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逐漸趨入菩提之道。
◎ 虔誠皈依可擺脫痛苦
皈依能遠離不善的功德,也是同樣。若以最大的虔誠和恭敬皈依叁寶,那麼,以往所造的惡業就會減輕,或消盡無余。
《天子受叁歸依獲免惡道經》中說,有一個天子,還剩七天壽命時,以神通發現自己下一世會變成王舍城的豬,住處肮髒不堪,就傷心地向帝釋天求救。帝釋天讓他好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于是全心皈依,死了以後,帝釋天用神通觀察,怎麼都找不到他的去處。帝釋天跑到佛陀那裏詢問,佛陀說因爲皈依叁寶的功德,他已轉生到兜率天了,因爲在帝釋天的上面,所以他看不到。
可見,皈依叁寶功德真的很大,大家千萬不能輕視。《帝釋所問經》中說:“唯有佛世尊,是世間大師,善降大魔軍,能度諸有情。”而且皈依之後,自相續承蒙叁寶的大悲加持,一切所作都會成爲善法,不會再造惡業。
佛經中記載:未生怨王尚處母胎時,占蔔師就預言此子將會弑父。父王聽後十分驚恐,在他剛出生時,把他從高樓上摔下去,然因業力未盡,他僅折斷一個手指而未死。長大之後,他造了無間罪,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後來至誠皈依叁寶,以此原因,他僅感受了七天的地獄痛苦,便得以解脫;也有經中說,他本應墮無間地獄,然以皈依的功德,死後墮入黑繩地獄,並很快獲得了解脫[12]。他還在佛陀涅槃後,成爲佛教的大護法,大迦葉于七葉窟結集叁藏時,他爲大施主,供給一切資具所需。
提婆達多,也曾造了叁個無間罪——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殺阿羅漢。他還驅使大醉象攻擊佛陀,並于十個指甲中藏毒,欲禮佛足而傷佛陀。他命終之後墮入地獄,活活感受烈火焚身時,才對佛語誠信不疑。他說:“我現在從心坎深處皈依佛陀。”佛陀告訴他:“光是皈依佛還不行,還要皈依法、皈依僧。”隨後他發自內心皈依叁寶,佛陀授記他將來成就緣覺果位,號爲具骨[13]。
小乘經典中說提婆達多是惡人,但大乘《妙法蓮華經》專門有個“提婆達多品”,佛陀在裏面講了,因地時正是提婆達多傳授《法華經》,自己才依此獲得了成就。佛陀還說,誰聽聞此“提婆達多品”,就能不墮叁惡趣等,有許許多多功德[14]。故從大乘了義經典來看,提婆達多應該是佛菩薩的化現。不過這裏講的,是提婆達多造了叁個無間罪,後來虔誠皈依叁寶,終于得到了解脫。
在座的道友們,你以前雖不一定造過無間罪,但多多少少都造了一些惡業。若能在叁寶所依面前,發自內心地忏悔,並念誦:“我從現在開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些罪業很容易就能得以清淨。
所以,這次共修皈依,大家應時而觀想皈依境,時而思維自己的罪業,明白得個人身不容易,故一定要皈依叁寶,然後再念“南葵內色那卡剛瓦耶……”。這樣才不會只是口頭上的聲音,而是發自內心的“心聲”。若以此心態修十萬遍皈依,對叁寶的信心定然生得起來,那自己過去造的業再嚴重,以後也不會墮叁惡趣;就算還是要墮,時間也非常短暫,這是佛陀的語言,剛才也說了,“若人信歸佛,如來不欺诳。”因此,大家應該有這個信心!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叁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爲得普賢殊勝行
[1] 《涅槃經》雲:“歸依于佛者,真名優婆塞,終不更歸依,其余諸天神;歸依于法者,則離于殺害;歸依聖僧者,不求于外道。”
[2] 《觀佛叁昧海經》雲:爾時世尊而語像言:“汝于來世大作佛事。我滅度後。我諸弟子以付囑汝。”
[3] 因爲造五無間罪等,可以依靠叁寶忏悔。而依靠叁寶造的罪業,無有忏悔之所依。
[4] 《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雲:問:“比丘賣佛像有何罪?”答:“罪同賣父母。”
[5] 假如不得不放在地上,經函下面也要墊一塊幹淨的布。
[6] 下續部:事部、行部、瑜伽部。
[7] 上續部:瑪哈約嘎、阿努約嘎、阿底約嘎。
[8] 八大佛母:四空行與財神四母。
[9] 《薩迦格言》雲:“不察有益和無益,不求智慧不聞法,唯有尋求充腹者,真實一頭無毛豬。”
[10] 身所依指佛像,語所依指佛經,意所依指佛塔。
[11] 也有說華傑施主解脫的善根是,往昔他當樵夫時,被老虎追趕,爬到樹上喊了一聲“南無佛”。
[12] 《大方便佛報恩經》雲:“阿阇世王雖有逆罪,應入阿鼻獄。以誠心向佛故,滅阿鼻罪入黑繩地獄,如人中重罪七日都盡,是謂叁寶救護力也。”
[13] 另有經典說,他將來成爲南無緣覺。如《增一阿含經》雲:“由提婆達兜最後命終之時,起和悅心,稱南無故,後作辟支佛,號名曰南無。”
[14] 《法華經》雲:“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八十九節課》全文閱讀結束。