菩提勝行。”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有些道友平時在修行時,沒必要擔心出現不順,也用不著在走路時看到關系不好的人,就趕緊掉頭,不願意走這一條路。

  人等嗔恨令己遇正法,獲得利樂嗔者恩德大。

  別人嗔恨你,令你遇到正法,獲得了利樂。所以,嗔者的恩德非常大。

  唐朝有個人叫馬子雲,一次,他負責督運本郡的租糧入京,途中船隊沈溺,致使萬斛皇米沈入江中,他也因此被禁閉獄中。馬子雲從此專心念佛。5年之後,遇到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出獄。此後,他隱居寺中,精持佛法,最終成就了西方淨業,往生極樂。

  所以,他遭受的那種違緣,其實是很好的解脫順緣。

  猛烈惡緣令己遇正法,獲無變道惡緣恩德大。

  遇到病痛、逆境等猛烈的惡緣,亦可令自己值遇正法,成就無邊大樂的聖果。所以,這些惡緣的恩德非常大。

  以前我也講過,嘎秋喇嘛在“文革”期間,天天挨批鬥。每一次批鬥時,他就以叁殊勝攝持修自他交換。最後在接近圓寂前,他說:“我一生中修的就是自他交換,這個竅訣對修行最有效果、最有利益。”

  我們遇到一些違緣、惡劣的對境時,常會特別痛苦傷心,而境界比較高的聖者,絕對不會如此。像無著菩薩生病時,弟子問他以什麼辦法治療,無著菩薩回答:“如果我病了對衆生有利,但願我生病;如果我死了對衆生有利,但願我死去;如果我健康對衆生有利,但願我健康。除此專一祈請叁寶外,不需作任何其他治療。”

  我翻閱《無著菩薩傳》時,就對這句話觸動很大。這種聖者的行境,我後來每次生病、遇到違緣時,雖然不能完全行持,但不管怎麼樣,經常口裏假裝說一說,對自己的心態也很有幫助。

  所以,修行人將違緣轉爲道用,這一點跟世間人完全不同。有些修心要訣裏也講了,對高明的醫生而言,山上所有的草木無非是藥,同樣,修行好的人,不論是遇到快樂、痛苦,或是生病、不生病,都可以變成修行的助緣。

  他人勸告令己遇正法,獲精華義勸者恩德大。

  別人勸你皈依、學佛,以此使你遇到了正法,獲得無上的精華義。所以,勸你的這個人恩德很大。

  有些人被別人帶到學院,去某某上師那裏皈依時,剛開始什麼都不懂,連頭都不會磕,但慢慢通過學習,最後成了大法師。這種現象不在少數,我們就有一位法師是這樣。誰啊?猜一猜。

  平等報恩善根回向彼。

  因此,不管是恩重如山的父母,還是這些害自己的怨敵、非人,我們都要平等地報恩,把善根回向給他們。

  以上華智仁波切講了將怨敵、魔障觀想在前面的原因。他們不僅今生對我們恩德很大,而且也是往昔生生世世的父母。明白這些道理之後,原來你把他們觀在前面,可能心裏有點不舒服,現在就可以想通了。

  ◎ 收座時的觀修方法

  最後收座時,自己要以滿懷恭敬作爲緣,觀想蓮花生大士爲主的皈依境所有聖尊,身體放射出無量光芒,普照自他一切衆生。衆生接觸到這些光後,猶如鳥雀被石簧[2]驚動“撲棱棱”地飛起一樣,融入皈依境的諸位聖尊。(這不是特別深的生圓次第,應該大家都會觀想。)

  接著,皈依境的所有尊衆,也從邊緣逐漸融入光中,之後,融入中間的蓮花生大士佛父佛母。頭頂重樓式的一切尊衆,也慢慢融入下面的蓮花生大士。蓮花生大士又融于光中,光也消失于法界,最後自心盡可能地安住在遠離分別散收的離戲法身本體中。你們獨修的時候,最好這樣稍微安住一下,觀想一下。

  起座時,將一切善根回向無邊衆生,並念誦:

  .$J- 2- :.A- ;A

  - M<- .- 2.$ ,

  給瓦 的 意 涅德 大

  我 速 以 此 善

  .!R/- 3($- $

  3- 0R- :P2- I<- /

  , ,

  滾 秋 色 波 哲 傑 內

  成 就 叁 寶 尊

  :PR- 2- $&A$- G%- 3- =

  - 0, ,

  卓瓦 戒 江瑪 利巴

  願 將 無 余 衆

  .J- ;A-

  - =- :$R.- 0<- >R$ ,

  得葉薩拉 故巴 秀

  安 置 于 佛 地

  等一會兒下課,我們共修皈依時,也是這樣:先念誦“南葵內色南誇剛瓦耶,喇嘛耶丹寬竹措南當,桑吉秋當帕波根登拉,達當桌折給貝嘉森切”,然後稍微安住一下。起定時念“給瓦的意涅德大……”,最後再用“索南德義……”回向。

  這個沒什麼不會修的,一定要按這樣修。修多了以後,叁寶的加持自會融入心,你的修行自然非常順利。現在有些人喜歡修風脈明點,但修了多少年,什麼感覺都沒有,其實這是因爲基礎沒有打好。如果你先好好地修皈依,那生起大圓滿的境界並不會很難。

  ◎ 日常如何修皈依

  我們隨時隨地,都要不離正知正念而觀想皈依境的尊衆。

  不管到哪裏去,在行走的時候,可將皈依境觀在自己右肩的虛空中,作爲轉繞的對境。

  安坐的時候,把他們觀想在自己的頭頂,作爲祈禱的對境。以前很多上師就是如此,無論坐在哪裏,都觀想傳承上師和蓮花生大士爲主的皈依境,就在自己的頭頂上,並念“喇嘛欽”來作祈禱。

  享用飲食的時候,將其觀想在自己喉間,作爲飲食獻新的供養處。現在好多人做得還可以,吃飯時不忘供養叁寶。這一點,《前行備忘錄》中曾一再強調,我也要求菩提學會的人在吃飯之前,最好能先念供養偈:

  敦巴拉美桑吉仁波切 無上本師即佛寶

  秀巴拉美丹秋仁波切 無上救護即法寶

  珍巴拉美根登仁波切 無上引導即僧寶

  嘉內滾秋森拉秋巴波 供養皈處叁寶尊

  如果你祈禱的話,就把最後一句的“秋巴波”改成“所瓦德”,並將叁寶觀在自己頭頂上,這樣就可以了。

  睡覺的時候,觀想皈依境在自己的心間,或者在頭頂的枕頭旁邊,所有的叁寶聖尊以慈悲關照著自己,以此作爲迷亂夢境隱沒于光明境界的要訣。

  總之,一切威儀中,要處在明觀皈依境尊衆的境界中。其實,你別的不會修也不要緊,若能在行住坐臥中經常不離叁寶,這就是非常好的修行人。而且你這樣是爲了利益一切衆生,屬于上等皈依。所以,我們應以堅定不移的信解,誠心誠意依止叁寶,堅持不懈地修行皈依。

  有些人修皈依不能持之以恒,修加行的話,一兩個月中念念皈依偈,數量完成後就再也不修了,這種做法是不行的。真正好的修行人,終身都會把它當成自己的功課,日積月累不斷地修持,這樣才對自己有利。

  我本人接觸這個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在這麼長的時間裏,自己雖然觀修得…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八十七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